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掉那些逗逼和腐化堕落的暴君昏王,自刘邦以来,其实可以称得上人才辈出。
在文化方面,楚文王和楚夷王父子,天下尊崇,他们父子甚至在汉室文化界,独树一帜,创造和壮大了楚诗派。
楚诗派的学者们,遍走天下,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制度,立下了汗马功劳。
若非他们的努力,今日的三越就不可能对中国有这么大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刘彻也不可能将三越看成自己人。
在军事方面,那已故的城阳景王刘章,也算的上战功赫赫。
燕敬王刘泽,则为汉室修葺和完善了燕蓟防线,并坚守住了右北平、辽西、辽东。
代孝王刘参虽然被人评价中庸,但他的立场和态度却非常坚决——至少,无论如何,他都为国家守住了晋阳和太原。
外人说他中庸,但谁又能知道,这个太宗不受宠的儿子是如何站在城头激励军民的?
还有现在,刘彻的弟弟刘非,十足的武痴,只要让他打仗,什么东西都可以不管。
甚至,在那些谋逆的诸侯王里,其实也是人才辈出。
最典型的莫过于吴王刘濞。
在五十年前,刘濞被高帝刘邦策命为吴王之时,他接受的吴国是一个满目苍夷,饱受战争摧残的地狱。
当时,由于常年战乱和破坏。
整个吴国,户口凋零,经济崩溃,治安混乱,甚至人人自危。
别说是正常的生产生活了。
老百姓连定居的勇气也没有。
无数人逃亡去了深山老林,大片大片的良田被废弃,一个个城市了无人烟。
以至于,当时,南越王赵佗志得意满,有恃无恐的侵蚀吴国领土。
更在吕后时,悍然与汉军开战。
在那样险恶环境中,刘濞身先士卒,一边带着军队,还击南越王国的侵蚀和挑衅,一边重新整理整个吴国。
他轻徭薄赋,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流民,还大力开展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修复工程。
短短十年,就将吴国从地狱拉回人间。
到汉太宗上台,吴国就已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全面恢复过来。
到汉太宗驾崩,二十三年间,吴国就成为了天下头号强国。
在各诸侯王国之中,吴国经济第一,人口第一、地盘第一,甚至连福利也是第一。
当年吴国强到什么地步?
三越全是他的小弟,周围的楚国、齐鲁诸王,甚至淮泗地区的贵族,也基本被他控制。
他一起兵,就拉起了三十万大军,铺天盖地,气势汹汹。
以至于连周亚夫率领的平叛军队,都只能暂避锋芒,不敢跟他刚正面。
至于梁**队,更是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梁王刘武一日派了五个使者去长安告状,大喊撑不住了。
要不是周亚夫奇袭吴楚大军的粮道,直接命中了刘濞的要害,恐怕此刻,长安城里的天子是谁,都未必了。
而若当初,刘濞选择划江而治,那么,很可能就会形成南北分治的情况。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当时的现实。
以刘濞的才干和手腕,他若出生在春秋战国之时,未尝不能是楚庄王、秦穆公这样的人物。
很显然,将楚文王、楚夷王父子,乃至于吴王刘濞这样的人物当猪养,完全就是在浪费。
他们应该有更加广大的舞台,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看着晁错迫切的眼神,刘彻站起身来,挥挥手,道:“卿之议,不无不可,不过,朕觉得,不止于此!”
“尚书令……”刘彻看向汲黯,吩咐道:“去将《大汉一统寰宇图》取来……”
“诺!”后者立刻恭身领命,片刻之后,就有四位武士,抬着一个巨大的被刻在屏风上的地图,来到场中。
刘彻站起来,走下场内,望着那地图。
地图上,山川林立,河流遍布,九州之外,塞上草原,广阔无边,河西之外,西域风情,让人沉醉。
“笔来!”凝视着地图,刘彻说道。
立刻就有人奉上一支毛笔,刘彻接过来,在地图上划出一根直线,这条线,沿着长城的关山,直接将整个世界一分为二。
然后,他挥挥手,又有人递来一支染了蓝色墨水的毛笔,他再在地图上画下一跟线,这条线条,沿着葱岭,再次将世界分开。
然后,刘彻负手,看向群臣,说道:“此朕对世界的划分!”
