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时李子渊双手抱拳略向北指,语气极为恭敬。
“方今之世欲强国者,必先修一铁路!”
尽管并不知道为什么铁路对于一个国家那么重要,但是李子渊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汉督的“盲从”,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的特点,既然汉督认为铁路重要,那他就要全力以赴修成这条铁路。
“汉督曾经言道,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终将到来,”
话声稍顿,李子渊满是憧憬的说道。
“人们会坐在蒸汽机牵引的车厢里,在城市之间往返旅行……乘坐一列这样的火车,早晨从从武昌出发,旅客们可以在岳州吃早餐,在长沙吃午餐,当天晚上可在广东享用晚餐,第二天早晨在广州吃广式的早餐……虽说不能够朝发夕至,但是日行千里绝不是梦想。现在我们修一条粤汉铁路,将来还会修芦汉铁路,有一天中国所有的城市都会被铁路所相连!”
看着面前的伍崇曜,李子渊话锋一转。
“到那个时候谁还会觉得铁路新鲜,但是我相信,到时候真正方便的,并不是普通的乘客,而是商人,因为就像陆地上的货船一样,可以将货物运到千里之外,而且运费极为低廉!”
这正事伍崇曜所看到的潜力!
作为一个商人,从十几年前第一次与外国人的商船上,看到火车的模型,他就相信火车能够改变路上的运输,人背马驮终究会被火车所取代。
当伍崇曜考虑得如何说服巡抚大人将广东的铁路交给他承办的时候,潘兆林整个人却在那里憧憬着巡抚大人所描述的那个未来,那个日行千里的未来,如果说之前,铁路对于他来说只是关系到潘家的未来,那么现在铁路却有了别样的意义。
“大人,广州至武昌其路不下2000里,若修以铁路需银恐怕不下千万两,督府现在虽说发行债券,可府中用银之处颇多,想来银两亦难以筹措!”
不顾伍崇曜暗示的眼色,潘兆林迎着巡抚大人的目光直接了当的说道,
“若是在铁路交由商办,说不费府中一文一钱,既可令府中尽享铁路之便。”
年轻啊,终归还是年轻啊,
潘兆林的话让伍崇曜在心下感叹着,他还是太过年轻了,现在他这么一说还有什么底牌可出?多年来官府打交道的经验告诉伍崇曜,潘兆林的话几乎毁掉了承办铁路的希望,他不可能再获得利益。
“交由商办?”
睁大眼睛看着这个年轻人,李子渊诧异的反问到。
“你可知道这个不到13里铁路,花了多少钱?一里铁路不下11000两!2000里铁路你可知要花多少钱?”
李子渊之所以修建这条铁路,并不是为了将铁路交由商办,而是为了从这些广州的财主身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让他们意识到铁路的方便,进而主动购买府中发行的债券,可现在潘兆林的话,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办错了一件事,不过他更愿意把这当成年轻人的狂妄,这铁路府中都拿不出银子,更何况只是这么些商人。
“大人,只要是银子能办成的事儿,那就不是事儿!莫说是2000里,便宜是3000里、万里又如何修不得?”(未完待续。)
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汉阳兵工厂,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投资上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庞大的兵工厂,占地达上千亩的兵工厂位于长江江畔,工厂自身建有码头,各种生产原料以及机器都可以直接通过码头上岸。
这座由朱宜锋规划并指挥建设的兵工厂面积异常庞大,人造山包的实弹射击场,兵工军校,机械仓库,汽缸工厂,炼铁厂,各种车床车间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西式的基建同样也让人赞叹不已,连上海租界的外国人都知道武昌的这处工厂的威名。
但是无论是在满清或者太平天国,反而倒是不为人知!
人造山包的实弹射击场是工厂内部的一个试验场。工厂生产得枪炮都是在这里接受试验。清晨在一声巨响之后,码头被硝烟笼罩着,在码头上到处都是铸铁碎块,这是炸膛火炮。
“又失败了!”
从沙包掩体中走出来的徐树珊,语气失望的说道。
因为并没有聘请到火炮工程师,所以现在工厂火炮的仿制以及改造于兵工厂中都是由他本人负责。尽管购买自英国的设备并未投入使用,但是在很早之前兵工厂就已经开始铸造火炮。在出任工厂主管之后,工厂接到了一个任务——24磅、32磅以及68磅火炮,用于加强广州珠江口一带海防。
把火炮的铸造工作并不顺利,尽管工厂有着铸造12磅炮的经验,但在铸造重型火炮时却碰到麻烦,这已经是第三门炸膛的68磅炮。
“铸五成二,造价马上赶上进口的了,这样下去军队肯定不满意!”
