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7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自家人说话,我看我三伯就是闲的没事,上老宅去献勤儿。”五郎就道,“别看他分家另过,咱还总帮着他。他心里总不扎实,总想着老宅给他好脸,夸他两句,他心里才能扎实。他这是心病,不好治,除非……”

    除非赵氏立刻给他生个儿子。

    大家都知道连守礼的这个心病,对他的宽容,也是因此。

    “他也就是这么说说,在老宅那边卖卖好,到咱这,显得他比较孝顺。爹,你没发现吗,他就敢跟你说这些,跟我哥,跟我们,他就不说。爹,你要不以后他说啥你就都当听不见,要不,你下次就跟他说句狠的,保准他能消停。”连蔓儿就笑道。

    “算了,我看吧。”连守信摇头、叹气、苦笑道。

    “爹,那你心里好受点了没有?”小七忽闪着大眼睛问连守信。

    “爹没不好受。”连守信就笑道。这次的笑容中,完全没有任何苦闷的意味。“有你们几个,爹还有啥可发愁、发闷、不好受的!”

    连蔓儿故意问起他,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五郎和小七也跟着开解,不过都是因为关心他。连守信心里明白,自然感动。

    有这样的家人,他真的没必要因为别人而不开心。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张青山一家就回去了。连守信和张氏要准备接待连枝儿三日回门,因此都在家中忙碌,自然也就没往老宅去。

    连守礼也没来再说什么,那天他回家后,赵氏和连叶儿知道了他跟连守信说的话,很是苦劝。再加上接近年底,他手里还有没完工的活计,并没有太多的空闲。

    一转眼,就到了三日回门的日子。这天一大早,连蔓儿一家就起来了,简单地吃了个早饭,张氏和连蔓儿就带着人又是一番洒扫和布置、

    闺女和姑爷三日回门,这是一件大事,当然要郑重对待。

    赵氏和连叶儿也早早地过来帮忙,二郎和罗小燕虽离的远,也一大早就到了。这是那天喜宴过后,张氏向二郎和罗小燕说了,让他们今天过来。

    连蔓儿家有足够的人手,实际上并不是真的需要她们来做什么事。只是想着热闹热闹,也是将这些人不当外人看的意思。

    当日头升起一杆多高的时候,就听见外面鞭炮声响,是吴家兴和连枝儿回来了。一众人就忙出来,一直迎出了大门口。

    吴家兴骑了一头大青骡子,后面跟着一乘二人抬的轿子。吴家自有马车,不过因为是新婚回门,特意雇的轿子。轿子后面跟着几个二汉,都是两人担一个挑子,上面披红挂彩,是吴家准备的回门礼。头一个挑子上面,就是披了红绸的一个硕大的猪头。之后的三个挑子上,则是尺头、鱼肉等。

    三十里营子婚假的规矩,三日回门要送猪头,这才是极隆重的回门礼。当然,也有买不起整只猪头的人家,那么至少在回门礼里头也要有一包猪头肉。

    而辽东府的习俗,猪头则是姑爷专用的送给岳家的礼品。而岳家用来招待姑爷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鸡。辽东府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就是姑爷进门,小鸡没魂。

    连家送给连枝儿的四个陪房都跟着回来了,跟在吴家兴和连枝儿的轿子左右伺候。另外还有吴家日常雇佣跑腿的一个小厮跟着跑前跑后。

    轿子在大门口停住,一身红衣的连枝儿被从轿子里扶了出来。

    虽然才分别了没几天,可却像是经年离别一样,连枝儿下了轿子,看见连守信和张氏,叫了一声爹、娘,就和吴家兴一起过来要跪下磕头。

    五郎扶住了吴家兴,连蔓儿扶住了连枝儿。

    “先在牌楼前磕个头吧。”连守信就道。

    牌楼前已经摆好了香案,安置了锦垫,大家走过去,就在牌楼前焚香叩拜,吴家兴和连枝儿更是磕足了三个头,这才被众人扶起来,大家说说笑笑簇拥着进了院子。

    先到了前厅,连守信和张氏在上首坐了,两个小丫头过来在地下摆了锦垫,吴家兴和连枝儿跪在锦垫上,规规矩矩地给连守信和张氏磕了头。

    以前吴家兴称呼连守信和张氏都是叔、婶,磕头过后,则跟着连枝儿改叫了爹、娘。

    连守信和张氏都是笑容满面地答应了,小丫头端着托盘,将两口子给吴家兴准备的见面礼端了过去。

    连家给吴家兴的见面礼是一对玉佩,还有一个荷包,荷包里面是两个笔锭如意的小金锞子。这个见面礼,也有改口费的意思。连家对吴家兴这个姑爷很满意,这见面礼就给的丰厚。一对玉佩是上好的白玉,而平常用的小银锞子更被换成了成色十足的小金锞子。

    大家扶了吴家兴和连枝儿起来,让他们两个在旁边坐下了。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就都过来,向吴家兴行礼,笑呵呵地叫吴家兴姐夫。小七的眼睛亮光闪闪地看着吴家兴,眼神中分明写着要红包,要大大的红包。

