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人们想歌颂他都有困难。像他那样的人,如今再也无处寻觅了①。德国学者E。
策勒尔说:“终其一生,他个人对待柏拉图始终是崇敬和热诚的态度,这在那首
所谓祭坛挽歌中表达出来了,他在挽歌中把柏拉图称为‘坏人甚至没有权利去颂
扬,以自己的一生和教导表明怎样同时既幸福又善良’的一个人。”②但是,尊
敬老师,不等于盲从老师;爱戴老师,不意味着完全赞同老师的观点。正如老师
欣赏学生,不表明对学生的缺点不予批评一样。
亚里士多德爱老师,更爱真理,“当他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并坚
信老师的观点不正确时,他毅然不为贤者讳,不为师长讳,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柏
拉图。”③有些学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分歧,使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有了看法。
按亚里士多德的才华和学问来说,做阿加德米的继承人是当之无愧的,柏拉图原
来也有这种考虑。但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柏拉图是不会让亚里士多
德继任学园主持人的。而与柏拉图思想一致的斯彪西波成了合适的人选。这种看
法,张尚仁在《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了叙述:“在正式确
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
学思想的真传。可是,出乎柏拉图的意料,亚里士多德不仅头脑十分清楚,而且
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
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柏拉图都是无法回答的。柏拉图只想
让学生原封不动地接受和传播自己的理论,他根本不容许亚里士多德对自己的理
论提出任何异议。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批判,柏拉①雅典地区的古称。
②转引自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亚里士多
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 —142 页。
①《哲学史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 页。
② E。 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
页。
③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
页。
图暴跳如雷。
“那时,亚里士多德的同学和朋友对他的行为都不理解。他们认为,亚里士
多德如果继续取得老师的欢心,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这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
事情。他们劝亚里士多德,何苦去提什么问题,老师怎么讲就怎么接受算了,这
样自己还可以得到许多好处。反对老师的观点,弄不好还会落得一个不尊敬老师
的坏名声。亚里士多德却坚定地回答说:”我是尊敬老师的,我尊敬老师并不是
为了求名谋利,而是为了追求真理。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那个叫斯彪
西波的学生,却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只知道原封不动地重复柏拉图的思想,自己
丝毫不去怀疑和提问。结果,柏拉图从原来比较喜欢亚里士多德转而喜欢斯彪西
波,认为只有他才能将自己的一套哲学思想流传下去。柏拉图活到81岁临终时,
正式将斯彪西波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要他在自己死后掌管这个学园。”①故事化
的叙述,使问题过于简单化了。柏拉图确定学园继承人可能还有其他考虑。对亚
里士多德观点的分歧,柏拉图不会一无所知,不能到最后“考核”时才发现。谁
继任学园,许多人都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斯彪西波二人有其一,由于亚里士多德未
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被否定了;斯彪西波是把哲学与数学等同的维护者,与老
师的思想相一致,理所当然地成为学园继承人。黑格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
“关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特别是关于柏拉图不选择亚里士多德而选择
一个近亲斯彪西波为他的学园的继承人这件事,第欧根尼曾给我们留下一大堆无
稽的互相矛盾的传说。”②G。罗伊德更有别论:“柏拉图死于公元前347 年,谁
将继承他在学园中的位置呢?当时有三位候选人,亚里士多德、克赛诺克拉提及
柏拉图的外甥斯彪西波。我们不知当时是什么条件影响其结果,也不知柏拉图死
前是否有决定或学园中其他人的共同决定,事实很清楚的是斯彪西波被选上,亚
里士多德及克赛诺克拉提二人离开了雅典。一些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之未被选
上是因为他的学说不是正统的。这个说法无法成立,因为斯彪西波也不同意柏拉
图原创的理念理论。
若以是否忠于老师教法为标准,则克赛诺克拉提应被选为继任者,因为他是
