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肤色也毫无共同之处。不过长大以后,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在彼得的影响下,也同样如彼得一样遇事优柔寡断,待人残忍无情。真正碰到难办事又胆小怕事,完全不像个男子汉。人们事后还说:保罗之所以这样,一方面由于彼得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在伊丽莎白高压的庇护下面形成的变态性格。
初试私情(15)
叶卡捷琳娜仍旧在床上躺着,除了送点吃喝以外,她仍旧被人们遗忘着。自从孩子一落地,女皇全权做主把孩子抱走了,连母亲也不能轻易见一面。叶卡捷琳娜有时也能遥远地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但佣人们告诉她:“只要一哭,女皇马上会跑到摇篮边上去哄孩子。”果然,刚哭了几声,这声音马上消失了。女皇把这孩子看作自己生的一样,叶卡捷琳娜看出了女皇的心思,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不要求看孩子,二不打听孩子的情况。她想:这样做了,女皇便也放心了,使她相信当女皇也有能力照顾好孩子。此时的她不被女皇尊重和重视,而她却不能不尊重女皇的情感,所以面对自己的亲骨肉几乎是被女皇抢走的,也只好忍气吞声。她不是心狠的母亲,而只是没有条件去尽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她爱孩子,但又更看重自己的前途。她之所以远嫁俄罗斯,又遭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仅仅是为了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么?显然不是。她的人生的砝码压在未来,压在一个一般人在当时还看不透的辉煌前程上。
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因女皇的开恩看了一会孩子后,她对孩子抚养上的担心才日益加剧起来。那天她被人领进女皇的卧室。她一眼看见孩子的纯属不懂行的处境:孩子被放在单独隔出的一间闷热难忍的小房间里,他身上包着法兰绒襁褓,身下垫着一张厚厚的狐狸皮,身上还盖厚厚的锦缎小棉被,小棉被上又压着一条黑狐狸皮衬里的玫瑰色绒毯。当她伸手在孩子的颈脖上摸一把的时候,就像摸到了一个小水人一样,那全身的汗已浸透了孩子的内包布。她赶紧叫人掀开绒毯,要求一定要少盖一点,但保姆不敢,她说这是女皇安排的,怕孩子着凉。叶卡捷琳娜几乎控制不住了,想发脾气但终未敢说出来,她只是在心里嘀咕:“一个没生过孩子的人冒充什么内行!”小保罗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令叶卡捷琳娜焦躁不安。此后她多次偷偷跑过去看孩子,次次都能见过孩子满脸的汗水。果然,小保罗长大后一遇风雨就生病,而且皮肤也不好,特别易生疮。抚养的不得法在孩子生下来的几年里,一直成了叶卡捷琳娜的一块心病,成了折磨她的最严重的手段。
女皇终于想到叶卡捷琳娜了。皇宫专门安排了一个隆重的场面为小保罗做正式的洗礼。仪式刚结束后,女皇派人用金盘子捧来10万卢布的赦令,还有几只漂亮的匣子,里面装满了一大堆的首饰。女皇当场宣布,这些是作为她对大公夫人生儿子的奖赏。所有在场的人无不羡慕至极,为女皇的慷慨大方和大公夫人的幸运而惊讶。叶卡捷琳娜也的确高兴,这钱对她来说是太需要了,简直雪中送炭。很长时间以来,她名义上还是大公夫人哩,实际上已身无分文,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有了这些钱,她不仅可以还清债务,手头上还有积余。她再细细看那匣子的首饰,多少有了些遗憾。因为这些首饰数量虽多,但都是些便宜货,没有一件能戴得出去,恐怕送给宫娥、侍女,人家都不稀罕。叶卡捷琳娜真不明白,女皇是从哪里找来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来糊弄她。不过只要有10万卢布,首饰对她就显得无所谓了。更何况那些在场的廷臣及达官显宦的夫人们还以为这匣子里装的是价值连城的珠宝呢,这也为她争了面子。但就在她为这些而按捺不住激动时,女皇宫中的一个廷臣东尔卡蒙长伯爵奉女皇旨意匆匆赶来:“殿下,女皇说十分抱歉,她的金库里没有钱,目前资金相当紧张而女皇又急需要一笔开支,请您把这10万卢布先转给女皇急用,等女皇经费好转了,再设法退给您。”
初试私情(16)
叶卡捷琳娜的10万卢布还没有动支一分,便又被拿走了。大约过了3个月,这10万卢布才正式回到大公夫人手中。其中的原因竟是这样:当女皇宣布奖赏给叶卡捷琳娜10万卢布后,她的丈夫彼得大公也眼红了,他找到女皇,说既生了男孩,他作为父亲也有一份功劳。所以,奖赏给妻子,也应该同样奖励他10万卢布。女皇无奈,对他的要求就当作补偿给他与妻子同床异梦而没有任何成果的一种忍耐吧。所以,女皇采取了先收回再返还的办法,堵住了大公的嘴。
