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万多人,险些被皇甫嵩连根铲除,就算到了兖州,当地的官军也不断的派兵围剿,这让刘备很是着急。
关羽倒真的跟那些穷苦百姓打成了一片,同吃同睡,同甘共苦,甚得众人拥戴;张飞脾气越发暴躁,经常醉酒鞭打兵卒,动不动就是皮开肉绽,被打的人浑身鲜血淋漓,张飞看不起低层的百姓,更看不起这些揭竿造反的反贼,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跟朝廷叫板,打死活该。
得知陈削的消息,刘备冷笑一声“陈削,你这是自寻死路,皇甫嵩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次,你非死不可。”转过身来,刘备吩咐左右,“此事非同小可,切莫让圣女知晓。”
刘备生怕张宁会离自己而去,所以,并没有将此事告知张宁,反而一味的劝说张宁,说自己只是暂时逃离冀州,等积攒足够的力量立马再杀向冀州,誓与皇甫嵩决一死战。
刘备温和亲善,举止儒雅,人又仪表不俗,张宁并没有生出疑心,倒依旧帮着刘备四处招募义军。
…………
曹操!
汉室天下,风起云涌,四海动荡,借助讨伐颍川波才立功升迁为济南相的骑都尉曹操,雷厉风行的在济南一番作为之后,激流勇退,竟然称病辞官回到了谯县,他要坐看风云,以待时变!
第六十章,枭雄曹操
曹操,可是位不得了的盖世枭雄,祖上三代,都是敦厚之人,曹节、曹腾、曹嵩,都是老实忠厚,可到了曹操这里,却是出奇的顽劣,曹操从小就喜欢飞鹰遛狗,整日四处游荡,人小鬼大,是个四处惹祸的问题少年。从不刻苦攻读,整日厮混,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曹操将来没出息。
在家族的眼中,曹操走上了歧途,成了不良少年的典型,甚至成了教育子女的反面榜样,可有人却瞧出了曹操的不凡,而且还是身高权重的两位大名士。
一个是身拜太尉的桥玄,(跟大乔小乔的父亲不是一个人。)桥玄有长者之风,他语重心长的对小曹操说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救也,能安天下者,其在君乎!”
惯于讲真话的党人名士何颙(yong)初次见到曹操,等人都走了之后,仰天叹道“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乱世,不仅仅是英雄豪杰粉墨登场的世界,也是枭雄称霸四方的舞台,两位名士,高瞻远瞩,慧眼如炬,这个时候的曹操,年纪还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枭雄潜质,岂不知,这种潜质,是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既有先天的气质,又有后天的因素。
曹操生来就聪慧过人,而且是超乎寻常的聪灵,无论何物,一看便知,无论何事,一点就透,家门富贵,身世显赫,加上亲人宠溺,使他养成了任性,毫无顾及的任性,久而久之,让他对任何事,都无畏无惧;
虽然曹操狡黠奸猾,可他任何事情,都会用脑子想,用办法解;和狐朋狗友厮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看似野蛮,却也滋长了侠气;飞鹰走狗,纵马持弓,狩猎于田野,也锻炼了曹操的勇武和高人一筹的本领;曹操并非不喜欢读书,而是打小就厌烦那种书呆子的读书方法,喜欢在不经意间,看透内在的宗义,读懂读透,并非死记硬背,而是用脑子真正的理解到心里。
豪侠,任性,无畏无惧,聪慧过人,不拘常理…!这些条件融合在一起,不正是曹操日后成为枭雄的潜在气质吗?
桥玄何颙的评价,让曹操的声誉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两人的奖掖之恩,曹操终生不忘,一直视为大恩人,若不是两人的勉励,曹操很可能一直顽劣下去,可桥玄何颙的肯定,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让曹操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从此以后,曹操立下雄心壮志,遍览兵法,苦心读书,他并不像别人那样只是一味读书,更敢于实践,十常侍祸国殃民,曹操做的第一件事,石破天惊,他居然潜进张让的府中行刺张让,不过还是失败了。
暗杀并未成功,事迹也没有败露,惊魂未定的曹操,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还是太鲁莽冲动了,杀了张让,还有十个百个张让出来,曹操又继续潜心苦读,立志要做个运筹帷幄号令一方的统帅,到时候,指挥千军万马,用战争来彻底涤荡这个腐朽无能的江山。
只读兵法,最多只是个一军之将,是个高级武夫,曹操的志向可不仅仅是这样,诸子百家的学说著作,尤其是儒家和法家,他更是读的通透,甚至烂熟于心,扫灭天下,仅仅是第一步,自己更要能治理天下,安定天下。
天色暗蓝,烛光攸得就亮了,夜深人静,隐约能听到狗叫声,可曹操的书房里,烛光永远都是亮着,倒映出的身影,也始终呈伏案状。
族人无不感慨,阿瞒终于变了样。曹操文武双全,虽有些贤名,仍然算不得名仕,这对雄心勃勃的曹操来说,绝不甘心,听闻许子将品人识人非同一般,在士林享誉盛名,曹操两眼陡然一亮,愣是孤身一人登门拜访了许子将。
许子将傲气凌人,连公卿大族世家门阀都不放在眼里,对于携带厚礼登门的曹操也是不予理会,一次被拒绝,曹操二次登门,两次被拒绝,曹操三次登门,可许子将始终冷漠相对,不肯品评,最终,曹****急了,愣是提剑闯入许子将的家中,这一次,彻底豁出去了,不给评,让你人头落地。
许子将看惯了奇人怪人,可是像曹操这样,敢于拔剑威吓的,却是头一回遇上,惊讶之余,许子将的眼中,也悄然划过一丝欣赏,终于还是开了金口“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后,大喜,大悦,随即放声大笑,笑的癫狂,笑的开怀,笑的豪情尽显!
