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妨,甚至于,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就只是这样,空落落地,在这空茫的天地间,一下下的呼吸着。
……
未央宫,御书房中。
“陛下,雷国太子到了。”李忠贵在门外道。
“传进来。”
雷千琉进了御书房,向皇上行了个简单的揖礼:“陛下。”
皇上点点头,眼中有些许不悦的神色,但话还算客气:“太子坐吧。”
“谢陛下。”雷千琉应了一声儿,在书桌一旁的第一张椅子上正身坐下。
皇上靠在宽阔地椅子上打量着他,半晌缓缓问道:“太子今儿在麟儿的府里,玩儿得可还痛快?”
“小王和几位殿下都很谈得来。”雷千琉道。
其实在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在想,风国皇帝忽然叫他到御书房里来,是为何事。
仔细想着了一路,在进未央宫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种最为可能的情况。那就是,皇贵妃回宫之后,向风国皇帝嚼舌根了。污蔑他和风北怡在太子府的后花园里私会。
不然这一阵子,他的行事毫无偏差,实在找不到什么漏洞来。风国皇帝对他,也不至于上心到,特意叫他过来嘘寒问暖一番的程度。
但既然是风国皇帝传了他来,别管是什么事儿,他都不能不来。把他扣在未央宫里、或是直接杀了他,这种事儿风国皇帝是不敢做的,所以他也不能弄得多没胆量。连简单带着一两个随从进未央宫都不敢,他雷国的脸面往哪儿搁?
皇上又是沉默,仍旧是微眯着眼睛看着雷千琉,好像是要用目光把雷千琉看怕了似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宁吃闷亏
雷千琉只是端坐如常,完全不惧怕风国皇帝的打量。看起来,是一副行得正坐得直的模样。
半晌,皇上直接说道:“既然太子对朕的怡公主有意,朕自然愿意成人之美。皇子公主,自古以来便是天造地设。太子仪表堂堂、为人谦恭谨慎,朕对太子甚是赏识,早有招为良婿之意。太子瞧上了朕的怡公主,这是好事,为何要偷偷摸摸地私下相见?岂不是太有失礼数?”
雷千琉刚要开口解释,皇上便继续道:“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朕便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你二人促成了此事,以息事宁人。这事儿耽搁不得,若是时日久了,你二人再给朕做出什么胆大妄为的事情来,朕的颜面可挂不住。”
“这样,朕今日为你二人赐婚,让钦天监趁早选定了吉日良辰,你迎娶怡公主回雷国去。了却了你心中所图,乐呵呵地来,乐呵呵地回去。”
皇上虽是做着安排,但语气和神态都是颇为不悦。依旧没有给雷千琉说话的机会,便继续道:“朕希望太子能明白,既然朕做出了这一番表态,全然是出于要与雷国交好之意,而不是冲着太子的举动。若是冲着太子这还没求亲就背地里和怡公主私会之举,朕一定不会把女儿嫁给你。所以从朕下旨、到迎娶怡公主的这一阵子里,朕希望,太子能本分一些,不要再与怡公主相见。”
皇上说完,靠在椅子上,等着雷千琉的回答。依旧是面色阴沉,颇有不悦的样子。
刚才雷千琉几次要开口,都被皇上给打断了。现在皇上等着他开口,他反而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风国皇帝说得这一番话,其中所涉及到的事情实在太多,让他一时有些抓不过来,不知道该从哪一处入手。
风国皇帝这般直接下了定论,连后续的事情都想好了,反而让他辩驳不得。看这老头儿一副满脸不悦的样子,心底里,显然已经认定了他要吃风北怡的豆腐。
真是好笑,你那女儿是个什么货色,你自己不知道么?本宫身边多得是美貌佳人,又不是没见过女人,怎么可能对她有什么想法?
但风国皇帝认定了,这事儿可就不好办了。如果他要解释,说并非看上了风北怡,只是恰好路过遇见了,那老头儿一定会问,好端端的,不和风北麟他们在沁芳阁,自己跑到后花园去干什么?而且后花园那么大,怎么就恰好在清风亭那边遇见了?
只要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都能想得到,他就是故意找过去的。
但如果说,他其实是瞧上了风北凝,故意去找风北凝的呢?
那不是擎等着惹恼了风国皇帝?
这老头儿就会以为,你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朕为你和怡公主赐婚,你不要,还想要凝公主?难道我们风国皇室的女儿,要由着你挑选不成?
