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奥尔吉…米哈伊诺维奇…帕尔申大尉正钻出半陷在沼泽里驾驶舱,刚才他的飞机至少撞断了几十棵小树才停下来,没爆炸还能钻出来真是奇迹!
拉出后边的领航员沙维林,就听到哈尔琴科下士在喊:“伙计们,看在上帝的份上,拉我一把!”
“上帝可帮不了我们,亲爱的哈尔琴科同志,你应该庆幸,飞机没爆炸!”
沙维林自己钻出来后,把后边半身泡在水里的下士也给拉了出来。
站在断了一边机翼的彼…2夜间战斗机机身上,四周漆黑一片!掏出手电四周照了一圈,看到都是沼泽地里的小树林。
“我说能不能想出个办法来,我快冻死了!”
冰冷的沼泽死水,林间还有极少量的积雪,气温都还能让死水水面边缘结上薄薄的一层冰!
“把能够带上的全带上,我们上岸。”
不耐烦机枪手的唧唧歪歪,帕尔申伸出脚试探了一下沼泽的水深,还好就像自己座机碰到的尴尬一样,过了膝盖后就不再往下陷。
三个人互相搀扶卡过十几米的死水,终于踏上实地。
“沙维林,我们在哪?”
“应该在图里亚河以北。”领航员告诉正在拖靴子的机枪手,“这里是游击区,不过那些居民点和道路都是德军控制。”
“要是能找到游击队就好了,不过我得先把‘裤’子给烤gan了!”哈尔琴科冻得瑟瑟发抖——刚才还没冷得这么厉害,这会感觉整个被打湿的下半身都快没感觉了。
三个人忙着搜集树枝,很快就点起一堆篝火。火光给人温暖,至于会不会暴lou位置不用他们担心,这附近几十公里就是无人区。
刚才还在天上驰骋,这会成了三个沼泽里的落汤‘鸡’,这反差也太大了些。不过也只能随遇而安了,谁让自己运气不好给打下来了呢!
一个小时前,帕尔申的座机掩护从超低空突入‘波’兰、夜间轰炸‘波’兰拉多姆兵工厂的彼2高速轰炸机编队。任务前半程基本平安无事,就是在兵工厂区域上空遭到些高‘射’炮火的拦截,但返航就热闹了——不断有德国夜间战斗机拦截,连单发的都有!
凭借着齐全的装备、强大的火力和灵活的飞机‘性’能,帕尔申驾驶座机gan掉了两架me110,不过在科韦利附近遭遇一队单发的梅赛斯米特109,很不幸,发动机被击中,而且左翼都给削掉一小截!
前边为了解决掉那两架me110,帕尔申‘浪’费了太多时间,结果给一群白天才能显显威风的单发战斗机给围攻!
机翼上都是弹孔,左翼发动机熄火,真是要命!
最后钻进云层才拖险,不过发动机和机翼已经顶不住,只得迫降在黑暗笼罩的沼泽里。还好,除了领航员的胳膊让德国20毫米航炮炮弹的碎片挂了一下外,一切还算平安。
用急救包处理了一下沙维林的胳膊,伤的不深,问题不大。
三个人下半身拖了个‘精’光,没办法,连***都是湿的——所有‘裤’子用树枝挂成一圈,在火上烤,把飞行夹克拖下来围在下身。
还好回程是计划从中高空高速返航,这衣服穿得还‘挺’多,不然拖了夹克衫就能冻个够呛!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裤’子也gan了,帕尔申决定往东出发寻找游击队。
、、、、、、
上午在立陶宛普伦盖机场,一大早飞行员们都已经起来,准备进行战备值班,不过营房里这会还有几个正在睡觉——卡莫津上尉和部下闹到天亮才睡。
昨晚出击的8架战斗机一返回机场,飞行员们七嘴八舌的向迎接的人群述说他们在柏林gan的事,这让机场的人‘精’神大振!
轰炸柏林已经很振奋人心,更不要说扫‘射’菩提树下大街、把炸弹直接扔到勃兰登堡‘门’和德国国会大厦头上!
不过在受到近乎狂热的夹道欢迎过后,8个飞行员都被叫进了作战室,被要求详细描述作战的全过程。'la'
等着挨批了,没人能够离开——还好,一个小时后8个人给“放”了出来,消息是似乎克里姆林宫对他们的表现还算满意。
轰炸柏林,值得庆祝!
上头不让明天要出任务的飞行员搞大型欢庆,纳8个人就自己在营房里给自己祝贺,反正第二天没有自己这些人的任务。
上午九点,团长闯进了营房,对着卡莫津几个大声喊:“都给我起来了,到飞机上再睡觉!”
卡莫津一下子就从‘床’上跳起来:“团长,什么情况?!”
