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陛下,那天夜里墙壁上的影子就是这么来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说道:“若是有什么地方再出现影子了,陛下只需派宫中禁卫悄悄去正对面的地方寻找,定然能够找到线索。”

    李世民似是松了口气的样子,点了点头,对夏鸿升说道:“夏卿,墨家传人既然出世。夏卿又对诸子百家了解的颇多,便由夏卿支应罢。太上皇前几日偶感风寒,朕要去拜见太上皇问安了。青雀,待会儿与朕同去。”

    这是李世民让他们走了。夏鸿升于是告退,同那七个人一起出来了太极殿。

    站在太极殿外,那七个人看看夏鸿升,夏鸿升也看看他们。

    只见那个乐台忽而一笑,说道:“吾等虽然幽隐世外。然于当世之事亦非一无所知。初至长安之时,打听长安人事。就曾听闻长安乃有一位天纵奇才,仙人弟子,不仅文思辩才世所罕及,格物之道更是天下无双,身负仙人手段,可圈住天雷。设下阵法可使得天雷绕行而不加身。今日一见,果然是传闻不虚。”

    夏鸿升一愣,但看那个乐台一脸的淡笑,哪里还有方才殿中的那副样子。

    心里随即一动,猜到这个乐台方才殿中的表现。可能是故意而为之。

    夏鸿升眼睛一眯,笑道:“眼看这个时候,在下欲邀请诸位到家中用饭,并作一叙,却不知几位可否赏光?”

    乐台也不推辞,点了点头,便随夏鸿升离开了皇宫,又到了夏鸿升的家中。

    虽然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找到这些墨家的传人的,但是这也让夏鸿升对李世民的威力又有了一个了解。这种隐世的传人,竟然都能够找到,那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躲得过李世民的眼睛?——只要是他一心想要知道的话。

    到了夏鸿升家中,用最高的规格摆下了宴席,几口小菜下去,几杯果酒饮罢,乐台放下手中的竹筷,拱手对夏鸿升行了礼说道:“夏侯,今日殿中多有得罪,实属无奈之举,还请夏侯恕罪呐!”

    “钜子是怕这是陛下与在下合谋在试探?”夏鸿升也想了这么久了,也猜到了一些他们的心思,于是试问道。

    “我墨家自秦后衰微,又屡受当朝者缉杀。如今我们只想要隐居世外,传承先祖的学问,再不问世事。实不相瞒,这回出来,我等七人,本已做好了死的准备。”乐台对夏鸿升说道:“也不怕让夏侯知道了,至于今时,我墨家其余的人,陛下是再也找不到了。”

    夏鸿升一愣,却是当即心下一松,就知道肯定不仅仅只剩下这七个人了!

    却听乐台又说道:“非是我不相信夏侯的诚意,只是我墨家一直以来便遭受当朝者的忌惮和打压,如今只能靠藏身世外,苟延残喘,才不至于将墨家断送。却是真的再也无力应对朝廷了!”

    “如此说来,几位是为了保全其他墨者,故而挺身而出,拖延时间让其他人转移了。”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几位的大义叫在下敬佩。不过,几位这一次可是想多了。当今陛下心胸宽广,海纳百川,且所思所想早已经不同。陛下并不会认为墨家是一种威胁,而是认为墨家乃是大唐强大起来的一大助力啊!”

    “哦?”乐台问道:“此话怎讲?”

    “呵呵,几位隐居世外颇久,却不知道如今的大唐已经到了如何地步。”夏鸿升笑道:“明日我带诸位且到处去看一看,诸位就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548章 劝说墨者

    一顿饭下来,夏鸿升才知道这七个墨者下午在太极殿之中原来是故意倨傲,故意表现的固执和落后,想要以此减少皇帝对他们的忌惮,却并不相信皇帝找到他们是为了用他们,而不是灭他们。

    在皇帝的人手马上就要找到墨家隐居之所的关头,眼看隐居之地已经保守不住,所以一番商量之后,这七人决定主动现身,跟随朝廷的人到长安,以此拖延时间,保全其他人,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转移。

    到了长安之后,七人已经做好被皇帝处死的准备,却没想到皇帝在宫中只是问及了一些墨家的东西,然后便叫来了夏鸿升。

    几人也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目的,所以也只好故作倨傲。且,众人在长安的路上听找到他们的人说,皇帝是要启用他们,而非是杀他们,说一丝也不会心动是不可能的。毕竟,传承到如今,他们自然也希望墨家能够在自己的手中重新有所发展,因此也存心有所试探。

