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指南录-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不下去了,也不愿意说是谁。

    众人一片默然。

    单纯从军事角度上讲,陈吊眼仓卒北上的目的是防止元军大举进攻两浙,把战火烧到敌军占领区域。如今伯颜人马大部分己经过江,陈吊眼当初的战略目标己经完成,随时可以南撤。

    但胜负之机不光在战场之间。

    大都督府当年与皇室在临时约法中约定,在光复大宋故土之后,召开约法大会商讨国是。在很多人眼里的理解就是,光复故土之日,即垂相还政与皇上之时。凭此妥协条款,才避免了皇室与大都督府进一步决裂的可能。如果此时把陈吊眼撤回来,在一些人挑剔的目光里,即意味这大都督府永远不愿意光复旧土。不但会让天下豪杰心寒,还会刺激得保皇人士蠢蠢欲动。

    背后的破坏永远比正面的敌人可怕,因为你不知道身后时候就处于危险之中。况且此刻大都督府内部亦不是铁板一块。

    随着控制地域的快速膨胀,大都督的行政机构也越来越庞大。由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做事风格差异,官员们之间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小***。还有一些后起的利益阶层,也努力在决策圈寻找着自己的代言人。这些都是一个政权内部难免出现了情况,凭着在官场中十几年的治政经验,文天祥、陈龙复等人小心地维护着大都督府内部的平衡。虽然很多时候,这些工作让他们心里感到非常疲惫。

    文天祥知道一个可以让所有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办法,但他们却没有任何勇气去尝试。

    那是来自文忠记忆深处的妙计,千年来,儒家治国者用过,数百年后,也有无数打着各种旗号的人尝试过。

    有着两份不同记忆的文天祥知道,这个办法代价太大,不到万不得以,他想都不愿意去。

第五章 风暴 (六)

    作战参谋室内,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文天祥。

    如果文天祥为了不与守旧力量冲突,为了给大都督府塑造一个忠义的光辉形象就让陈吊眼和他摩下那七千弟兄们去送死,所有破虏军将士都会感到心寒。可如果文天祥因为北伐遇到危险就把陈部撤回江南来,全天下的英雄都会感到齿冷。

    “命令北伐先遣旅向东移动,沿着海边的盐城、楚州向北,进入山东东路,如果元军依然采用封锁战术的话,就沿海岸边继续向北,一直杀到海州(连云港对岸)!让黄水洋商团的张宣弟兄们沿海接应,那是他们的老巢,地形他们最熟悉。”文天祥看了看地图,沉声命令。(酒徒注:宋代盐城、海州、日照都在海边。连云港还是孤岛)

    闻此言。众人皆松了一口气。这也许是一个最妥善的解决办法,大都督府没有更多的兵力派到两淮去支援陈部,但如果陈部总是沿海岸行动,大都督府凭借水师优势,在沿海任意寻找登陆点将陈部接回来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必须保证陈吊眼的补给线,否则,北伐先遣旅就会重蹈文忠记忆里那个太平军悍将林凤祥的覆辙。文天祥知道自己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都与伯颜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凭借跟随文忠记忆而来的数百年记忆,他想到了一个既能让陈吊眼安全返回,亦能让北元君臣手忙脚乱的办法。

    “命令杜浒放弃对雷州口一带江面的封锁,水师全部东撤,在建康补给后迅速北上,直扑登州。把东海岛(连云港)拿下来,在那里接应陈吊眼将军。如有可能,二人合兵一处,进攻登州、宁海!”文天祥俯身在地图上,继续命令。

    参谋们将代表破虏军的红旗顺着文天祥的命令插向登州,众人的眼前顿时一亮。登州和宁海处于山东东路的角上,三面靠海,只要守住东北一面,元军就无法夺回。更关键一点是,登州俯览渤海湾,距离辽东的复州和大都附近的直沽口都不远。如果破虏军如期完成这个战略动作,忽必烈和真金父子两个的安全就都要受到威胁。纵使不能逼得伯颜北退,也能让忽必烈重夺登州之前,不敢倾力南下!

    “只是陈吊眼将军兵力太少!”有参谋小声提醒。

    “山东的红袄军残部一直在四处游走,无固定之所安身。末将建议让陈将军将打下来的地盘和缴获的兵器交给红袄军一部分。…”参谋长曾寰大声补充。

    “可以,你立刻招手安排i”文天祥兴奋地答应。

    如果把山东和红袄军和太行山内的八字军武装起来,就等于给北元心窝里捅上了一刀。

    太行山绵延数百里,从山东东西两路、河东南北两路(今河南、山西)一直通到河北东西两路。北元己经失去了两浙这个重要的粮食产地,如果再乱了太行山附近六州,恐怕明年忽必烈的百万大军就得靠喝西北风过活。

    II鞋子想放咱们的血,咱们捅它两刀,看谁的血先放干净!”参谋宋清浊笑着点评。作战参谋室的气氛立刻轻松起来,几个年青的参谋人员笑呵呵地推演起陈吊眼部沿海北上可能遇到的风险和解决办法,越推觉得后面的道路越宽阔。

