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又渐渐转为绯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由索菲亚眼里射出了惊喜,但又夹着惊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避开女皇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甩开众人飞奔而去。
由于女皇的开心使会见的时间延续得很长。
女皇甚至还边说边笑地把贵宾们引进了自己的卧室。
彼得大公也傻乎乎地陪伴左右,一言不发,只顾漫无目的地笑着。女皇几次侧目看到他的傻相,又正眼看看娇嫩的索菲亚,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了。
作为这个小美人,完全对得起彼得了。而这傻小子能使小美人终生幸福吗?
一到女皇的卧室里,索菲亚殷勤地走上前去,把女皇搀扶到一个躺椅上坐下。
她发现女皇的目光还在自己的身上搜寻,立即感到自己像是被腰缠万贯的买主脱光了衣服、遍体触摸、仔细检查似的。所以,她脸上的红晕显得更鲜红了,而且蔓延到耳后颈间,仿佛温柔甘美的气息正在被蒸发出来。反正这是待嫁公主必须要经历的审视,早在意料之中的。索菲亚硬了心要挺过去。
然而女皇陛下仍然是涌现出满意的神情。
她亲切地拉索菲亚坐在自己的身边,一双手甚至握住了小姑娘的手,爱怜地抚摸着,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无疑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这桩亲事算是敲定了。
政治联姻(19)
因而普鲁士、法国派的一帮人乐观而得意了,马德菲尔特、拉谢塔迪侯爵和女皇的御医莱斯托克等人当场就互相做鬼脸,用人们不易察觉的小动作互庆胜利。
而当初竭力主张同奥地利、英国和萨克森结成联盟的副枢密大臣别斯杜捷夫在众人面前却显得难看极了,满脸始终是一片灰色。他的眼睛同火似的红了起来。他的上颚骨同下颚骨呷呷地发起颤来,整个身体像再也站不住了。他真想一下跑开或钻到地缝里去,但腿儿却不听使唤,呆呆地立在那儿,强颜欢笑着。
2月10日,也就是索菲亚母女进入克里姆林宫的第二天。
这天时值彼得大公的诞辰。母女俩赶在这个日子之前到达是恰到好处的。
早晨再一次出现在索菲亚母女面前的伊丽莎白女皇却又是另一身装饰了。
只见她身穿着一套用银丝刺绣而成的棕色衣服。她的头上、脖子上和那无吊带的胸罩上别满了珍珠宝玉。
仅这一身衣饰的价钱就足够一个小康之家生活一辈子的了约翰娜这么想。
女皇身后紧跟着的是一个英俊的足以使所有女人晕倒的男人。他的公开职务是犬猎队队长,人们叫他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伯爵。他还有一个绰号,叫作“晚上的皇帝”。
这个绰号显然与眼前这位尊贵的女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也就是说,他是伊丽莎白女皇最中意的情夫之一。
这位美男子的身世是低贱的,原先不过是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乡巴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雇用为皇家唱诗班的成员。唱诗班的成员是直接为女皇从事诵读、歌唱和娱乐服务的。女皇一见到这个漂亮的男人就心醉了,被他的男人的气息迷住了。很快,她把这个男人请到了自己床上,成了真的“晚上的皇帝”了。
为了犒劳和补偿年轻的歌手夜间的辛劳,女皇给予了他高官厚禄,一夜间使他成了犬猎队队长和伯爵的头衔。
当时就有人估计:女皇恐怕不仅仅要他当“晚上的皇帝”,弄不好还要同他结婚。
然而这位美男子是知趣的,他时时告诫自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他没有利用自己对女皇已有的影响而干预政事,另有图谋,而是甘当“幕后英雄”。这使得女皇更加敬佩和迷恋他。
政治联姻(20)
此刻这位男人手托着金盘,盘中放着两枚圣…叶卡捷琳娜勋章,目不斜视。
而索菲亚小小的年纪顷刻间也被这位英俊的男人迷住了。
她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男人。见到他,能让女人们忘记一切。”
索菲亚跟在拉祖莫夫斯基的身后,用敬仰的目光端详着他的背影,不时呼吸着这男人随风送来的气息。
就这样,索菲亚仍然不满意,几次超前侧目看着他,果然潇洒稳重、五官诱人、目光炯炯。只见他头戴着一个扑满香粉的假发,仍然目不斜视。
索菲亚此时对这位宠臣的具体职责和来历并不清楚,但已经看出在女皇面前,他是一个不同凡响的神秘人物。
彼得大公的诞辰其实并不隆重,只不过群臣相聚,酒宴啦、舞会呀等等。
纪念诞辰的仪式走到最高潮的却不是彼得大公诞辰的本身,而是一项与索菲亚母女的到来有关的活动,这项活动使人感到:今天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纪念大公诞辰,而是在为新来的贵客们授予勋章。
