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墨家的营养,刘彻一直很关心也很注重,到今天为止。刘彻已经是第七次下令增加对墨者的饮食供应级别。
当然了,刘彻也有意这么做,一点点一点点的增加对墨者们的饮食供应等级。
这样才能让墨苑的墨者们知道,天子是很关心也很看重他们的。
诸子百家虽然立场政见不一。但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情怀,却全部都有。
刘彻现在这么玩,虽然节操掉了一些。但效果拔群!
闻言,无论杨毅还是其他正在工作的墨者纷纷俯首拜道:“陛下厚遇。臣等感激涕零,必效死以报!”
对重诺守信胜于生命的墨者来说。这样的誓言,几乎是必定会执行的。
诸子百家中,再没有比墨家更注重信誉和守诺的学派了。
就连从墨家分离出来的游侠与农家,也是如此。
刘彻却连忙扶起众人,道:“卿等皆朕国士,不可如此,卿等今日所为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待这水利锻压机一成,朕将在上林苑立墨翟先贤之像,以障卿等之功,更为墨家正名!”
这话一出,所有墨者皆是激动不已,三呼万岁。
对墨者们来说,还有什么比给自己的所学正名,使墨门回归战国时期显学地位更值得为之奋斗的事情吗?
没有!
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刘彻不仅要给墨翟立雕像,还要给周公立雕像,给孔子、管仲、韩非子、商鞅立雕像!
最终,刘彻要给自己立雕像!
还有什么比个人崇拜与神化自己更能稳固统治的事情吗?
而通过给先贤以及自己立雕像,刘彻不止能将自己摆到一个与先贤们地位齐平甚至更高的位置,更能借此加强汉室民族与文化对外来宗教的抵抗力,尤其是佛教等未来的三大教。
佛家在天朝,自然是没有了牙的老虎,早就被驯化成宠物和吉祥物了。
就连活佛转世都需要人民政府批准。
但在它漫长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非慈悲菩萨。
否则,也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灭佛活动了。
至于基友教和另外的绿绿教,虽然它们现在还没诞生。
但,作为穿越者,刘彻却深知它们的厉害和毒害性。
为了防范于未然,还是要尽早斩除所有可能被它们渗透进来的途径和渠道,消除它们对后世子孙的毒害!
假如对佛教,刘彻还能捏着鼻子认可,但其他的两个嘛……
“所有一神教,皆为邪教!”这是刘彻的态度,甚至更激进一点,在刘彻眼中,所有宗教都是邪教!
只是人民不可能离得开宗教的精神慰藉。
所以,目前刘彻也开始着手在古代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宗教。
当然,刘彻也只打算略微扶持一下这个本土宗教,然后就让它自生自灭。
中国自舜帝绝天地通后,早就已经是政教分离了。
殷商之后,神明与天地的重要性更是让位于宗庙和祖宗。
刘彻才不会脑抽到开历史倒车。
视察完墨苑,刘彻又驱车来到上林苑的各个农庄,视察水车的安装与推广以及冬小麦的试种。
水车,自然是优先在属于皇室的庄园安装。
刘彻一路看过去,上林苑靠近长安部分的十几个皇庄都已经在安装水车了。
而少府的农稷官们则驱使和指导着刑徒在广袤的土地上播种冬小麦。
这也是目前刘彻能给冬小麦推广所做的最大努力了!
民间暂时是抗拒该种小麦的。
也就只有属于皇室的庄园,因为不需要考虑收成和养活家小,只要刘彻一声令下,别说冬小麦了,就是水稻也能给你改种了!
因为有刑徒的缘故,刘彻没有下车,只是让王道过去询问了一下。
大体来说,情况都还算不错,冬小麦也在按照计划稳步播种。
不过,刘彻相信,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会改变!
因为,第一批用水力研磨后的面粉与其衍生而出的包子馒头饺子什么的,很快就将推向市场。
刘彻相信,我大吃货帝国,绝对会爱上那些美食的。
所以,冬小麦未来,一定会成为与粟米平起平坐的主食。
至于取代粟米?
刘彻没想过这个事情。
粟米作为主食的历史,可是一直延续到了隋唐。
习惯和传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未完待续……)
PS:注:东汉中后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能利用水力锻压技术和杠杆原理舂米的水碓。
第四百八十三节 阅兵
巡视了一圈皇庄后,刘彻照例前往附近的农庄巡视。
这也是他即位后来上林苑的日常了,每次来上林苑,无论是游猎也好,巡查也罢,必然要深入到某个民众居住之地视察一番,询问当地三老。
至于普通的底层百姓?