    吴家兴忙起身,还了礼,一边笑着叫人将给几个弟弟、妹妹的礼物拿过来。

    吴家兴给五郎和小七准备的礼物是一样的,一盒湖笔,一方砚台还有一盒徽墨,另外还有一套衣袍,鞋袜俱全,显然是按照两个人的身量裁制的。显然,这回门礼是早就开始准备的。

    给连蔓儿的礼物,也是一盒湖笔,一方砚台、一盒徽墨,一套衣裙,也是鞋袜俱全。

    吴家给姊妹三个准备的礼物大体一样,只是连蔓儿又额外多了一挂珊瑚珠。这珊瑚珠子颗颗血红,每颗都有小指肚般大小,看上去竟毫无瑕疵。

    这个年代,是没有染色珊瑚的,而这样红色的珊瑚也是极为难得。

    连蔓儿心中欢喜,上首坐着的连守信微微颔首,张氏更是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接下来,吴家兴又和赵氏、二郎几个都相互见过了。大家这才都坐下叙谈,等一道茶过后,连蔓儿就拉了连枝儿起身,张氏等一众女眷往后院来。

    **

    二更,求大家粉红支持,6月过半,依旧吊车尾,苦恼脸,求290票。

    **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二章 担忧与欢喜

    留下连守信、五郎等和吴家兴在前厅说话,张氏、连蔓儿等就和连枝儿往后院来。一众女眷在炕上坐了,就有小丫头另送了精致的点心、茶水和果子上来。

    张氏拉着连枝儿紧挨着坐着,就低声询问连枝儿在婆家过的怎么样,吴家兴对她怎样等语。

    连枝儿没开口,脸就先红了。她本来就腼腆,如今做新嫁娘第一次回家,虽都是至亲的骨肉,却还是害羞,对张氏的问话,都答好。公公婆婆都待她好,小姑和她也好,吴家兴对她更是没的说。

    连蔓儿在一边笑呵呵地看着,其实不用连枝儿说,她也猜到这几天在吴家,连枝儿必定是过的极好的。刚连枝儿从轿子上下来,连蔓儿就注意看了连枝儿的脸色。连枝儿的脸色现在是白里透红,还淡淡地擦了一些脂粉,更显得粉面桃腮,春风满面,眉眼间都是羞答答的喜意。

    连枝儿的性格隐忍,但却并不擅长伪饰,有这样的脸色和神情,是很能说明一切的。

    连枝儿从轿子上下来的时候,旁边虽有丫头和婆子扶持,吴家兴却还是极自然地上前扶了连枝儿一把。还有之后,吴家兴和连枝儿之间虽然没说几句话,但是吴家兴的一些小动作却处处体贴,小夫妻两个眼神相交,那种恩爱、欢喜也不是能够伪装出来的。

    虽然说,刚成亲这几天,并不能够保证以后天长日久总是这样。但是良好的开头则是以后美好生活的基础。

    张氏先是低声问了几句体己话,接下来就细细地问起连枝儿这几天在吴家的生活起居。

    连枝儿在炕上坐了有一会。慢慢地不那么害羞,她知道张氏这是关心她,对于张氏的问话就都一一的答了。

    “……跟我过去的四个家人。已经改了名字。”连枝儿就告诉张氏和连蔓儿道。

    那一家四口,因为连枝儿的坚持,如今都随了吴姓,吴玉贵今天已经拿着他们的身契往县城的衙门里去,重新登记上档子。那汉子如今改名叫做吴忠,他媳妇钱氏从此自然就被称作吴忠媳妇了,至于那一个小厮和一个丫头。则分别改名叫做吴栓子和吴小梅。

    说起来,小厮和丫头的名字并没有改,只是跟了吴姓。只有那汉子连名带姓的都改了。

    “……第二天,我就让吴忠和他媳妇到前院去,还有栓子,都让他们听公公婆婆的安排。小梅也让我打发过去。让她伺候家玉去了。”连枝儿就告诉张氏和连蔓儿。在成亲第二天,她是如何处理陪嫁过去的这个四个家人的。

    “你这么做就对了,我的枝儿本来就懂事,如今更长大了,事情做的周全。”张氏连连点头,赞同连枝儿的处置。

    连蔓儿也笑着点头。连枝儿这么做,倒不是平常人说的会来事儿,她是出于一片对公婆孝顺。对丈夫敬爱和对小姑子友爱的心思。就是在娘家的时候,有什么好东西。连枝儿历来也是先敬着连守信和张氏,再让着弟弟妹妹们的。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想出来要给连枝儿陪嫁家人,就是为了帮连枝儿的忙,让她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个帮手。连枝儿作为吴家的长子媳妇,也是唯一的儿媳妇,按照这个社会的要求,她要上孝公婆,下抚小姑。而将这几个家人直接安排去伺候吴玉贵、吴王氏、吴家兴和吴家玉,其实也是在帮连枝儿尽责。

    而这样做,还更能获得吴家人的好感和认可。

    连枝儿出嫁的时候,连蔓儿就想到了这件事,不过她并没有特意去提醒连枝儿。因为以她对连枝儿的了解,她已经能够猜到,连枝儿会将这几个家人都交给吴王氏来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