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安在苏联远程航空兵的活动半径内,林俊也想利用这点像三年前支援南京那样支援延安,用运输机运去设备和武器***。佩佩贡献但他还要考虑的更多,有时候这是非常无奈的。如果不考虑方方面面,很可能好心办坏事。再次让德日在苏联战略上联合起来,那样无论对中国还是苏联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打完电话的林俊同随员们一同离开了莫斯科地家,卫队已经在楼下整装待发。车队直驶中央机场,两架崭新的里…2输机就等待在机场跑道上,等着他们的还有飞机设计师、林俊的老朋友‘波’里卡尔‘波’夫。
林俊现在地身体状况已经允许他乘坐运输机,但医生要求飞行高度不能超4000米。为此起飞后向东飞行的里&米。
“美国人的技术还真不错,舒适第一,呵呵。”林俊和设计师打趣。
“不得不承认美国人在航空技术上还是非常先进的。
经获得了它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许可证,可以大批量的民用客运和军事运输上。”作为苏联老资格的飞机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一点也没有贬低他人的意思,这也是他能堪称“世界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的原因之一。
里…2实就是美国道格拉斯dc…3客机的仿得上算先进、各项技术中规中距的高‘性’能客机。这对于地域广大。很多偏远地区没有陆上通道的苏联有很大价值,满足了近两年来有长足发展的苏联民航的需求。
一个小时多点,一个庞大的机场出现在林俊等人的视野里,透过舷窗林俊能够看到停机坪上有几架老式的特‘波’…3型轰炸机。还有一架只在图纸上看到过的新式四发重型轰炸机,那应该就是今天自己要视察的彼…8
机场上有多个巨大的机库式建筑,边上还有许多辅助建筑,这一切都说明这是个重要的航空基地。事实也是如此,这里就是苏维埃最重要的轰炸机试验基地。
别特里亚柯夫和基地人员已在跑道边等候,林俊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您好,元帅同志。”
“辛苦了,别特里亚柯夫同志。”
眼前这位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的飞机设计师目前可以说是苏维埃重型轰炸机设计第一人,历史上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大飞机,找图‘波’列夫吧。”
现在别特里亚柯夫名以上虽然隶属于图‘波’列夫的设计局,但他有**的设计集团,如果历史上他不是死于1942的一次意外,将来斯大林也许会说:“要大飞机,找别特里亚柯夫吧。”
别特里亚柯夫才是现在苏联大型飞机设计第一人。
“安德烈,我们是先到办公室坐会,还是?”
“资料和图纸上看的够多了,你知道我喜欢什么。”
做为林俊还是个少校时就成为好友的老朋友,‘波’里卡尔‘波’夫大概是全苏唯一一个能称呼林俊为安德烈的人,其他人就是地位再高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元帅同志。
图纸上看的再多也没有看到真实飞机的感受,更不用说进入它的内部。
这是一架外形简洁修长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外形非常具有现代感(对40年代而言)。如果和它比,英国人还在试制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简直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蚱蜢,更不用说和边上的那两架特‘波’…
林俊的介入让苏联的轰炸机也提早的进入了强火力时代,这架试制型彼…8量产型已一模一样,浑身上下自卫火力一流,像个武装到牙齿的大刺猬。
“元帅同志,初步设计时我们原打算在彼…8采用试验阶段的整体密封舱机构,自卫火力系统也想采用遥控‘操’纵。但因为遥控武器系统还有几项关键技术不成熟,最后还是决定使用相对成熟的现有技术。”
林俊绕着飞机看,边上的别特里亚柯夫介绍着。
“你们的决定很好,等技术不是办法,有时候我们就要适时的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最快的得到需要的装备。”
废话,世界上第一种将那两种技术真正成功的用到飞机上还是美国人几年后的b…29
“如果将来技术成熟了,能改吗?”
“可以,元帅同志。会是一个大改动,那样能大大的提高飞机的‘性’能,减小了飞行阻力,还能减少部分死重。”
其实眼前的这架彼…8经非常不错了,不是“那种问题不断的彼…8,~|30马力的强劲起飞功率,还不怎么费油。
有了强劲而可靠的动力保证和良好的气动外形,在全套自卫武器齐备的情况下它的最大载弹量达到5300公c斤炸弹,航程能突破5000公里!苏维埃的长弓,威力大‘射’程远。
。。。
第二百七十章 布尔什维克雄鹰
!”
刚有人提出个方案就被边上人否决——没见过这么没文化的!
“巨魔之翼。”
一阵白眼。
“空中要塞怎么样?美国佬不是有什么空中堡垒嘛,要塞总比堡垒厉害些吧?!”
“阿廖沙同志,轰炸机是进攻‘性’武器,不是防守用的装备。堡垒?等着挨揍呀?!”
