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的广州市民,也被城外的清军赶进水里活活淹死!在一片天愁地惨的恐怖气氛之中,不少广州市民特别是女人知道没有活路只好自尽。事后,广州城外成堆焚化的死难者残骸堆积得如同山丘,最后形成了一座大墓,远远看去如同一座小山般,时人称之为“共冢”。

    广州以外,只要城池稍有抵抗,便无一逃不脱屠杀的恶运,乡镇之中更是如此。清军放言,一村之中但有一人敢抗大清兵,便全村皆屠。便是无人敢抗大清兵,但使叫明军驻扎,哪怕只停留一二日,随后而至的清兵也同样不问清红皂白将百姓杀光,美其名曰“教民”。

    何谓教民?教民何为?但教民皆做他大清的顺民,但教民皆不敢近明军,但教民皆做奴才也!民若不听教,便当如何?一个字,杀;十个字,也是杀!

    屠刀之下,粤省百姓被屠十之五六,汉人反抗的脊梁骨被生生砸断,余者每日所求便是盼着清兵早日平了南明,除了那少数血性尚在的汉家儿郎,哪个敢盼大明的军队来!

    怪不得,怪不得宋义、周泰他们如此!要怪,只能怪清军的刀太狠;要怪,只能怪南明的军队不能给百姓安全,不能保百姓性命。

    有关清军屠城的种种事多是事隔几月之月才在市井之中悄悄流传,初始,周士相听了这些骇人听闻的惨剧还为之痛心,听得多了,却也麻木了。死人已死,活人却要活下去,既然天下真归了大清,那便做个顺民好生过日子罢了,别处的惨事,别处的死人关自家何事?只要大清的兵不到我家,便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

    只数次深夜,安儿夜啼,妻赵氏起身哺。乳,望着妻儿身影,士相不禁想到那日听说一事,说是番禺典吏丁有仪夫妇被杀之后次日,所弃小儿匍匐尸旁,因为饥饿出于本能去吮其母亲之乳,使得过者无不泪下。

    想那场景,再看眼前妻儿,再麻木的人也不禁激愤。激愤之后,却也只能长叹一声,血性活不得人命,血性当不得饭吃,血性能保得全家老小安危?

    只可叹,如此一个血性皆无,铁了心要做大清顺民的读书人竟然也摊上了那等悲剧,父母妻儿不但惨死更被分尸吃光,这事,谁个能想到,谁个又能忍受!

    有时深夜,独自一人睡在床上时,周士相偶尔会想,若不是自己这个后世之人附身,那秀才周士相会如何做?他会报仇吗?他是像个男人一样死去还是像条狗一样活着?

    答案无人知晓,因为那个秀才已然不在这个人世。

    新兴镇民对明军的恐惧让周士相无言以对,因为他们的担心确是存在。

    清军入关后对汉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使得汉人人口锐减两亿,两京十八省哪处没有百里无人区,又哪里没有一处处叫人看得落泪的无名坟堆,一桩桩大屠杀,纵观史书,便是蒙元也不及!

    前世的周士相并不是史学家,也不是这段历史的研究者,他只是个普通的士兵,他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对满清入关后对汉人的屠杀一笔带过,反而对满清的统治大书特书。

    电视、网络、报纸触目都是大清盛世,一个个披着人皮数典忘祖的汉奸,或是为其先祖叫魂的满人学者专家在那大言不惭的赞誉着大清的盛世统治,夸赞着那个大多数百姓在冬天连件棉衣也没有的康乾盛世,每思及于此,周士相不禁愤然,满人的后代粉饰先祖情有可原,可为何我们汉人也要为刽子手唱赞歌呢?

    那些在电视上肉麻的叫着“阿哥”“格格”的汉人演员们,你们知不知道祖先的苦难,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演的一切是建立在无数万颗汉人的首级之上,你们知不知道,也许,那无数万颗脑袋中就有你的先祖。

    也许,这些演员、学者、专家、清粉们并没有错,因为错的是我们汉人自己。究其根本,便是我们汉人没有对满州侵略者进行清算,武昌那声枪响没有让这个本应埋入坟堆,受万世唾骂的民族彻底消亡在中国大地,以致在错误民。族。政。策和错误史观的影响下,才出现后世中国让人痛心,无比荒谬的一幕。

    被侵略,被殖民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不愿正视,反而恬不知耻的将刽子手当作我们的一员,当作我们的祖先,当作我们的骄傲!

    元清绝非中国,元清也绝没有给我们汉人留下任何政治遗产,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领土的福利,因为没有那些杂种,我们汉人拥有的土地比他带来的更多、更大。

    没有亲身经历过明清交替这段惨痛历史,没有亲身经历妻儿老小惨死的悲剧,周士相是不会对满清如此的仇恨,他更不会知道有那么多屠杀的存在,不会知道满清对我汉人是如何的残暴。

    广州大屠杀是身体主人记忆告诉周士相的第一桩惨案,在此之前,他知道尚可喜,知道这位被称为大清开国功臣的王爷,也知道他的后代每年都要穿着清代官服聚会在辽宁海城,祭祀他们这位屠杀同胞的汉奸刽子手先祖。

    那时的周士相在报纸上看到这可耻的行径,并没有多少愤慨,现在,他却要让尚家绝后,定要让尚家绝后!

