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巫女选婿-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将。”那种亏心的主意他也想得出来,真亏了他了。

    次日早朝,皇上拿出北狄王的书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苏启明已经与北狄王会过面,北狄王答应停战,现在该如何议和。

    满朝文武着实有些意外。

    不是北狄大军压境吗,不是北狄围困了我朝十万大国吗,占着上风的北狄王这是抽疯呢,还是马上疯了,突然就一拍脑门说不想打了,这是过家家呢,还是拿人开涮啊。

    可是苏启明,好像与北狄王……不得不说,这其中的恩怨还是蛮深的,不好发表意见。

    满朝文武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楚轩鑫出列,面无表情道:“父皇,此事只怕要从长计议,可别中了北狄的离间计。”

    楚轩淼也不甘示弱:“父皇,儿臣认为应该马上派人前往辽冬城扣押苏启明,他与北狄王有勾结的嫌疑。”

    楚轩炙也站在楚轩淼的那一边:“父皇,此事还请慎重。”(未完待续。)

123、北狄求和(二)

    皇上恨不得跑下去踢楚轩淼两脚。想当初他就不该给他取名为淼,果然是水太多了,都进到脑子里去了。苏启明可是他准备着替他备下的老将,楚轩淼倒好,张口就说苏启明通敌,将来还能指望苏启明替他效忠?他就不动脑子想想苏启明与北狄王的恩怨,全北狄和全大晋的人都知道,北狄王掐死苏启明的心愿比打下大晋朝几个城池更旺,终究苏启明就是北狄王的黑历史。

    皇上冷眼睨着立在朝堂上的四个儿子,沉稳眸子怒意难消。若说之前期希望有多大,现下失望就有多大。

    他想要个能聪明点,知分寸点,却有雄心壮志的继承人。四个儿子中他从来就没考虑过立楚轩森,一看到楚轩森那张酷似曹后的脸,他就不安。要是楚轩鑫背后没有刘家该有多好,虎视眈眈的刘家让他坐立难安。楚轩淼是合适他的心愿,但到底还年轻缺少磨练,孙家的家底也太薄了,他想扶也没那么容易扶得起。

    可他也不想想有曹家的前车之鉴,刘家又哪敢轻易放权。

    皇上拧眉,面色不虞,想起楚轩森还没说句有用的,又指名道:“你认为呢。”

    楚轩森道:“自古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父皇竟然派苏老将军出征,儿臣当然也信得过苏老将军!”

    “好!好一个信得过!”皇上顺着楚轩森的话往下说:“朕也信得过苏老将军!如果北狄退兵,放过我大归山被围的十万精兵,朕又何必与北狄为难,两国交好,可是有利于两国的大好事,值得一试。”

    “皇上圣明!”

    原本就想抬举楚轩森的皇上顺水推舟,当朝下旨,由楚轩森为使者,带人去辽冬城与北狄商量停战议和。

    与北狄议和如果是真的,还真议和成功了,可是大功一件,这事怎么就落到了大皇子的头上?

    楚轩森也很惊讶,天上掉馅饼了,别是有砒霜的吧。他不安的瞥向曹宁城,曹宁城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接下。

    楚轩森这才出列一步:“儿臣领旨。”

    楚轩淼有些按耐不住,上前请命:“儿臣愿意陪同大哥一同前往。”

    一同前往?刚刚还怀疑苏启明是不是通敌,眼下又想往前凑?

    皇上闻言,彻底的黑了脸,这么急着出头急着争功,是想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来吗?他以为辽冬城是这么好去的,楚轩森还知道瞧下曹宁城的眼色,他就想楞着往前冲,这一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黑手等着除掉他呢。

    “闭嘴,你还年幼,现在还是多闭门读书。”皇上有些头痛,回头得好好的提醒一下楚轩淼,等苏启明回京后,好好缓和一下他们的关系。

    “父皇……”楚轩淼还想争一争,

    皇上拧眉,面色不虞,道:“朕已决定,不必再提!”

    刘国公站了出来,道:“皇上,只派大皇子带人前往,北狄那边会不会认为我们不够诚意?”

    皇上脸色一阴,他明白,刘国公在说,楚轩森不够份量,也是,在他的故意之下,满朝文武都知道大皇子不得他心。

    皇上不愿意被刘国公将了一军,更不愿意刘家分了这份功劳,当殿下旨封楚轩森为安王,再顺带封楚轩鑫为荣王。之后,皇上又从礼部点了几个老臣与楚轩森一同前往辽冬城,让他们尽快起草个方程,好到时候与北狄那边商讨,绝不对轻易的便宜了北狄。

    散朝后,皇上将楚轩森叫到御书房,将一直瞒着的北狄要求联姻的事告之楚轩森。

    素来温润的楚轩森表情出现了一丝裂痕:“北狄王要求与苏家联姻,很有可能是打苏家五姑娘的主意?”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吧,如果真如他所想,那要如何……

    皇上没留意到楚轩森的神色大变的瞬间,只是公事公办的吩咐:“这事暂时不能抬到台面上来说,相信北狄那边也知道。到了辽冬城,你多与苏启明商量。”

    楚轩森低头应道:“儿臣遵旨。”

    风声传到了苏府,苏海三兄弟一下子都不好了。他们三兄弟都没有上朝面圣的机会,但也知道这事态的严重性。

    父亲是个武将啊,带兵打战才是他的本职,怎么突然就插手议和了呢?