听到兰德斯科奇的话。大块头变成了闷瓜。
“布尔什维克雄鹰。”古谢夫说。
“好!”包括林俊在内的好几个人都不自觉的说好。刚才林俊也是临时起意要给这种威力强大的轰炸机起个外号,自己第一个想到的代号是“斯大林雄鹰”。
但“斯大林雄鹰”几乎就是整个苏联航空兵力量不成文的代称,不能用到彼…8上,而现在古谢夫地提议显然能够体现出这种飞机的特‘色’——强大的“布尔什维克雄鹰”将炸碎任何***主义的敌人!
“怎么样,同志们,同意古谢夫同志建议的请举手。”
林俊来个***表决:他都欣赏这个称呼别人还会有什么意见?更不用说这个代号绝对有气势,谁都喜欢。结果当然是全票通过。
“那好,既然所有人都同意,以后就告诉部队,彼t什维克雄鹰!”林俊一锤子定音。
设计师们和基地领导都知道副国防人民委员不是个光说不练地人。‘波’里卡尔‘波’夫更是了解林俊对于飞机的感情:“安德烈,这架飞机是做好起飞准备的,你要不要和同志们一起飞一圈?”
半年多没‘摸’‘操’纵杆和驾驶盘,早就心痒痒,得到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更别说林俊两辈子都没飞过重型轰炸机。
但这次升空还不能说上天就上天。因为除机长、机械师、投弹手和通讯员,其他人都将由林俊和他的随员们担任。林俊当然是副驾驶,而5炮手(彼…8的另一个炮位将由:投弹手的活。)都将是林俊地随员,他们和林俊一样,需要先进行强化培训。
设计师同志也将“塞进”飞机一
,这架轰炸机的自卫武器和弹仓都是按照“实战标准所有的机炮机枪弹链上安装地是空包弹,弹仓里挂载4500斤和20100斤的教练弹。
阿廖沙第一个表示要抢占机尾炮塔的有利地形,引来几个参谋的一顿哄笑——兰德斯科奇把一脸不爽的大块头硬塞进尾炮塔‘操’纵仓,倒霉的阿廖沙发现自己这会想转个身都是种奢望。
哥萨克也没为难大块头。和几位地勤一起把困住的阿廖沙给‘弄’了出来。还是地勤同志有办法,给这个块头实在超标的空勤人员找了个好地方——让阿廖沙坐在机头的机枪‘操’纵席上,虽然人还是窝着的,但至少能转身,而且此处风光比驾驶舱那还要好:机头是玻璃的。
卫队里个字最矮的赫米特洛夫担任机腹炮塔炮手,他的身高只有1米65,在林俊的随员里也只有他能塞得进那个狭小的圆球——地没人能和他争。当然,别人也不想享受那个好地方:没几个人喜欢在一个悬空一大半的玻璃球里东转西转看大地,这绝对需要胆量!
伊万…希多连科放下了自己的狙击步枪,和兰德斯机身后部的那两‘挺’机枪——和b…17的大窗户不同,彼…8这一部分是两个简易流线形机枪炮塔,炮手站在机仓里‘操’纵‘露’出枪身的机枪,避免了喝西北风的缺点。
机背炮塔被古谢夫占领,而列昂诺夫同志很幸运的成为两‘门’机炮的炮手,是机组成员中唯一一个将要倒着看风景的幸运儿。
两位设计师同志和基地的领导就随遇而安了,机身中部自己找个地方窝着就成。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培训,学员们顺利结业,飞机升空。有个小‘插’曲是在飞机抵达了3000米高度后,赫米特~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和坚毅表情被机械师塞进了机腹炮塔。勇敢的赫米特洛夫在卫队里平时担任快速突击的任务,跳伞潜水什么都会,但显然这个透明圆球给他造成的恐惧感远远超过他第一次跳伞时的恐惧。
赫米特洛夫不知道留在地面上的那些弟兄们还很羡慕他,眼巴巴的看着轰炸机升空——如果不是他的身材原因,怎么着也轮不到赫米特洛夫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这次飞行的目标是50公里外的航空靶场,为了增加“实:=度”,基地还派出两架拉格担任“敌方战斗机”的角‘色’,让炮手们过把瘾。
除了林俊是要真实的感受飞机的‘性’能,随员们是天上掉下个好玩的大馅饼砸到头上,这轰炸机炮手的工作不是一般人有机会能尝试的,更不用说还能对着俯冲而来的“敌机”猛烈开火!
林俊在试飞员机长的指导下熟悉了‘操’纵的感受,还单独飞了一段,但那些个炮手的嚷嚷让他耳根有点烦。
“难得轻松一下,随他们了。”心里只能这样想。
“列昂诺夫,一架109往你那去了!”阿廖沙喉咙震天响。
“在我头上!瞎喊什么!”
这是古谢夫的大吼,这会连他也管不了什么涵养一类的废话,只顾着对着疾速飞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