不好意思!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皇帝可以通过御史了解基层的情况,可以通过官员了解基层的情况。
甚至皇帝假如实在对基层不放心,还可以派遣大量近侍,以采风和采诗的名义,广下基层,了解民间的情况。
但是,作为政治游戏的潜规则,皇帝一般不能也不会与最底层的百姓直接对话!
上下尊卑,社会等级,不是那么好跨越的。
汉室立国至今五六十年,只发生过一次天子直接与来自基层的百姓对话的先例。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缇萦救父’。
除此之外,一次也无。
刘彻的车驾,驶过一座桥梁后,就来到了一处开阔的平原地带。
此时,秋收早已经过去,赋税也都缴纳过了,两个月前还是一片绿色海洋的田地,此刻一片荒芜的景象,道路两侧,田埂之间,就连枯草都没有一根。
坐在撵车中,刘彻听到,有呐喊声和号子声传来。
他掀开车帘,眺望远方。
只见大约三四百米外的田地中,数十个精壮的大汉在两个穿着甲胄的士卒的指挥下,正在操练军阵。练习刀枪剑戟乃至于弓弩射术。
见此情景,刘彻示意车驾暂停。
然后。他下了马车,饶有兴致的隔着田埂。观摩着对面的操演。
在整个汉室中前期‘士非教不得征’的军队建设思想极为浓厚,几乎每一个汉军士卒在入伍前,实际上都已经接受了三年甚至更久的军事技能训练。
一般来说,汉室地方的郡县亭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组织始傅民众进行最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教导男子掌握各种基础的军事常识和技能。
更关键的是,以军国主义立国的汉室政权的基层不缺类似训练百姓的教官。
汉室的常备军,一般是执行两年服役期的。
一年戍边或者在郡县充当郡兵,一年在长安卫戍。
两年的兵役。在汉室除了皇室诸侯王子弟外,几乎没有人能逃避。
就是外戚,也需要象征性的入伍。
这个制度造就了汉室武力的强盛,也造就了基层民间实际上充斥着大量掌握了杀人技巧,能熟练使用各种兵器的强人。
于是游侠儿这个群体应运而生,成为基层政权头疼无比的存在。
而对官僚们来说,更麻烦的是,农民拥有武器,并且掌握军事技能。拥有一定的反抗能力,这就让他们敲竹杠和下黑手的时候,不得不顾忌一二。
要是做的太狠太黑,小老百姓把心一横。半夜摸进该官员家中,杀其全家,也不过掉脑袋而已。
这也算是无权无势的黔首阶级。在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能震慑和威慑地主官僚的途径。
对此,刘彻很是欣赏。
虽然说。民间武器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种仇杀和械斗的威胁。
就好比后世米帝人人持枪。遇上个神经病脑残,自己过的不爽,就拿着武器去让别人也不爽。
但汉室与米帝没有可比性。
现在的世界,乃是一个**裸肉弱强食的世界。
百姓持有武器,掌握自卫技能,不仅仅能让官僚地主害怕,还能让侵略者也害怕。
宋明那样,上亿的人口,却被不过几百万的蛮族征服、灭亡,这在汉室,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即使后来的东汉,一部刺史的武力,就能灭国远征。
甚至三国时期,一个割据军阀都能吊打乌恒、鲜卑。
终两汉数百年,外部的威胁,永远无法危机中国本身的核心。
就算是当年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国,也始终不曾威胁到汉室的根本所在。
刘彻很清楚,想要在这个危机四伏,大鱼吃小鱼的丛林世界生存,汉民族,一定要继续推行目前的国防的政策。
与之相比,那点副作用,几乎等于零。
当然了,汉室的情况,与米帝一样。
老百姓持有武器,但官府持有的武器,比他们,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完全碾压。
而且地主豪强大商贾也广蓄打手和狗腿子。
譬如齐国的大高利贷商人刀间,刘彻就听说,他手下养了一千人的打手,还有数千仆从。
刀间仗此,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动辄取人性命。
而官府却无可奈何,就算有心想管,刀间随手丢出一个替罪羊,就让官府哑口无言。
不过,此人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刘彻已经将刀间这个名字放在了他的陵邑工程第一批移民名单中。
这让刘彻也不禁有些感慨。
后世的米帝,不也出过类似官府不能制,法律管不了的黑道巨擘。
只是米帝的那位,最终被国税局给办了。
而汉室,类似这样地方官和律法都奈何不了的,皇帝就会将之迁徙到关中,削其根本,慢慢料理。
如今的刀间,过去的朱家,未来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