嘴里说着,手脚麻利的套‘裤’子。
紧急起飞?这一套对飞行员而言小意思了。
“别穿飞行服,不是叫你们去打仗。方面军空军司令部来了命令,要你们八个人立刻去莫斯科接受表彰,穿得体面些!”
这下所有条件反‘射’般起‘床’的飞行员们都停下了穿衣服套‘裤’子的动作,“莫斯科?”
“恩,就是莫斯科,去克里姆林宫!该死的,早知道我也去柏林了,白让你们这几个家伙占了便宜!”团长等着双大牛眼,心里那个后悔呀!叹息呀!
有什么办法,这世界买不到的就是后悔‘药’!
“乌拉!”营房里马济宁中尉第一个欢呼起来,这下所有人都在欢呼——要自己这8个人现在去莫斯科,那只能是一件事: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要是授予其它的荣誉还不用去莫斯科!
衣衫不整,在‘床’上欢呼,没点英雄的样子!
飞行员们翻出自己柜子里的***,把所有的勋章都给挂上,梳头发的梳头发、照镜子的照镜子,有点像要去参加婚礼的味道。
一架运输机已经在等待,将送卡莫津他们去莫斯科。
高兴呀!不仅仅是飞行员们高兴,全机场的人都在欢庆,连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都发来了贺电——苏联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一次集体授予一批执行同一个任务的一群人“苏联英雄”称号。
、、、、、、
列宁格勒郊区,基洛夫工厂试车基地。列宁格勒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但郊外空气中已经能够闻到一丝‘潮’湿的气息。小河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树林里还能看到少量斑驳的积雪,草地已经lou出大半,但还是一片枯黄,新芽还没长出来。
今天基洛夫工厂要来一位客人,接待地点选在了郊外的试车基地,而不是厂区办公室。客人似乎很重要,因为连34岁的少将工程师、苏联副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和坦克工厂主任设计师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金都在一间车间外迎接。
没有在主厂区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里存放着前线运来的4辆德国重型坦克,正在进行各项测试。
这次倒不是莫斯科会有哪个大人物会抵达基洛夫工厂视察,科金是在等待他职业设计领域一直以来最大的对手,和他一样的苏维埃天才坦克设计师:t34坦克总设计师、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主任设计师、少将工程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
边上的都没有说话,因为科金同志一脸严肃、一言不发——在基洛夫工厂,科金的权利要比厂长和党委会都要大!绝对的权威!
更不用说他还是伏洛希洛夫元帅的‘女’婿。
一辆汽车驶近停下,从后座上下来一名身穿少将工程师***的中年军官,这就是今年44岁的天才设计师科什金。
“你好,米哈伊尔…伊里奇。”科金今天很大度,lou出笑容上前先伸出了手。
“你好,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
两边的随同人员一阵寒暄后,两位主任设计师都显然不想‘浪’费时间,切入正题。
“委员会要我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来一趟列宁格勒,你看我这是最快速度赶来了,德国人的新式坦克在哪?”
科什金边走边说,他指的“委员会”就是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那里发出的命令他只能接受——要命的是科金还挂着个委员会副主任的头衔。
科金带着科什金往边上的车间里走,“我们已经对一辆报废车进行分解,结果很让我担忧,特别是对于你的t34。”
一群人一走进车间,科什金就看到车间中央一个庞然大物正在进行拆解,工人们正把一个巨大的炮塔用横车移走。
“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显然是最初型的试制型号。”
科什金一眼就被眼前这个正被拆解的大家伙吸引住了,几步走上前看了起来。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有没有得到它的基本参数?”
先把个人“恩怨”放一边,看到坦克科什金脑子里就没其它东西了。
一旁的科金都不用看记录本,张口就能报出来:“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厚度135毫米,要比德军原来的中型坦克前部装甲板厚出不少,相较之下新式四号改进型坦克的车身前部装甲也只有80毫米,炮塔正前方只有57毫米。”
科金走到车体侧面,“这是个怪物,两侧装甲和背面一样厚,都是82毫米,这样的厚度应该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住我们的绝大部分穿甲弹。”
指了指正被移走的那个炮塔:“炮塔还有个宽大的长方形护盾,厚度达到135毫米,和后边102毫米厚的炮塔装甲是正面重叠的,穿甲弹想从正面贯穿它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着对边上一名技术员说:“让横车把那个炮塔放下来。”
“是,主任。”技术员立刻跑去横车‘操’作室。
“车顶的装甲厚度在25至40毫米之间,我们的目前主要装备强击机的23毫米航炮用穿甲弹,要想斜向击穿它的顶装甲非常困难,据我所知,配备mП-6航炮最新式的穿甲燃烧弹在400距离上对装甲板的理论穿透值是25毫米,对付它很困难。”
近点穿透能力会强些,但相对的——大角度下钢板厚度等于更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