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宏图-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只是在图上划出了一片区域罢了,如此而已。

    不过到也不尽然,比如在文昌门附近的兵工厂,便并非只是规划,几乎是在夺城后的第三天,这兵工厂便在大都司巷江夏县衙的废墟上建了起来,说是建起了工厂,实际上,也就清出一片白地,然后由铁匠在这里建立起化铁炉,以制造义军所需要的武器。至于化铁炉所用的原料则非常简单——废墟中有着大量的废铜烂铁,甚至其中不乏上好的熟铁。

    兵工厂的角落里,一堆堆用绳索系起来的房梁抓钉,这些抓钉都是清理城外废墟时所得,对于城中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说,于废墟间寻些废铁则是再简单不过的生计,而最能卖上价价的便是这钉梁用的抓钉——一根二斤重的抓钉能卖上几文钱,随便于废墟间扒拉几下,便能寻到十几根抓钉。

    “但凡是间屋子,都得用上房梁,一根梁上最少有十几根抓钉,这武昌被烧成了一片白地,落下的抓钉又岂只百万,这一百多万斤熟铁,瞧着是多,可实际上,若是能都扒出来,怎么着,也能扒出来几千万斤铁来……”

    兵工厂内,习之墨指着那堆成小山似的抓钉说道,最终,他还是没能离开黄州,不是他不想走,而是他走不了——无船!

    “太平洋号”被作为船东的朱宜锋留了下来,至于船长以及船上的水手也都纷纷接受了新的职——充当教官,教授水兵掌握操船技术。

    迫不得已下习之墨只能暂时留在武昌,不过他并没有闲着,因为曾在英国学徒学校中学过机械的关系,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被朱宜锋硬塞到兵工厂中,管理起这座只有两百多名铁匠、木匠的“兵工厂”来,不过习之墨倒也未让的其失望,其上任伊始,便着手对工厂进行了改革。

    比如将工厂分成铸铁间、锻铁间、化铁间以及木工车间,诸如此类的细化分工,反倒使得兵工厂初显了几分工厂气息,虽说这工厂现在不过只是草台班子。但隐隐的却已经呈现出了工厂的气息,至少在这里习之墨找到了一展所学的用武之用,虽然他在英国也不过只是于学徒学校中读过一年半。

    “不够用!”

    摇摇头朱宜锋指着文昌门的方向说道。

    “我准备在文昌门外建一座船厂,先建一个石船坞修船,等以后从上海或者香港买回了船,也不至于无处修船,毕竟,武昌也好,湖北也好,总归都是临江之地。”

    对于长江于湖北的意义,朱宜锋可谓是再清楚不过,实际上太平天国的兴衰,实际上与长江制水权的易手有很大的关系,在太平军水营强大时,其沿江行动,一日行数十里,处处使我猝不及防,所欲城池,不战即得。在太平军水营与湘军水师的几番交战中,随着太平军水营的没落,长江中游的控制权开始易手,纵观湘军平定太平军的战略,夺取长江制水权就是其根本着眼点,控制长江制水权,扫处长江障碍就能平定太平天国。

    而相应的,对于湖北而言,长江的制水权同样关系到命脉,可以说,只有掌握制水权,才有可能将湖北这一看似腹中四战之地,变成四利之地。向北威河南、陕西,向南可进逼湖南、江西,逆江而上可进四川。

    “这修船也好,造船也罢,都离不开铁,要用铁造船,还要用铁铸炮,所以呢?”

    转脸看着习之墨,朱宜锋笑说道。

    “所以,我想在湖北建一座铁厂,用西洋炼铁炉建一座铁厂,既能炼铁,也能造炮,更能造枪。”

    “建铁厂?”

    惊讶的睁大眼睛,习之墨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办铁厂?

    “在这?”

    “没错,就是在这!而且还是西洋式的现代铁厂!可不是咱们现在的这种作坊!”

    用的的点点头,如果说后世的记忆教会了朱宜锋什么,就是让他知道工业意味着什么,工业意味着力量,而对于任何一个穿越者来说,只要抓住“工业”这两个字,就不愁夺不了天下,而这完全是因为工业可以提供的力量——可以提供火炮、火枪,甚至火车、轮船等等诸如此类的工业产品,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工业的发展又将带动经济的发展,工业力量最终会演变成军队的硬实力。

    “之林,怎么?你不信?”

    笑看似乎有些不信的习之墨,朱宜锋继续说道。

    “别人或许不知道这铁厂的重要性,之林,你去过英国,又岂不知道,方今之世界,首重工业,但凡是欧陆之国,莫不重视工业之发展,蒸气机、铁厂,铁路、煤矿,无不为各国所看重,而今中国欲成为强国,非得办铁路、兴工厂、举实业不可,而这铁厂可以说是万业之基,有了铁,我们不仅可以造枪铸炮,还能造蒸气机、造火车、修铁路,而且还制造机器,英国之工业革命正是始兴于铁,可以说未来的几十年里,这钢铁既是国家,无铁不富,无钢不强!这铁厂可以说是国家强大的基础!”

