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4-10李敖系列之19要把金针度与人-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载:《张子全书》
  张载(一○二○~一○七七),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他原籍河南开封,因父亲在四川做官,未能归葬,就在陕西凤翔落籍;成为郿县横渠镇人。
  张载是宋朝进士。做过县太爷,也做过京官。五十六岁时候,因为在太常礼院与人议礼不合,就辞职了。在回陕西的路上,就发病死了。
  张载年轻时候,曾经学习军事,有志收复失土。他十八岁那年,去见范仲淹,范仲淹却告诉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显然劝他走〃偃武〃的路子。他此后走向〃修文〃,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在辈分上,张载是程颢、程颐的表叔,但他却觉得自己对《周易》的研究,赶不上二程,他在讲学之时,公开告诉人们:
  〃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事之。〃他这种气度,颇有古印度人士的服善之道。
  张载在宋儒中,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用功的,朱熹说他〃苦心力索之功深〃。在〃苦心力索〃之下,他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民胞物与的心怀,比起他在理学上的许多莫名其妙来,值得我们特别欣赏。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二程是程灏和程颐,河南洛阳人。程颢(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朝进士,一生小官做了不少。他在政治上是反对王安石的守旧分子,并且〃新法之初,首为异论〃的,就是他。由于先登巴士反对王安石,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王安石说:〃公之学如上壁,言难行也。〃可见这种道学家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比他小一岁的弟弟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后来被找去做宋哲宗的老师,他要求坐着讲课,〃以养人主尊儒重道之心〃。但是当宋哲宗大了,他被赶走,以六十四岁的年纪,送到四川去编管;宋徽宗时候,甚至查禁他的著作。他只好迁居,并且停止讲学。他对学生说:〃尊所闻,行所知,可矣!不必及吾门也!〃
  二程在性格上小异,哥哥温和,弟弟严厉;在思想上大同,并没什么根本的歧义。《二程全书》中的语录,大部分都不分是哥哥说的还是弟弟说的。可见大同的情况,已经难解难分。
  朱熹虽然没见过二程,但他真的是他们的好学生。他把他们发扬光大,成为所谓正统,通吃五百年!
  胡宏:《知言》
  胡宏(一一○二~一一六一),字仁仲,福建崇安人。他是名儒胡安国的儿子,是程颐学生的学生。胡安国在政治派系上和秦桧接近,因为他〃颇重秦桧之大节〃。但当秦桧当权的时候,胡安国家的老大胡寅、老二胡宏,都对秦桧表现了不合作主义。胡宏为反对秦桧,不肯做官,不但写措词严厉的情绪秦桧,还〃优游衡山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他上书宋高宗,说廷臣〃不能对扬天心〃、〃皆为身谋〃,以致大家不努力把被金人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接回来。但他不知道:这根本就是宋高宗自己的原案啊!——那两位前任皇帝若回来,宋高宗自己,又怎么做皇帝呢?
