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时间,河北、河东民怨沸腾,揭竿抗金的百姓此起彼伏。
晋州霍邑县,这里是鼠雀谷南面的起点,是一座夹在大山间的小县,东靠霍山,西望姑射山,山地众多,耕地奇缺,霍邑县百姓靠山吃山,大多以采药和狩猎为生。
粮食缺乏使霍邑县人口不多,全县人口仅两万余人,大部分散居各处,县城人口只有数千人。
天刚亮,县城西面的刘家村便沸腾了,都保正刘雍带来一个消息,知县已贴出告示,刘家村所在的白水乡必须出壮丁三千人,自带干粮去井陉集中,分解到刘家村,至少要出一百二十名壮丁。
在村口祠堂内,十几名男子正愤怒地质问都保正,“前些日子金兵强征粮食和车夫,我们被抢走一半的口粮,使妻儿老母不得不在寒冬里挨饿,全村仅有的十辆大车也被征走,现在村中男子连同老人孩子一起也才六十四人,要我们出一百二十名壮丁,怎么出?还要只带干粮,难道是要让我们妻儿父母都饿死吗?”
都保正刘雍苦笑道:“是张知县强压下来的数额,我也没有办法,听说人数不够可以捐出钱粮来抵数,一个壮丁算二十贯钱,或者算两石米。”
“放屁!”
刘氏五兄弟中的刘大怒吼道:“我们全村现在也只有三十名壮丁,还有九十人算一千八百贯钱吗?谁拿得出这么多钱,简直就是不要人活了。”
“是上面压下来的,若不干的话,金兵可能会来镇压,会杀人的!”
“逼急了我们也会杀人!”
刘三挽起袖子喝道:“大哥,不要和狗官讲道理了,拿出刀子把他们都宰了,我们去太原投奔李都统去。”
其他二十几名青壮都一起大吼起来,“我们是宋民,不是金国奴隶!”
都保正刘雍吓得一哆嗦,“各位哥哥别拿我撒气,我也是被张狗官逼的,若凑不齐钱粮和青壮,我自己也小命难保。”
这时,刘大一举手,“大家安静,听我一言!”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刘大问道:“县城内可有金兵?”
刘雍连忙摇头,“各地士兵都被抽调去太原府打仗了,县里只有二十几名衙役,没有士兵。”
刘大对众人道:“我们想过平静日子,想必已经不可能了,我建议联合其他各乡村的青壮一起去县城里找知县要说法,若不给我们说法,我们就杀了那个狗官,去霍山里当义军去!”
众人纷纷赞成,他们把都保正关押起来,各自回家拿了猎刀和弓箭,三十余人在刘大的率领下去各村召集义军,怒火早已燃遍了白水乡,他们一呼百应,很快便聚集了数百名猎户,浩浩荡荡向县城开去。
沿途不断有人参加他们的队伍,抵达霍邑县城时,参加反抗征夫的义军已达一千三百余人,刘氏五兄弟成为了他们的首领。
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下)
霍邑知县叫做张保,原本是县里的无赖地痞,年约四十岁,长得十分肥胖,他几年前进县衙当了一个衙役,当金兵杀来时,霍邑知县、县尉都弃官而逃,张保却发现了机会,跑出城去迎接金兵,完颜昌见他熟悉县里情况,便让他做了霍邑知县。
张保忠心耿耿地执行金兵各种征夫派粮,同时,他也利用执行金兵各种任务的机会大饱私囊,这次金兵给霍邑县下了征集五千个青壮的名额,张保便看到了发财机会,他把五千名额改成八千人,凡完不任务成的乡可以用钱来抵数,一个名额二十贯钱,这多出来的三千名额,一次便能给他赚六万贯钱。
县衙内,张保心情极好,正搂着新小妾喝酒作乐,新小妾原是临汾县百花楼的魁首,被他用五百两银子买回来做了自己的小妾。
“乖乖的哄爷开心了,莫说一套宝妍斋的脂粉,就是临安城的小宅我也给你买一座去,那时宝妍斋的香水、胭脂随便你用。”
“哟!老爷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临安城的小宅都买得起了?”
“老爷我马上要发一笔大财,几天后你就躺在银子里睡觉吧!”张保越说越得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奔跑的脚步声,一名衙役在门口急声禀报道:“县君,出事情了,有很多刁民正朝县衙而来。”
张保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道:“来了多少人?”
“听说有千把个人!”
张保心中害怕了,赶紧出来吩咐道:“你让弟兄们把县衙大门堵住,不准刁民进来,就说我一早到临汾县去了。”
衙役答应一声,转身要走,张保又叫住他道:“你赶紧让周麻子骑马去临汾县求救,让李知事立刻发兵来救援!”
霍邑县原来也有五百驻军,但驻军已被抽调去太原府了,整个晋州只有州治临汾县还有一千乡兵,镇压刁民只能向临汾县求救了。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叫喊声,张保吓得一哆嗦,钻进桌子下,大喊道:“你还不快去!”