所以即便他解释了,风国皇帝也不会把凝公主嫁给他。一时恼怒,一定会给他放下狠话。告诉他,若要娶,便娶风北怡,如若不然便别娶。
到时候闹翻了呢,老头子直接修书一封给他父皇,就说他在风国都城行事不端。先是勾搭了怡公主、后又想娶凝公主,实在视风国皇室之颜面于无物,让人忍无可忍,只得拒绝了这联姻的请求。
那时他可是有口也说不清了。
纵然父皇能猜到,这或许是风国皇帝不想嫁女儿的推辞,但父皇也一定会责怪他,为什么会让风国皇帝抓着了把柄、为什么让他能找到这一番推辞来。
没等到雷千琉的立刻回答,皇上已经传了李忠贵进来,为他研墨。不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提笔开始亲自写赐婚的圣旨了。
自然是要写,是雷千琉向他求娶七公主风北怡,他便就此促成了此番姻缘。
写完,放下手中之笔,看向雷千琉:“圣旨一下,朕希望太子能以礼来做正式的求娶。这道圣旨,朕先让忠贵念给你听,回头儿再传到怡公主的宫里去,算是给你们两个一颗定心丸。但真正昭告天下,还是要在太子的聘礼下到未央宫之后。太子不要以为,你先和朕的怡公主暗通款曲,于礼数上便可怠慢我风国。朕这么说,太子应该明白吧?”
雷千琉脑海中的念头千回百转,几次想要冲动拒绝,但最终还是由理智给压了下来。
也不知道皇贵妃联合着这阉人一起,和风国皇帝做了什么添油加醋的描述,但即便风国皇帝此时这不算友好的态度,都是强压着怒火之后的和缓之举,这点他还是看得出来的。
所以若是自己不识相,在风国皇帝自以为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自以为已经退让到极限的时候,他再说什么拒绝之举,接下来的合作也就不要继续了。出使风国一事,定然被他给搞砸了。
见雷千琉不说话,皇上故意以为他不明白,略有些笑脸地、强撑着耐心地解释道:“朕也听说了,太子向来爱美人儿。于美人儿方面从无自制之意。瞧上了怡公主,自然是先可着心意来。估计是想着,最好让生米煮成熟饭,这样才能将此次和亲之事彻底落实。”
“但朕不能让你真的把生米煮成熟饭,所以在今日,可以给你一个保证。下一道圣旨,让你知道,最终一定能娶得美人归,只是时日早晚而已……这样吧,朕再给你一个保证,尽量在一个月之内让你带着怡公主出城,趁早了却了你的‘心事’。”
皇上故意加重了“心事”二字,很有深意。这“心事”二字,指的是,雷千琉对怡公主的占有之意。雷千琉自然也能听得明白。
雷千琉听着,心里暗骂风国皇帝是个老糊涂。
心想再好色,我也是一国太子,眼光可是高得很。对你那七女儿,我怎么可能有什么猴急的心思?
我是猴急不假,但那是为了你的六女儿,和你的七女儿可毫无关系。
可他瞧不上风北怡,却不代表她老子就瞧不上她。毕竟都是自己的女儿,而且风国皇帝一定和父皇一样,不怎么关心自己这些子嗣的情况,所以对风北怡的性子不甚了解,觉得自己的女儿模样性情都好得很、人见人爱呢!
抛却了风国皇帝这点错鸳鸯谱的糊涂不说,只说风国皇帝的这一番安排,的确是仁至义尽、颇为退让。
皇贵妃一定将他和风北怡的“私会”说得十分恶劣,风国皇帝听了,在明知道有人暗地里,胆敢对他女儿图谋不轨的情况下,却还能为了息事宁人,而给他吃一颗定心丸。不是抓着了他的把柄便好一番质问,可见风国真的挺在意这一次和亲。
他到风国的这一阵子里,风国皇室上下,之所以对他百般怠慢,其原因,反而是想要和雷国进一步合作。平日里怠慢归怠慢,到了真招儿上,还是想要和和气气地促成此事。
不然风国皇帝也不会强压着不满,变了态度地给他这一番解释。
这事儿闹得,皆因误会而起,但他却偏偏解释不了。
要么,就是不顾后果地说出真相,直接向风国皇帝求娶风北凝;要么,就是也别解释什么真相了,直接拒绝了风国皇帝在今日所说的所有提议,说过一阵子再说,于日后再图解释之机;再者,就是按照风国皇帝所预料的、该有的结果,领了他的情,对他的安排尽数应承下来。
不管选择哪一种,对他而言,都是憋屈得很呢。
怎么选、怎么走都是错的。
既然怎样都解释不清楚,那么,就只有去追求一个好结果。
好结果就是——和和气气地完成这一次和亲。
“殿下?殿下?”李公公见雷千琉愣神儿了好一会儿,特意轻声提醒。
“陛下恕罪,小王是在想着下聘礼的事儿呢。一时想入了神儿,竟是怠慢了陛下的话。”雷千琉忙回过神儿来,说得相当诚恳。
皇上便也顺着雷千琉的态度下了台阶儿,略带着些满意地说道:“太子肯用心,这是最好不过。如此,朕也就不多留你了,你回去准备了聘礼来,朕即刻让未央宫这边做准备。”
说完,还不忘笑着提醒道:“这几日,可切莫错了规矩啊。”
“陛下放心,小王心里是有分寸的。”雷千琉随意敷衍了一句。
“忠贵,送太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