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程荣瑞的事儿定不下来,最后也只能回乡去了,那时候,她嘴上没说,确是有一瞬间的动摇的,她那大女婿还是个秀才呢,家里勉强也算是个书香门第,可是,程家还有个啥呢?

    如今才知道,这才是惠惠的福气啊!

    倘若不是如此,她家的惠惠不是也要承受这样生离死别的痛苦了。

    这亲爹和未来的丈夫都要出征,哪个女人承受的住?

    耿以元看见自己的义母不知想着什么又出神了,又劝说了几句。

    去到朱守备的书房,聊了一下时局战事,便回了卫所。

    如今,卫所里的人虽说还没收到正式的旨意说要出征。

    但是,大家都是人精一般的人,早就或多或少的知道了这个消息。

    毕竟这个消息早就在金都传来了,卫所里关系错综复杂,也不乏有人和金都那边儿有点关系,这样一联系,消息可不就泄露了?

    这段日子,卫所里简直到了人心惶惶的阶段,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引来一阵儿的指鸡骂狗的声儿。气氛压抑沉闷的都让人受不了了。

    可是,无论谁都知道,再怎么害怕也是逃不掉的。

    无法可想,只能也加入到了疯狂的训练中,有些灵敏的人才隐隐明白为什么耿以元早早的就开始自发的训练了,想必他必是听到了风声了吧。

    只不过,想到他那时候还召集大家一起训练,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感激的,好些人对耿以元的印象都深刻了不少,觉着他果然是个实诚人!

    如今这时候,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的。大家伙儿只恨不得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卫所的训练场上加紧训练。

    也许多练一会儿,到时候在战场上就能多杀一个敌人,就能多得一线儿生机。

    毕竟,就算每个人都抱着赴死的心出征,谁也不会真的想死了!

    过了两三日,程兆儿把圆圆托给了程长庆和李氏,自己独自来了长顺城中。她本想带着圆圆的,只可惜没有人带着,便和李氏说好了,等耿以元定下了走的日子,就让李氏把圆圆带过去见上一面。

    此次出去,山高水长,耿以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圆圆是他闺女,哪有不想念的,也给耿以元一点儿牵挂,让他在战场上还能够想着她们母女,也能惜命些。(未完待续。)

223 前夕(两章合一)

    程兆儿并没有先去卫所里找耿以元,第一站先去了医馆。

    倒不是她身体方面怎么了,去了医馆却是为了替耿以元备药的。

    她准备了几种常用药,解毒的、治风寒的,用于跌打损伤的,甚至止拉肚子的。

    长顺城的药材种类比之石磨镇要齐全的多,原先在石磨镇已经买得一些,程兆儿先行将它们细细的磨成了粉末,这回也被她一起带到了长顺城来。

    这回子,她带足了银子,早就盘算好了,买了她之前缺的那几味药材。买好后,请医馆的人帮忙,也将它们全部磨成细粉。然后按照药材的配比比例,俱都捏成了药丸子。

    药材都是上好的,均都是晒干了的草药,就算捏成了药丸子,轻易也受不得潮,想来也是坏不了的。

    这药苦是苦了点,胜在方便,即便没有水,这些药丸子也是能咽下去的。程兆儿只恨没有现代社会的胶囊了,这些药毕竟还是粗糙了一些。

    她把家里的唯一一口铜锅拿到外面,给人家工匠融了。制了几个细口长颈的小药瓶,这小药瓶看似是常用常见的,但是,却不那么简单,肯定是不能用那寻常的陶瓷做的,倘若真用了陶瓷,没准还没到地方呢,就全部碎了,白瞎了这些好药材。

    程兆儿深知这一点,特意请了工匠赶制的小铜瓶,连瓶口都做成了螺纹的。

    程兆儿也想过,弄个木塞子塞着瓶口。不同种的药丸就把木塞子涂成不同的颜色。似乎也挺便利!

    可是她后来又一琢磨,总觉得木塞子塞着瓶口不牢固,没准儿行军途中颠儿颠儿的,那塞子就松动了,不定里面的药丸子就撒了!螺旋口的就不同了,这样可以来回的拧开,既不会漏,也不会撒!

    想着二十一世纪常用的那些个杯子,瓶子,哪个不是螺旋口的。盖子和瓶口掐的死死的。就是水倒进去也不会让它漏出来一滴的。

    如此想着。便依样画葫芦,寻了工匠好生的说道了一通。那工匠只听得云里雾里的,听得程兆儿说无论怎么折腾,除非瓶子破了。就是里面装的水都不带撒了的。到底有些好奇起来。循着程兆儿说的样式。琢磨了做了出来。

    等到程兆儿看到成品的时候,倒是有些失望,毕竟是模仿出来的东西。她也从来不懂得这些个的,因此,制作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些瑕疵的。

    这瓶口和盖子的螺纹压根对不上,硬生生的套在一起总感觉卡住了。瓶盖稍稍有些翘着,两相比对总感觉瓶口大了些,瓶盖是硬生生的套上去的。

    好在程兆儿也没想着用这药瓶子装水的,她要求不高,即便这瓶口处衔接的不够好,总归不像木塞子那么容易掉出来就行了,如今,无论是怎么摔打,只要这瓶盖不掉,里头的药丸子也不会掉了,这就够了。

