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朕也是为了你们好啊……”刘彻在心里说道。
收养的养子,肯定不会有亲生儿子的待遇。
大抵会是成为这些家伙的儿子跟子侄的亲兵或者心腹。
讲道理的话,其实,养子的作用是很bug的。
像是五代十国,那就是一个养子们称雄的世界啊。
后唐,后周,都是养子在打天下。
什么十三太保,威震世界。
甚至,后唐还曾经吊打了整个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等养子们长大了,只要出一个人才,他们现在的付出,就全部将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
汉人重恩义,讲的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可以想象,未来的汉家,将会出现许多是养子的大将甚至名将。
他们肯定会回馈和反哺收养自己的家族。
当然,刘彻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那就是通过逼着列侯大臣外戚,收养战争孤儿,从而人为的制造一批精英。
如今的时代。
就是食客和门人与恩主之间,也存在了相互的契约关系。
养子与养父之间的关系,一旦确认,就是终生不变的。
不仅仅养子需要对养父尽孝,对收养的家庭尽责,承担自己的义务。
同样,养父也有对养子的义务和权力。
其中就包括了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们一样受教育的权力和接受家族培养的权力。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将养子当奴隶用。
不过这样的****和弱智,刘彻相信,数量不会太多,而且,他们会在未来被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朝局淘汰掉。
这样一来,十年之后,刘彻就能收获至少一千个合格的精英青年。
他们是成长在列侯勋贵和大臣家族中的战争遗孤。
他们将得到列侯大臣家族的最基本的教育和培养。
他们将成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而且,刘彻相信,当列侯和大臣们收养了战争孤儿的事情传出去后。
汉军将士的士气将大大提升,他们将更加勇敢,更加无畏的与敌人战斗!
因为他们会知道,哪怕自己战死,他的子孙后代,也将被国家妥善照顾和抚养,甚至可能被贵人收养,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很重要!
匈奴人为何能用简单的武器和原始的战术,称霸整个东北亚?
除了野蛮和他们是纯骑兵外。
最重要的是,冒顿给他们定下了一条铁律:作战得胜,斩首赐酒,所得战利品和人口,全部归个人所有,除此之外,在战争中,抢回战死者尸体者,可以得到他的全部财产,包括妻子、牲畜和奴隶。
这样,就让匈奴人在作战之时,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哪怕是战事不利,也不会轻易溃散。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PS:麻蛋,持续卡文~~~
第八百五十七节 抚恤(2)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刘彻看着一个个公卿大臣,乖乖的将自己的名字和条件写到纸上。
他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当皇帝或者说统治者,就像训狗。
只有让自己的大臣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叫成功。
这次刘彻之所以不要脸,逼着大臣们捐款和认领孤儿,也有着训练他们的条件反射的原因。
刘彻相信,经过这次之后,基本上,大臣和列侯们为了避免尴尬,等他下次在带头倡导和做什么事情的时候。
他们就肯定会跟上自己的脚步。
这样,未来,刘彻就能通过自己的举动,影响到列侯大臣们的行为模式。
这很重要。
在中国,想要玩工业革命,就必须如此。
只有将列侯大臣们也绑到工业化的战车上,刘彻才能避免人亡政息,人去茶凉的悲剧。
正如商君在秦变法。
正因为商君,把整个秦国上上下下的贵族官僚,都绑上了他那架名为‘耕战’的战车上。
所以,即使商君被车裂。
但他的改革成果和整个耕战系统,却依然存留着。
与之相反,王安石变法,则彻底失败。
半个时辰后,汲黯带着属下,回来复命。
同时被他带回来的。还有两三百位千石以上官员或者左庶长以上爵位的列侯士大夫亲笔所写的诺言。
在通常情况下,白纸黑字。落到纸上的诺言和誓言,都有着强大的约束力和法律效应。
更别说是对皇帝许诺的誓言。
刘彻粗略的看完汲黯呈递到眼前的小册子。满意的点点头。
“卿等果然皆天下之楷模也,朕谨为天下谢之!”刘彻微笑着说道。
“不敢……”丞相周亚夫带头,百官纷纷叩首道:“愿为陛下效死!”