    这议和是好议的吗,成功了,也得被其它武将们怨恨,没战打了,他们上哪立功建业;文官们也怨恨,议和一般是他们的本事,被武将给抢了,他们还有什么风头,不个个跳出来骂父亲贪生怕死与北狄勾结才怪。

    再说就算这议和成功了,谁能保证在十年停战期间北狄王不会中途撕毁了停战协议,到时候这黑锅还不得苏家来背。

    “怎么办?”苏林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苏磊长叹:“在父亲回京之前我们都告病吧,闭门谢客。大哥儿他们书院也不要去了,都留在家中。让母亲整顿后院,约束下人,尽量做到低调。免得给了言官们把柄。”

    苏海没有办法,也赞成。还好,他们三兄弟都不在要职上,告病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在家休个两三个月不成问题。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堂上的局势就会明朗了。

    苏海他们到了正院,将这事议和之事告诉了卢老夫人,卢老夫人半天没缓过神来。说真的,她的生活一惯是局限于苏家,最多是卢家以及几个亲家的圈子里,对于这种振荡朝堂的风浪她还没经历过。要说十四年前,整个京都都猜疑苏启明通敌,那个时候苏家有苏启明坐镇,她到也没有害怕过。

    卢老夫人有些慌:“现在怎么办,跟当年一样?”

    “不知道。”苏磊按着发痛的额头:“我们苏家又要经历一场大风雨了,相信不少人准备了本子,就等这议和之事出了岔子好弹劾父亲。”

    “要是议和成功了呢?”卢老夫人还有一点希望。

    苏海也是一脸的沧桑:“如果北狄王遵守承诺,我们苏家倒是会平安,但终究是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落下来,我们苏家就危险了。”

    卢老夫人想了想,突然道:“满京都都皆知我与苏启明不和,你们三兄弟与他苏启明不亲,他苏启明真的通敌,我们都是不知情的。”

    苏磊只觉得心里一凉,冷笑道:“母亲,你与父亲就算是不太和睦,也是三十多年的结发夫妻,你竟然想大难来时各大自飞?还是你一直就没有想安心做苏家妇?”这是苏磊压在心底很久了的问题,今日终于问出口了。

    苏海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卢老夫人,最后心灰意冷:“母亲,你还是回后院去休养吧。”(未完待续。)

124、卢家出事(月票加更)

    卢老夫人看着大儿子与小儿子,一把抓住了苏林的胳膊,眼泪纵横:“林儿,你看看你的哥哥弟弟,都嫌弃我。”

    苏林也感觉卢老夫人刚刚说的话有辱他文人的清高,虽然他与苏老将军不是很亲,母亲不该说出那种一点也不念着夫妻情份的话来,一但传出去,他那些知已好友该用什么眼光看他。

    他没安慰卢老夫人,反而也跟着兄弟们道:“母亲,往后那话不要再说了,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传出去惹人笑话。”

    卢老夫人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言过了,但被三个儿子这样打脸让她很下不了台,一甩袖子背过身去,怒道:“哼,我还不是为了你们着想,竟然你们都看不起我这个老太婆,嫌我多事了,那以后我也不再管了。”

    没承想,苏海他们没有一个人道歉赔礼,或者来安慰她几句,三人都起身告退,离开了正院。

    看着三个儿子结伴离开的背影,卢老夫人气得心直颤,指着门对齐嬷嬷道:“你说,我这些年为他们打算,到头来他们竟然这样对我。”

    齐嬷嬷低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擅长察言观色的她早就发现了,自从老太爷加封后,三位老爷对老夫人还是一样的孝敬,但却没有了以前的言听计从。只是老夫人没有发现,或者是想到了却不愿意承认罢了。

    苏府闭府三天后,求助无门的卢家老太爷卢平志上门来了。

    上午与北狄议和的消息传出来后,卢老太爷就傻了。这仗马上就要不打了,那军需怎么办?尤其是他已经采购好了的军需怎么办?

    运归国库?

    他买的霉米,烂布之类上报的可是优质精粮、上好棉布,眼下让他上哪找那么多数量的优质白米,上好棉布去统入国库。

    没有东西就得给银子。可油水不是他一个人吃的,上通下瞒,又花了不少去打通各处关节,他赚到手上的也就三分之一而已。那些人合伙赚银子时大家高兴,与他称兄道弟的,一见风头不对,好多人家竟然是连门都不让他进,直接让他过些时候再来。

    这分明就是在敷衍推脱,想明哲保身不愿意淌这趟浑水!

    要弥补那么一大笔银子,那得让卢家伤筋动骨不可了。

    可是不补上那个漏子,被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