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咱这慢慢地就能办个大的养鸭场。”连蔓儿点头。

    “没错,就是养鸭场。”五郎点头赞同,“不只供咱自己的酒楼,还能供锦阳县、辽东府的各大酒楼。”

    连蔓儿抿了抿嘴,对五郎的后半部分打算,她有不同的意见。

    “哥,你跟我说说,你这一路上吃的鸭子,都是咋个吃法?”连蔓儿向五郎询问道。

    五郎很愿意给家人讲他路上的见闻,美食这一部分也不例外。听了五郎的讲述,连蔓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五郎这一路吃过来,鸭子的做法各种各样,却没有连蔓儿最爱的“北京烤鸭”。方才她见了那些合浦鸭,又听五郎说了合浦鸭最好吃,甚至还是进贡的鸭子,就已经想到了“北京烤鸭”。唯一担心的是,就是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北京烤鸭”,现在听了五郎的叙述,这个担心就不存在了。

    “卖肉鸭给酒楼固然好,要是咱能做出更好吃的合浦鸭来,那不是更好。”连蔓儿就笑着道。

    “那当然更好。”五郎就道,想想连记的包子,就知道如果真能做出比别人家好吃的鸭子来,那将会带来怎样的收益。“就是这样可比单卖肉鸭更难了。”

    五郎的意思是说,想要做出比别家都好吃的鸭子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连蔓儿就道,“咱们有那么多食单,还有咱娘的手艺,多试试,总能试出来。……就是试不出来,到时候也不耽误咱卖肉鸭。”

    “那倒是。”五郎点头。

    “哥,到时候你就负责品尝。”连蔓儿又道。

    “这是好事,我还能不答应吗。”五郎笑道。

    连蔓儿前世就爱吃“北京烤鸭”,还曾参观过某著名烤鸭店的厨房,对于烤鸭的工序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她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工序记起来,然后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当烤鸭的技术成熟之后,她就可以创办自己的烤鸭店了。

    连蔓儿一边心里筹划着,一边拿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只是要创建烤鸭店,还有合浦鸭的鸭绒也要利用起来。刚才她特意叫厨房的人将宰杀的合浦鸭的鸭绒拿来给她看了。那鸭绒洁白、柔滑,用来做羽绒的被褥、服饰是极好的。

    用鸟类的羽毛做衣裳,其实由来已久。比如说魏晋时期的鹤氅,还有将鸟类羽毛制成丝线纺入布匹里面的工艺,就在这个朝代也是有的,不过极稀罕、珍贵就是了。

    而将鸭绒替代棉絮,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工艺,做出来的衣裳或者被褥,却比棉絮的更轻柔更保暖。其销路肯定是没问题,连蔓儿甚至有信心将其打造成时兴的产品。而且,原材料是取自烤鸭的废弃料,这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利润率。

    在心里规划好了,连蔓儿却没有一股脑的将她的规划都说出来。这天晚上,连蔓儿翻查书籍直到半夜,被连枝儿催了几次,甚至张氏都过来催她了,她才肯放下手里的书册和笔去睡了。

    第二天,连蔓儿捧着她翻查出来的几卷书册,将其中的内容指给五郎看了,并宣称,她想到了一种极好的烹调鸭子的方法。

    “就做烤鸭。”连蔓儿告诉一家人道。烤鸭并不稀奇,而且各式各样的烤法都有,食单上有相关的记录,别的一些书卷上也有或详或简的记载。连蔓儿挑拣了一些,又添加和改动了一些,就成了一份特制的烤鸭食谱。

    “要做这个烤鸭,咱们还得先定做个炉子。”连蔓儿指着自己策划书上的第一项,说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表礼

    烤鸭一般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挂炉烤鸭,另一个是焖炉烤鸭。两个流派各具特色,挂炉烤鸭为明火,焖炉烤鸭为暗火,因此挂炉烤鸭的火候更容易掌握。但是挂炉烤鸭的成本比较起来更高,首先一个它要求柴火必须为枣木、桃木、梨木等果树。不过用果树柴禾烤出来的鸭皮和鸭肉味道和卖相都更胜一筹。

    连蔓儿自己更喜欢吃挂炉烤鸭,她又经过比较,最后决定就采用挂炉烤。连蔓儿根据自己的回忆,加上从书卷中查到的资料,画了一个挂炉的图样。她牢记一人智短、三人智长,画完了图样之后,就特意拿到书房给鲁先生和五郎看。

    连蔓儿向鲁先生和五郎大致解释了挂炉的用途,鲁先生博学广记、见多识广,对连蔓儿打算要特制挂炉烤鸭的想法很感兴趣,最后挂炉的图样是经过三个人好一番论证,又经过了鲁先生的润色才最终成稿。

    看着最终的图样,鲁先生表示对连蔓儿即将特制的烤鸭十分期待。

    连蔓儿心里暗笑,鲁先生身上也有某种属性,如果是普通人,一般称之为吃货,不过因为是鲁先生,就得称之为美食家。当然,这种属性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汇——饕餮。

    有了图样,接下来就是找匠人打制挂炉。这件事就交给了连守信,要制作秘制的烤鸭,连蔓儿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准备。