    还是那工匠,却是直夸程兆儿是个有巧思的,他头一次见着这么奇怪的东西,虽说没有程兆儿说的那么夸张,可以让水一滴不漏出来。但是,盛这些个药,却是再便宜不过。

    程兆儿不管他所想,付了工钱以后,便把这几种常用的药就这么分门别类的归置好了,在每个瓶子上用不褪色的花汁儿混着墨汁,用毛笔仔细的标注了食用方法和用途。

    还好耿以元是识字的,否则还真怕他把这些弄混了。

    除了药品,程兆儿还专门给耿以元配置了一瓶的补丸。里面的成分可多,有人参、鹿茸……等等,这些却是程兆儿自个儿配的,程兆儿前世就喜欢倒腾些保养养生之类的秘方,为了养生吃中药的事儿也不是没做过。

    因此,那些个方子之类的她还知道个大概,再请大夫给她改过两回,主要功效也就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外面风寒露重,餐风露宿是很可能的,虽说带着药材,但是,路上到底没时间好好的休息,关键还得从根儿上把身体调养好,所以吃点儿药丸子增强抵抗力也是好的!

    程兆儿拿出来的这个铜锅,融了做了几个小药瓶子,只花了铜锅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铜料,程兆儿也自有用处,如今那工匠还在紧锣慢鼓的照着程兆儿的要求赶制着。

    铜制品在大夏朝还是很有些受到限制的,不仅寻常百姓很难用到,就是那些富有的商人家,想得到这个怕也不是容易的。毕竟他们寻常人们使的铜钱可都是铜铸的,大夏朝的铜矿可是一直都有人定点看守的,铜矿不准私人开采,就怕平民百姓得了去不做好事儿。倘若私制了钱币,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只是,除了制造钱币,铜还能制造其他的用具的。民间不可私制,官府却是可以的。

    官府每隔上一段时间,或三年或五年便放出一批铜制品出来,只要出得起价钱,抢得到,还是能有机会得到些铜锅子和铜灶台等等东西的。

    不过,如程兆儿所在的这个小城镇,却是基本看不着这些的,这东西本来僧多粥少,早在大的州府就被抢完了,哪里轮得到小城镇的人?

    这个铜锅子还是从秦远航那里舀来的。程兆儿自家喜欢吃火锅,自己去铁铺打了铁锅子回来做火锅,只是到底觉得不怎么中意,如今这铁锅子做的可不精致,粗重的很,还容易生锈,受不得一点儿的潮气。

    在秦远航那儿偶然见到了铜锅子,程兆儿笑骂了一句:“特权主义”。这锅子就被抢过来了。

    惹的秦远航乱叫一通,要知道他们家纵使不缺这铜锅子,可是,他带出来的也只得两只,被程兆儿揩走一只大的。只余下一只,他自个儿哪里够吃个热锅子了,到底不美。

    只是,程兆儿可管不了他这个。只没想到,如今这铜锅子倒是被派上用途了。

    除了药丸,还有各类皮子做成的护膝和背心。护膝护肘是用来保护肘部和腿部的关节,防止冻伤的,背心是防止着凉,穿在铠甲里面的。

    坐在新买的宅子后院里,程兆儿就着天光。径自低头缝缝补补。厨房里。程兆儿就着一个新买的煤炉子,里面是她炖的山药排骨汤。

    山药是她从自家竹林处挖来的,这么几年下来,竹林边的那一丛山药已经连成了片。李氏和程长庆起先还觉得这东西好吃。如今是见着都犯怵了。实在吃的不想吃了,任是程兆儿再变多少的花样做出来,或者告诉他们这山药是多么养生滋补的好食材。他们也不吃了。

    排骨是她从医馆回来在路上买的,回来便用砂锅把汤炖上了。

    撇开这些护膝和背心,还有些衣服什么的,这些东西程兆儿也没经得其他人的手,都是她自个儿做的。

    这些年来,她嚷嚷着不会缝制衣服,不会绣花,其实也就是嚷给别人听听的,还不就是因为她自个儿有依靠呢。自家亲娘和姐姐都是这方面的好手,哪里就需要她上手了。

    如今,她绣花还是不会,只是缝制衣服到底是被她摸索出来了,毕竟也不是什么难事儿,针脚精致细密谈不上,但是,整齐还是有的,衣服做的总也不会两边不对称了,虽说李氏和程雪儿对她的手艺特别的看不上,程兆儿自家倒是挺满意的。

    在每件里衣里面,都零零散散的缝制着二十两面额的银票。

    里衣是程兆儿用新的棉布制成的,这种贴身穿的衣服要的就是一个舒服,棉布吸汗又服帖,最是适合不过。

    不仅如此,既然是里衣,也是最安全的,出门在外,身上可不能少了银钱,程兆儿唯恐耿以元哪天遭了困难,到时候要是身无分文,也许连搭个援手的也没有,倘若有点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