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军士却好似浑然不觉发生的这一切,仍旧口中喊声呼喊:“天竺不听劝告,杀害大唐使节,三十万大军出兵大唐!速速让路!吐蕃急报!……”
一边呼喊,一边却奋力挣扎着要往马处摸去,却仍是想要上马继续前奔。
“好忠心!好壮士!”先前下令那人此时已到跟前,见那军士神志不清至斯,失蹄马翻,又摔落下来,被人救下也浑然不知,仍要挣扎着往马匹那里过去,显然是还想着继续上马前奔送报,不禁出声道:“吾乃大唐河间郡王李孝恭,正是军中将领,可代你传军报于陛下!”
那人仍旧浑然不觉,口中呼喊不停。
只见李孝恭上前一步,当下抬起手来,侧掌做刀,朝着那军士脑后一砍,那军士便当即昏了过去,总算才不再出声。
“牵马来!本王即刻入宫面圣,替此军人传信于陛下!”李孝恭对左右喊道:“天竺不听劝告,执意出兵,战事将起,尔等速去将此信告知军中诸位大将军,又告知长孙公、房公几人,让他们且去皇宫。陛下一旦得知此信,必然召见他们。”
从他亲兵当中出来好几个人,纷纷领命,上马而去了。
李孝恭左右看看,见周围已然围聚许多百姓,眉头微皱一下,又朝周围百姓高声喊道:“诸百姓莫慌,本王乃河间郡王李孝恭,这将士神志不清,喊出军中机密信报,令尔等知晓。不过也不须担忧,天竺兵卒,不过土鸡瓦狗而已。比之高句丽兵尚远不能及,更何况我大唐将士?三十万人听之不少,然在我大唐将士眼中,与三千人无异。尔等不须担忧,该做甚便作甚。”
说罢,李孝恭便翻身上马,朝着皇宫奔去。
却说夏鸿升在军机坊中扔操演这五十将士使用火枪,正练到线对步伐,却忽然见阎立德匆匆过来,到了跟前,不等夏鸿升说话,便一把拉了他过去,就要往外面走。
“这,阎工部这是作甚?”夏鸿升被阎立德拉走,莫名其妙,不由问道。
“出大事了!”阎立德这才松开夏鸿升,脚步却仍旧不停,边走边答:“陛下派去天竺的使节被害,只有一小队护送的将士得以逃脱,却无法抵达泥婆罗,只得混入回大唐的商船抵达广州,又一路奔来,只剩下一个活着,神智已然不清,全凭一口气吊着,幸好在长安城外官道上遇见河间郡王,被河间郡王救下。陛下召集群臣,我料你在此处,宫中禁卫找你不到,这才亲自来找你,速速一道入宫!”
第1170章 兵出天竺
夏鸿升心里一惊,这天竺做得也太绝了,直接杀了使节?!
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何况大唐还未与天竺交战,这天竺简直狂妄!
二人当下也不多言,迅速出了军机坊,一道往皇宫里去。
入宫到了两仪殿,此刻朝中的一些大臣都已经到了,六部尚书已经到了兵部与民部,军中诸位大将军,在长安的也都到了。
“天竺欺我太甚!朕派去的使节,竟然被天竺残杀!”李世民一脸黑青,咬牙切齿:“自大唐立国以来,还未曾受过如此侮辱。便是之前那突厥,也未做出此等举动!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天竺好胆!”
“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刻令琉球水师出动,并令援军即刻发往泥婆罗,以应对天竺大军。”房玄龄出列说道:“天竺此举,已是丝毫不将我大唐放在眼中了。不过也好,此后大唐无论对天竺作何举动,都无需再有顾忌了。”
“好在此前早已有所准备,当下倒也用不着上慌。”长孙无忌说道:“之前已经从蜀中增兵吐蕃,眼下就算在吐蕃大举调兵,也不用担心吐蕃重归于乱。程将军和牛将军二人均是良将,又有吐蕃作为依托,而天竺号称三十万大军,却是各邦联军。既是联军,各有心思,不能真正齐心协力。加之我大唐军队装备精良,天竺此番不会占到便宜。”
李世民顿了顿,说道:“朕知道天竺不会占到便宜。朕只是生气。此番朕决定一举拿下天竺,陆上就由程卿与牛卿二人统帅,另外,再派李坐镇吐蕃。海上,琉球水师一部已达马六甲,其所帅者……”
“陛下,其所帅者名曰吴起,先前乃是大唐海军陆战队第一任队正,因军功擢升,如今正帅琉球水师一部在马六甲,抵达天竺,最多不过半月功夫。其人之能,足以为良将。”李孝恭说道。
“一部有铁甲战船十二艘,足矣。”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水师自南而北,程、牛两位将军自北而南,一举拿下天竺,仍照计划进行。明日朝会,朕会当朝下旨。”
“是!”众人领命。
