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红场人质事件
  1995午10月14日,莫斯科红场像往常一样游人如织。下午5点多,一队来自韩国的游客参观完红场,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进红场西侧瓦西里耶夫斯基教堂后面的停车场。他们三三两两地回到包租的旅游车上,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并兴致勃勃地谈论在红场游览的所见所闻。负责这个韩国旅游团的俄罗斯女导游,在车上走来走去,忙着清点人数。旅游车的俄籍司机懒懒地倚在方向盘上,眼睛无神地看着广场上的行人。
  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
  下午5时半左右,不速之客突然戴上面罩,尾随最后一名韩国游客登上了这辆旅游车。蒙面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俄籍司机和女导游的注意。汽车开动起来。此时,几个韩国游客注意到不属于这个集体的蒙面人。但是,在陌生国度里,对一切都不清楚的韩国人来说,对于这时出现的一点小小不正常根本没当回事。
  就在这个时候,蒙面人右手拔出一支手枪,左手举起手榴弹,用俄语大声地威胁道:“所有的人都不许乱动,你们被劫持了!”
  这车游客大都是韩国现代电子产业派往国外受训的企业管理人员。当女导游用英语对他们述说发生了什么事时,大多数人以为这只不过是个玩笑,或是莫斯科人别出心裁有意安排的什么观光项目,甚至还有人认为,此人不过是想搭车去什么地方而已。有几个年轻的韩国人竟指着这个蒙面人哈哈大笑起来。此时,蒙面人举枪朝车顶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客车的车顶盖被子弹射穿,车上的韩国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们已经成为人质。
  在劫持者的恫吓下,司机不得不把旅游车停在瓦西里耶夫斯基教堂以西几百米处的桥畔。趁着车尚未停稳,司机打开了车门,两位机灵的韩国年轻人趁机跳下了客车,消失在莫斯科市中心的车流中。气急败坏的蒙面人马上命令司机关闭车门,并威胁说,谁再试图逃跑,他就要杀人了。随后,蒙面人大声宣布了释放人质的条件:第一,要莫斯科市政府立即拿出赎金3000万美元;第二,用这辆旅游客车送他到莫斯科一号国际机场,并保证他安全飞往国外,否则,他将炸毁汽车,杀死所有人质。为向俄政府通报以上要求,蒙面人释放了一名略上年纪的韩国人。
  接到报警后,莫斯科市政府和俄联邦安全局迅速做出反应。莫斯科市警察局派出大批武装警察,封锁了这辆旅游车周围的道路,并在附近建筑物上部署了狙击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迅速派出了反恐专家和“阿尔法”小组。在莫斯科市政府官员、市警察局和联邦安全局三方参与下,成立了解救人质临时指挥中心,并明确了当前任务:一是指挥协调在场的所有警力,对被劫客车实施严密封锁、监视和控制;二是选派训练有素、富有实战经验的“阿尔法”小组军官与蒙面人谈判,对其展开心理攻势,制止可能出现的极端举动,同时稳住车上人质的情绪,进一步观察和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
  得知韩国游客被劫的消息后,韩国使馆官员也马上赶到了出事现场。在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的陪同下,韩国大使和政务参赞在仔细了解情况后,郑重要求卢日科夫无论使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保证所有韩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为了让车上的同胞知道韩国政府的存在,韩大使命令政务参赞留在现场协助处理危机,并保持与使馆的联系。
  为了稳住劫持者,不使其滥杀无辜,在莫斯科市政府的协调下,临时指挥中心开始筹集蒙面人索要的巨额赎金。同时,派谈判小组登车与劫持者交涉,要求其保证所有韩国游客的安全,并释放其中的妇女和老年人。此外,临时指挥中心还以时间有限为由,要求劫持者降低赎金,允许分次付款,以借此拖延时间,创造制服恐怖分子的机会。
  经过艰难交涉,蒙面人答应将赎金降到100万美元,并同意在第一笔赎金送来后,释放旅游车上的所有妇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莫斯科”银行的工作人员送来了第一批赎金——47万美元现款。当伪装成银行职工的联邦安全局特工上车交付这笔赎金后,蒙面人履行了他的承诺,释放了车上所有妇女和老人。
  入夜,莫斯科下起了蒙蒙细雨。夜幕中,特工们又送来了第二笔赎金。接到这笔钱后,车上的恐怖分子基本听信了联邦安全局谈判的许诺,以为剩余的钱很快就可以拿到手,因此,又释放了其他大部分的人质,车里只剩下最后5名韩国旅游者。
  此时,制服恐怖分子的行动计划亦已酝酿成熟。临时指挥中心在旅游车四周架起多盏高瓦强光照明灯。强烈的灯光使汽车四周如同白昼,车里的活动被清楚地展现在“阿尔法”小组特工的视野里。在灯光的掩护下,驶来一辆车,车尚未停稳,几名身穿黑色迷彩服的“阿尔法”小组队员携带武器和特种作战装备窜了出来,他们利用高低起伏的建筑物阴影和强光造成的视觉盲点,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离旅游车最近的隐蔽地点,开始为突袭做最后的准备。
