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指南录-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要再说明天早上就走我派一千骑兵送你走!”达春用力将女儿推出了帐篷。然后用身体堵住了帐门看着墙上的地图喃喃道:“伯颜大人会及时赶来的只要他赶来了破虏军就全盘尽墨。伯颜大人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伯颜大人真的能及时赶来么?达春心里没有答案。他看见一只飞蛾围绕着油灯转来转去明知道前面危险依然无法摆脱那一线光明的诱惑。

    猛然间飞蛾振翅扑向了炙烈的火焰。

    庐州城己经确确实实变成了一座大兵营每天进进出出的全是顶盔贯甲的蒙古铁骑。大元朝军纪早就“名声在外”这次来的又是其中最“讲道理”的蒙古军所以百姓们只要方便逃的早就逃到乡下去了。即便是不得不留在城内的朝廷命官和豪门大户也把家中女眷偷偷送到了临近村落里去“郊游”把家中值钱一点儿的东西挖坑买到地底下以免这些女子和金银不自觉地“勾引”了一等人害得人家不顾名声找上们来求索。

    街市几乎在一夜间萧条连天空中得鸟雀也识趣地远遁而去。对于这种人间鬼域般的荒凉景象处在其中的蒙古将士们浑然不觉。相比于周边环境他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大军能开拔到前线以便他们开始娱乐般的砍杀。自从上一次临安不战而下之日算起武士们己经很久没这么大规模集结过了。或者说两淮一带从来没集结过这么多货真价实的蒙古军。想想吧十七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当年成吉思汗攻破花子模**中真正的蒙古武士不过才四万余人。拔都汗从西域把疆土扩展到多瑙河畔所部蒙古军不过两万。大伙儿不知道南方那个姓文的汉人究竟使出了什么魔法居然让大汗调动倾国之兵来对付他。

    有的士兵年龄己经很大头盔下面露出一缕缕白。但从他们苍老的面孔上你根本看不到一丝对战争的厌倦。相反在这个城市里无论百战老兵还是初上战场的少年眼里都闪耀着嗜血的渴望。

    大多数蒙古人不认识字也疏于理财。他们的家族自曾祖父那一代起就跟着不同的大汗东征西讨杀汉人、杀色目人、杀女真和契丹人也杀蒙古人。可以说除了娴熟的杀人技巧外他们一无所长。如果没有掠夺和战争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

    而伯颜所下的征令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除了蒙古人自己外全天下的民族几乎让大汗征服光了。这次南下攻宋也许就是蒙古民族的最后一战。若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这些士兵们其中的一些人就能飞黄腾达得到一个大大的官爵以及与官爵相对应的牧场、农田和奴隶。即便不能因军功而爬上高位至少能通过城破后的屠杀和劫掠得到能花上十几年的财富和回到族中与他人吹嘘的资本。即便不小心战死了当然在大多数人心里这不可能汉人特别是汉人中以懦弱为名的南方汉人怎么可能有机会杀死蒙古武士呢。所以这种比方是晦气的非常不恰当的一种假设。即便在战场上被汉人杀死了士兵们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遗憾什么呢在草原上大伙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战死了反而不必回塞外去面对每年冬天那难握的风霜。

    与士兵们几乎沸腾的求战心境不同临时腾空的府衙里伯颜还有几位大元朝四处争战了数十年的老将们举止反而越来越谨慎。

    如今的汉人己经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汉人了那个名字叫文天祥的人在短短五年间让他们脱胎换骨。已经有数名以谋略著称的宿将栽在这个大宋状元手里。索都、李恒、张弘范、刘深他们其中随便一个都非庸庸碌碌之辈。即使是那个屡战屡败最后尸都不知埋到哪里的范文虎当年也是排得上号的大人物。忽必烈汗得到他的投诚的消息时曾经从毡塌上跳下来赤着脚在泥地里转了三个大圈边转边庆幸长生天保佑让大元从此没有了值得重视的强敌。

    而这些人转眼都败在了文天祥手里或被破虏军阵斩或被忽必烈汗诛杀。征南名将中如今只剩下一个达春还在江南西路苦苦支撑他的求援信一封挨着一封信使队伍几乎从赣州排到了长江边上。

    在如此辉煌的战绩下如果谁再能得出文天祥不会打仗的结论那他昨夜睡觉时一定是脑袋被风吹了此刻在闭着眼睛说胡话。但若说文天祥会用兵伯颜麾下的宿将们却看不出此人到底打算干什么为何一出手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昏招。

    就在今天早上盱眙军(今盱眙)和无为(今庐江、巢县一带)军的统军万户同时遣使告急说有一伙破虏军约数万人马于前日跨过了长江趁守军不各拿下了真州(**)目前其前锋正向滁州一带快推进。

    听到这个消息正准各调遣兵马分头从薪阳口和雷江口过江的伯颜大吃一惊立刻擂鼓聚将与麾下的那颜们探讨破虏军此举的用意。

    十几位蒙古老将们议论纷纷猜了小半日也没猜出破虏军将领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要自寻死路。

