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菲菲点点头,但很快又是脸色一变,人家现在没有,可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要是如意农场的在鱼、肉、海鲜这一块也能够将品质提升这么多,那对于全福超市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等于是将赚钱的业务抢走一大半。
“对了,经理,我好像看到如意农场在装冷藏柜,他们不会有这方面的打算吧?”田珍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什么?你确定!”宋菲菲大吃一惊。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准备装冷藏柜,但是看起来应该不会错。只是他们一家小农场,也该做这方面的业务?”田珍珍有些不解。
做水产、禽畜肉这些方面,投入比果蔬要大得多,风险自然也会更大,而且无论是物流还是货源,如意农场在这些方面根本不能够与全福超市相比。
但是宋菲菲坐不住了,连忙走出了超市,径直来到了如意农场。果然如田珍珍所说的那样,如意农场正在安装冷藏柜。
“你们搬到这里来了,我都还没到你们店里来买过水果呢。”宋菲菲不是个简单的女人,明明在对如意农场下死手,到了这里,说话的时候,竟然还能够跟朋友一样。
曾红梅也笑了笑,不过她口直心快:“你是跑过来看我们安装的这个冷藏柜吧?不瞒你说,听说花城人很喜欢吃海鲜,卖海鲜的利润比较高。我们也准备进点货回来试一下。”
“老板娘,我劝你最好别冒这么大的风险,投入这么大,到时候要是赚不到钱,那可就亏大了。”宋菲菲的笑容开始有些不自然。
“没事啊。要是以前,我们亏不起。现在我们拿了泰和酒店的订单,做生意还是有点底气的。”曾红梅笑道。
第232章 渔村
“老板娘,我也是跟你说真话,我们超市的水产品、海鲜都是有固定的供应渠道。拿货比批发市场批发商拿货还要便宜。你们从批发商手里拿货,还不知道经了几次手,他们早就把利润大块头给拿走了。另外,这些生鲜食品保鲜保藏最为关键,可不是安装一个冷藏柜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我们超市有大型冷冻库、冷藏库,而且物流转运快捷。渔民在海里捕捞到的海鲜海鱼上岸之后,几个小时就能够配送到我们各家门店里。这是你们根本没法去想象的。”宋菲菲说道。
“既然宋经理对你们全福超市这么有信心,你何必跑过来做我们的工作呢?”曾红梅咯咯一笑。
“老板娘,给我称一下。”旁边有顾客选好了蔬菜水果,放到电子秤旁。
“对不起,我这里忙得很。这几天搞活动,客人越来越多。到我们店里买过蔬菜的,基本上都会成为回头客。”曾红梅得意地说道。
“是啊。我就是在你们这里买了一回水果,就吃上瘾了。蔬菜也好吃。老板娘,你们的活动搞到什么时候啊?可别突然停了啊。”那个等待曾红梅结算的顾客笑道。
“这个你放心,这个月我们全部照成本出售,全当是打广告了。”曾红梅说道。
“老板娘,你们真会做生意。挺有魄力的。”那个顾客笑着付了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宋经理,相信你们全福超市在我们如意农场开业的时候打特价,也肯定是认为我们如意农场不是你们全福超市的对手。但是现在呢?我们如意农场的生意越来越好。我告诉你,在来花城之前,我们家在老家也搞过水产。价钱卖得比市场价贵。结果别人还抢着要。”曾红梅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
曾红梅的笑容让宋菲菲有些心虚,跟曾红梅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如意农场。她真是有些担心,如意农场真的有什么技术能够极大提升食材的品质。
曾红梅晚上的时候,将今天的事情跟罗正江说了说。一家人都是笑个不停。
“我看全福超市那个经理有些慌了。肯定是我们如意农场的果蔬生意已经影响到全福超市了。我看这几天,如意小区的住户全在我们店里买菜。”罗正江说道。
“何止是如意小区。附近几个小区都有人过来。对了,明天店里也得多进一些货。不然有些不够了。”曾红梅说道。
“那肉类我们可以先做起来。反正我们以前也卖过猪肉。这个进货都比较简单。牛肉也可以进一些。我们以前搞批发的地方还比较正规,都是没注水的。这方面我们得小心。不能自己把招牌给砸了。”罗正江说道。
“爹,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海鲜啊?”罗天旺问道。
“这两天我去水产批发市场去看了。感觉进价有些高,我们又不懂行情,也看不出海鲜的好坏。感觉有些靠不住。我准备去一些海鲜养殖基地看一下。从他们手里拿货,肯定要实惠得多。”罗正江说道。
