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起老宅,就是无限的烦心事,所以,大家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吴王氏和张王氏更是凑在一处,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些什么。

    很快酒席就置办好了,前厅一桌招待男客,后院一桌坐的是女客。吃过了饭,连老爷子,陆家父子和吴玉贵一家都先后告辞,张青山也让张庆年去套车,要回家。连守信和张氏就留张青山和李氏在家里多住些天,老两口就说要过年了,家里也有事,不肯留。

    张氏带着连蔓儿早就将给张家的年礼都准备好了,有四板冻豆腐,四条大鱼,四只鸭子,四个尺头,十斤猪肉,十斤羊肉,十斤牛肉,一袋五十斤的春小麦面粉,一袋二十斤的大米,两坛葡萄酒,两坛白酒,另外还有两盒茶叶和两匣子点心。

    另外,张氏还给李氏拿了一篮子的咸鸭蛋,因为张青山家里没养鸭子。

    连蔓儿给李氏,张王氏,张采云和没来的胡氏的那些小百货自然也都包好了,装上了车,张采云刚才在屋里就看到了这些东西,喜欢的了不得,李氏和张王氏也很开心。

    连老爷子收了张青山送过去的礼,也让人送了两匣子点心过来。连蔓儿看那两个点心匣子十分眼熟,就想起来,这是前几天宋家的老夫人托他们给连老爷子和周氏捎来的。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舍得吃,一直留着,现在给了张青山做回礼。

    逢年过节,庄户人家走亲戚,很多都是买上两包槽子糕。而这样的槽子糕,收礼的人家大多也舍不得吃,而是留着给别人送礼。大家都是如此,这样的两包槽子糕很可能要经过很多人的手,最后,甚至有送回最开始送礼的人家的情况。

    而点心匣子,是比槽子糕更高档的礼。连老爷子和周氏这么做,就不奇怪了

    连蔓儿还知道,宋家老夫人送的那盒鹿茸片和高丽参,已经被连老爷子打发二郎给送到镇上的当铺,当了些钱出来,留着要一家过年。至于那几个尺头,连老爷子和周氏则留下了,因为口粮虽然有了,但是一家老小还都要添置衣裳。

    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一切供给都是充足的,并不需要够的这样俭省算计,但是他们要顾着上房一大家子人口的衣食,也只能如此。

    转眼就是冬月底腊月初,何老六媳妇那几口人并没有从老宅搬走,听说是他们给周氏磕头认错,说好了,等开春就搬出去。

    连蔓儿对此时并没有关注,一家人挑了个晴朗的好日子坐车进了城,今年有些年货他们要在县城里置办。

    进了县城自然是去柳树井胡同的宅子落脚,张氏和连枝儿是第一次来,在看过了宅子,连记百货铺子和连记酒楼,后来又去看了租出去的铺面之后,张氏欢喜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些,真的都是咱们家的。”张氏还故意问连蔓儿。

    “当然了,娘。”连蔓儿笑着答,连续确认了好几次,张氏才相信了。

    看过了自家的铺子,接着就是去逛别的铺子,娘儿几个首先来到了县城最大的银楼。这次,连蔓儿略过了银首饰,直接奔赤金的首饰去了。

    “姐,咱挑自己喜欢的。娘,你也自己挑。”连蔓儿告诉连枝儿和张氏。

    一两金十两银,而且县城的大银楼,这额外的手工费用也不是青阳镇上的小首饰铺子可比的。连枝儿和张氏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不过被连蔓儿劝说着,又想到家里葡萄酒,还有鱼塘和荷塘的收入,娘儿两个也就放开了。

    连蔓儿首先就帮张氏挑了一对龙凤赤金镯子,两只镯子各重约一两二钱,然后又挑了一对各重二两的泥鳅背赤金镯子。

    连枝儿见那龙凤镯好看,就也挑了一对。

    “娘啊,该给我姐置办嫁妆了。”连蔓儿抿嘴笑道……送上第二更,二月的最后一天了,大家手里有粉红票,投给《重生小地主》吧,急需大家支持……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五百五十四章 变故

    第一更,三月第一天,求保底月票。

    连枝儿的脸就微微有些泛红。

    关于连枝儿的嫁妆,张氏和连守信其实在连枝儿定亲后,就开始陆陆续续地置办了。比如说去太仓的时候,张氏买了许多的棉花,那就是为了给连枝儿做陪嫁的被褥。又比如说,连守信在建新房买木料的时候,格外买了些,那也是为了给连枝儿做陪嫁的,比如说陪嫁的大小柜子,箱子,甚至子孙桶等。现在在连家的跨院,就有木工正在做着这样的木工活,由连蔓儿家爸包吃住,并付给工钱。