    于是,就有了下午太极殿中的那一幕。

    “钜子想过没有,其实学术之间,并非只有一种非你即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情形。”夏鸿升骑马慢行着,与身边同样骑马并行的乐台说道:“不同的学术之间,不同的思想,其实提供了看待同一个问题,同一种事物,或者同一个现象的诸多不同的方向,因而可以得到不同的特质,从而使得这个问题,这种事物,或者这个现象变得更加的全面,更加的立体。举个例子说吧,就拿穿衣服这件事情来说。以道家学说,会说:穿衣服应合乎自然,顺乎四时之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顺势;以儒家学说,会说:穿衣服要看身份地位还有场合。什么身份,何种地位,什么场合,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礼仪。以墨家之言,会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无谓的浪费,布衣得暖胜丝棉。由此我们可以懂的节用;以法家之言,会说:何必麻烦,为穿什么而愁?只消依照制度,规定穿什么就穿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规矩。你看,同样是穿衣服,不同的学术之中便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得以有不同的参考,不同的适用场所,因此我们在穿衣服这件事情上面,就可以足够周全,不论何种境况下都有所依照。就不会出错。世间有如此多的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并由此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所以学术从来都不能让所有人都尊崇单独一种。学术只是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给人们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相同或者不同的事情啊!”

    乐台无声,思索了片刻,说道:“夏侯的意思是,不论是我墨家,还是道家、法家、甚至儒家。都不能令世人皆听吾言,行我道?”

    “不错!”夏鸿升笑着点了点头:“钜子能这么说,想来也是有过思索了。”

    乐台叹了口气,说道:“吾辈何尝不愿在自己的手中重现当日墨家之盛。又如何没有思索?倒不如说,我墨者传人的思索从未止歇过。论致用。先祖墨子技巧之能不亚公输,墨家机关之术天下无人可及。论经略,墨家为百姓逐利,行百姓之道。却为何屡屡参遭毒手,为人所不容?!”

    “想知道?”夏鸿升笑了起来,看看乐台,说道。

    “哦?夏侯可是有所见解?愿闻其详!”乐台在马上拱手问道。

    “学问就只是学问,莫干政事,则可长久。”夏鸿升对乐台说道:“或者说,学术干涉政事,需要的是春风化雨,一点一滴,而不是一蹴而就啊!岂不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诗!”乐台眼中一亮,却又问道:“还望夏侯详解之!”

    夏鸿升说道:“钜子既知在下于格物之道有所涉猎,试想,倘若在下一开始就去找到陛下,告诉陛下必须用我的格物之道,而不需用其他旁的学问的话,如今可还能有马匹足下之铁,你我身下之路?好的学问总会能够带来好的成果,谁都不是瞎子,君王更不是。他会看到你做了什么,讲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好处。正是这些个好处,让君王可以慢慢的思索你,渐渐的接受你,进而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你的思想的影响,体会到你的学问里面的好的东西,加以运用。陛下如今对于格物颇为看重,还不是因为格物一次又一次的带来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乐台默默思索,也没有接腔。

    夏鸿升知道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所以当下也就不再多言,只是话锋一转,马鞭之中路面说道:“这是咱们大唐做出来的新东西,这路用水泥铺成,平整而结实,不惧日晒雨淋,不会酥裂,不会泥泞。这条路一直通到泾阳,泾阳书院正在修筑。那里的工地上面,一个人就能够将千斤巨石拉到数丈之高。钜子可有兴趣去看看?”

    “呵呵,在下不才,亦有令人可拉起千斤巨石之法。”乐台笑了笑,说道。

    夏鸿升也笑了起来,说道:“若我猜的不差,钜子之法同我的办法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钜子可知道为何这么做能让人拉起千斤巨石么?钜子存守墨子做出来的机关器具到如今,可曾想过它为何会有如此之能?”

    乐台被夏鸿升的话吓了一跳,立刻问道:“夏侯……竟然知晓我墨家机关之术?!”

    “不不不……”夏鸿升连连摇头:“我所通晓,并非墨家机关术。而是墨家机关术背后的东西。墨子说: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墨子知道: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可是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在下的格物之道,说的正是这些。”(未完待续。)

第549章 说服

    泾阳书院内,乐台及其他的六个人伫立其中,定定的看着前方,不发一语。

    他能够看的出来,那正在建筑的工地上面,匠人们使用的种种东西,都像是墨家机关术的痕迹,可是乐台熟识墨家机关术,深谙于心,可以轻易看得出来,那些器具机关又较之墨家机关术精巧的多,远非墨家机关术可及。一看之下,反倒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