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的赵义朴的话,而赵紫玉则连忙给爹拍着后背。
“爹,我,我……”
一边给爹拍着后背,赵紫玉正犹豫着是不是要把事情全都告诉爹时,只听爹又说道。
“至于其它的既然你不愿意说,我也不强迫你,好了,这事,就这么着吧!你想想,等雪琪过了门,你怎么和她解释便成了,至于别的……”
其它的便不用他去操心了!而且他也操不了那个心了!看着一身男装打扮的紫玉,赵义朴只觉得心中一痛,若非是当初自己的私心,好好的一个女儿又岂会如此?心下痛着,突然,赵义朴又说道。
“哦,对了,你上次打听的事有消息了,西安那边传来消息说,京城守住了,未让贼人占去……”
“京城守住了?”
先是一愣,随后赵紫玉的面色变得复杂起来,在女儿那有些古怪的表现中,赵义朴又说道。
“不过,这天终归还是要变了,只是早晚的事儿,毕竟,这天下,满洲人坐的太久了,也该轮到咱们汉人了……”
摇摇头赵义朴却又苦笑道。
“每逢改朝换代的时候,这天下人丁总是存不这二三,也不知道……”
瞧着女儿赵义朴的目中尽是心痛之状,他之所以愿意认下这个来路不明的孙子,这乱世将至也是一个原因,有了这个儿子,女儿的下半辈子便有了依靠,不论将来这世道如何变,总有人能全心全意的保着女儿。
这会他甚至庆幸着,庆幸那个女人难产死去了,这样死了,反倒是一了百了,这孩子自此之后,便是赵家人了。
“爹,你放心吧,这世道没个十年八年的,还乱不到咱们陕西,若是到时,这陕西当真个乱了,咱们便到四川,反正那里也有咱家的生意!”
口中这样安慰着父亲,可赵紫玉的脸色却变幻不定,太平军没有打下京城,着实让她长松了口气,至少现在大清国还坐着天下,那个人,那个人便不会打到陕西。
可若是他打来了怎么办?
在离开父亲的房间之后,看似平静的赵紫玉眉头紧锁着,将来怎么办?那个人打来了,会不会上门报复?尽管过去她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在更多的时候,她却固执的觉得那个人肯定夺不了天下,可在回到陕西之后,慢慢的冷静下来,她的心底却不那般确定了。
“但,但愿……”
尽管忧心着自己,但那句话赵紫玉终究还是没说出口,最后那双眸子只是紧紧的闭上,任由泪水从眼帘下滑出……(未完待续。)
第24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更)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一垄田,三分地,田间种着些许时鲜菜,这春天初至的时候,正是于田间操劳之时,虽说身为督府内的长吏,但是对于李子渊来说,只要有时间,他还是喜欢在这三分小菜园中享受一下田间生活。
一如往日,闲时正于园间收拾菜园,寻思着种些什么的时候,一个仆人进来,轻轻地对着李子渊说道:
“老爷,有客来访。”
随即将手里的名刺递过去。
接过名刺,瞟了一眼,李子渊的心底微觉一阵诧异。
来拜访他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林治平,看着林治平如此郑重其事的递来名刺,李子渊到是好奇着他的来意。
“裕达,什么风把你吹到来了?”
林治平刚一进院,李子渊便从菜园里穿出来,大声向他打招呼。
“子临,你倒是好雅性,在这里收拾起菜园来了。”
林治平笑看着身上沾着些许泥土地的李子渊。
“从城内来你这别院,当然是北风吹来的哟!”
北风!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说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李子渊立即隐隐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便笑道。
“我看不是北风,怕是南风吹来的吧。”
已走到林治平面前的李子渊从仆人的手中接过毛巾,擦擦手上的灰土,又换了一双干净的鞋子。
林治平一愣,很快便回过神来说:
“您知道我是为广东的事来的?”
果然!
“呵呵,若不为它,还能为别的事吗?”
“当真是精明过人。”
心里这么说着,林治平嘴上嘿嘿地笑了两声。
“先不说这个,请屋子里坐吧!”
既然都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来意,李子渊便请他进了屋,穿着身粗布衣的他看起来和乡间的老农倒是没有什么区别,那裤子上的些许泥点,更是让他身上的老农之气更浓了。
待到仆人上了茶,喝口茶润了润嗓子,林治平便问道。
“子临,广东一事,你是怎么想的?”
“想啥呀?”