    忘记历史活该被人当作奴隶,忘记仇恨活该被人再次屠杀,活该,一切都是活该!

    前世同胞活该,这一世,却无论如何不能让丑剧再次发生。反清就要反得彻底,清算就要清算个干干净净,中国只能有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这个民族只能是我们汉族,这个文明也只能是我们汉族文明,因为我们是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文明是最先进的文明。

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

    自从四年前清军屠了高要县后,这高要县便再也未能恢复往日人口和繁荣,至今日,全县丁口不过五六千人,这还是托了紧邻肇庆府的光,不然,只怕这会和粤西好些县城一样还是座空城呢。

    也托了大清兵的福,如今的高要县令秦明不用为每年的赋税头疼,因为户部那边把高要县从明时的上等县调成了下等县,去年南明李定国入寇时,朝廷又下旨免了明军所经府县三年的赋税,算起来,这才两年不到,还有一年不用交税呢。

    用不着给朝廷纳税,这县令做得自然舒服,私底下能捞的钱也多,百姓嘛,朝廷体恤你们,可你们也总得体恤一下县尊不是。往上说,县内丁口少了七成是苦,可往下说,余下还有三成呢!这三成朝廷看不上眼,可老爷我看得着啊,想老爷我千里迢迢来你们这南蛮子的地方做官容易吗!尔等百姓体谅便好,若不体谅,老爷我就要体谅你们了!

    高要县城不大,不像府城一般有四个门,而是只有东西两门。东门那边驻了绿营兵,百姓们不敢和营兵做邻居,便多自觉的住在西城,只那些和营兵有关系或是家中有人当官的大家族才敢住在东城。

    县衙也在东城,就是原先明朝那个县衙,破破败败的不成样子,看光景,至少五十年没修整过,秦县令上任时曾气得大骂前任的明朝知县们:都干什么吃的,衙门破落成这般,你们倒是给修修啊!

    得,你们不修,本官也不修,修好了也不见得能让老爷我住一辈子,平白便宜后任做什么,还是趁本县还免一年税赶紧多捞些银子,明年往总督府和王府多打点打点,怎么也得换个地方做官才行。

    。。。。。。。。。。。。

    有人,就会有商业的存在。

    高要县城人再少,总有好几千丁口,加上老弱,也是上万的人口,再加上和府城离得不远,来来往往还是有走商的经过,故而城中开有两家酒楼,不过都座落在西城,平里做些街坊和外来客商的生意,虽说生意惨淡,还经常碰上东城的营兵过来吃霸王饭,可再惨淡总也能勉强维持着。有时碰上通情理的营兵也不是不给钱,多多少少总能给一些,如此一来,自然不至于亏本关门。他们却不知,这营兵也是有头脑的,因为若是都不给钱,这酒楼自然开不了,没了酒楼,他们上哪吃喝?营中那些饭菜是人吃的么?所以不管多少都要给人家些钱,要不然,大伙就都跟着倒霉。

    这日,四海酒楼的伙计刚把桌子板凳抹干净,掀开门板准备做生意时,便看到街上突然来了一大帮绿营兵,伙计和随后出来的掌柜那心当场就凉了下来,正准备硬着头皮接待这些绿营大爷,可仔细一瞅,这帮营兵一个个看着都眼生得很,再听口音,咦?县里啥时候来了帮外省兵的?

    那些外省的兵看来是刚进城,对城中不熟悉,好不容易找到家酒楼,立时就像饿狗看到一块肥肉般,兴高采烈大呼小叫的冲了过来,速度之快让伙计傻了眼,避都没处避,直接就叫给挤到一边去。

    “把好吃好喝的都端上来,手脚快点,慢了爷拿刀子叫你快!”

    那些外省口音的兵进店之后,便三五成群的坐了下来,拍着桌子叫嚷着要伙计们把好酒好菜端上来,随着先进来的外省兵咋呼的声音,街上越来越多的外省兵听到动静往这边涌了过来。从楼上窗户向下看去,黑压压的一片,把个不大的街给堵得水泄不通,跟赶庙会似的,不下好几百人。

    伙计们被这群闯进来的外省兵吓坏了,望着那大喇喇的摆在桌上的长刀长矛,一个个都傻了眼,吓得动也不敢动。

    掌柜的总算见过世面,一听这些外省兵的口音,就知道坏了:我的个乖乖,这不是辽东那地的口音吗!难道这帮兵不是绿营而是旗兵?

    高要离肇庆府城不过几十里,掌柜的常到府里去办事,省城也经常去,便是没亲眼见过旗兵的厉害,也听人说过,所以知道这些旗兵老爷不能得罪,忙叫傻站的伙计赶紧到后厨把酒菜端上来。

    掌柜的胖婆娘不知道旗兵的厉害,傻呼呼在那看,吓得掌柜的赶紧把她拉到一边,连连摆手,示意她赶紧到后院躲着。

    。。。。。。。。。。。

    真叫掌柜猜着了,来得这帮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