    “我认为,伯颜更多想得是与咱们伺机决战,而不是拼消耗。他是大元垂相,眼界比普通蒙古将领要高很多。”参谋曾寰沉思了一会儿,补充道。

    “如今我大宋国力日渐恢复,北元国力日渐衰退。互相拼消耗的话,时间越长,对我大宋越有利。他采用破坏战术之能破坏江南西路,而我大宋目前财赋重地不在江西。况且垂相这招黑虎掏心战术一使,北方大乱,伯颜即便最初目标不是决战,也不得不与我等一战定输赢了。”

    “所以,陈吊眼将军的攻势只能算作奇招,真正决战场所还是在江南西路,具体的说,在吉、赣二州!”曾寰用笔在江南西路腹地虚画了一个***,把吉州、太和、兴国、赣州等地包了进去。“从地图上看,这一带几乎是整个江南的心脏。驻扎一支大军在此,东、西、南三个方向都可发动攻击气氛再度凝重,当大伙把目光从外围收回,放在主战场上时,不得不承认,无论陈吊眼在山东打得多热闹,第一师面对伯颜摩下近二十万大军的压力丝毫未减。这是目前大元和大宋的国力差别的真实写照,大宋在不同的战场上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都不足威胁到北元生存安全。而北元只要取得一场大胜,就足以让大宋万劫不复。

    “如果我是伯颜,会尽力把战场放在吉州。赣州距离福建、广南东西两路太近,咱们的援军随时可以接应。而放在吉州,甚至在向北偏一些,双方的补给线几乎就一样长!”参谋宋清浊又自告奋勇地扮演起了反面角色,推算着伯颜的最佳出兵路线。

    几个参谋尝试着推演了一下,大体认可了他的判断。判断伯颜的战略目的不难,目前最困难的是判断伯颜发起进攻的时间,以破虏军目前的实力和战斗能力,根本没有主动向鄂州进攻的可能。伯颜只要一天按兵不动,十几万蒙古军就一天像利剑般悬在大伙的头顶上。

    “伯颜在等待机会,等咱们的破绽。也许是用兵上的,也许是其他方面l”文天祥再次看了看宋清浊和曾寰等人的推算结果,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陈龙复、刘子俊等人相视苦笑。他们难得意见能统一到一起。在他们眼里,大都督府目前的疏漏太多了,前一阶段快速扩张的恶果己经开始显现。军队编制混乱、士兵训练程度下降、物资供应不足,小皇帝在身后不安分,无论从哪一块下手,敌人都能捅出一个大窟窿来

    “大元的疏漏恐怕不比咱们小,既然伯颜想寻找机会么,咱们就先想办法捅他,让他等不及时机成熟,就不得不抢先动手l”就在众人觉得为难的时候,杜规眯缝着小眼睛,走到了众人面前。

    军务方面,本来他不该插手。但这种战前会议,负责补给供应的户部却有列席的资格。

    听了杜规的话,众人都是一愣,参谋长曾寰想了想,率先问道:“杜大人有什么办法不妨直说,大伙一同参考,说不定能找出一个破敌之策来!”

    “打仗的事情呢,咱不懂。但这好比做买卖,他成心漫天要价,咱也得着地还钱是不是。既然诸位大人认为,伯颜打得如意算盘是找寻咱们的破绽。咱们就先给他来一家伙,让他的自顾不暇。所以呢,我的办法就是,让忽必烈的朝廷先乱起来,伯颜的屁股着了火,心里肯定也跟着犯迷糊了!”杜规笑呵呵的说道。他天生一幅笑模样,喜悦中透着镇定,仿佛举手之间就可以退去几十万大军般。

    大伙都被他绕糊涂了,与大宋相比,北元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有一个大局观极强,残暴但英明雄武的领军人物,忽必烈。而大宋方面,皇室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拖大伙后腿。如果杜规真的能让忽必烈在关键时刻犯下错误,那么,无论伯颜如何出奇招,双方在沙场之外,都算战了个平手。

    “子矩,把你的办法说来听听!”文天祥以鼓励的口吻问道。

    “其实也简单,咱们手里不是有很多交钞么,把几千万贯用各种办法在大都附近散发出去。然后让忽必烈知道卢世荣一直在贪污他的钱,我想,忽必烈再英明,也受不了交钞如纸的窘迫!”杜规慢吞吞地,说出了一个妙计。

    在破虏军起家之初,为了获得物资给养曾伪造了很多大元交钞。后来因交钞的过分贬值,南方民间拒绝接受,所以慢慢减少了其使用范围。如今在北方,特别是大都附近,忽必烈朝廷依然用强力维持着交钞的通行。但其面值己经贬了三十余倍,为了维持北方朝廷的开支,掌管户部卢世荣等人甚至印发了百贯、五百贯面值的巨钞来掠夺民间财富。

    如果此刻突然有几千万计算的交钞出现在大都附近百姓手中,即便不懂得度支之术,众参谋也知道北元朝廷立刻要陷入交钞如纸的A尬境地。忽必烈君臣没了钱花,自然会责怪掌管户部的卢世荣,而卢世荣是汉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