“我们家又不是搞海鲜批发,光是我们几个小区能销多少货?那么一点货,那些养殖场未必看得上眼。”罗天旺说道。
“也是,先不管这么多,过去看看再说。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从养殖场拿到鲜活海鲜,用你的水灵符,也许能够让海鲜一直保持鲜活状态。这样一来,我们拖回店里,也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毕竟我们店里可没有冷库。放在冷藏柜里可放不了几天。”罗正江说道。
“那等周末吧。我跟你一起过去。”罗天旺说道。
罗正江点点头,抚摸了一下罗天旺的脑袋:“行。”
“爹,那我呢?”罗天赐带着期盼的眼神眼巴巴地看着罗正江。
“你跟我在店里。你说了在店里打工的,连工资都提前预支了。”曾红梅立即说道。
“唉!”罗天赐有些沮丧,都怪这张嘴啊,忍不住想吃烤红薯,就跟娘说要在如意农场打工,然后先预支一下工资去买了烤红薯吃了。
周末的时候,两父子开着面包车去了郊区。罗正江是从别人问到的,这一带沿海到处都是海产养殖场。不过很多都是种植紫菜的。只有少数是养殖贝类以及海鱼的。
“老哥,这附近哪里有养海鱼的么?”罗正江将车停在路边,向一个从这里经过的男子问道。男子长期在海边,皮肤黝黑。
男子停了下来,冲罗正江笑了笑:“你要买海鲜么?我家就有养殖场。”
这男子叫阮其祥,家就在附近的东升渔村。
“这些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想要出海捕鱼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渔村里都是小船,去太远的地方捕鱼非常危险。于是我就想办法在村子里养鱼。我的养殖场有一百多亩,养的也很杂,贝类、鱼类都有。”阮其祥一路上向罗正江父子介绍他的渔场。
“你搞这么大,应该赚了不少钱吧?”罗正江问道。
“哪里能赚什么钱?养海鱼是一门技术活。我没技术,就靠蛮干,哪里养得好。要不是有些项目还赚了一点钱,我连本都保不到。”阮其祥也是个很实诚的人,也没管这父子俩可能会是他的顾客。
阮其祥将罗正江父子领到他的渔场,他的渔场处于海边的狭长地带。靠海的一端,他用来养殖紫菜、贝类。最里面,则养了海鱼。
“这里面养的是大黄鱼,市面上的大黄鱼都是三两到半斤的,我这里都是一两斤一条。这么大的大黄鱼,要是野生的,可以卖上几百块一斤。运气好,卖一千块钱一斤都不算什么。我这个虽然是养殖的,但是跟野生的没有很大的区别。价钱太低了,我不舍得卖。准备一直养殖下去。”阮其祥得意地看着偶尔会在水中游动的大黄鱼。
可是还正说着话,一条大黄鱼突然从水中翻了出来,病恹恹地浮在了水面上。
“糟糕。”阮其祥顾不上跟罗正江父子说话,连忙跑回去拿工具去了。
第233章 接手渔场
阮其祥本来以为大黄鱼上浮是因为缺氧,所以他赶快跑回去想办法给水里面增氧,但是情况似乎并不像阮其祥想的那样。在增氧措施采取了之后,依然不时地有大黄鱼上浮。
“阮其祥!麻烦大了,茂成家的石斑成片的死。怀疑是感染什么病了。可不要传播到我们这里来啊。”阮其祥老婆孙兰英飞快地跑了过来。
阮其祥一听,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阮茂成是他堂弟弟,前一天阮茂成家的石斑有浮水的情况,以为是缺氧,他拿了自家的工具跑过去帮忙增氧。回来担心自己家的鱼也会缺氧,就又给自己家的渔场也增了氧。为了图方便,也没有进行消毒。这下只怕是将病毒带到鱼塘里来了。
“阮其祥,我们家的鱼也浮头了,你快点想办法呀!”孙兰英看着自家网箱里的大黄鱼也开始一条一条浮上来,立即惊慌失措地大喊了起来。
孙兰英突然看到了罗正江父子:“你们是干什么的?”
罗天旺说道:“我们是准备到这里来买海鲜的。我家是开菜店的,想卖些水产。这种情况你们以前遇到过没?”
孙兰英点点头:“要是没有这种情况,养海产的都发财了。这是没办法的。鱼跟人不一样,得了什么病,一下子也看不出来,等它得了病,也一下子没办法治。”
阮其祥哭丧着脸:“唉,我的大黄鱼啊,好不容易养到一两斤一条。早知道不那么贪心,早一点把这些大黄鱼全部卖出去就好了。”
“现在问题是,不光是这些大黄鱼,我们这些网箱都是连在一起的。所有的鱼都可能受影响。你赶紧想办法呀。不然这一次我们家的损失可大了。”孙兰英哭出声来。
“我有什么办法?遇到这种情况,农业大学的教授都没更好的办法。”阮其祥说道。
“我跟你说了你不是干这个料子,你偏不信。早要依我的话,把渔场转手给别人,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了。”孙兰英埋怨道。
阮其祥也是心灰意冷。
情况越来越严重,阮茂成打了电话过来,说原因找到了,说是农大的教授说,是刺激隐核虫感染导致的。只是现在防治也晚了。让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