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工的短缺导致其工钱上涨,工钱上涨导致土地收益的下跌。而且现在工钱更是越来越高,因为每天都有人被迁往异地,劳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就在种地的收益越来越低的时候,两年前,新地税实施的地价税以及对户人均五十亩以上实施土地累进制征税的,更是使得土地非但不再是财富,反倒是成了累赘。尽管那个累进税只是增加了区区一倍!
千百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土地成了累赘。眼见着种地不再挣钱,不少人纷纷选择售出一部分土地,而这时一些有远见的财东地主卖地投资实业的举动进一步导致地价下跌。
地,越来越不值钱!越不值钱,卖的越多,因为办厂更挣钱,可办厂需要钱,钱只能通过卖地去筹集。越卖越不值钱!这一天就跌了三毛,照这么跌下去,没冷再过几年,这地可真个就一文不值了……
心底这么寻思着,林新余立即对儿子吩咐道。
“远山,你这两天赶紧把招的人定下来,厂子要尽快办,千万不能让李家抢了先!”
对儿子吩咐了一声,林新余已经暗自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地一定要卖掉,家里还剩下的那一千多亩地,不能再握在手里头,要趁着还值几个钱的时候,赶紧卖掉。
“还有一件事,就是咱家的地……”
就在林家父子俩在那里商量着怎么把地处理掉的时候,在土地公所中,阿越看着爹在画押的时候,那黝黑的脸膛上因为过于激动,而显露出的潮红。
一个通红指印按了上去,意味着合同签定了,这是一份贷款购地合同。户人均土地少于十亩百姓在公所中买卖耕地,可以不付现款,可以向农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购买来的土地作为抵押。然后用二十年的时间分期偿还购地贷款。
两年前,当这一贷款模式推行的时候,很多普通农户并不能接受,他们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自己甚至一分钱都不需要拿,就能买到地。但现在,两年后的今天,当一户又一户百姓通过贷款买下一块块耕地的时候,人们才慢慢的接受了这种方法。
可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阿越,这三十亩地现在是咱的了?”
父亲紧张的看着阿越,他的语气中显得有些不太确定。
“没错,是咱的了!”
“要是咱还不上钱了怎么办?”
“不用还钱,每年交五成的粮食就行了……”
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地租,这是银行提供贷款的条件,二十年内,农户提供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地租,当然地税也是由农户负担,表面上看起来,农户的负担很重,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依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如此一来,在未来的二十年内,银行就是另一个“地主”。
通过收取“五成地租”的方式,银行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从而可以将大量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小农户得到了土地,地主得到了资金,银行得到了实利,至于政府……嗯,得到了一笔丰厚的税金,当然还有就是瓦解了禁锢于土地财富,让其流通的起来,当然政府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印刷大量的纸币,数以亿元的纸币。
当然,这些钱并没有被存进银行里,而是继续流动着,变成了机器、厂房……曾经禁锢于民间的数以百亿计的财富,正因如此,才会流动起来,变成国家崛起的燃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税金,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也一点点的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变化着。
对于这一切,阿越并没有想那么多,而且只有十七岁的他也想不到,他之所以说会游说父亲买地,是因为银行开出的条件实在是非常优惠,虽说卖地后,需要负担地税和五成的地租,看似负担沉重,几乎要拿收成的近八成去交税、还款,比当财主的佃农交的租还多,可问题是,二十年后,这地就变成自己的了,这才是最要的,财主的地,那怕就是租一辈子,那也是财主的地。
况且,这只是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在颖州只要供上肥,一年可以种两季,若是种小麦、豆子加红薯的话甚至可以收获三季,到时候没准,几年就能把贷款还清。
“爹忘了,爹忘了……交二十年的租子,这地就归咱自己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哎,也就是皇上他老人家心里头总装着咱们穷苦人……”
嘴里这么说着,这老爷子又瞧着公所墙上挂着的皇帝像。那双腿关节顿时打了软,冲着画像便跪拜下去,然后叩着头,在嘴里念叨着皇上的好。
对于这一幕,公所里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很多买了地的百姓,都会在心里头感激着陛下,因为这《鼓励购地法》正是陛下颁布的法令,甚至就连农民银行最大的股东正是皇家,当然,只有极少数经济学家才知道,通过贷款支持小农户购地,农民银行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可以获得数以亿计的丰厚收益,作为最大股东的皇家,自然也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普通的百姓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只知道,要是没有皇帝,他们永远不可能一跃成为衣食无忧的“中农”。所以他们才会对皇帝感恩戴德。
于土地公所完成了购地合同签字之后,阿越便来到了林家设立的招工处,在招工处的排起了队来,这里的人并不多,可就在他排队的时候,那边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
“李家要在咱颖州府办机器厂,李老太爷发了话,只要是能通过考试的新学堂毕业的初小生,只要考试通过,李家就出钱送到南京的技术学堂读一年的书,前五名读两年!工作三年后,若还有意深造,厂子出钱到汉阳的工科学校深造三年!”