徐树珊在嘴里念叨着,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也许我们可以想想其他的办法!”
勒内阿贝尔在一旁开导道,他和徐树珊是同学,来到中国之后一直充当徐树珊的助手。
“其它的办法,阿贝尔,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不要大口径的火炮是为了加强炮台,增加炮台的射程,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
阿贝尔看着徐树珊说道。
“在学校的时候我曾经看过资料,几年前意大利人人就发明了炮膛中划了沟槽的大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
“线膛炮?”
“是的,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可以说相比旧式的火炮它不但打的更准,而且打的更远。”
“你的意思是咱们制造线膛炮?”
“如果将12磅炮弹改成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那么它的重量,肯定超过24磅!”
原来如此!
阿贝尔地回答让徐树珊明白了他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这么干吧!”
可是在询问了工厂的其他技术人员之后,徐树珊知道了为什么线膛炮没有人使用,因为的各国试验之中都发生了炸膛事故,并导致了大量炮兵的死伤。
其实线膛炮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在炮膛内上刻出膛线,进而提高了稳定性。但是因为铸造材料的刚性不足造成非常容易发生炸膛事故。这个工厂制造的线膛炮都曾发生了炸膛事故,也正因如此,导致了线膛炮一直没有。
尽管如此,线膛炮的危险非但没有让徐树珊退缩,反而让他变得亢奋了。
“我需要的就是这种危险的大炮!”
徐树珊立即于工厂中组织人手开始研究线膛炮。这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根源于他所信奉的哲学理念——任何进步总需要冒险。炸膛就意味着炮的威力巨大,这当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徐树珊也跟其它人说了自己的想法“技术的进步,可以将现存的危险消除,而将其威力发挥到最大化。”
因为工厂内存方有旧炮的关系,所以线膛炮的制造和制造线膛枪一样,都是先用旧炮改造。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将两门滑膛炮改为线膛炮实验场上,试射的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所有的装填的操作完成之后,炮手迅速向后方散开。
大炮旁只留下了徐树珊一个人。
试射样炮,为了避免炮管炸膛造成的二次伤害,一般安排一个志愿炮手操炮,这是各国进行武器试验的通例。
作为兵工学校学徒的钱磊自愿报名担任志愿炮手,至于为什么要干这个极为危险的事情,到底是因为他生来好动的性格,还是因为他喜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所驱使,就是连他本人也无法说清到底因为什么。
他俯身在大炮后侧的凹地里,手执一根点火杆,杆头上绑着一块燃烧着的油布,慢慢的将其凑近到炮尾的火门孔,点着了装在火门后方长达半尺有余的导火索。
数十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伴随着大炮一声咆哮,野战炮架往后猛的一退,炮弹非常漂亮的划出炮膛,锥头柱体长形实心弹在人造山包打出一团土烟。
随后钱磊又接着来到下面一门大炮旁,向刚才一样,用火杆上的油布,点着了火门后方的导火索,然后他立即转身向后跑去。就在他即将冲掩体的时候,只感觉到身后一阵气浪,冲了过来,他只记得这些了,当他恢复意识时,慢慢爬起来时,发现那门的大炮消失了。
在原来摆放大炮的地方有一个大坑,炸碎的炮架散落了一地。大炮飞到让人不可思议的远处,炮膛裂开,裂口内的铸铁翻露在外面,被风吹的如同破纸一般。
“钱磊!你没事吧!”
徐树珊第一个赶到现场,他一边查看情况,一边关切的问道。
“炸膛了。”
“嗯。”
丁富杰显得相当平静,脸上带着恶作剧的笑容,平静地说到:
“炸膛不是因为造炮的同事,都是我的错。”
丁富杰是负责大炮装药的技术人员,为了取得更好的试验数据,第二门炮内的火药装得比第一门炮多了些,所以造成了炸膛。
“就是这个原因。”
钱磊听完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背脊上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差一点因此丢了性命。
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故,总算功德圆满,大炮试射成功了。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每次发射都不能满装火药,这可以说是线膛炮的一个致命缺点,尽管它打的更准,但因为发射都不能满装火药,加上炮弹又重了许多,所以射程相比于过去反而下降了。
“也许可以投产,限定******就行了!再怎么说他也比卡龙炮的射程更远!”
阿贝尔在一旁劝说道,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