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推广,制造这样的效应,没有哪户人家比沈家更合适。

    而且,正巧,他们跟沈家也最熟。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沈六的大腿已经牢牢地抱住了,要他帮这样一个忙,应该并不过分。连蔓儿就将想要借重沈家,宣传连记烤鸭的意思说了出来。

    鲁先生、五郎、连守信和小七都点头。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求他帮忙办事,也不白求。咱们将这烤鸭店的干股送给他一部分。咱们这烤鸭店在府城里,以后还有很多事要沈家照应才好。”连蔓儿又道。

    这个想法,早在五郎开始盘酒楼的时候,连蔓儿就和五郎模糊地谈论过,只不过现在想法更清晰了。

    要在府城开大铺面,背后的靠山必不可少。就说那一条广聚大街上林立的那些家店铺,哪一家的背后是没人的那?这并不是一时一地的特殊现象,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的一种联合。

    在锦阳县城,她们自家就足够做背后的靠山,但是在府城,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是小铺面还可以,可连蔓儿对连记烤鸭店的期许,明显要宏大许多。

    而在府城,已经有了和沈家的良好交往,她们自然不会放弃沈家这尊大佛,舍近求远地去拜别的小菩萨。

    一家人都没异议,鲁先生见多识广,知道这是一般大店铺通用的做法,自然也点头赞同。大方向定了,一家人又商量了半晌,将细节部分也定了下来。

    下晌,沈家打发了两辆马车来,接了鲁先生、五郎、连守信、小七和连蔓儿,就往沈府来。

    沈宅在沈城的正中,也就是那个大井字的中间方块内。这方块内从南到北又分为两部分,北面,正对着沈城的北门,是总兵衙门。沈府与总兵衙门隔了一条街。连蔓儿所坐的马车经由总兵衙门的东侧,横跨衙门前的街道的时候,连蔓儿偷偷地将车帘掀开一个角,朝衙门口张望了一眼。

    侧面的一瞥,并不能看见全景。不过这一瞥之间,留给连蔓儿的印象已经足够深刻。那是一股子威风凛凛的肃杀之气。

    经过总兵衙门,最后来到沈府前。沈府为皇命赦造的国公府邸,其门庭绚丽、器宇轩昂。平常日子,沈府的正门紧闭,马车转入东侧一个角门,在一座粉白的影壁前停下来,之后,连蔓儿一行人换乘小轿,最后在一座三层的楼阁前停了下来。

    “这就是凤凰楼。”下了轿,五郎悄声对连蔓儿道。

    ps 先送上一更,稍后有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

    二更,求粉红。

    沈家的凤凰楼修建在高高的青砖石台上,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凤凰楼青砖碧瓦,上为三层楼阁式的歇山式顶,楼四周是朱红栏杆,气派非凡。

    众人拾级而上,楼门口匾额上是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据说,是先有的这凤凰楼,后来才有的沈宅。而紫气东来这四个大字,则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亲笔御提。

    凤凰楼外已经足够气派,走进楼里,就见雕梁画栋,一几一案、一瓶一盏,各处装饰摆设,无不华丽非常。

    沈家几代经营辽东,自然府库丰厚,而这凤凰楼里的摆设更有许多是御赐之物。

    小丫头在前头领路,进了楼里又顺楼梯向上,来到二楼。这一路过来,楼外侍立的全是青衣青帽的小厮,楼内则全是穿鸭蛋青色背心和豆绿色裙的丫头。每隔几步就有这么一个名头正脸的丫头侍立,各个敛声屏气。连蔓儿左右略看了看,就见屋宇深处隐约也有丫头站着。

    不知这楼里服侍的有多少人,却始终是鸦雀无闻。连蔓儿回想起第一次去宋家见宋家老夫人时的情景,想来那位老夫人摆出来的便是沈家的气派吧。只不过,真跟这沈家比起来,还是天差地别。

    到了二楼,领路的小丫头在一扇门前停下来。就有门边侍立的丫头走了进去,少顷,那丫头出来,就挑起门帘,说了一声请。

    鲁先生、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鱼贯走了进去。这一路过来,在楼下已经看了不少,但是这屋内的豪华程度,还是让连蔓儿吃了一惊。

    虽是如此,连蔓儿的目光并没有在屋内的摆设上多坐停留,几乎是一进门,连蔓儿就看见了沈六。

    沈六今天穿了一件银色遍地金的蟒袍,头戴玉冠、腰扎玉带。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他就那么坐着。不说不动,这满室的繁华就都成了陪衬。

    以鲁先生为首,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齐齐下拜。

    “都不必多礼,”沈六清亮的声音响起,“看座。”

    众人谢过都依次坐了,就有小丫头悄无声息地进来,奉了茶果。

    “是昨日到的。可准备好了,府里已经给你安排了院落,就搬过来吧。有事情正要烦劳。”略作寒暄,沈六就向鲁先生道。鲁先生要随同沈家护送沈谨的队伍进京,这期间,沈六还有事情要吩咐鲁先生办。因此在府里为鲁先生安排了住处。