当索菲亚以庄重的步伐走向女皇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皇首先从那美男人捧着金盘里取出勋章,郑重地挂在了索菲亚的脖子上。
她母亲约翰娜也十分荣幸地被授予了这种勋章。
这勋章四周镶有许多钻石,中间是伊丽莎白女皇的肖像。
在克里姆林宫里,拥有这种勋章等于拥有了特权,人们一见到这种“肖像夫人”都会礼让三分的。
而约翰娜和索菲亚此时已正式拥有了特权,并成了“肖像夫人”。
这无疑是通向未来的一个重要的阶梯。
皇宫里的群臣们都在观望、估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洞悉内幕(1)
洞悉内幕
来自什切青城堡的两位德国公主已经正式作为主人之一在克里姆林宫安顿下来。
她们母女继续受到女皇陛下的恩典和各方面的关照。
约翰娜的大面积套房和院落里派进了专供她个人使唤的8名内侍宫女和年轻的侍从,还有管家、厨师和保卫人员数名。这时候的约翰娜对这种超规格的待遇已经不感到心里不安了。相反,她渐渐心安理得起来。连日来,她不断应邀参加各种宴会、舞会和礼节性活动,到处是豪华而热烈的场面倒使这位未来大公的丈母娘有了些怠倦。
她觉得单是参加这些活动就跟女皇陛下差不多忙了。
与母亲相反,索菲亚在获得比母亲更优厚的待遇以后,把自己当作是在经历一场考试。毕竟还没有举行正式的仪式确立她与彼得大公的婚姻关系。因此她在参加任何一场活动时都小心谨慎,以清醒的头脑对待一切,审视和处理在她面前不断闪过的各种人物。
她很注意观察和了解每一个接触过的廷臣和贵族们的情况,进尔掌握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的人际关系,弄清他们在各方面的来龙去脉。在这个时期里,她告诫自己对任何人都不要过分信任,也不要轻易冷落他们。
她不大讲话,更不愿意就实质性问题表明态度。她把自己当成了新来的观察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业已懂得:假如她有朝一日在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皇宫里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的话,她现在必须甘当小学生,向别人学习,以此洞悉克里姆林宫的奥秘。
索菲亚首先十分用心了解的不是她的未来丈夫,而是她未来的婆婆。对于这位女皇,早在什切青时就有了感受了。现在佩戴在她胸前的这个服饰华丽、胸部丰满、长着一对又蓝又黑眼睛的女皇肖像其实早已就对她有所牵劝了。
她母亲不知用了多少话语一再教导她要十分崇敬这位肖像中的君主。因此可以这么说:在未见其人之前,伊丽莎白已成为她心目中的偶像了。
可惜的是自打进了克里姆林宫之后,从旁人的一些窃窃私语中她似乎感到,女皇或许不是那么高尚而又令人崇敬。
洞悉内幕(2)
从表象上看起来,她的确是一个美女,一个有智有勇的不同凡响的女皇。但一些人的私下议论已表明:女皇也是一颗多情的种子,寻欢纵欲无度,同床的情人满天飞。从宫廷的廷官显贵、外国使节,到车夫、歌手、仆役、军中人士等,只要可能,都可以上她的龙床。
这一点已人所共知。
漫长而复杂的俄罗斯历史使索菲亚深深陷入迷惘中。
18世纪的俄国,在女皇的统治下长达66年之久。
从1725年彼得大帝逝世到1741年伊丽莎白。叶丽扎维塔政变登基,短短的16年间,俄罗斯的皇宫里曾发生了5次政变。
5位沙皇大多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其中女性沙皇就出现了3位,即叶卡捷琳娜一世、安娜。伊凡诺夫娜和现在这位漂亮而又荒淫的伊丽莎白。
这位作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一当上女皇便大力恢复彼得大帝的传统,注重海军建设,发展教育和艺术事业,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创办了全俄第一所大学及艺术学院。在这一点上,女皇是有发展眼光的。
但宫中的群臣所更强烈感觉到的却是女皇的另一面:她通常的主要精力不是花在有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政务大事上。也就是说:她是拿正业当“副业”,以“副业”当正业。她的大多数时间是用在频频举办化装舞会、宴会和不同范围的娱乐活动中。
有两个大臣在聊心里话时不慎让索菲亚听到,说女皇有关国家的正式经济计划可以不看,但每一台文艺晚会和舞会的参加人员、项目表、节目单等,她是必须要过目的。有的甚至还挥笔批示。于是,克里姆林宫经常通宵达旦地歌舞饮宴,俄国宫廷实际上变成了一座奢侈无度的不夜城了。
据说这位女皇特别喜欢“艺术家”这个美名,不仅亲自挑选歌手,而且亲临现场为他们指导排练。她还不惜挥霍国家巨资把自己的宫殿装修一新,还到处收集价值连城的名人字画、古董等艺术品收藏,有的用来装饰她的宫室。
洞悉内幕(3)
有一个有不满情绪的内务官员悄悄对索菲亚说:“亲爱的公主,您将可能接任的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政权了。因为俄国的国库里差不多没有一个银卢布了。”
又一个军官对索菲亚说:“我们上月拿到的军饷,是用废旧大炮改铸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