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了。哀家听说王儿找到了孙儿,心里高兴的很。一时心急就赶了过来,能否让哀家看看我那可爱的孙儿。”
文思脸上顿时显得阴晴不定,颇为尴尬道:“母后,待散朝后儿臣将治儿带给您老人家,可现在……”
不等他说完,太后就赶着走到王英身边,要接过瞧瞧。王英忙退了几步,“太后,这……”
“混账东西,哀家要看自己的孙儿,你躲什么躲,莫非你手上抱的不是哀家的孙儿?”太后说是对着王英,可眼睛却看向文思。
文思眼睛都要凸出来,似乎马上就要发怒了。魏青书见状,忙道:“王爷,太后要看新主自然是理所当然。何况时间隔了那么长,这焦急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小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是最容易变样,这么长时间,新主有了变化也是情理之中。太后想看就让她老人家看吧。”
文思一听这话,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下笑着对王英道:“狗奴才,还不抱给太后看看,瞎愣着做什么。”
王英战战兢兢的把孩子抱给太后。
所有的人在看着太后,也在等待太后说话,此时整个宫里安静极了。
“这不是安亲王,这孩子是谁啊,我的孙儿呢?”
太后忽然脸色大变,叫了起来。这声音无疑是场地震,震得整个朝臣们都为之心惊。
“母后,这确实是安亲王。大概是隔了太久,他又在长大变化,您一时瞧着生疏,以为不是。以后您多看看,自然就清楚了。来人啊,还不送太后回宫!”文思说到最后一句话时,面色冷了下来。
“难道哀家连自己的皇孙都不认识吗,这怎么可能?老八,我不管你打什么主意,这孩子不是安亲王,哀家说不是就不是。”太后此时表现出从来都没有的果断,说完话后拂袖离去。
文思看着大臣们以怀疑嘲弄的眼光看自己,心里烦躁,甩袖道:“散朝,此事日后再议。”说完最先走了,魏青书也怏怏地跟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不管事情的太后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使得功亏一篑。
而刘本和东方白他们眼神一对,会心地一笑,暗道:太后到底还是出手了。
回到慈宁宫后,刚才还气势凌人的太后一下子变的软绵绵的,歪在睡榻上。屋内只有高顺小心地伺候着。
“太后,刚才多玄哪,奴才真怕八爷会对您下毒手。”
“他现在还没有这个胆量,日后可就不知道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指鹿为马,扶持假的安亲王登基,然后挟天子掌控天下。否则我大汉真落入贼人的手里了。冷无为他们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衰家必须出面,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第三百零六章 大汉危机(六)
东暖阁内,文思神色忧虑的坐在那里,桌子上堆满了奏折。自从军机处的那些大臣们消极应对后,所有往来的折子都直接交了上去,以往是由那些军机大臣看完折子后,要在后面写上简略,大致说一下折子上的内容。因为每道上来的折子都很长,不写简略的话,皇上看一道折子就要花很大的时间。而前凡是经过哪位军机大臣手的折子,在简略上还要写一下个人的建议,如果皇上认可就可以直接下发实行,效率快的很。
文思现在之所以在东暖阁办公,那是因为御书房是明宗身死之地,进去总有些阴森的感觉,还有就是不吉利,便改到这里。
“王爷,魏大人在宫外求见。”身边的王英报道。
文思面色阴沉,冷声道:“他出的好主意,害的本王要与太后反目,他还来见我干什么。”
王英知道文思说的是气话,不过这也难怪,自从那天朝议不欢而散后,时局变的越来越糟。太后的公然反目,使得本来力量就比较薄弱的他,越来越虚弱。就是原先还在巴望支持他的官员,现在变的态度也越来越暧昧,不少人在找新的靠山。东北方向和魏岗方向的大军离京城越来越近,到时候兵临天下,那他的结局不用想也知道。最好也可能是幽禁一生,生不见天日。
“王爷,魏大人说有急事相商,看他的神情好像十万火急。依奴才看皇上还是见见吧。”
文思哼了一声,不说话了。王英知趣的下去传报。
没多久,魏青书身着二品官服走了进来,行完礼节后,文思不冷不热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魏青书看看两边,王英一见便马上将屋子里的人赶了出去,然后自己也出去,反手把门关上。
魏青书放心的咳嗽了声,走上前,道:“王爷,东北方面的军队大概十天左右恐怕就要到了,樊之龙那边最多也就五天的时间便可以抵达平沙镇。只要他们一到,皇甫远肯定会反水,掉过头来对付咱们,好将功赎罪。形势逼人啊,王爷。”