    要做烤鸭,一般饲养的合浦鸭还不够,最好的是填鸭,也就是采用填鸭的方式喂养。填鸭的喂养方式古已有之,但是却没有被推广,因此记录也非常的少。连蔓儿对此是有所了解,但是关于具体的饲料配比,还有每天每顿的填喂食量,这些她却没有准确的数据。

    为了掌握这个数据,连蔓儿决定亲自饲养那二十来只合浦鸭。这样,就可以通过每天的观察实验来调整和确定填喂的数据。连蔓儿的打算是,等她掌握了这些数据,差不多那一批小合浦鸭也已经孵出来了,到时候正好用的上。

    秘制烤鸭中,对于鸭子的制备,包括宰杀的方法和取内脏等,也有严格的要求,连蔓儿将这些都说给了张氏听,就由张氏带着韩忠媳妇去练习了。当然,合浦鸭太少,不能作为练习的对象,她们只能拿家里养的本地鸭开刀。

    这个活计对于擅长厨艺的张氏来说,一点也不难。

    而连蔓儿这些准备工作的结果,在自家的餐桌上表现的最为明显,那就是,一家人几乎每天都能吃到鸭子做的菜。鸭肉偏凉,在这个季节吃也算合宜。尤其是老鸭汤,一家爱人喝了一段日子,皮肤都好的不得了。

    这些准备工作都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连蔓儿也没有急于求成的意思,她每天除了亲自照料那二十来只的合浦鸭,还会去跨院看看大贵和大贵媳妇孵小鸭。

    在挂炉打制好送来之前,连蔓儿还是有很多闲暇的。

    因为先顾着合浦鸭这件事,五郎带回来的各种土产、表礼,连蔓儿是到了第二天才腾出工夫来整理。五郎带回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看着这些东西,几乎就看到五郎的整个行程摆在了眼前。

    一个小物件,就能引出一段景致,也许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连蔓儿几个都特意等到五郎在家的时候才来分拣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听五郎讲那些沿途的风景和趣事。

    这么多的东西,除了自家留用的,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又商量着分拣出几份来打算送人。张家的,吴家的,王幼恒的,还有连叶儿的。除了这几个人之外,连蔓儿还特意另外分拣出三份来,一份要送给沈谨,另一份则是送给沈谦,还有一份送给楚先生。

    这天,连蔓儿将三份表礼都收拾妥当,就和鲁先生、五郎、还有小七一起往念园来。

    进了念园,鲁先生、五郎和小七拿了给楚先生和沈谦的表礼往小山居去,连蔓儿则带着小喜、小庆两个丫头,拿了给沈谨的表礼往荷轩来。

    连蔓儿给沈谨挑的东西并没在意价值,而都特意挑的各地特有的有趣的小玩意儿,自然给沈谦的那一份也是如此。

    沈谨看着在桌案上摆了一溜的各色玩意儿,颇有些吃惊。她在想,连蔓儿不会是将自家哥哥带回来的东西都给她送来了吧。

    “……我们都没出过远门,我哥出去这一趟,恨不得将外面的东西都搬回来给我们。”连蔓儿笑着向沈谨解释道,“小九哥那天应该看见了,几大车都是这些东西。我捡我喜欢的挑了好些,这是从我那一份里分了一小份给你的。”

    这是告诉沈谨,这些东西只是五郎带回来的东西的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是连蔓儿将自己的送了些给她,并不是五郎送东西给她。

    连蔓儿这样体贴,沈谨自然高兴。小姑娘,哪里有不稀罕新鲜东西的那,何况在连蔓儿跟前,沈谨也不用拘束,就一一看了起来。

    “你哥这次和鲁先生,可走了不少的地方啊。”沈谨感叹着道。

    “是。”连蔓儿点头。

    “这些你都有?”沈谨又问。

    “都有的,还多很多,有笨重的没给你拿来,一会我说给你听,你要是喜欢,我打发人搬来给你。”连蔓儿就道。

    “你哥对你可真好。”沈谨就道。

    “嗯。”连蔓儿点头认可。

    “你们兄弟姐妹的感情也好。”沈谨又道。

    “五姐,这个你不用羡慕我吧。看你和六爷,还有小九哥,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的。”连蔓儿就道。

    沈谨笑着看了连蔓儿一眼,有些话沈谨没有说出来,她和沈六、沈谦的关系是很好,但是在府里,一举一动都有规矩约束着。沈谨看连蔓儿和小七相处,其实心里很羡慕她们姐弟的亲热。

    “那也是。”沈谨点头,又扭头去看连蔓儿给她带来的礼物。

    连蔓儿给沈谨挑的有成盒装的雨花石,两方造型奇巧的砚台,盒装的鸡血石印章料坯,桃花坞木刻年画,羽毛扇,一套紫砂茶具,另外还有几幅绣品,一副苇画……,最后还有几包各地的茶叶,和几包各色的果脯蜜饯等。

    沈谨每看一样,连蔓儿就给她讲解一样,连同五郎说的趣事也跟沈谨讲了,到后来,连蔓儿还没来得及讲,沈谨就迫不及待地问她了。

    两个人看东西看了半晌,沈谨显然心情非常好,她将那几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