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得了武榜眼的名次,韦墨再次输他一筹,得了第六名。
至于第一名万坚,李既明表示心服口服,这一位可是万鹏的儿子,十四岁就被丢到边关军中操练,只不过比他年长两岁,却是一身的血气,一看便是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的。
武试过后李既明被调到广宁卫,那里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快马只需五天的路程,但那里因地域的缘故多盗匪。
他去那里倒是很快得了升迁,只是两年多时间便升到了五品校尉。
自然,这是他用军功累积起来的,虽然危险,但升迁速度却比他爹快了十倍不止。
而他如今回京,一是为述职,二则是回来娶亲。
大家都觉得他娶了秦绎心那就是走上人生巅峰了,不说那些嫁妆,只凭秦信芳和顾景云的人脉,他想要调回京城,进入禁军或西山大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大家都等着看他是如何坐着青云直升天际的。
但李既明跟秦绎心成亲后,不到两个月就领了新差事,双双拜别父母,一起驾着马儿去了边关。
据说最近鞑靼又不老实,开平卫的将军因病逝世,他手底下不少将军皆需要回调,因此李既明领了一个游击将军的职位去了边关。
秦绎心自然是跟着他去的。
何子佩和诚郡王妃皆是两眼泪汪汪,纷纷叮嘱道:“既明,你可要看紧了绎心,别叫她乱跑,那是边关,不比京城。”
诚郡王妃则是叮嘱,“你要注意安全,早点给我们生个大胖孙子。”
眼看着俩人就要启程,又忍不住双双叮嘱道:“边关那里什么都缺,要是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就写信回来告诉我,我叫人给你们送去。”
何子佩连连点头,“是啊,别省着,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秦绎心和李既明对视一眼,跪下给父母磕头道:“爹,娘,你们放心,我们会平安归来的。”
654。第654章 番外 大侠和闺秀(一)
白一堂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好看,而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更易得到好处的。
比如,因为他小,且好看,打小师父就比较宠他,而后在发现他在习武上不仅根骨好,还天资上佳后,师父更宠他了。
可惜师父没钱也无势,再宠他也就是让他少挑水,少洗衣裳而已。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很美了。
偶尔师父佃来的土地歉收,他又找不到坏人下手时,他就会被师父和师兄师姐擦洗干净,然后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送到县里去“化缘”。
当然,这样的经历很少,然而白一堂依然记忆犹新。
也因为这些患难,他们师徒兄弟间的感情很不错,白一堂以为他们师徒四人可以永远那么虽贫穷,却开开心心,自由自在的过下去。
但他后来才知道,他还是太天真了。
他九岁的时候,师兄师姐开始离开师父和他,双双出村去闯荡江湖。
在师兄师姐他们离开两年后,师父也开始收拾行囊带着他离开真正走进江湖。
他这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的广阔。
他跟着师父回到了凌天门,在凌天门边习武便读书,在他十四岁那年,师父带他出山,开始拜访各大门派,最后到了少林寺。
他一路结交了不少朋友,也开始在师父的指点下跟各大门派的人杰切磋,不过半年的时间,玉面郎君的称号便响彻武林。
然后他师父告诉他,他要把凌天门传给他。
这一点白一堂早有预料,因为他的武功在师兄师姐之上,也因为他长得好看。
嗯,白一堂虽然不说,但他觉得这就是师父选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他开始接触凌天门的暗部,因皇帝日渐昏聩,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增加不少。
他便在师父的指导下偷了几家,劫富济贫。但他觉得师父的这种偷法实在是太小气了,于是他开始合理运用起暗部,每次他偷了东西,他们就在外接应,帮忙处理赃物,然后将银钱转化为粮食布匹赈济百姓。
这样一来,事就做大了。
他偷东西的时候还喜欢偷各种信件账册之类的机密之物,有暗部在,朝堂上的消息他也能得到一些,拿到的东西他要么寄给官声还算不错的官员,要么就直接丢给那些人的对头,让他们狗咬狗去。
然后他的名声就更大了,还未接手凌天门,就已经在各大门派中扬名。
最后他就有了爱慕者。
但当时他年方十五,年纪太小,一心都是努力习武,将凌天门发扬光大,还不想谈情说爱,娶妻生子。
何况,凌天门虽不规定掌门不能娶妻,却因为其中掌握的各种机密及人脉,对妻子的人选其实要求很严。
比如他师公,比如他师父,在位期间就没有娶妻。
所以他也不想娶妻,对那些一个劲儿往他身边凑的女侠,他好感没有多少,反而觉得厌烦。
于是,他开始不乐意跟他们一起玩耍了,干脆约上项飞宇等人一起闯荡江湖去。
师父说了,他现在年纪还小,经验少,所以还不能接任掌门,得再去历练,等他觉得行了,他自然会把掌门之位交给他。
于是,白一堂放心的拉上项飞宇一块儿出去玩了,不,是去闯荡江湖去了。
白一堂跳脱,项飞宇稳重,俩人一人轻功卓绝,一人剑法了得,一起把江湖的水搅混,顺便把朝堂给闹得鸡犬不安。
当时若不是俩人头上还有一个绝世天才安吉压着,俩人的风头更盛。
总之一年后,俩人从中原到西北,再从西北到东北,再途径南方回到中原时已是名声大躁,一个玉面郎君,一个君子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后白一堂他师父就放心的把凌天门甩给白一堂,自己挥一挥衣袖,半片云彩都不带的消失了。
他留下话说,他终于可以完全自由自在的去过自个想过的日子去了,让白一堂早日收徒,早日把徒弟交出来,也可以像他一样。
那会儿白一堂对江湖正感兴趣,而且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会去收个徒弟来受累?