小保罗洗礼后,整个俄罗斯像过年一样,举国同庆,万民同乐,舞会、宴会、焰火和各种庆祝会从皇宫延伸到全国各地。各地贺信、贺礼源源不断送到了宫中。叶卡捷琳娜虽然深居宫中,但对皇宫和各地的庆祝活动也时有耳闻,心里怪高兴的。就在她产后的第17天,叶卡捷琳娜又得到一个消息,只是这个消息不是让她高兴,而是令她不安。女皇有令:任命谢尔盖。萨尔蒂柯夫作为特使,即刻赶往瑞典宫中,正式通报俄国小保罗。彼得罗维奇的顺利诞生。这样一来,对叶卡捷琳娜来说,意味着她要较长时间、甚至是永远与谢尔盖分开。对谢尔盖来说,他自己将处在一种十分难堪的位置上:这个被公认的非法父亲将要去接受瑞典人对那个名义上的但又是法定父亲的祝贺!谢尔盖太难了叶卡捷琳娜想。她甚至觉得有些对不起他。谢尔盖在接受这个任命后心里也明白:这就意味着他已无用了,皇宫不再需要他了。他的此行将会产生一个滑稽的后果。那便是女皇要让他尝尝亲生子被人霸占的滋味。由于心情不好,谢尔盖没有向叶卡捷琳娜辞行就启程了。而他的情妇也借口腿痛而没有发现在难堪的送行场合中。
产后的第40天,叶卡捷琳娜被领进了教堂,参加了为她举行的“安产感谢礼仪式”。在她接受了牧师的祝福后,女皇终于同意把小保罗抱过来给他的亲生母亲瞧瞧。这对叶卡捷琳娜来说的确是个宽慰。小保罗在母亲的眼里长得很好看。她不知道谢尔盖小时候什么样子,她认为小保罗一定很像情夫婴儿时的样子。
月子做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人们依然好像又把她抛弃了。谢尔盖已走了一个星期多的路程,她在为他祈祷之后,每天只有闭门读书来解除相思之苦和漫长的时光了。她找来了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伦的《编年史》认真研读起来。书中奇特的社会变革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读完《编年史》后,又开始读伏尔泰的《论各国的习俗和思想》,对其中关于俄罗斯的部分她还做了笔记。孟德斯鸠的《法意》使她学到了关于自由主义的思想,而这个思想正是与中央集权式的统治机制是格格不入的。她信奉自由主义,憧憬一个美好、公正、开明的国家政权。这些书读完后她觉得还不十分理解,于是又开始重读一遍。从伏尔泰的著作中她领悟了处理国事时要重理性、积善行、得民心的道理。她觉得这个理论对任何一个君王都是必须掌握的。专政主义与伏尔泰这个理论相悖。
初试私情(17)
重读塔西伦的著作,仿佛向她展示了宏大漫长的历史岁月。而对待任何历史事件,后来的人们都是一个冷静的无情的旁观者和批判者。她依照这个观念纵看近代俄罗斯的现实,从中得到了许多批判性的结论。读书使她充实,也使她突然像站高了,看远了,想深了。她联系自己面临的命运进行了反复的预测,她觉得:尽管当前她犹如逆水行舟,困难重重,尽管她还只是一个不被看重的大公夫人,但她坚信,在俄罗斯这块似乎不太好客的土地上,她有很大希望会时来运转。这个自我的估计给了她一些信心,她认为她也必须充满信心,她已没有退路,回国再当她的公主也已经成为绝对的不可能。那么,只有自信人生,才能勇往直前,决不后退。
但她读一点书也的确不易,她的住处所在的环境不好。她房间的窗户正对着涅瓦河,微风吹来,人虽凉快些,但房间却很潮湿。在隔壁房间里,彼得大公和他的朋友们不分昼夜地整天在那里酗酒、争吵、打闹,弄得心神不安,读书时用手捂着耳朵,待稍微宁静些再向下读。她喜欢动脑筋,边读边思考是她的一个优点。但当彼得又在隔壁打闹时,她往往读不下去。不仅如此,眼睛一离开书本就很容易想起谢尔盖。她在设想:此时他在干什么呢?然而自从他走后,瑞典那边一点消息也没有传过来,女皇那边倒是有一种说法:女皇已决定,谢尔盖从瑞典一回来,便立即任命他为俄罗斯常驻汉堡的公使。这就是说,叶卡捷琳娜将与他永远分手了,情人的关系由此可能就宣告结束了。在又一个狂欢节即将结束的时候,谢尔盖风雨兼程地赶回了俄罗斯,并很快到圣彼得堡的夏宫里报告情况。叶卡捷琳娜确有把握地知道他刚到夏宫,便托人偷偷转告他尽快与大公夫人见面。转达大公夫人意思的人还特意向他叮嘱一句:“她想死你了!”但是,当天他没有来,第二天还是没有来,仅委托他的好友列夫。纳里希金传来话说:他在约定的时间内被共济会的朋友们挽留下吃饭了,所以未能赴约。叶卡捷琳娜一得到这个回话,便知谢尔盖在说谎话了。她心中非常清楚,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之所以失约,并不是因为与朋友吃饭的耽误,而是他已经厌倦了自己的情妇,他或许又另有新欢了。叶卡捷琳娜很生气。在苦苦的思索中,她又回想起了当初那些人们对他的评判,至今,她总算相信关于他花花公子,品行不端、爱情不专的种种传闻了。
初试私情(18)
叶卡捷琳娜决定给这个负心汉写一封信。她在信上简述了自己如何苦苦等待他的情况后,以十分的愤怒斥责了他的变心。并表示:“我叶卡捷琳娜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