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六个字便是来自于中国的古籍《大学》,具体文字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此刻林轩所做的,就是按照六字真理的要求,让自己的心逐步安静下来,进入无欲无求的境地。

    在极度安静的情况下,他的思维完全放松,采用“冥思”之术,将自己引入了生命最原始的时候。

    他看到了自己的婴儿时期,那是在一幢古老的大房子里,他被一只散发着奶香的襁褓包裹着。在那大房子的屋外是一个广阔的庭院,而庭院正中,则是一棵华盖一般的巨树。那巨树的叶子全都是碧油油的,随风轻摇,发出悦耳的沙沙声。

    每一晚,他只有听到那熟悉的沙沙声,才能安然入睡。那声音就是世上最动听的摇篮曲,所以才能在他心里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人在婴儿时期本来应该是毫无记忆的,但林轩这一刻在最深的禅定中,神思不再向外扩散,而是直指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内心剖解开来,一丝一毫,全都暴露在聚光灯下,没有任何黑暗的疑点。

    于是,他看见了自己的人生,由一岁、两岁直至十八岁之前的所有生命阶段。

    看清世界,前路就会清晰;看透自己,人生才不迷茫。在红衣女子设置的险恶迷宫中,林轩没有因思想溃败而倒下,恰恰相反,他在战斗中磨砺意志,修行境界更上一层楼。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万川集海

    那棵巨大无朋的银杏树,就是林轩生命与力量的来源。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林轩不知道那大树已经存在了多久,只记得他曾在树底下厚厚的落叶里打滚。他闻见黄叶的香味,感受到秋风的丝丝凉意,心里快活无忧,自由自在地成长。

    于是,当现在的林轩看到婴儿时期的“林轩”时,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深处生出了一丝忧惧。

    他知道,那个“林轩”将来一定会遭受失去父亲的痛苦,被迫学着一个人长大,在人生旅途上孤独行走。而且,“林轩”没结束学业之前就加入了组织,并没有像同龄人那样享受过大学里的烂漫时光,人生的很多个阶段都是完全空白的。

    “你好吗,我的朋友?你快乐吗我的朋友?你知道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充满荆棘险阻吗?”林轩在心底里默默地问。

    世人都羡慕先知,但有谁知道,预知一切并不能给人带来太大的快乐,相反却失去了很多本属于常人的快乐。生命的前路上,太多不幸会次第出现,困扰着独行者。如果不知道那些灾祸,就能快乐无忧地向前走,而不是硬着头皮迎着陷阱而上。人类的痛苦就来源于知道得太多,就像现在,林轩看到了无忧无虑的“林轩”,却在心底明白,“林轩”的快乐不会停留多久。

    在幻觉中,他走过去,抚摸着“林轩”的头,然后蹲下来,面对面凝视“林轩”那张快乐无知、懵懂无忧的脸。

    “我的朋友,不要怕,我会一直陪着你走。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回来看着你长大,做你永远的朋友。”他默默地看着小时候的自己,但那个“林轩”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在落叶里跳啊跑啊,摔倒了再爬起来,再跳再跑……

    后来,在树下出现了林轩的父亲,那个古板而严肃的中年人。

    林轩使劲擦擦眼睛,看那时候的父亲。父亲一身烟灰色西装,没系领带,衬衣领口敞开着,帅气潇洒地在遍地落叶之中散步。

    本来,林轩可以有很好的人生,假如他的父亲林猛禽没有加入组织的话。人类之间的斗争总是残酷的,总要有人为此而牺牲生命。于是,到了最后,林猛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至少有什么会留下来吧?”林轩想。

    当他仰头看着父亲时,夕阳无限美好,淡黄色的光芒从父亲背后照射过来,让父亲的身体镶上了一层淡金色的边。

    “林轩”飞奔向父亲,父亲摸着孩子的头,又转向大树,在树身上随意地拍打了几下,一扇长方形的小门便应手而开。

    “这里是树洞,记住,这里是树洞,一个收藏秘密的地方。现在,我们把秘密放进去,它就会自动交给另一个人。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父亲说。

