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在中军大帐主位上坐下,一个随行太监端来茶水,赵子良喝了一口,抬眼看见另外一个太监正指挥十几个兵士抬着一个硕大的青铜冰鉴走进大帐,这冰鉴一抬进来就感觉一阵凉爽。
所谓冰鉴,就是用来盛装冰块的容器,就是古代版的冰箱,还兼空调的功能。一般用木料和青铜制作而成,既可以用来保存食物,又能够散发冷气让室内凉爽。用木料和青铜这两样材料制作冰鉴不会生锈,方便保养,如果用铁制作容易生锈,用瓷器则容易破碎,要知道这玩意体积不小。
在唐朝这个时期根本就没有制冰的技术,冬天还可以从室外收集,在盛夏想要收集冰块是何等的困难?那需要派人前往海拔数千米之上的高山之巅采集,而且还必须尽快运下来,这是等劳民伤财?
看着这需要十几人抬起来的巨大冰鉴,赵子良突然想起了前世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写出了玄宗皇帝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专门下诏从岭南千里迢迢运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事迹,这首诗写得极美,但是却反应了皇帝一句话就会让多少人累死累活,有多么劳民伤财。
赵子良可不想被后人在这种事情上诟病,他沉声道:“这是什么?谁让你们抬进来的?”
那太监和十几个抬着冰鉴的健壮兵士顿时都愣住了,停在原地不动。郑三从门外走进来拱手道:“大王,这是冰鉴,是微臣让他们抬进来的,您看这天气这么炎热,大王在这里处理公文和军政要务也不舒适,所以微臣就想了这个办法!”
赵子良本想训斥一番,但想想郑三和这些人也都是一番好意,便压下了火气,和声说道:“将士们都身处在这么炎热的天气下,百姓们还顶着大太阳在田地间劳作,本王又怎么能够坐在放着冰鉴的凉爽大帐里享受呢?而且本王是来领兵打仗的,如果想要舒适,本王就呆在新京不出来了,何必出来遭罪?你们的心意本王心领了,但本王不需要!先把它放在别处,等过一段时间打仗之后可能会有伤兵养伤,这东西也许能够让他们在养伤期间舒适一些,应该能够加快他们的恢复吧?”
?郑三拱手叹道:“大王体恤将士们,将士们知道后一定更加效死杀敌!来人,把冰鉴抬出去先放在库房里!”
?没过多久,将军们纷纷赶来参加军议,赵子良跟先来的刘单、杜甫、楚歌等人做了一番会前布置。
?等其他将领都到来之后军议正式开始。赵子良坐在主位上说道:“人都到齐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先由楚歌来介绍一下我们在西部与大食国交界线上各城镇的军事兵力部署情况!”
?楚歌站出来走到旁边的堪舆图前开始介绍:“我们在西部与大食国交界的边境线上有四条主要的交通要道,每一条要道上都有一个或两个重镇驻扎兵力,分别是火寻州塔沙乌兹原本有驻扎边防义务兵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三千;安息州的查尔朱原本驻扎两千边防义务兵,因为临近大食国的呼罗珊省首府木鹿城,因此查尔朱的兵力现在增加到五千人;旅獒州的乌拉喝原本驻扎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三千人;昆墟州的多勒建城原本有两千义务兵,现在增加到五千人;法拉城原本有兵士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了三千人,再就是疾陵城,原本有兵马三千人,现在我们两个军团在这里!扎黑丹原本有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两千人,库哈克原本有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两千人,皮欣原本有一千人,现在增加到两千人,除了疾陵城的两个常备军团之外,我们在花刺子模还有第五军团,这就是我们在边境线上的各城兵力布防情况!”
?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从其他地方抽调一些义务兵过来,把扎黑丹增加到三千人,把库哈克增加到五千人!”
?楚歌答应道:“是,微臣稍后就传令下去!”
?“再说说大食军的情况吧!”
?东厂都督王灿站出来抱拳道:“这次是哈里发曼苏尔亲自统兵,随行大将有曼哈德、齐尔兹、并波希林等人,其中并波希林曾多次与我军进行过交战,熟悉我们的战法,我军不得不防,曼苏尔这些年一直冷藏并波希林,主要是想消除他在大食军队中的影响力,这次曼苏尔把并波希林带出来,主要是因为并波希林最熟悉我军作战的方法。大食军在古昌城和马斯哈德分别有驻军一万人和五千人,在木鹿城有驻军三万,在赫拉特和库斯卡都有驻军五千人,在舒尔加兹有驻军两万!目前大食哈里发曼苏尔已经到了克尔曼,抵达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五万人左右,现在还在陆续增加之中!”
