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秦记-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张良心有所动地道。

    刘邦看看四周,压低声音道:“不瞒先生,本公心里确有计划,只是时间尚早,不宜向先生吐露一二,还望先生能够体谅。”

    张良道:“能成大事者,正当如此,应该惜字如金,这样一来,张良心中也就放心了。”

    刘邦道:“不过本公倒想听听先生的高见。”

    张良笑了笑道:“须知一个人的心中生疑,再要让他对你重新信任,实在很难,虽然你以两件东西可以暂时让项羽对你放心,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以项羽的性情为人,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此次鸿门之行,我们要想有所收获,全身而退,就必须学会以退为进。”

    刘邦眼睛一亮道:“何为以退为进?”

    张良侃侃而谈道:“其实项羽此时对你顾忌最深的,绝不是你是否与问天楼有所勾结,这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顾忌的,是当日你与他在楚怀王前的一个约定!”

    刘邦若有所悟,喃喃而道:“当日我们众将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在关中封王,可是本公并没有这样做呀!”

    张良道:“此时楚军之中,以项羽势力最大,沛公你紧随其后,对他来説,你已是他此刻最大的威胁。倘若你在关中称王,而他依然是大将军衔,你説他又怎会甘心呢?可是假若他不让你称王,必会失信于天下,这更非他愿意看到的事实,所以他干脆借这个势头,师出有名,将你铲除,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你説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邦惊出一身冷汗,惊道:“那可如何是好?本公岂不是进退两难吗?”

    张良道:“进也许很难,但退却十分容易。我们既然知道了项羽的心结,对症下药便可确保全身而退。”

    刘邦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忙道:“还请先生指教。”

    “关中乃天下最富之地,却不是养兵蓄锐的上佳之所,而且你若不主动提出退出关中,只怕项羽的心结未解,后患依然无穷。所以此次鸿门之行,你只须向项羽提出放弃关中,自辞王位,再加上虞姬从中説合与卫三公子的人头,可保你全身而退。”张良不慌不忙地説出了他的计划。

    刘邦心中一动:“这也正是我心中所想的,看来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他心怀远志,对眼前这暂时的利益看得很淡,根本就不会计较其中得失。他此刻从长远着想,必须早日远离项羽的控制,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发展势力,所以他的思路与张良一拍即合,惟一的不同,是他想得更多,甚至考虑到了退的地点。

    他必须选择这个地点,因为这个地点正好也是登龙图所示的藏宝地,这是他的秘密,所以他没有説出来。

    就在他沉吟之际,一声号角蓦然响起,抬头一看,不知不觉中,马队已到了舞马渡口。

    舞马渡口乃是鸿门至霸上的必经之路,山势虽无险可凭,但两岸平川上林木繁茂,野草遍地,亦可为善谋者利用。此处只距鸿门不过十数里远,郭岳、尹纵率领万人铁骑在对岸相迎。

    “项大将军麾下郭岳、尹纵受命相迎沛公!”郭岳、尹纵一见刘邦现身,同时拱手,虽然有一河之隔,但声音中隐挟内力,传至很远,方有隐隐回音。

    刘邦放眼望去,只见对岸两员大将昂首马上,英气勃发。在他们的身后,上万马队更是排列整齐,布阵严明,由不得他暗赞一句:“项羽之所以从来不败,全在于他的治军森严呀!”心中顿时沉重了不少。

    “有劳二位将军!”刘邦赶忙还礼道。

    当下一舟摆出,郭岳与尹纵同时上舟,过得河来。

    郭岳与刘邦有些交情,当日刘邦投身项梁之初,曾经一同打过几场大仗,是以礼毕之后,微微一笑,道:“数月不见,沛公是愈发精神了!”

    刘邦笑道:“郭兄又説笑了。”

    尹纵道:“真该向沛公贺喜才对,你以十万大军先入关中,竟然盖过了我们四十万大军的风头,消息传来,可把我们震住了。”

    刘邦谦逊地道:“此功不在于我,而在于大将军,若非是你们牵制了章邯的主力,这关中只怕至今还是大秦之地。”

    三人同时大笑,笑毕之后,郭岳神色一正道:“你我交情归交情,正事要紧,大将军有令,请虞家小姐先行一步,他已在帐内恭迎,至于沛公及随从,还请暂时在此等候,听候命令!”

    刘邦心知项羽的用意,也不做声,当下将虞姬的大车送入舟中,由郭岳、尹纵护着,送过河去。

    张良微一皱眉道:“沛公,只怕麻烦来了。”

    刘邦看了他一眼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张良道:“项羽点名要虞姬先行,只怕并非色心萌动之举,他真正的用意,是想从她的嘴中套出你入关中之后的一切行动,以利他作出决断,倘若虞姬所言对你不利,只怕此处就是我们的葬身之地!”

