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只听说百步穿杨,何曾听说过这样神乎其神的射术?
顿时,不少人都在心里面已经信服了李广。
李广却依然是轻描淡写,一副淡定的模样,只是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双臂用力,一点一点的拉开了手上的大黄弩的弓弦。
嘎吱!嘎吱!
因为力量,大黄弩的弓弦和零件微微的颤动着,李广的额头和手上的青筋也高高鼓起,他的双脚更是稳稳的扎在地上,下盘一动不动。
在数十名渔阳文武官员的注视下,那柄大黄弩竟然被他拉开,然后他熟练的催动箭匣,上好弩箭,最后,蹲下身子,用一个标准的大黄弩射手的姿态,瞄准远方的草人,并调整姿势。
砰!
强劲的强弩出匣,发出清脆的声响。
啪!
强弩命中目标的清脆响声传来,旋即一个李广的亲兵,举着一个被几乎完全射烂的草人,走过来,骄傲的道:“将军之箭,尽透草人,再射三十步,及中树干,没入其中!”
渔阳众将此刻的表情都是呆萌呆萌的,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这还是人吗?”许多人在心中想着。
到此刻,众将终于完全服气了。
李广展露的这一手,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末将等拜见郡守,郡守神乎其技,末将等口服心服!”在阳时的带头下,渔阳诸都尉、校尉和文官们纷纷长身拜道:“愿为将军之前驱!”
而在旁边的张次文却看傻了。
他在渔阳郡两三年,却还抵不上李广在这里不过一刻钟的表现。
这让他对自己生出深深的质疑和不信任,整个三观几乎崩塌。
“为何会如此?难道说文人真的不如武夫?”他在心里喃喃自语着。
这也是如今汉室文人的最大困惑和不解,在他们眼里,自己读的书多,懂得道理也多。
那些粗鄙的武夫,即使不能纳头就拜,也该恭敬的俯首称臣,任由他们驱策。
但他们哪里知道,武人看待问题和文人是不同的。
武人看的是实际,是根本,是生死。
无数事实都证明过,一个不给力的上司,不仅仅会害死他自己,还会害死他麾下的无数人。
所以,武人为了自己和自己的部下的生命,在遇到一个不靠谱的家伙的时候,就只能选择自行其是。
他们可不愿意,因为某人的天真和愚蠢,葬送了自己以及自己的部下的性命!
所以,当他来当渔阳,全郡都是拿着有色眼镜看他的。
而当他推出的那些看上去美好,但实际上卵用没有的政策后,更是彻底丧失了这些军人的心。
在内陆用了错误的政策,也最多是损失点钱粮,但在边塞上,一个政策的错误,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很多时候,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
而如今李广就不同了。
他本身就是军人,而且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和武痴。
他可能不懂政治,也不懂做人。
但他懂当军人,更懂如何与军人交流。
所以,他迅速的就收复了这些张次文用尽了办法也收复不了的军心!
李广哈哈大笑着,扶起众将,道:“俺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如今奉命来渔阳与诸君共同努力,保卫桑梓,建功立业!俺只与大家先说三点……”
“第一:匈奴若入寇,俺的命令,诸君必当服从,若不服从,则军法从事!”
“第二,在俺麾下的,都是手足同袍,都是俺的兄弟,有任何委屈或者不解,诸君都可以来找俺,俺必定给一个说法!”
“第三:俺是军人,诸君也是军人,军人就是武夫,赳赳武夫,顶天立地,所以不得欺凌部下,不得克扣军饷,乃至于贪墨军功!”
“都明白了吗?”李广大声的问道。
“将军,末将等都明白了!”诸将喜不自胜的拜道。
李广的话太对他们胃口了。
对军人而言,有事情你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也别跟他们谈什么圣人、先王、律法,他们不懂也不知道。
“善!”李广笑着拉着这些人的手,如同兄弟一般,一个个的拍着肩膀,激励道:“跟着俺,俺旁的不敢保证,唯有一点可以保证:该是谁的军功,就是谁的军功,比不得贪墨和克扣!另外,打了胜仗,对天子的保举和推进方面,都包在俺身上!”
李广拍着胸膛,放出一个大炸弹:“俺旧在北地郡,向陛下和武苑推荐了学生三十八人,其中三十六人进入了武苑,而剩下两人,一人进了羽林卫,现任羽林卫左部胸甲司马,另外一人则担任了陛下的御前侍从官!”