    而鲁先生虽然受了沈家的大恩,如今却是皇命要起复的,沈六对他说话,亲切中还有几分客气。

    “回六爷,”鲁先生忙道,“六爷有事尽管吩咐,我就不搬过来了。这些日子,还是住在我两个学生家里。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好在两下相距并不远。定不会耽误了六爷的差事。”

    “你既这么说。那就随你。”

    鲁先生连忙道谢,五郎和小七也都站起身。向沈六拱手施礼道谢。

    沈六的目光在五郎和小七的身上扫过,最后似乎是不经意地在连蔓儿的脸上顿了顿,不过,他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接下来,沈六就向鲁先生交代了几件事,随后,就让人领了鲁先生出去。此次进京,不仅是送沈谨进宫,还是为了皇帝贺寿,沈家要准备的事情很多,正有用到鲁先生这位大才子的地方。

    屋内只剩下连家的几口人,沈六的脸色似乎又柔和了一些。

    “你们兄妹也来了,是第一次来府城吧。”沈六道。

    这显然是跟连蔓儿和小七说话。

    “回六爷,是的。”连蔓儿和小七忙道。

    “你们不用学那些人说话,听着别扭。”沈六眼睛微眯,扫了连蔓儿一眼,“从前在乡下是怎样,在这里还是怎样就好。”

    连蔓儿听见沈六这样说,不由得嘴角微翘。六待她们,即便是与待大才子、即将被朝廷重用的鲁先生相比,还多了几分的优容。沈六能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心里记着连蔓儿曾经救过她。

    认识一个人,有时候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正确,只有长期的相处,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

    连蔓儿救了沈六,当时并没有存让沈六报答的心思。她那个时候,甚至不认为她会再见到沈六这个人。但是,命运就是那么有趣,她不仅又见到了沈六,还将这份交往维持了下来。

    第二次见到沈六,沈六的态度冷淡、疏离。再联想第一次面对沈六的情景,连蔓儿那时候认为,沈六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目无下尘,因为不可控的原因欠了一个乡下小姑娘的人情。可他高傲的个性并不容许他承认这一份人情,他想要干脆利落地用银钱将事情解决掉。

    沈六不会从心里感激她,也不会将她视作恩人,这是连蔓儿当时的想法。

    但是,以后的接触,渐渐地扭转了连蔓儿对沈六的这种认知。沈六一直记着她的救命之情,虽然他不徐不疾,清清冷冷,但是他心里记着这件事。

    连蔓儿不知道换做别人对此会有怎样的看法。但是她自己,却是欣赏并喜欢沈六的这一点。比起如同她在许多话本、演义中读到的,以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种,一上来就轰轰烈烈的报恩、虎头蛇尾的方式,连蔓儿更倾向于沈六这种。

    历久弥新、香远益清。

    这是一开始,连蔓儿绝没想到会出现在沈六身上的品质。这让她非常欢喜。那欢喜也是历久弥新、香远益清。

    当然,一个好还不是真好,两好并一好,才是真正的好。如今两家能处成现在的关系,也因为连蔓儿家一直做的不错。连蔓儿从没有过携恩图报,也没有一味索取、不知付出。

    “好。”因为对沈六那难得的品质的欣赏,以及对两家如今关系的自在,连蔓儿当然不介意还像从前一样跟沈六说话。其实她心里,也不喜欢那种以下对上的说话方式。

    “六爷这些天,是不是就不出门了?”又略交谈了几句。连蔓儿就向沈六问道。

    “过些天要进京为皇上祝寿。这些日子,应该不会出远门。”沈六不知道连蔓儿问话的用意,因此答的很谨慎。“蔓儿,你这是有什么事?”

    沈六这么直接的问出来,倒也省了连蔓儿再绕圈子。

    “我们想为六爷今天的晚膳加一道菜。”连蔓儿就笑着道。

    “哦?”沈六眉头微挑。

    连蔓儿就将五郎如何从南边带回来了合浦鸭,如何说起一路上的美景和美食,她自家如何闲着没事。试着做了烤鸭的经过简略了说了一遍。

    “五姐和九哥在三十里营子的时候,已经尝过了,都说好吃。早就想让六爷也尝尝,只是一直没得机会。”连蔓儿笑着道,“如今我们用合浦鸭的鸭苗,专门精心饲养了些填鸭。做出来的烤鸭味道更美,想请六爷尝一尝。”

    “只是尝一尝?”沈六看着连蔓儿,意味深长地道。

    “这府城里,还有什么事能瞒得住六爷。”连蔓儿也不藏着掖着,“不过,那还得看六爷吃过我们的烤鸭,绝不觉得好吃。”

    沈六没有表态,只示意连蔓儿继续说下去。

    “我们打算在府城开一家烤鸭店。若是我们做出来的烤鸭合了六爷的口味。那这家店铺自不用说,肯定客似云来。如果。六爷不喜欢我们的烤鸭。那我们也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