李子渊明知故问。
“就是何人出任广东巡抚。”
林治平盯着李子渊那张似笑非笑的圆胖脸说道。
广东是府中新复之省,尽管现在广东仍由叶名琛属理,可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府中自然会另外委任广东巡抚,至于那位两广总督,自然将会调至督府。现在督府一共执掌三省之地,这广东巡抚一职,自然令人眼热不已。
“这最终不还是要看参军府的决策吗?”
习惯地点起一袋烟,李子渊随口说了一句,现在府中的大小事务往往都是由参军府决定。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林治平来找他显然是有所图谋。
只见林治平端起茶杯,先是喝了一口,似是在品味着这茶的味道,好一会才慢吞吞的说道:
“参军府,嗯,现在府中英才尽出湖广,恐怕汉督亦无意由参军荐人了!”
湖广势大!
从鼻子里喷出一股烟来,李子渊看着林治平,心下暗自感叹着这人的精明。
众所周知,受地域限制督府之中的官员尽出湖广,也正因为湖广独大,才使得汉督将参军府左右参军委于张亮基、骆秉章两人,他们一为江苏人,一为广东人。可虽是如此,两人却均出于湖广。
在这湖广独大之下,作为最早“从龙”的李子渊反倒显得有些另类,他与习之墨等苏浙买办出身不同,他是读书人,可他却又是贵州人,在这督府之中可以说是孤家寡人。
而林治平虽说是湖北人,且于黄州便已从龙,但其名声却远不及胡林翼、左宗棠,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是湖南人,现在他们两人一位主持中书科,一位任湖南巡抚。
相比之下,林治平却********了,而现在林治平来找自己,莫非……不,他绝不是想要当广东巡抚,甚至在湖广独大之时,精明如他绝不敢提这一要职!
那他现在……又是什么意思?
“哦,那以裕达之见,汉督将会委以何人?”
“汉督委以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放下茶杯,双眼盯着李子渊,林治平反问道。
“子临你想要这个巡抚吗?”
“我!”
诧异的睁大眼睛,尽管林治平不过只是一提,却让李子渊整个人顿时为之心动起来。
不想?
那是骗人的!
广东巡抚是什么官位?
那是一省之父母,今日汉督不过只有三省之地,巡抚者不过两人,湖北则直接由督府执掌,而广东又是极为富庶之省,别的不说,单就是叶名琛归顺后,藩库内封存的银两便不过百八十万两之多,而广东的富商亦捐助军需多达二百万两。
而且这广东将来还是督府的通商要地,那广东巡抚一职,将是如何显赫?若是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在此之前,李子渊还真没想过。
“没错,就是老兄!”
林治平端起茶杯,便不再言语了,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么个提议,就其本心来说,是想与其互相为助,他不能眼睁睁的着湖广尽为湖南人把持,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除了竭力确保当初他举荐的那些人继续身居显位之外,同时还在寻找着助力,最终势单力薄的李子渊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李子渊或许势单力薄,但他是府中的元老,且与习之墨等“洋务派”关系极为亲近,虽说其为督府长吏,看似未入参军府,可众所周知,其却是汉督的心腹。
“这……我可没有主持地方的经验!”
李子渊这般说,无疑显出了他已经有些心动,
“左宗棠又焉有主持地方的经验?”
可不是,他左宗棠可不就是平步青云,从一介白身高居湖南巡抚一职。
“左季高称今亮久矣,又岂是我李子渊所能相比,不妥,不妥!”
尽管看似他的提议被拒绝了,但林治平却已经摸清了对方的想法,李子渊并不拒绝外放地方,他是在看价码,准确的来说,是他要看自己的开价。
“如何不妥,待到子临去广东之后,这广东地方贤达,还望子临多加推荐,以解府中人才窘迫之忧,为我汉督招揽人才,为我汉督收广东士民之心!”
好了,对于身为吏部主事的林治平来说,这是他能给出的最大的,也是最为有力的筹码——用人之权!他这三言两语间,等将广东的用人之权,悉数放给了李子渊。
即便是李子渊在听到林治平的这一让步时,也是惊讶的睁大眼睛。这将用人之权尽数放于地方,可是恒古未有之事。虽说府中对地方用人素来持之以宽,可像这般大胆的“放权地方”公然以公权相贿之事,却是头一回。
“这,这怕多有不妥啊!”
李子渊盯着林治平,想要看出这是否是出自他的本心。
“唉,瞧老兄说的,有何不妥?广东山高路远,且言语又与我内地不通,如若不能用以广东之地方贤达为助力,我督府又何以能纳广东为已用?再则,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