  胡宏在政见上悬格甚高,但在学说上,却比宋朝道学家开通得多。他反对二分法〃天理〃与〃人欲〃,也反对二分法〃圣人〃与〃众人〃,这种前进思想,难怪要遭到朱熹的大力攻击。朱熹写〃胡子知言疑义〃,一方面从八大段攻击胡宏,他方面又断章取义,这种作风,正反证了胡宏学说中真的有了道学家讨厌的成分。翻出《朱子大全》一对照,倒真是一件妙事。
  陆九渊:《象山全集》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自号象山翁,人称象山先生,江西金溪人。他的祖父好佛老,爸爸却是个儒家礼仪的热心推广者。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在家乡讲学。三十七岁时候,吕祖谦约他和朱熹会于鹅湖寺,大开辩论,〃论辨所学多不合。〃过了五年,朱熹请他到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的。四十九岁以后,在象山五年,有几千人去拜访他。五十五岁死去。
  陆九渊在中国思想家中,有罕见的大气魄,他没有专书留下来,有人劝他写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这种大气魄,是很难能可贵的。
  他又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此理,亦光不同也。〃就凭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认识,他认为历史上的圣人,只有孟子和他在精神上是相应的。他把孟子发扬光大,最后成就了〃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自成一独特影之
  陈亮:《龙川文集》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浙江永康人。出身农家,〃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在宋朝与金人议和,大家都喘口气的时候,他始终是鹰派。他一再上书,要求振作。他认为皇帝〃今乃委任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令他〃不胜愤悱〃。这种说真话,给他惹来不少的后遗症。
  陈亮前后下狱三次。第一次被人检举喝醉酒说错话,被捕后,办案人员〃笞掠〔陈〕亮无完肤,诬服为不轨〃。被宋孝宗知道了,说了一句〃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才算免了牢狱之灾。另外两次都是莫名其妙的被牵连。《宋史》说他〃自以豪侠屡遭大狱,归家益厉志读书,所学益博〃。
  陈亮很看不起〃天下之士〃,他说他们〃熟烂委靡,诚可厌恶〃。他自己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不妨为一世英雄〃。陈亮一生,虽然没有事功,但他的际遇之惨之奇,却是古今罕见的。
  叶适:《水心集》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人称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二十九岁中进士,在金人的高压下,他力劝宋朝皇帝收复失土,他说:〃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非真难真不可也,正以我自为难、自为不可耳。于是力屈气索,甘为退伏者于此二十六年。〃这种鹰派思想,影响了韩佣胄的北上用兵,结果仗打败了,他虽然反对韩侂胄的冒进,但是仍然洗不清,被夺职去官。
  叶适在政治上是好战的,在思想上也是好战的。陈振孙说他除了〃孔子之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无得免者〃。可见他的议论之多!
  叶适在思想上最精采的,是他拆穿了朱熹之流对道统的捏造,他不承认〃曾子——子思——孟子〃的继承孔子说法,他说:〃曾子不在四科之目,……舍孔子前宗孟轲,则于本统离矣!〃他又攻击朱熹他们都是〃出入佛老甚久〃的非儒家,例如〃程氏诲学者必以敬为始〃,就〃非孔氏本旨〃,这种议论,真是痛快痛快。
  刘基:《诚意怕文集》
  刘基(一三一~一七五),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他是元朝进士,在江西高安做县太爷。他为人正直,惠爱百姓,〃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他看不起统治者,他写《卖柑者言》说统治者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他们〃民困而不知救,……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因此惹得官也做不成了,闲居在家,他五十岁时候,加入朱元璋的革命阵营,朱元璋对他礼贤下士,称他为〃老先生〃。他对明朝开国的功劳,最像汉朝开国的张良。一三七○年,明朝封他为〃诚意伯〃。第二年,他六十一岁了;告老回乡,但是猜忌成性的新统治者又不放过他,使他不能隐居。六十五岁那年,还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刘基死后,他的儿子刘璟说他〃以生民休戚为忧喜,以大道晦明为荣辱〃;《明史》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很可看出他的心胸和抱负。
  刘基因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后来变成了传说中的阴阳术数的大箭垛,许多迷信的书,都冒他的名做的。其实正好相反,刘基是一个反对迷信的人。
  陈献章:《白沙子全集》
  陈献章(一四二八~一五○○),字公甫,号石斋,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他年轻时候,搞的是程朱派理学。后来困学知变,〃尽穷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又〃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在三十九岁后进京,明朝的大学祭酒刑让很赏识他,〃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
  陈献章的入学法门是〃以静为主〃,〃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明史)说他——
  尝自言曰:〃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子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如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卸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鸯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了。
  这位〃活孟子〃,是程朱派理学中〃心学〃的大将,他在程朱派的理学主流下,独挽狂澜,上承陆九渊,下启王守仁,使程朱理学的清一色,在明朝打出两个太阳。他的长处在教人独立思想,短处在禅味过重未免失之太玄了一点。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大家称他阳明先生(阳明是本县一个山的名字)。
  王守仁一生的历程,自称:〃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正德丙寅是一五○六年,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那时候,他因上书直谏,被廷杖,并滴遣到贵州的龙场驿(在贵阳西北七十里,属修文县),在困境中得到彻悟。这三年的磨练,使他建立了自己学说的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