    至于其他陪嫁的东西,张氏也在一点点的准备。

    庄户人家嫁女,一般有两件纯银鎏金的首饰,那就是还不错的人家。金钗布裙,才是庄户人家最常见的情况。不过,以连蔓儿家现在的条件,连枝儿的陪嫁,金首饰自然是不会少。

    所以,连蔓儿看连枝儿选了龙凤镯,就故意打趣她。

    “枝儿啊,你稀罕啥,随便挑。”张氏就道。

    虽然张氏这么说,但连枝儿却是极为懂事的女孩子,她只挑了一对赤金龙凤镯,一对金丁香,又挑了两根金簪子,就不肯再挑了。

    “这个挑的就过年的时候戴吧,真要给我姐准备嫁妆,到时候咱再请人打圈套的头面。”连蔓儿想了想,就道。

    张氏觉得连蔓儿说的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连蔓儿给帮着张氏和连枝儿挑选完,她也没忘记自己。连蔓儿给自己挑了一对各一两重的虾须镯。又挑了一对同样的给连枝儿,另外她也给自己挑了赤金的龙凤镯,金丁香,小凤尾金簪。镶珠小金钗。她还挑了赤金的压发和扁簪,都是和连枝儿一人一份。另外,连蔓儿还挑了几个金戒指。有素金的,有镶嵌的,打算回去一家人分了戴之外,剩下的还可以送人。

    除此之外,连蔓儿又另外挑了四个赤金璎珞的项圈,四个不同样式的金锁片,这是五郎。' ~'连枝儿,小七和她自己一人一套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银的,现在正好又添一套金的。

    挑完了金首饰,连蔓儿和连枝儿,张氏一起挑了些花样精致的银首饰。临出门时,银楼的掌柜又拿了几对极漂亮的金镶玉镯子出来,连蔓儿又和连枝儿一人挑了一对。娘儿几个花出去一整包的银子,一人收获了一匣子的金首饰,连枝儿和连蔓儿的自然最多,张氏却不肯多买。

    最后,连蔓儿还问了银楼的掌柜,有没有手艺好的匠人,能够打造成亲的全套金头面的。要掌柜的推荐给她们。连枝儿不急着成亲,但是头面可以提前慢慢的打制,毕竟慢工出细活。

    从银楼出来,一家人又奔了皮货铺子。因为早和铺子的掌柜打了招呼,她们一进门,就被请进雅室待茶。那掌柜的亲自带着人,捧了铺子里最上好的皮子让她们挑选。

    连蔓儿就挑了几件灰鼠,几件银鼠,又挑了几件秋板的貂鼠。

    连蔓儿自己打算做一件灰鼠的皮裙,一件灰鼠的皮袄,再加一件银鼠的马甲。至于貂鼠皮,她打算做一个貂鼠的昭君套,再做一件貂鼠的大毛披风。

    这还是考虑到自己正在长身体,做多了,明年穿着不合适,要不然,连蔓儿肯定要多做两件。连枝儿却说只要做一件灰鼠的马甲就行了。

    “蔓儿总要出门,我又不出门,做这么多衣裳干啥。”连枝儿如是说道。

    其实,连蔓儿明白,连枝儿是问过了掌柜这灰鼠皮,银鼠皮和貂鼠皮的价格,觉得太贵重了。再加上刚才在首饰店里花的钱,又考虑到家里要为她添置嫁妆,又要花用大笔的银钱,所以自己就想俭省一些。

    俭省却是不必,但不必要的浪费却是可以避免的。(· )即便娘儿三个里面花钱最不心疼的连蔓儿,其实在消费上面,也是颇为理性的。

    按照连枝儿的年纪,她的身量也还能长。

    “……这一批的皮子格外的好,好几年没出过这么好的皮子了。”那掌柜的见她们低声商量,就在旁边笑道,“就是现在不急着做衣裳,买下来,留着以后再做,也划算的很。”

    掌柜的话,正应了连蔓儿的心思。

    “娘,咱就多买几件。到时候咱们看,给我姐陪送做成的衣裳也行,陪送毛皮也行啊。”连蔓儿就道,“现在买了,也省得到用的时候,找不着好毛皮。”

    “我哥,小七,还有我爹,这过年咋地也得一人也做上一件两件的吧。”连蔓儿又道。

    听连蔓儿这么说,张氏自然没有异议,当下,娘儿三个就挑了许多的毛皮,让皮货铺子的人直接送去她们在柳树井胡同的宅子。

    接下来,娘儿三个又逛了几家铺子,买了各色的尺头,又选了些南边运来的干货,干果蜜饯等,林林总总的东西大包小包地几乎塞满了车子,才心满意足地回了柳树井胡同的宅子。

    皮货铺子很快就将她们挑的皮货送了过来,连蔓儿又打发人请了县城有名的裁缝过来,给娘儿三个量身量,选皮货,选尺头,定衣裳的样式。

    张氏是一身皮袄,皮裙,一件皮大氅。连枝儿和连蔓儿也是一身的皮袄,皮裙,大毛的披风。连蔓儿和连枝儿另外还定做了昭君套,灰鼠袖筒。连蔓儿额外多一件银鼠的马甲。

    至于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则是一人一件皮袍子,五郎多一件皮大氅,小七多一件皮披风。

    连蔓儿在皮货行的时候,额外买了熟好的鹿皮,又叫了县城有名的鞋匠来家里,给一家人一人定制了一双鹿皮靴。

    为了采办年货,一家人在县城住了两宿,第三天吃过早饭才坐车回了三十里营子。

    到家之后,钟管事就迎了上来,将买回来的东西从车上卸下来,进了屋,钟管事刚要向连守信禀报事情,外面就禀报说二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