这一年,曹操还不满二十岁,可他,凭借许子将的品评,已经引起了士林一致的认可和赞赏。
之后,曹操举孝廉,跻身仕途,平步青云,先是议郎,随即调任洛阳北部校尉,掌管京师武备和治安,屁股没等坐热,曹操就修葺城墙,四处高挂起十几根五色棒,他雷利风行,将法学思想学以致用,下打扰民盗贼,上打犯禁豪强,偏不巧,蹇硕的叔父仗着侄儿的权势,没把曹操放在眼里,结果,愣是活活被曹操用五色棒打死在街头。
敢行刺张让,敢打死蹇硕的叔父,曹操绝对非同一般,不但胆魄过人,更是能行霹雳手段,下手着实狠辣果敢!
此举,朝野震动,十常侍等人恨的咬牙切齿,可愣是抓不到曹操的把柄,无奈他们换了法子,极力吹捧曹操,将曹操调任为顿丘令,让他远离京师,谁料曹操的妹夫宋奇恃强凌弱犯了命案,曹操也受到了株连,之后凭借族中的权势,曹操修养一年之后,再次进入宦海,适逢黄巾起义爆发,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文武双全的曹操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立功封赏之后,曹操升迁为济南相,上任之后,曹操大刀阔斧,毫无顾及,行雷霆手段,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极得百姓爱戴,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大小官吏,全都吓怕了,罪责轻的立马改邪归正,罪责重的纷纷逃到了邻郡避祸,生怕被曹操活活打死,不过,曹操的做法,还是引起了贪官污吏的不满,很快朝廷下达了新的调令,曹操却早已看透了其中的玄机,主动称病,辞官回乡。
大风起兮,云彩飞扬,隐居在田野整日耕读习武的曹操,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官场腐朽,任凭自己做的如何出色,都无济于事,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破而后立的契机!
第六十一章,孙坚驰援
ps:没收藏的朋友,给逍遥点动力吧,也感谢一直打赏投票的兄弟们!
刘备从小就对着门前的桑树立下雄心,曹操更是被称作乱世枭雄,富春人孙坚,却同样毫不逊色。
孙坚祖上,世代为官,自桓帝即位数年后,孙家的祖坟上,却突然冒出了五色云气,上连苍穹,蔓延方圆几公里,引得街坊四邻,奔走相告,人人称奇,有一鬓发花白的老者看后啧啧感叹道“此非凡气,孙氏当兴!”
孙坚母亲怀了身孕之后,有一夜,做了个怪梦,梦见肠子流出,伸出老长,竟然伸到了姑苏城,找人解梦,称之为吉兆。
孙坚从小就膂力过人,喜好枪棒刀枪,十五岁,就在富春县衙当了县吏,十七岁跟随父亲驾船赶往钱塘,钱塘毗邻杭州湾,钱塘江经此流入东海,这里盗贼横行,海盗猖獗,初见大海,孙坚极为兴奋,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大海的辽阔浩瀚,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他本已开阔的心胸,更平添了一分博大的襟怀。
孙家的船不料被海盗胡玉所劫,海盗凶猛,蛮横无理,趁他们在岸边分赃瓜分财务,孙坚豁然起身,向其父讨令道“此贼可击,儿请讨杀。”这时候的孙坚,才十七岁,一句话,可把众人给吓坏了。
可是孙坚,却独自划船靠近岸边,挚出佩刀,一个健步冲上岸,孙坚故作镇定,东指西招,做出一副指挥军队围捕的假象,愣是独自一人,吓退了胡玉一众海盗,并击杀了一名海盗砍下了对方的首级,可谓有勇有谋,天生虎胆。
威名远播之后,孙坚做事踏实认真,使得乡人信服,加之武勇非凡,盗贼不敢入境,富春前所未有的安定,自此,孙坚名声大噪,渐渐在当地响起了名头。
之后,孙坚招募乡勇,四处击讨盗贼,愣是用双手,打出了江东猛虎的威名,就连吴郡太守,都对他委以重用,黄巾爆发,孙坚被朱儁征调,带着麾下精兵壮卒,立下赫赫殊功,被朱儁表奏为别部司马,留在京师听调。
见皇甫嵩调派援军,灵帝当即下诏,让孙坚领兵火速驰援皇甫嵩,进讨黄巾陈削。
小小的陈削,其实,并不足以让皇甫嵩如此兴师动众,他更是要威慑位于盘踞黑山一带的张燕。
……………
位于阳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