    此时朱宜锋并没有去在意习之墨的惊讶,他只是向其讲述一个事实,或者说在向其展现出一个蓝图,一个其从未曾想象过的蓝图,有时候,人总有那么一点理想,尤其是对于眼前的这个喝过几年洋墨水,那怕只是曾在英国的教会学校中读过几年,但是在见识了英国的工业世纪之后,他又怎么可能不为之心动呢?

    游说他人并非仅仅只是依靠利益,这利益不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让别人看到前途,看到追随自己的前途。就像此时,朱宜锋向习之墨展现的就是一个未来,一个他能够看得到的未来。

    “东家,我,我……”

    此时习之墨整个人完全都被惊呆了,被朱宜锋的“野心勃勃”给惊呆了,虽然他在英国读的是教会学校,可并不意味着教会学校会蒙住他的眼睛,在英国他曾亲眼目睹英吉利的发达,曾亲眼目睹过蒸气机是如何带动着英吉利,不过,当他回到国内之后,所目睹的又是什么呢?所目睹的不过只是一群依然妄自尊大不知开眼看世界的官员,十几年前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并没有把他们轰醒,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又能干什么呢?他曾想向其它人一样做为一个买办,但却被朱宜锋的那个“贸易梦”所吸引,使得他愿意投身到贸易之中,而现在,他却又被朱宜锋向他展现的一个未来所吸引了,被那个未来所“蛊惑”,因为他明白,那才是真正的未来。

    打断习之墨的话,朱宜锋甚至都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而是看着他说道。

    “之林,你听我说完,我知道你想回上海,嗯,我也准备让“太平洋号”返回上海,不过在返回上海后,我希望你能够帮我办一件事情,可以吗?”

    注视着习之墨,朱宜锋的神情显得极为诚恳,或许,他的身上没有什么“王八之气”,但是他却非常清楚作为年青人的习之墨,绝不会甘于做一个买办,否则他当初也不会放弃怡和选择自己,他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对于有梦想的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一个梦想!

    “东家,我……”

    不待习之墨拒绝,朱宜锋又特意补充道。

    “之林,先别急着拒绝我,先听我说完,等我说完之后,你再考虑一下!怎么样?”

第127章 畅想曲(上架,求支持)

    (今天,铁血宏图上架,希望大家能够定阅支持,并把月票留给无语,拜谢!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老婆住院了,这几天无语要全天在医院陪护,只能用存稿保持不断更,希望大家谅解,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上海法租界的天主教堂内那间大的寓所位于教堂二楼,在唱诗厅的左侧。这是一套二居室的住所,木质的地板,极简单的装修,作为上海代牧区主教的法国耶稣会士南格禄的已在这里住了七年了,从七年前来到这里,他一直在这里传播着福音,尽管实际上,上海地区的教务是由7名中国传教士主持,他们享有很在程度上自治,但他们无一例外的日益受到南格禄的影响。毕竟他是教皇委派的代牧区的主教。

    作为一名传教士,南格禄发现越往中国腹地,传播主的福音就越发的困难,随着太平天军向中国腹地蔓延,饱受中国社会排斥、封闭之苦的传教士们对这个“基督教运动”逐渐寄托了越来越大的希望,他们期待这个运动能帮助“福音在中国的传播”,打破清国朝野对“洋教”明弛禁、暗排斥的桎梏。与那些新教徒对占据着江宁的叛乱军充满希望不同,在南格禄从未曾对那些叛乱军产生过任何希望,甚至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信仰上帝的叛乱军,根本就是异端——这是从江宁逃来的教徒的言语,他们曾强迫天主教徒信奉所谓的“拜上帝教”,而所谓的拜上帝教根本就是“新教胡作非为所产的畸形儿”。

    但即便如此,他却又不能忽视,新教徒们对拜上帝教的成功而产生的空前的兴奋,如果那些新教徒借助太平军成功传教的话,那对于他以及他的信仰来说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数亿中国人极有可能成为新教徒!

    这将是一场灾难!

    如何阻挡这场灾难呢?

    同清国的官员们合作?他们对天主教根本就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在他们看来,教会甚至可能会帮助叛乱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未对教会加以打压,已经很让人惊讶了。

    就在这时,敲门声突然把沉思中南格禄惊醒。

    “神父,有一封武昌的李文秀神父寄来的信。”

    听到门外的卡米拉修女的话声,他有气无力地冲着门外说道。

    “请进!”

    在卡米拉修女进门,把信交给他之后。

    “谢谢你,卡米拉修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