    林轩点头,父亲就笑起来。

    实际上,那个树洞完全是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树洞本来是指一些古树遭受虫蛀或者机械损伤后逐渐形成的空洞,里面可以隐藏一些东西,但到了现代,树洞就是代指保管秘密、**之类的地方。

    父亲留给林轩的最深刻的记忆,也被他藏进了心底的树洞里,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奇怪的是,林轩的少年时代匆匆而过,光阴模糊,并没留下太深刻的记忆,反而是从婴儿到学前这段,记忆简单而清晰。他看到了树洞,也感受到了那棵大树自身具有的强劲生命力。

    “那棵树,如今在哪里呢?我的童年回忆,又在哪里呢?”他忍不住这样想。

    “怎么了?”林轩突然由那些最初记忆中跳出来,当他想到“自我、现在”时,思想就像一个水泡,咕噜噜地冒出水面,然后啪的一声炸裂,将他的意识带离了那段遥远的记忆。于是,他不但从忍道奇门遁甲之阵中跳离出来,而且也意识到,虎梦禅师的记忆有多混乱、多凶险。

    换句话说,如果他迷失在红衣女子的“《万川集海》”忍道之阵中,就会被牢牢困死在双重记忆中,不得超生,生不如死。

    他在火海石梁中陷入虎梦禅师的记忆是第一层幻觉,那么现在经历的迷宫,则是更深的第二步。幸好,此刻他还能保持清醒,知道红衣女子正在阵外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将坠入更深的迷途之中。眼下,他只能通过种种努力,沉淀心思,补足思想上的障碍,将自己保护得更严实一点。

    “红衣女子想干什么?想要的是什么?”在忍道之阵中,他紧张地自问。

    “黑衣人牙神流魔尊也在用强大的意念力探索我的精神轨迹,他要的又是什么?此刻的黑衣人与彼时的红衣女子又有什么关联?是一人吗?是轮回中身份不同的一个人吗?还是一道传承的同门师徒关系?”在火海之内的石梁上,他同样紧张自问。

    这种情形下,相当于他将自身的意念一分为二,面对不同时空里的两名大敌,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江湖高手都明白,《万川集海》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著作者是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隐士藤林保武。

    在亚洲很多官方白道史册中,将藤林保武视为军事家、政治家、学问家、阴阳家、宗教领袖、格斗大师、慈善家、隐者、完美人生修行者,记录中对他充满了十全十美、当世无双的溢美之词。

    亚洲黑道史册中,亦是对藤林保武推崇备至,将他与昔日横行亚洲大陆的魔教之主夏侯天河、蒙古之王成吉思汗铁木真、俄国亚历山大大帝等人相提并论,认为藤林保武在日本的地位远远高于天皇,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东瀛第一人”。

    由此可见,藤林保武堪称是“人间全才”,所以他编纂的《万川集海》才成了忍道各大家族的至尊宝典。时至今日,仍然无人能够超过。

    那本书结合了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孙子兵法》、《鬼谷神数》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同时,藤林保武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文学辞赋也深有研究,于是便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这一思想,将本书命名为《万川集海》。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是后代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连藤林保武都承认,《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所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中国古代宗师常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岂料这本《万川集海》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教导日本人学习了中国古人的长处之后,反攻中国,铁蹄践踏中华八千里好山河,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林轩在草书迷宫中前行,书法如一条条蜿蜒游动的长蛇,蛊惑着他的思想。

    蓦地,在他耳边出现了淙淙水声,前面的狭隘窄巷也豁然开朗,变成了一派山明水秀的大好风景。

    林轩驻足,静默地直立,不敢有丝毫大意。

    “来啊,过来啊,过来啊……”那女子的声音由四面八方传来。

    “你究竟是谁?”林轩紧闭着唇,也用唇语回应。

    他意识到,那红衣女子自始至终不张嘴,一定别有用心。

    在日本忍道中有一种叫做“见风吹”的阴毒攻击手法,就是用竹筒*术攻击敌人的口部。普通的攻击是由竹筒中吹出淬毒的小箭,而“见风吹”则是吹出一种与中国铁线蛇相似的“金丝蜈蚣”。如果敌人开口说话,那蜈蚣就会准确地射入敌人的喉咙里,继而顺着咽喉下行,盘踞在敌人的心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