李世民又看向夏鸿升,说道:“贤婿通晓地理,对天竺所知颇多。可还有要提醒的地方?”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天竺湿热,一年当中有雨季旱季之别。雨季则高温之中雨下不停,又湿又热,旱季则滴水不下,又干又热。雨季乃每年六到九月,算算时间,我军同天竺大规模开展之时,估计正逢雨季。气候湿热,当严防军中发生疫病。陛下最好派出特战队员随军,他们有热带生存经历,严格按照他们的方法,可保军中无疫。至于水师,常年在琉球与马六甲之间,同天竺气候相似,想来自会应付。另外,天竺雨季多雨,火器弹药防水的工作得做扎实。再者,可令军校学员军趁此机会积累实战经验。”
“实战经验的确不可少。”李世民点头道:“李出发时可带学员军一起去泥婆罗。”
“臣遵旨!”李领命到。
“老臣会安排好学员军。”李靖亦行礼道。
众人又详细谋划,种种细节全都想到。翌日朝会,李世民特意让诸国使节也都参加,在朝会上宣布了此事。
因昨日那传信的军士神志不清,将军报内容高声喊出,不出半日整个长安便都知道了。
以大唐的骄傲,定然不会容许天竺如此欺辱。攻伐天竺已是必然。
故而朝会上听说之后,文武百官皆尽陈述天竺罪孽,请求出兵攻伐,灭其国,诛其主,以示大唐天威不可欺。
李世民当朝宣旨攻伐天竺,而满朝的诸国使节也都知道,在被大唐打上了必灭的标记之后,天竺接下来的命运了。
那些见识过大唐军队的战斗力的使节,心中暗道天竺之地,恐怕又要成为大唐天竺道了,大唐夺天竺之地,只怕又要强盛一截,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同大唐相抗?自己这些小国,唉……
而那些没有见识过大唐军队的战斗力的使节,表面上愤慨不平,心中却是幸灾乐祸,无论谁输谁赢,都坐等看戏了。
勿谓言之不预也。言而预之,其人不从,今灭其国,无话可说。
而朝会之后,夏鸿升有意拉了阎立德不走,待百官离开太极殿,这才让内侍通报。
李世民便又将二人召入后殿。
“贤婿还有何事?”李世民问道:“可是军机坊的事情?”
因为阎立德也在,二人一起留下,李世民便有此猜测。
夏鸿升瞅瞅阎立德,示意让他来说。
阎立德乃军机坊主事之人,也不辞让,躬身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军机坊中火器坊诸位匠师不辞辛劳,日夜用心,总算又为大唐研制出一种新型火器来。”
“哦?!”李世民一听,顿时大为惊喜,立刻问道:“是何火器?”
“此物名为火枪,可发弹丸,威力巨大。”阎立德说道。
呃,这就完了?您这介绍也太简单了罢!
夏鸿升挠了挠头,补充道:“陛下可以将其认为是缩小到了人能够两手拿着用的火炮。它如同火炮一样,装入弹丸之后可通过发药将弹丸发射出去,达到远距离攻击的目的。”
“什么?!”李世民猛得一下站了起来。
火炮毕竟威力太大了,听夏鸿升说这火枪犹如缩小的火炮,如何能不叫李世民吃惊。
“远不如火炮威力大。”夏鸿升见李世民如此激动,于是解释道:“火枪是一种远程火器,眼下是用来补充弓弩只用,日后随着火枪的改良和进步,可以全面取代弓弩。只是眼下由于是新研制出来,故而射程和射速比之弓弩还有些不及,不过,威力比之弓弩却是大了太多。日后随着改良和技术进步,射程和射速也会得到弥补。至于威力究竟如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婿想请岳父大人亲自去看看。”
“好!”李世民立刻答应:“有新制出的火器,朕岂有不亲眼看看之理?”
“敢问岳父大人何日有暇,小婿可早做安排。”夏鸿升问道。
李世民一笑:“择日不如撞日,朕听闻有新式火器,心痒难耐,这便立刻腰去看看!贤婿,阎卿,走!”
第1171章 火枪展示
李世民便衣出宫,带着一群护卫策马直奔军机坊。到了军机坊之后便直入火器坊中。
火器坊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场地,是试验各种火器的威力所用,那五十号人正在练习,得了夏鸿升召集,收回火枪站成了队列。
“贤婿,他们手中的便就是火枪罢?”李世民看见他们手中的东西,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岳父大人请看,这便是新研制出来的火器,火枪。这火枪使用之时,可从前端装入弹丸,然后扣动扳机,撞击燧石点燃弹丸后面的发药,将弹丸射击出去。”
“能射多远?”李世民问道。
“倘若光论射程,则最远可达两百多步开外,不若若是论有效射程,则在一百四十多步左右。”夏鸿升说道:“另外,装填弹药的速度也不算快,比之弓弩虽然不如,但是胜在威力极大。”
“威力有多大?”李世民十分好奇。
“一个是冷兵器,一个是火器,威力不可同日而语。”夏鸿升说道:“一百四十步之外,倘若被火枪击中,不论击中何处,都会造成无法补救之创伤,彻底丧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