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天起,当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时,冬冬就紧跟在身边,仔细观察怎么使用菜刀,怎样端锅以及如何盛饭等等。看到妈妈所做的这一切,心里觉得非常快活,而最使冬冬感兴趣的是,妈妈用手掀开锅盖时,嘴里常常发出“啊嘘嘘嘘嘘……”的声音,然后就赶紧用那只手去摸耳朵垂。
妈妈告诉冬冬说:
“因为耳朵垂是凉的呀!”
在冬冬的眼里,这个动作是大人的动作,最带劲儿啦,最象厨房里专家的派头了,于是暗暗下了决心:
“等到在‘等等力溪谷饭盒炊爨’时,我也做一个那样的动作。”
冬冬所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大家下了电车一到等等力溪谷,校长就在树林里看到了这些学生。阳光从高高的树梢上射下来,照的孩子们的脸闪闪发光,显得更加可爱。每个孩子的旅行背包都塞的鼓鼓的,大家在等待着校长的吩咐。学生们身后便是那有名的瀑布,水量充足,水势很大,象奏出了动听的交响乐章。老师对大家说:
“怎么样?现在就几个人分成一组,首先用老师们带来的砖砌个炉灶。然后每个组再分工到河边淘米,放到火上煮起来以后,最后再做肉汤。好,赶快动手吧!”
学生们先用猜拳等各种方式分了小组。全校不到五十名学生,立刻就分出了六个小组。挖了坑,用砖在四周砌好。上面用细铁丝搭个类似横架的东西,修一个能放锅或饭盒的台子。这时有几个孩子在树林里拾来了很多树上掉下来的干树枝当柴禾,也有的到河边去淘米。
大家分别干着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冬冬自告奋勇负责切菜、做肉汤。
另外一个比冬冬高两级的男孩也分工切菜,但他切的菜简直不成样子,大的特别大,小的又特别小。然而这男孩毫不气馁,鼻子尖上都挂满了汗珠,还一个劲地切着。冬冬却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大家带来的茄子、土豆、葱、牛蒡菜等切得很带劲儿,大小正适合大家吃。后来又想到了一样菜谱,即把黄瓜和茄子切成薄片,用盐拌一下,非常细心地做了个凉菜。而且还不时地教那位正在全力以赴切菜的高年级同学:“你看,这样切好吧?”这时她甚至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位母亲。大家都很佩服冬冬做出来的盐拌凉菜。冬冬两手叉腰做出很谦虚的样子说:
“我这只是随便做做罢了。”肉汤的调味是根据大家的意见决定的。不管哪个小组都传来了欢快的笑声,这个嚷:“哈!太香啦!”
那个叫:“啊!太美啦!”还有的高声赞叹:“哎呀!没想到这么好吃啊!”树林中的各种鸟类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好象要和孩子们凑趣大大热闹一场似的。不一会儿工夫,从各个小组的锅里都飘出了香味。大部分孩子过去在自己家里从来没有盯盯地瞧过饭锅,或自己来掌握火候,一般都习惯于把桌子上摆好的饭菜吃进肚子里去。所以这次就有了特大的发现,其中包括体会到了如此这般自己动手的辛苦和乐趣,了解到了食物到嘴以前竟然要经历这么多道手续等等。所有炉灶的饭菜终于都做好了。校长叫大家在草地上清理出场地,以便各组都能团团围坐在一起。然后再把饭锅、饭盒等端到各个小组面前。但冬冬那组却不得不等一会儿才能把做好的饭菜端过来,因为冬冬心里早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得学妈妈的样子,做做那个掀开锅盖后口里“啊──嘘嘘嘘嘘”的动作。
只见冬冬故意“啊──嘘嘘嘘”地嘘了几声,又用两只手揪住耳垂,然后才说了声:
“好啦!”
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搓了搓耳垂才把饭菜端到大家面前。同学们谁也没夸这套动作“很棒”,但冬冬自己却感到很心满意足。
大家注视着自己面前茶缸和饭碗里冒出来的热气,肚子早已经饿了,更何况这又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饭菜呢!
十一
于是先唱吃饭歌:“嚼,嚼,嚼哟!吃的东西要细细地嚼哟!……”唱完以后再说声:“我先吃啦!”接下来树林里便突然恢复了寂静。耳朵里只剩下瀑布那动听的交响乐章了。校长每次遇到冬冬都要对她说一声:
“冬冬真是个好孩子呀!”
每逢这种时候,冬冬脸上都会甜甜地一笑,然后又蹦又跳地答道:
“是呀,我是好孩子!”