    两淮过江的最佳地点有三处皆为当年大宋名将曹彬南下灭残唐所开辟。一为薪阳口、二为雷江口三为采石矶三处水道江面狭窄当年宋军南下时曾经先后在那里搭设浮桥接应大军过江。在得到陈吊眼攻占建康的消息后蒙古军己经决定绕路南下。伯颜没有派遣兵马去距离庐州最近的采石矶对岸与大宋水师做过多纠缠而是直接调头向西。西线南北两岸皆为大元所占如此狭长的水道宋将杜浒即便有心派舰队巡逻也无法挡住大军的脚步。

    谁也没想到一口吞下建康的陈吊眼还不甘心居然主动杀过江来。滁州距离庐州不过一百五十余里如果蒙古大军继续按原计划渡江庐州肯定会落入陈贼手中。到那时十几万兵马的补给线就会切断不但无法支援达春恐怕连自己的退路都保不住。

    可这样一来陈吊眼等于把他自己送入了死地。隔着一条大江破虏军很难及时得到补给供应。两淮百姓虽然心向大宋可这里是十年九灾之地加上百年来战火不断民间贫瘩得连老鼠都打算搬家了。除非破虏军向蒙古军学习把打下的一切地方当作敌国直接从百姓手中抢粮。

    “依卑职所见此乃陈吊眼的疑兵之计。真州附近水面宽阔便于大船往来。陈吊眼故意拿下真州就是为了让丞相心中生疑。我军若前去剿贼其必遁江而走。若不去剿则此贼虚张声势威胁我粮道……”争论了一会儿伯颜麾下爱将诺敏上前说道。

    诺敏出身于札刺儿部他的家族是最早追随着成吉思汗扫平蒙古的诸部之一。因此他的在军中地位非常尊崇非但伯颜很看重他其他年青贵胄将领也以其为楷模。他的话音未落立刻有几个年青的将领站起来对此观点表示支持。

    蔑儿乞部也是最早被成吉思汗并入麾下的部落之一其部出身的年青将领奥敦格日乐身份最高贵自我表现的心也最切。见伯颜对诺敏的话连连点头有心从中分些好处向前走了几步站到诺敏身边大声说道:“末将赞同诺敏将军的看法。末将仔细解读了以往战报关于破虏军的描述。现文贼用兵一贯避实就虚从来不肯与我军主力硬碰。此贼通常做法是以一小股部队作为疑兵拖住我主力于战场之外。而贼兵则集中力量击我外围当我外围人马被重创后主力即使赶来也无法再挽回全局!”

    “的确如此!当年福建作战文贼以西门彪、林琦骚扰赣州使得达春无法全力以赴。接着又扶植乃颜与我作对使大汗无法集中倾国之力南下。如今我大军过江在即又遣陈吊眼到两淮流窜。分明把陈吊眼用做了第二个乃颜!”塔塔儿部的老将塔赖捋着胡须说道。

    在接到率军赶往庐州集结的命令后平素分散在各地卫护中枢弹压地方的蒙古军将领都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了。因此每个人都对敌手的用兵特点做了些研究。近几件南方报纸风行日常能买到的报刊不下十几种。把那上面关于破虏军战绩描述的文章摘下来汇总不难总结出上述结论。

    坐在帅位上的伯颜微微点头手捻着胡须眼睛却紧闭着如同已经睡着了般所做动作不过是与众人相敷衍。这些结论与他内心的设想吻合但这些结论却对决策毫无用处。陈吊眼北上打得是拖延时间的主意不假。但识破了敌军的阴谋不能于阴谋就此化解。陈吊眼如此大张旗鼓的过江为的就是吸引大军的注意力。无论你说他是送死也好虚晃一枪即退也罢你都必须面对他兵锋己达滁州这个事实。只要这支力量在建康附近存在一天哪怕他明天就退回江南去都表明庐州时刻在其威胁之下。

    “依末将之见眼下我军应兵分三路。两路过江一路迎击陈吊眼!”薛良格部出身的下万户格根见伯颜迟迟不语走上前试探着说道。

    闻此言伯颜猛地睁开目光如炬照得座前所有人都觉得头顶亮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压下那些切切议论的声音伯颜方开口问道:“格根将军如果本帅兵分三路你看如何分法?”

    “两路继续过江一刻不停。一路立即调转马头回击陈吊眼!”格根见上司问躬了一下身大声答道。

    “废话方才几位将军己经剖析了其中利害分兵迎击这个道理还需用你来讲?”老将塔赖回过头不满意地斥责道。

    薛良格部是个位于极北之地的小部落被武力并入蒙古族内的时间晚所以其部族在军中一直被诸将当作外人。方才诸位将领所做的分析己经接近了伯颜需要的答案。只是大伙都不想在伯颜没做主张前过分显示自己所以才没提出剿灭陈吊眼部的建议来。格根这一出头等于抢了所有人的功劳一些同样资历的将领不方便指责他有着近四十年作战经验的老将塔赖可不会给他面子。

    格根被骂得满脸通红后退了两步狼狈地说道“末将末将不是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末将末将的话还没说完!”

    塔赖眼睛一瞪还欲训斥。却听见上面伯颜动了动身子虎皮椅出“咯吱”一声微响。

    猛然间塔赖意识到自己做得过了。伯颜大人在军中素有公正之名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