顿时,所有人看着李广的眼神,都变了。
仿佛李广是一个如花似玉,沉鱼落雁一般的绝世美人。
无数人的眼神,炽烈的让人心惊!
也不能怪他们!
燕地不比代北,是天子的心头肉,刘氏的宝爱之地,
这里自古寒苦,远离中国政治中心。
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在朝堂也没人!
加之燕人的性格使然,不会拍马屁,也不懂逢迎,更加不会吹牛逼。
所以,燕地将佐们虽然自认自己不必其他人差,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燕人将领长期游离在中**队的主流之外。
有的都尉和校尉,甚至十年没有挪窝了。
更有县尉和县令,干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过嘉奖!
他们一直默默无闻的徘徊在这燕幽之地的边墙,与塞外的风沙和雨雪为伴。
直到今天,终于来了一个懂他们的人,还给出了承诺。
这怎能让他们不喜,不惊?
“敢不为将军效死!”诸将全部拜道。
武苑的名额,乃至于所有武将心中的天堂——羽林卫的胸甲部队和当今天子御前侍从官,都像一个天大的诱惑,让他们难以自抑,心潮澎湃!
李广却是笑着拉起他们,道:“俺与不与诸君废话了!如今,北虏来势汹汹,王事紧急,俺却还不知道俺的治下的兵力和诸将的大名以及各部的所在,还请诸公教我!”
说着李广就对诸将行了一个正式的军礼!
他用右手重重击胸,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与众人道:“往后,军中就不用拜礼和跪礼了!”
李广骄傲的道:“吾辈武夫,上跪高堂父母,天地君师,下拜忠臣义士,战死英烈,不兴他们文人那套繁琐的礼仪,也用不着!”
“当今圣天子面前,武人若甲胄在身,都不需要下跪,只需以军礼也!”李广道:“天子说了:军人,乃社稷之脊梁,国家之依靠也!脊梁不可轻弯,依靠不可软弱!”
“诺!”众将都兴高采烈的站起来,对着李广行了一个军礼。
谁他妈爱拜来拜去,跪来跪去?
总之,中**人不爱!
赳赳武夫,国之干臣,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俺是要阳都尉阳时,要阳本地人,麾下有一千五百丈夫,愿听将军令!”本来还对李广嗤之以鼻的阳时,此刻已经成为了李广的脑残粉。
至于其他人,更是争先恐后的向李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部队。
“慢慢来,不急,俺今天必与诸君长谈,明日,俺还要请诸君带路,俺要亲自去看一看边塞诸地的防御……”李广笑着道,他知道,到这一步,就已经大功告成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节 不教胡马度燕山(1)【5200票加更】
当天,李广与诸将一直谈到晚上深夜之时,才宾主尽欢而散。
而在之前,前郡守张次文,黯然而去。
他接下来的人生,恐怕都会在反复思考今天的所见所闻。
而李广却没有那个功夫关心自己的前任——他就不会做人,也不懂官场那套把戏,他只知道,自己现在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渔阳兵力,现在仅有不过一万四千人而已……”李广在心里琢磨着:“这还是已经扩充了军力,征召了所有合格士卒的缘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渔阳和右北平,本就地广人稀,户口稀少,而且土地产出有限,水利设施非常落后。
内陆如今常见的水车,此地一架也没有。
几乎所有沟渠都失修严重!
而前些年,安东大开发,有吸引走了大量青壮和军官。
只能说是时不待我!
“明日我必须立刻启程,巡查整个边塞!”李广在心里琢磨着:“哪怕只是看一眼,也比纸上谈兵强!”
在北地郡两年多,李广除了性子里的孤傲和倔强没有被磨去外,其他缺点,都已经在漫长的与新兵蛋子打交道的过程里被磨光了!
如今,他比起当年平吴楚之乱,成熟了许多许多。
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不少改变。
毕竟,新兵蛋子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这些年来,他遇到过列侯子嗣,也见到过最底层的贫民子弟。
去年天子解放了司空城旦后,他甚至迎来过第一批来自过去被视为不可接触的司空城旦的子嗣。
这些人的身份,对外当然不会公开。
但对于他却是清清楚楚。
与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多,人自然也会成长。
其实人,不管多大年纪,都会因为经历而成长。
正想着这些事情,他的家臣过来,将他手里的文案抢下来,说道:“主公,您已经整整六天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了!如今,机会难得,您还是去睡一觉吧……”
李广想了想,也觉得他说得对。
接下来的岁月,他很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于是,在郡守府里,找了张席子,裹了点毛毯就这样合衣而睡。
………………………………………………
李广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