只是,某些家伙的话语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那么情愿。
刘彻却懒得再管这些。
他将那本小册子收起来,然后,看向群臣,道:“诸卿请平身罢……”
等到大臣们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刘彻站起身来。说道:“此番马邑之战,骠骑、细柳、句注与飞狐驻军将校士卒,英勇作战,奋力报国,马邑军民齐心协力,共御大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
刘彻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对着自己的臣子们说道:“此乃骠骑将军与塞候的联名奏疏,诸君都好好看看吧……”
刘彻将这份奏疏转交给王道。后者立刻躬身接过,然后,传递到丞相周亚夫手中。
同时,数十位侍中。分别捧着百十份早就复刻好的副本,分别送到了两千石或者列侯以上的巨头手上。
众人接过奏疏,微微一看。顿时人人惊讶,侧目。
奏疏上的内容。正是武州塞陷落后的那些忠贞不屈的英雄的故事。
丞相周亚夫甚至只看到一半,就垂然泪下。出列拜道:“陛下,此等英雄豪杰,忠臣义士,虽古之伯夷叔齐,不过如此,臣愚以为,陛下当将此辈豪杰之事迹,录于竹帛,载于青史,告于天下,嘉其父母,褒其子嗣!”
御史大夫晁错,也紧随其后,奏道:“臣附议,另外臣以为,陛下不仅应当如丞相所言,褒杨此辈忠臣义士之父母妻儿,更应为其等立祀纪念……”
在晁错之后,几乎所有有资格发言的臣子和贵族,都纷纷出列,附和周亚夫和晁错的意见。
此事的出现,让每一个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是大汉王朝最好的文宣材料。
同时也是国朝和天子,证明自己天命所归,文治武功,皆已经达到一定境界的最好证明。
若非国家养士有力,教化得当,岂能出现这样的英雄?
刘彻踱着脚步,看着自己的臣子们,他抬起头,看向远方。
义纵和直不疑的奏疏上的文字,在他的心里重新浮现。
“汉人是杀不绝的!你杀的了我一个,还杀的了天下千千万万的大汉豪杰?”
“华夏贵胄,岂是刀剑所能屈服的?”
“我这辈子,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可独独有一件事情,便是死了,骨头都磨成灰了,也绝对不会去做,那就是:被发左袵,背弃祖宗宗庙!”
这一句句英雄临死之前的慷慨之语。
让刘彻仿佛看到了,这些英雄的容貌与永不屈服的脊梁骨。
中国自古就不缺乏这样的英雄!
无论是吟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是毅然唱诺着: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英雄,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阎应元以及那位慨然留下:活人不及死人香的江阴女英雄。
他们都曾经撑起过诸夏的脊梁骨,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侵略者和异族:你们,休想征服我们。
你们能消灭我们的**,但无法磨灭我们的精神。
然而,刘彻同样知道。
当文天祥毅然赴死之时,江阴城中,万众一心,殊死抵抗之日。
在其他地方。
无数奴颜婢膝,舔着异族和侵略者臭脚的混蛋王八蛋,多如过江之鲫。
灭亡南宋的是汉人张弘范。
引清兵入关的是汉将吴三桂,甚至为满清打下大明疆土的,依然是无数的汉奸们带领的汉奸大军。
甚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民族主义和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年代。给小鬼子当带路党的。依然如过江之鲫,数之不尽。
自南北朝开始。每一次的异族入侵,都伴随着大量的汉奸投靠。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汉奸投靠,中国历史上,多数的异族入侵都不可能成功!
就以汉室而言,倘若没有中行说,匈奴就依然是那个原始而野蛮的原始部族联盟,他们不可能升级到二本基地,爆出新的兵种,攀上新的科技树。
倘若没有赵信、卫律。匈奴就可能会被卫青霍去病直接灭亡。
也就没有了后来延绵百十年的战争了。
尽管刘彻知道,汉奸或者卖国贼,不是中国的专利。
纵观人类历史,给自己国家的敌人或者对手卖命的,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开始,就从不断绝。
但刘彻依然想要尝试,从源头上断绝汉奸的产生。
至少,也要增加汉奸们投靠异族,甘坐异族屠杀自己同胞爪牙的成本和心理负担。
至少。也要让像为了自己的一时的不如意,就干脆跑去给西夏卖命的张元,仅仅因为自己不爽,就去给契丹人当参谋的卢文进。这样的家伙能够绝种。
刘彻知道,人都是自私的。
不可能人人都是黄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