并且冬冬也确实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
的确,冬冬身上确实有很多好孩子的表现。比如:对同学诚恳热情,特别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当他们受到别的学校孩子们的欺负时,冬冬总是扑上去揪住那些孩子不放,即使自已被打哭了,也要帮助被欺负的孩子;当看到受伤的动物时,她也要拼命地去护理它们。不过,另一方面,每逢遇到希奇的东西或是发现有趣的事物时,她也十分好奇。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好奇心,也曾惹出过好几起令老师们感到吃惊的乱子。
例如,正在进行朝会的时候,她会把头上两根小辫子的辫梢从背后穿过胳肢窝伸到前面来,分别用两臂夹住,一边向旁人炫耀以便走步。
轮到卫生值日的时候,他就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掀开,把垃圾倒进去,然后想重新盖好时,却盖不上了,因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个地板盖本来是为了检查电机时用的,却被她眼尖发现并给掀开了……。还有,有一天不知听谁说牛肉能大块大块地吊在挂钩上,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用一只胳膊一动不动地吊在学校最高的那个单杠上。
一位女老师问她:“怎么啦?”冬冬高喊:“今天我是牛肉!”随着喊声一下子从单杠上掉了下来,口里只“哎哟!”了一声,一整天也没有吭气。还有一次午休的时候,她正在学校后面没事闲逛,看到路上放着一张打开的报纸,这下她高兴极了,老远就加快脚步猛地跑了过去,一下子就跳到那张报纸上,结果“扑通”一声掉进了齐胸深的淘粪口里。原来这是清扫工在打开淘粪口,怕臭味飘出来,临时盖了一张报纸在上面,……。类似这种自找苦头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过,遇到发生这类事时,校长绝不把冬冬的爸爸妈妈找到学校来。对其他同学也不例外。这类事总是在校长和学生之间来解决。就象当初到巴学园那天听冬冬讲了四个小时一样,不管哪个学生惹了乱子,校长都能听他们的申辩。即使是文过饰非的辩解也能听下去。而且当“那个孩子确实做错了事”时,或者那孩子承认“自己不对”时,校长也只是讲一句话:
“去认个错吧!”
不过,关于冬冬的情况,校长似乎肯定已经听到了学生家长或老师们诉苦和担心的呼声。所以只要碰到机会,校长总是对冬冬说:
“冬冬真是个好孩子呀!”
倘若大人们听到这句话并仔细琢磨一下,是不难发现其中的“真”字包含着很深的涵义的。也就是说,身为校长的小林老师想要告诉冬冬的意思是:
“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大家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说明你不是好孩子,但你真正的品质并不坏,而且有好的一面,我作为校长兼老师是完全了解这一点的呀!”
遗憾的是,冬冬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时,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不过,尽管冬冬当时还不理解内在的涵义,但有一件事确是事实,那就是在她心灵深处树立起了信心,使她确信“我是个好孩子”
。而且促使她每当要干一件事时,首先就会想起校长的这句话。尽管她往往都是在事过之后才想起来,并在心里抱怨自己一句:“哎呀!
怎么又忘了?”
而这句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定对冬冬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至关重要的话语,在冬冬就学于巴学园的整个期间,小林校长是一直挂在嘴上来鼓励她的。这句至关重要的话语便是:
“冬冬真是个好孩子呀!”冬冬今天遇上了一件令人伤心的事。
冬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她非常喜欢同班的泰明同学。泰明同学头脑聪明,物理学得特棒。他还在学习英语,正是他第一个把英语“狐狸”这个单词教给冬冬的。
“冬冬,狐狸是‘弗克斯’(fox)呀!”
那一天,冬冬耳边几乎整天都响着“弗克斯”这个单词的读音。
所以,冬冬每天早晨到电车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小刀把泰明同学铅笔盒里的铅笔全部削好,然而她自己的铅笔却是用牙齿啃掉周围的木杆来用的。
但是今天这位泰明同学却把冬冬叫住了。当时正好是午休,冬冬正在礼堂后边那个厕所的掏粪口附近溜达。
“冬冬!”
泰明同学的声音好象很生气,冬冬吃惊地站住了。泰明喘了口气说:
“等我长大了,无论你怎么央求,我也不会让你当我的新娘子啦!”
只说了这一句话,泰明同学便低着头走开了。冬冬呆呆地望着泰明同学的脑袋,直到看不见为止。那是一个自己钦佩的脑袋瓜,里面装满了大脑细胞。正是这个脑袋得了一个“大头”的绰号。
冬冬把手插在口袋里陷入了沉思。她似乎想不出到底为了什么。
没办法,冬冬只好去找同班的美代同学商量。美代听了冬冬讲的情况,以成年人的口吻说道:
“噢!是这么回事呀!我想起来了,冬冬,今天上摔交课时,你是不是把泰明同学摔得太狠了?泰明同学因为头大,一下子给甩到场外去了。对啦!他就是生你这个气呀!”
冬冬从心底里感到后悔了。“是啊!”我怎么会在摔交课时把他摔到场外去呢?怎么一点都没想到他是自己喜欢的朋友,而且还天天给他削铅笔呢?……然而,一切都晚了。冬冬当不成泰明同学的新娘子已成定局了。
“可是,从明天起,我还要给他削铅笔!”
冬冬在心里这样想到。因为她毕竟还是喜欢泰明同学的。当时流行着一种习惯,就是小学生放声齐唱一种类似日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