  午夜过后,游车上的蒙面人再也沉不住气了。凌晨一点多,恐怖分子再次向警方发出威胁,要求当局马上满足他的条件,最后一笔赎金必须在一小时内送来,然后护送他去机场,否则,他就要杀死人质,炸毁汽车。
  临时指挥中心借口旅游车的汽油已不多,难以开到机场,提出更换另一辆汽车的建议。然而,对这个用意十分明显的建议,劫持者断然拒绝。
  一个小时过去了。临时指挥中心认为时机尚未最后成熟,遂再次通过谈判小组向蒙面人转达,由于银行都已下班,一下筹齐大额现款困难,要求劫持者再宽限一些时间。与此同时,则向埋伏在汽车周围的突击队员发出准备实施攻击的指令。
  当克里姆林宫塔楼的大钟指向午夜2点45分时,攻击命令下达。
  两名化装成“莫斯科”银行员工的“阿尔法”小组特工,携带最后一笔赎金来到旅游车门前。当两名特工与站在车门里的恐怖分子交涉赎金交付的方式时,几名全副武装的”阿尔法”小组的突击队员迅速而隐蔽地跃到了旅游车尾部。
  蒙面人坚持要送款的“阿尔法”小组特工将钱送到车上,并命令司机打开车门。就在车门刚刚开启的一刹那,一名“银行职工”迅速向站在车门口准备接钱的恐怖分子投掷了一枚特制的强光强震手榴弹。这是一种非杀伤性武器,爆炸的瞬间会产生定向冲击波和强烈的闪光,使目标在短时间内失去反抗能力,同时却不会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
  手榴弹准确地落在了蒙面人的面前。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和沉闷的爆炸,恐怖分子被炸倒。隐藏在车后和四周的“阿尔法”小组突击队员迅速冲进了车内。同时,一辆早就做好准备的无篷卡车从黑暗中高速驶来,在旅游车左侧的最近位置上戛然而止。车上几名身着黑色迷彩服、脸上蒙着黑面罩、手持铁锤的“阿尔法”小组成员在同车战友的掩护下,三下两下把旅游车左侧的车窗玻璃砸碎。
  被手榴弹震倒的恐怖分子并没有完全失去知觉,在“阿尔法”小组队员准备接近他时,他绝望地开了数枪,但都未击中人。突击队员本能地做出反应,将恐怖分子击毙。与此同时,卡车上的突击队员已通过车窗把韩国人质全部救出。
  韩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政务参赞在不远处的车旁,通过望远镜目睹了行动的全过程。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从临时指挥中心发出攻击命令到行动结束,总共只用了45秒钟。
  3.“霹雳”行动
  1988年12日1日,前苏联北高加索地区奥尔忠尼启则市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劫持人质事件。以维佳为首的4名恐怖分子利用欺骗手段劫持了31名小学生和1名女教师,要求前苏联政府提供毒品、外汇和大型运输机,前往国外,并要求释放其关押在监狱里的同伙。前苏联当局经过周密计划,制定出解救人质的“霹雳”行动计划。
  前苏联当局先是决定武力解救,计划由特种部队狙击手在暗中快速击毙恐怖分子。在形势发生变化后,为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营救指挥中心决定放弃武力解救计划,转而采取智取行动。先答应恐怖分子的一切要求,救出人质,让恐怖分子离开前苏联。恐怖分子在要求得到满足后,便劫持飞机,飞往以色列。之后,在以色列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化装成机组成员的前苏联特种部队队员和以色列军警一举将劫机者擒获,并将其引渡回前苏联,“霹雳”行动顺利结束。此次解救行动,前苏当局处置得当,方法灵活,没费一枪一弹,没伤一兵一卒,既保证了被劫持人质的安全,又将恐怖分子一网打尽。
  1988年12月1日,天气出奇的冷。前苏联北高加索地区的奥尔忠尼启则市,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袭击,天上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女教师叶菲莫娃带着31名小学生,到印刷厂参观印刷流程。参观结束时,恐怖分子维佳等人开着一辆墨绿色的大轿车在印刷厂大门外等着孩子们上车,他们假装是工厂派他们来接孩子回学校的。孩子们看到汽车,都争先恐后地跑了上去。最后叶菲莫娃也上了车,车门被司机关上了。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此刻,魔爪正向孩子们伸来。大客车后座上突然冒出三个青年男子,他们把厚厚的窗帘全部拉得严严实实,然后,又从座位下拿出几个3公斤重的汽油桶,并打开桶盖。维佳掏出了打火机,把手放在按键上,然后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人质了!要老老实实与我们合作,否则,我将点燃汽油,引爆汽车。”
  孩子们吓得瞠目结舌,胆怯地向女教师望去。柔弱的女教师一时间没了主意。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了。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