    “本公早已料到项羽有此一招,还请先生放心。”刘邦知他所言非虚,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谁又能知道虞姬其实已非此虞姬,而是他安排的彼虞姬?他需要的,正是这位虞姬的这张嘴。

    果不其然,未及一个时辰,郭岳、尹纵飞奔而至,放出十艘大船,分批将刘邦一干人等接过河去。

    队伍重新启动。

    行在路上,刘邦故意落后一步,与郭岳并骑。

    “郭兄,此次大将军进入关中,何以到了鸿门便停步不前?害得本公在霸上好生相望。”刘邦悄然问道。

    郭岳看看两边,道:“大将军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他之所以不前,不是不能,而是不敢,他可不想让天下人耻笑他是一个失信于人的小人!”

    刘邦心知肚明,知道张良的推断丝毫不差,却故作恍然大悟道:“哎呀,本公可忘了这一茬了,若非郭兄提醒,本公只怕还一脸糊涂。”

    “你心里知道就好。”郭岳悄然道:“沛公,我有一句话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此事关系到你的性命,否则可别怪兄弟我没有提前提醒你。”

    刘邦忙道:“那是自然,还请郭兄赐问!”

    郭岳正色道:“前些日子,我听人説,问天楼的卫三公子曾经在霸上出现,还有人传言,説是你与问天楼来往密切,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刘邦佯装色变道:“这全是谣传,本公在霸上之时,也曾听到了一些风声,是以此次前来,不仅是迎接大将军前往霸上,而且还要清洗冤情,摆脱嫌疑。”

    郭岳眼现疑惑道:“我虽然相信你,只怕大将军未必肯信,这倒不是大将军疑心太重,实在是因为説出此话的人太有名气了,由不得大将军不信。”

第七卷 第十六章 鸿门之宴

    刘邦心中一惊道:“他是……”

    “此人正是江湖上传言‘一字千金’的五音先生,据説他重诺重义,数十年来从不説谎,又是五阀之一,你説大将军又怎能将他的话置若罔闻,当作谣传呢?”郭岳神情肃然道:“何况流云斋与问天楼乃是世仇,若是此事属实,只怕你的处境危矣。”

    刘邦心中早有盘算,不慌不忙地道:“多谢郭兄关心,本公既然敢来鸿门,本身就説明了自己的清白,五音先生虽然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但在事实面前,流言自会消散无形。”

    “如此最好。”郭岳见他显得极有把握,神色稍缓道。

    转过一片树林,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微风中飘扬,旗帜之下,便是连绵不绝的营帐,一直从平川延伸至远方的山岭,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此,蔚为壮观。

    辕门之前,竖立一杆大旗,高达十丈,旗大如云,当中写一“项”字,正是楚国大将军项羽的帅旗。

    饶是刘邦见多识广,看了这等军威,也不得不感到一种强力的震撼。

    鸿门终于到了。

    '注:当时项梁起事之初,与谋臣范增相识,范增曾道:“陈胜之败是必然的,秦灭六国时,楚国是惟一没有过错的,自从楚怀王入秦下返,楚人至今还想念他,所以楚闩公才会发出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天下人深以为然,如今陈胜首先起事,却没有立楚国王室的后裔而自立为王,他的局面不能长久。现在你起兵江东,楚地将领如群蜂纵横,争先恐后都来依附,这是因为你们项将世代为楚将,能够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项梁认为他説的对,就在民间寻访到楚怀王的孙子心,重立他为楚怀王,以顺从民意。从此之后,他的军队声威大震,隐领群雄之首。

    后来项梁战死,项羽掌握兵权,依然沿袭了项梁生前的作法,自称为“楚国大将军”,而怀王只是他手中的一个傀儡。

    刘邦其时亦是依附楚国,是以统军作战,依旧是打的楚国旗号。'

    △△△△△△△△△

    带着重逢的喜悦,纪空手与虞姬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激情,度过了一夜绮丽,直到清晨时分,红颜红着俏脸领着袖儿走进帐篷,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了开来。

    “一夜狂欢,不知是否了却了我们纪大哥这数日来的相思情债?”红颜嗔了他一眼,亲热地挨着虞姬的身边坐下。

    虞姬脸儿一红道:“红颜姐姐,你不着恼我么?”

    红颜微微一笑道:“我可不是小肚肠的女人,又怎会着恼于你?像你这般千娇百媚的人儿,纵是我见了也要动心,又怎能禁得住某些人不偷嘴吃呢?纪大哥,你説对吗?”

    纪空手哈哈一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情相悦,又怎能説一个‘偷’字?总有一日,只有让你着了我的手,方才遂了我的一生心愿!”

    红颜“呸”了一声,道:“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説着已是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这一副女儿羞态着实撩人,逗得纪空手心中一动,忍不住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