“长城之内,神州之土,先帝基业,祖宗陵寝所在,为诸夏之本,天下之中,号中国也……”他缓缓说道:“从今以后,朕将不再分封神州寸土……除原诸侯、列侯之外,所有贵族之土,皆在其外……推恩令,亦如是……”
刘彻是很清楚,汉家贵族,尤其是那些老牌贵族的心态的。
这些人里面,固然有人积极开拓,希望再立新功,但也有许多人做着躺在祖宗功劳簿上醉生梦死,混吃等死的渣渣。
若他什么都不做,这些渣渣肯定也乐得一边享受国家强大的红利,一边继续混吃等死——当年,刘彻用加恩令时就发现了这些渣渣的这个心态。
许多人,自己根本不愿意去安东开拓,他们只是派了个庶子甚至是旁支去安东封国打理,自己呢继续宅在长安,或是沉迷于赛马、赌马,或是迷醉于歌姬的温柔乡里。
反正,他们又不缺钱花。
对外战争的胜利,更是使得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多。
既然这样,那他们肯定是不肯挪窝的。
他们连安东都不愿意去,还能指望他们主动去塞外甚至西域、中亚开拓?
别做梦了!
而这些人手里面,却握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富。
刘彻肯定不能坐视这些家伙带着这些资源和财富去地下。
他必须想个办法,从他们手里抠出来。
而诸侯王们,也是如此。
看看齐鲁诸王吧!
一个个醉生梦死,一个个腐朽堕落。
还有那个燕王刘定国,完全就是丢光了自己父祖的脸面。
归根结底,刘彻觉得,还是这些渣渣生活太安逸太舒坦了。
还是要丢出去。
让外面的磨难来磨砺他们。
这样才能成才啊!
群臣听了,却都是一下子就议论了起来。
许多大腹便便的列侯们一下子就面色难看了起来。
不过好在,天子并没有马上要赶他们去塞外,只是让他们的子嗣去塞外。
这样一想,他们倒也不反对了。
而那些想要开拓和进取的人,尤其是那些新兴军功贵族们,则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天子这是要干嘛?
毫无疑问,是分蛋糕啊!
这可是大家伙期待已久的事情!
许多人立刻就伸长了脖子,望着地图上的那三个世界。
天子现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从今以后,神州本土,将不再分封,也就是说,未来的诸侯王子弟、列侯子弟甚至皇子皇孙,都将不在拥有在长城内的封国。
大家都要一起去外面闯荡,去外面建立自己的基业和王国。
这等于是一场全新的洗牌。
对安逸现状的人来说,这是灾难。
但对于那些迫不及待想要建立自己的功业的人来说,这就是天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节 三个世界(2)
“长城之外,葱岭之内,为要服之地,同中国之土,但仍可分封……”刘彻缓缓说道。
群臣听了,立刻就明白了,天子这是在捡起古老的五服体系。
什么五服?
国语说: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意思就是将世界分成从近到远的五个世界。
这五个世界,紧紧围绕天子,共同组成天下,并分担不同责任。
其中,甸服、候服、宾服是实际控制,而要服、荒服,就属于羁绊影响。
这就是最古老的朝贡体系的雏形。
也是中国为什么叫中国的由来。
中国者,中央帝国,众星拱月的天堂,世界的核心,一切的焦点,是天朝,是上国,更是统治一切,管理一切,定义一切的伟大核心。
所有人,都要围绕中国来运转。
中国的制度,就是世界的制度。
中国的道德就是世界的道德。
不服?来干啊!
在古老的远古蛮荒时代,无数人不服,然后纷纷被教育的服了。
三代之治,说白了,就是三代先王们教育周围不服者的历史。
夏朝太久远,难以追溯。
但商王朝距今的历史,不过千载,还是留下了许多史料甚至是遗迹来证明他们是如何维护中央帝国的威权的。
譬如,商纣王曾经南征鬼方和东夷。
譬如,孤竹国曾经代理商天子,压制草原。
那鲜卑和乌恒之间的饶乐水周围,不就出土大量的商代遗物,证明当年,孤竹国曾经在那里,杀伐果断,治理世界。
而到了宗周,翻看诗经,你就可以看到,周王朝又是如何维护中央帝国的。
时光荏苒,宗周崩溃之后,轮到大汉帝国,再次捡起五服体系,重建中央帝国,天朝上国了。
当年,三代先王,将已知世界分为五服。
如今,刘彻照本宣科。
不过,已知世界却已经扩大了无数倍。
中国人的视角,不再被局限在东亚了。
而是已经越过葱岭,去到了中亚、南亚甚至西亚。
整个亚洲的轮廓,都已经开始浮现在天下人的眼前。
这个世界是如此广大。
以至于,假如只靠一双脚去走,恐怕也要走三年才能走到尽头。
以至于,就连现在最乐观的汉家贵族,也不觉得,帝国真的能够征服并且统治如此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