所以他没把师父的话听进去,而是开始充分发挥凌天门的职能,四处搬东西送人。
江南发大水,朝廷发了赈济银子,官给贪了,顺便还勾结粮商囤积粮食,抬高物价。白一堂就把银子给偷了,然后用钱买了粮食赈济灾民。
在买粮的时候顺便踩点,回头把粮商也给偷了。
江北旱灾,朝廷运来的赈济粮半路被官员给侵吞,然后报了个盗匪抢劫,他就纠结附近的山匪果然把粮食给劫了,分赃以后丢给暗部去赈济。
他以为他这一生就这么波澜壮阔的过下去,最后要么死在这些贪官手里,要么跟他师父一样找到后继人后归隐山林。
可谁知他两边都不靠,成了凌天门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流放的掌门,实在是丢死人了。
凌天门向来是单传,这一点他从小便知,师兄师姐当然也知道。师父一直跟他们唠叨,说他违背了师训,竟然一连受了三个徒弟。
以后凌天门是只能交给一个人的,而在他显露出出众的习武天资后,师父就跟师兄师姐明言过,以后凌天门由他继承。
他以为,师兄师姐是明白且理解的。
然后事实证明,他想的太美好了。
在他大展拳脚的时候,师兄师姐通告武林,改回原姓,不再跟着师父姓白。
此时他才知道,师兄师姐是有怨气的。
但他是受益者,此时不论说什么都不合适,他只能忍着,替师父感觉到不值。
但他心里再不满,他依然爱着他的师兄师姐吗,一起长大,一起习武的情谊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所以在又干了一票大的后收到师兄师姐的讯息,他几乎是想也不想就去赴会了。
师姐给他倒的酒,他也毫无怀疑的喝了。然后他就成了囚犯。
琼州并不能困住他,然而他是真的伤心了,所以他把自己困在了琼州。
师父已经金盆洗手,归隐山林,难道临到老,他还要让师父为了三个徒弟的互相残杀而伤心吗?
他不愿意师父他老人家出山面对那样的师兄师姐。
然而除了师父,他在这世上在意的人也就只有师兄师姐了,他心里是恨不得回去杀了他们的。但是他又不愿意回去面对那个局面,或者说他不愿意做那个选择。
而且琼州的生活也不差,除了穿的差点,吃的差点外,跟以前也没多大区别。
他要走,谁也拦不住他,以他的本事,也不会少吃少喝。而且在这里无牵无挂的,心灵放空,貌似也挺好的。
忽略胸中那股恨意和越来越空的心,日子的确不差。可惜“好日子”过久了也无聊,某一天,他忍不住收了个徒弟……
一个三岁多的奶娃娃,只到他的大腿那么高,跑都跑不稳当,却跟个小大人一样帮他把被子拆了洗了。
结果因为力气过大,自己栽到盆子里去了,就跟落水的鸭子一样一脸茫然的看着他。
当时白一堂的心就忍不住一软。
然后徒弟就得寸进尺了,给他洗了被子,还给他打扫了屋子,然后开始要求他每天都要洗澡洗衣服,早上要喝粥,少吃肉,多吃菜……
各种规矩一大堆,白一堂一度觉得他不是收了个徒弟,而是又收了个师父。
徒弟的身后总跟着个小男孩,一脸的冷漠讥讽,说的话还特气人。
明明他比他年长二十来岁,但对上他时,他总被气得跳脚。一日两日或不觉得,但一月两月,一年两年,九年过去,这两个孩子早已占据了他大半的时间与空间。
他很少再想起师兄师姐,也很少在午夜梦回时想要回去杀了他们。
他想得更多的是两个孩子,是他徒弟这么蠢,被顾景云吃得这么死,以后可怎么过?
是顾景云这孩子胆子这么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