第1126章 定策
这次大食国调动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左右,这在大食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而且现在大食国的总兵力接近六十万,在大食国的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这么多的兵马,古代的生产水平和效率就极为地下,就算大食国的人口数量到了三千万,想要养活如此之多的兵马数量几乎是不可想象,可想而知大食国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苦不堪言。
兵马越多,需要的粮草物资和兵器装备就越多,以大食国的生产力水平,要养活这么多兵力,老百姓承受着极为严重的盘剥,同时这些兵马的战斗力水平必然不会高,饭都吃不饱、兵器和装备都不齐全,如何保证战斗力?这也是赵子良敢跟大食国开战的原因,即便是以西秦如今的综合国力供养三十二万常备军和二十万义务军也已经是极限。
王灿继续向赵子良和大将们介绍道:“以前大食国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双方总兵力规模达到十万的战役仅仅发生过一次,就是大食国第一次兵围君士坦丁堡的战役,这次战役是以大食国失败而告终,具体原因嘛主要有几个,一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防御确实比西方其他城池要强得多,这是因为它天然的地理优势加上城墙高大坚固;二是长时间围困虽然让君士坦丁堡元气打伤,但同时也让大食国的兵力疲软,常年征战把大食国掏空了,大食国已经打不下去了;三是东罗马帝国使用了希腊火这个神秘武器让大食国的海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由此可见,排除地形优势、城墙坚固和希腊火这几个原因,一场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双方的国力强弱!”
“大食国那次惨败而回之后,双方每年几乎都有几次边境冲突或小规模的战役,但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一万人的都比较少见,大部分都是四五千人的规模。当年大食国从东罗马帝国手里夺取整个阿非利加(非洲)北部地区动用的总兵力都没有超过两万人,第一次是四千多人,第二次是一万两千多人!”
“根据我们东厂暗探的探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大食国现在虽然有六十万的总兵力规模,但真正有过正规训练的正规军不会超过十五万,那么剩下四十五万都是没有经过操练的壮丁,这些有些人打过仗,但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有些人既没有打过仗,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这次调来的二十万人马只有五万有过正规训练并打过仗,其他都只是拿着兵器的壮丁,甚至许多人都没有兵器,装备完整的也只有五万人!不过大食国一向是民风彪悍,就算只是普通壮丁也都有悍勇之气,真打起来仗来也会悍不畏死!以上就是大食军目前的状况”王灿说完退到了一边。
赵子良点点头,对众将道:“好,刚才楚歌和王灿分别介绍了我军和大食军的兵力部署和双方将领的情况,诸位也都听见了,现在本王想知道,这一仗该怎么打?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诱敌深入?诸位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为了展示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自然有人先站出来发表看法,一个裨将站出来抱拳道:“大王,末将认为我们不能堕了自己的威风,应该主动出击!”
又有一个部将站出来道:“大王,末将不认为主动出击是上策,我军兵力相对大食军而言要少一半,实在不适合主动出击!应该诱敌深入、打防守反击!”
除了这二人之外,其他一些军职偏小的将领都纷纷站出来争先孔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说的都让赵子良不满意,而几个大将都没有支声。
赵子良看了看众人,指着赵虎道:“赵虎,你说!”
赵虎站出来抱拳道:“大王,被动防守从来就不是我军的主要作战战术。我军兵力上要比大食军少,这是我们的弱点,我军三个主力军团大部分是骑兵,只有少量步兵,用来防守是本末倒置!我们的优势在于我军都是精兵,骑兵多,适合主动进攻,敌军如果不想被围在城池内,就必须跟我们在野外交战,如果他们放弃与我军在野外交战而龟缩在城内防守,那么他们就会被动挨打,他们不可能永远困在城池内,粮食迟早要吃光,没有了粮食迟早要饿死!所以微臣认为主动出击是唯一的选择,关键是如何进攻!”
霍侃站出来抱拳道:“大王,微臣有不同看法!主动进攻虽然是好办法,但是我军兵力只有敌军一半,并非是最好的选择,末将以为应该采用诱敌深入、防守反击的策略!我们把骑兵都部署隐藏在野外,让步兵固守城池,待敌军深入我境内攻打我城池时,我军骑兵趁机突袭,或断其粮道,让敌军防不胜防”。
赵子良看向楚歌,问道:“楚歌,你说呢?”
楚歌站出来抱拳道:“赵虎将军和霍堪将军说的都是好办法,不过微臣倾向于主动进攻!”
赵子良道:“说说理由!”
“是!”楚歌答应,当即道:“霍将军的办法其实是很不错,我们在本土作战有天然的地利和人和优势,但弊端相当大,那就是战争的破坏都将全部由我们承担,而主动出击则可以把战争的破坏施加在敌人身上,造成的破坏越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