什么!
听着旁边人们的话语声,原本已经打定注意在林家的纱厂里当个工人的他,顿时被李家开出的条件给惊呆了,南京的技术学堂学习一年,没有什么,可到汉阳的工科学校深造三年,意味着什么?
这几乎意味着他们考进了工科学校汉阳的工科学校在全国都有名,那学校里培养的可不是什么工人,培养出来的可都是工程师,直到现在,阿越还记得当年颖州府修火车站的时候,那个建火车站的工程师,就连知府大人在他面前,也是显得很是恭敬,人家可是工程师,当今最尊贵的职业每年授予的公士爵位之中,有三成都是工程师。
“去学堂学一年,虽说学费伙食费他们掏了,可一年不挣钱,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当别人还显得有些犹豫不决的时候,阿越已经没有丝毫犹豫的便离开了林家这边,朝着西城的李家那边走了过去,他走的很快,甚至是在跑,他之所以会跑那么快,是因为他害怕,害怕自己去晚了,到时候名额就排满了。
不过这显然有些杞人忧天了,直到阿越到了李家的时候,才发现李家门前报名的地方,人压根就没有几个,不是因为他们开出的的条件不够优厚,而是因为他们的要求有些太高报名的需要拿出毕业成绩单。对于考试,阿越自然非常有信心,毕竟他在考师范的时候,是以一分之差落得榜,而省城的工科学堂比起师小范足足低了三十分。
“两百三十九分!”
李存亮看着手中的考试成绩单,他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于他特意提头看着面前的这人。
“你这成绩上高小可没问题啊!”
“家里穷,上不起……”
对于这个答案,李存亮并不觉得的稀奇,毕竟绝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子弟都上不起高小。
“你这个成绩,进工厂的话,可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身为读书人的李存亮不由的为阿越可惜了起来,看着面前的这个少年,又看着成绩单上,满分的数学,还有只考了60分的国文,冲他的年龄,上学太晚了,若是早上几年的话,国文基础再扎实一点,没准……心底可惜着,李存亮突然说道。
“我看这样……”
最近几天尽可能的争取恢复每天两更吧!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上有房庐,下有儿女,和睦温馨,谓之安宁;外有荣装,中有爱心,内有自由,谓之喜庆。入则恬淡而安,出则平和相庆。”
作为南直隶的府城,安庆被中华旅行社如此解读着他的地名“安”。如此这般的解读,使得这里总会吸引一些游客的注意。
一座城池,800年的历史,无数故事演绎于其中。
虽然正是夏时,但清晨时分在江风的作用下,多少总还带着些清凉。天空于东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城墙上的钟楼里的钟敲响了,低沉浑厚的钟声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荡着,这钟声同样也是提醒着家中无钟表的人们起床。即便是到现在钟楼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毕竟不是每个人家都舍得买上一块钟表。
城墙内的建筑是青灰色的,几乎一层不变的建筑,甚至从几百年前就耸立于城中,而在城墙之外,那片在数年前的战争中被夷为平地的地方,现在同样也是房屋鳞次栉比,一个紧接着一个,一片紧接着一片,其房屋的外形不但极为相似,而且都是一样的颜色,从远处望去青灰色一片。
城市的变化不在城内,而在城外,这一排排半新半旧的屋子,居住着来自各地的人们,自从开宏元年,安庆建起了的第一座工厂之后,一家家工厂相继在城外土拔地而起,高大的烟囱整日朝外吐泻着浓浓黑烟,这些工厂吸纳着来自己各地的人们,人们在这些工厂中务工,居住在城外那些统一建成的屋子中,这是战后重建的房子,每户两至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两至三间前厢。这些房子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