“你说的我都知道,你还有没有新词?”文思不耐烦的站了起来。
魏青书象担心什么,左右张望,然后又走到门的旁边观察是否有人,这才转过身来。
“王爷,昨天晚上我的府上来了一个人,他是……”在文思的耳边嘀咕几句,只见文思神色大变,不敢相信的看着魏青书……
自从以假乱真之计被太后识破后,魏青书的心情着实郁闷。朝廷大臣们都将这事情当作笑柄,尤其是刘本、东方白等人,他们一见他来就道:“哎呀,魏大人,你小时候是不是长跟在你娘身边啊,一天也不能离啊,否则你娘可就不认识你了,老夫真担心啊,万一你娘某一天走亲戚,将你交给别人管,别人如果掉包,你娘是否还能认得啊,哈哈……”
魏青书听到这话,脸都气红了,可还要忍着陪笑脸。
昨天朝议完毕后,魏青书为避免别人笑话,一下朝就急忙回府,他现在的府第是文思买给他的,其规模不是很大,大概也只有一院几房外带一个花园等等,与杨公府的规模气派自然是不能比的。
晚上,正在看书寻思良策的魏青书,接到门子的通报,说是他一个北方的朋友。魏青书心情正不好,当下不乐道:“北方的朋友,我哪里有北方的朋友。把他赶走,别再来烦我。”
门子从怀里拿出一物件,道:“这是那人的东西,说主子一见就一定会见他。”
魏青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事情,接过那物件仔细瞧瞧,只是一个木做的牌子,做工倒是很精细,上面写着一个大字“杨”,周围环绕几个字体,并不是大汉的字。
魏青书眼睛睁得大大的,忙把牌子丢给门子,像是收到阎罗王的传令一般又惊又怕,“快把那人赶走,我不认识他。快……还有,别让人看见。”
门子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令主子这么害怕,诺了一声就要退下。
“慢,让我再想想。”
魏青书不知道怎么回事,脸色由白变青,再由青变红,不知道想到什么,连呼吸也急促起来,快走几步上前小声道:“快把他请进来,不要让别人瞧见。”
“是。”门子有些莫名其妙的退下。
一会儿,门子带着一身穿灰衣、打扮像个生意人的人进来,年约五六十吧,双目之中显示的神采,表明此人并非一般人。
“就你一个?”魏青书疑惑的道。
那灰衣人笑道:“就我一个人。”
门子看到主子的眼色,忙退了下去。
魏青书仔细观察来人,除了安详、自信外,没有一点异常,也不见会有武功的样子,当下心放下少许,然后坐回椅子上,捧着茶,道:“你好大的胆子,不知道我大汉正与你们伪宁国开战吗,你居然有胆子到我大汉京城来,是不是欺负我大汉无人啊。”
灰衣人笑笑,不请自坐,翘起腿,“我想问问,现在大汉谁在做主?”
魏青书一愣,冷冷地道:“当然是辅政王在主政,这天下人都知道啊。”
“不见得吧,据我所知现在辅政王的境况并不乐观,东、北、西各三路,总共三十五万大军分批向京城而来,他们可不是为了贺喜来的吧。按路程算多则半月,,少则十天这三路大军就会聚集在一起,攻打只有六七万的守城兵恐怕用不了几天吧。而且这三十万大军一到,平沙镇的皇甫远将军未必会死保辅政王与他们开战吧,如果到时候他再反打一耙,这城虽然坚固,但一没有援军二又人心不稳,能守到何时啊。”灰衣人对大汉的局势十分明了,眼睛很锐利的盯着魏青书。
魏青书一点都不感到意外,早在接到那令牌时,什么可能发生的他都想到了,因此很镇定的坐着,也看着灰衣人,缓缓道:“你和伪宁杨纯是什么关系?”
“大人英明,在也是大将军身边首席幕僚蒲承恩,现任参军一职。今日见大人和辅政王身陷危局,特来相助,没有其他意思。”蒲承恩微笑答道,一点都没有隐瞒。
魏青书一愣,蒲承恩这个名字多少也听过,与杨纯是形影不离,关系密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相貌平平的人居然就是其人。
“你们能如何帮我?”如果不是情势危急他是绝对不会开这个口的。
蒲承思从怀里掏出一书信,递过去道:“今日之局势大将军早有明断,连方案都想好了。只要你们能按我们的计划做,双方都有利。”
魏青书接过,看了几行,就“啪”的一声,一掌拍在桌案上,“放屁,你们简直是狂妄自大,居然要让我们将京城往北二百里外的土地全部给你们,如果真是那样,你们只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打到这里,那辅政王就算做了皇帝,这位置上也像扎了根针似的,时刻都要提心吊胆。”
“魏大人,你恐怕搞错了吧,这生意是我们和你们谈,只有我们开价,你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反正灭了北魏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大汉,这一点我也不隐瞒你。但我们对大汉并不像对付其他国家一样,大汉人多地广,有的是人才有的是将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