衙役头子匆匆跑出去了。。。。。。
这时,县衙外已经迅速聚集了七八千人,除了白水乡的一千多人外,还有其他两个乡的近两千人,他们也被刘大等人带动,浩浩荡荡跟来县城,还有就是县城内的居民数千人,金兵和张保的残酷盘剥压榨,早已导致霍邑县民怨沸腾,这次强征全县大部分民夫去井陉,终于将人们压抑在心中的怒火释放出来了。
七八千人将县衙团团包围,刘大手执一杆大枪,指着县衙内的二十几名衙役喝道:“把张保那狗官叫出来说话!”
刘大武艺高强,在霍邑县名气很大,衙役们都认识他,衙役头子蒋全喊道:“刘大,你不要乱来,你这样聚众闹事,可是犯法的。”
刘大气得呵呵大笑,“你这个蒋黑心,死到临头了还嘴硬,赶紧把张保那狗官叫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否则休怪哥哥我今天心狠手毒!”
蒋全色厉胆薄,他战战兢兢喊道:“刘大,你确实很猖狂,告诉你,张知县一早去临汾了,有种你们去临汾抓他!”
“大哥,张狗官去临汾了,我们该怎么办?”刘家几个兄弟七嘴八舌道。
刘大眉头一皱,“应该不可能,都保正说上面要求三天之内征集完民夫,这个关键时候张保怎么会离开?”
刘五脾气暴躁,当即大吼,“那就冲进县衙去把他抓出来!”
就在这时,后面一阵骚乱,众人回头,只见十几名后生押着一个衙役走来,刘大认识这个衙役,是张保的心腹手下,叫做周麻子。
“这是怎么回事?”
“刘大哥,这个周麻子要去临汾县搬救兵镇压我们,在城门口被弟兄们拦截住了。”
众人大怒,雨点般的拳头向周麻子打去,刘大连忙拦住众人,冷厉地盯着周麻子,“是张保让你去的?”
周麻子哭着求饶,“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去临汾搬兵,是张保逼我去的,我不去他就要杀我全家。。。。。。”
“别说这些屁话,张保现在在哪里?”
“他就在县衙内!”
周麻子保自己小命要紧,要和顾不得张保,便把什么都供出来了,“这次强征民夫,上面要我们霍邑县征集五千人,他擅自增加到八千人,每个人算二十贯钱,他个人就要赚六万贯钱,还有上次强征粮食,他私下把官仓的两千石粮食卖了,然后全部摊到大伙儿头上,他至少从中赚了两万贯钱。”
周麻子的话顿时像一根导火索,数千百姓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他们捡起石头雨点般地向县衙门口的二十几名衙役砸去,衙役狼狈万分,急忙将县衙大门关上。
在一片怒吼声中,一支支火把扔向县衙,县衙被点燃了,衙役们纷纷逃出来,跪地磕头求饶,这时,知县张保带着小妾从后门逃跑,小妾倒是逃掉了,但张保因身体太肥胖而被愤怒的民众追上,最终被民众们乱棍打死。
刘大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在霍邑县拉起抗金大旗,他一呼百应,晋州、汾州、泽州、弘隆府等地民众纷纷响应,赶来投奔刘大,短短几天时间便聚集数万人,他们攻下弘隆府上党县,夺得数万石官粮,迅速成为河东路最大的一支抗金义军。
李延庆也得到了消息,急令正在介休县的燕青赶往上党县,收编这支抗金义军。
。。。。。。。。
燕青留下副将李应继续在介休县收集情报,他自己则带着五名手下赶赴上党县。
上党县城头上插满了宋军的黄龙大旗,刘大和他的手下虽然不堪金兵压迫,奋起举旗抗金,但他们的目标还是十分迷茫,夺取上党县只是因为这里有粮食,可以让士兵们吃饱饭,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刘大心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上午,刘大正坐在临时军衙内听取一名文吏汇报仓库清点情况,刘大现在最苦恼之事就是他们五兄弟都不识字,根本看不懂各种文书,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军务,他只能从县衙中挑选几名还算本份的文吏替自己做事。
这时,一名手下飞奔跑来禀报,“刘大哥,城外来了几名骑马之人,说是奉李都统的命令来和大哥商谈。”
“啊!”刘大惊得站了起来,在几天前他还只是一个小猎户,李延庆对他而言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现在李延庆居然派人来了,让他在惊喜之余,又有点心慌意乱,连忙道:“快请他们进城!”
停一下,他又道:“还是我自己去!”
他披上一件外袍,便跑进院子翻身上马,催马向城口奔去。
北城门外立着几名骑兵,正是燕青和他的四名手下,他们穿着便服,但马匹确实货真价实的战马,加上气宇轩昂,训练有素,让人一看就能猜出他们的身份。
这时城门开启,刘大快步迎了出来,“几位兄弟可是从太原过来?”
燕青翻身下马,抱拳笑道:“在下燕青,京兆军斥候营统制,奉李都统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