柏拉图三位主要学生中最忠实的。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以斯彪西波为继任者的一
个主要原因是想将柏拉图的财产保留在自己家人的手中,若将雅典公民之财产交
给亚里士多德这位非公民手中在法律上有困难。
但是这点困难却在克赛诺克拉提(亦非雅典公民)继斯彪西波而担任第三任
学园主持人时消失了。“①看来,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未当上学园继承人,还需进
一步发掘资料才好找出更合适的解释。
下面,我们再回到师生的观点上来。从哲学体系上看,不管亚里士多德对柏
拉图的批判多么尖锐,两人在哲学基础和实质上是一致的,至少到最后是一致的。
黑格尔说:“事实上柏拉图却是得到亚里士多德为他的继承者,因为亚里士多德
是以柏拉图的意义理解哲学的,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更深刻、更完善的,—
—因之也就是同时把它推进了一①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中国青年
出版社,1984年版,第 129—131 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1 页。
① G。 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
公司,第4 页。
步。“②乔纳逊。伯内斯从五个方面讲他们的一致性:第一,柏拉图深刻地
思索过科学的统一性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个系统的思想家,他全心全意地接
受柏拉图的科学统一理论的幻想,只是他不同意柏拉图关于这种统一所由取得和
展示的方法。中国学者叶侨健甚至认为系统思想是”贯穿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
一条红线“。③第二,柏拉图是一个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把逻辑变成了科学并
且开创了形式逻辑这一学科,而柏拉图的辩证法训练为亚里士多德奠定了研究的
基础。第三,柏拉图关心本体论问题,他的本体论包含在理念论之中,亚里士多
德反对理念论,但大量的哲学活动用来发展另一种本体论。第四,柏拉图认为科
学知识是对原因的寻求或对事物的解释,科学和知识的观念与解释的观念紧密相
连。亚里士多德承柏拉图的端绪而前进,也把知识与解释联系起来,他的科学研
究所指向的目标首先是解释而不仅仅是观察和记录。第五,在知识论问题上,两
人看法一样。柏拉图的对话中许多章节都是研究知识论问题的,在这方面,亚里
士多德步了老师的后尘,这方面更多的东西是在柏拉图学园学到的。”不管在这
五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中他和柏拉图之间有多么深的罅隙,但在原则上他和柏拉图
并无二致。“①乔氏论述是否准确,我们不必深究,他的中心意思是我们在看到
两人在具体问题上的诸多分歧的同时,也要看到差异背后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
是以柏拉图的基本思想理解哲学的,并在批判柏拉图的基础上把柏拉图哲学提到
一个新高度。亚里士多德在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柏拉图,观点有异,却不是体系
的根本对立。
2 著名大帝的老师上文谈到,亚里士多德曾当过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 —前323 ),腓力二世之子,公元前336 年至前
323 年在位。即位后,即开始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大举侵略东方。
曾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只是一个不巩固的军事和行政的联合,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病死后,迅速瓦解。
在帝国故地,相继产生若干“希腊化”
国家。亚历山大连年外侵,给各地带来很大破坏,激起各地人民的英勇抵抗
;但外侵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两家是世交。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亚历山大的祖父马
其顿王阿明塔的御医,亚里士多德小时候曾在马其顿王宫生活过,这种生活对他
那种贵族气质有影响。亚里士多德从阿索斯移居到米提利尼后不久,收到当时的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信,邀请他去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于是,亚里士多
德回到了他父亲曾经服务过的宫廷。
在宫廷,亚里士多德很受国王腓力二世和王后奥林比娅的恩宠和尊敬。
条件很好,但宫廷不是适于哲学思考的地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与宫廷的气
氛格格不入。当时,腓力二世正做着征服世界的美梦,他要称②黑格尔:《哲学
史讲演录》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2 页。
③叶侨健:《系统哲学探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 期。
①(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版,第43—46页。
霸全希腊,战胜劲敌波斯,建立一个旷古未见的世界帝国。王子亚历山大13
岁,是一头未经驯化的小狮子,他好大喜功,专横霸道,性情狂暴。
整个王宫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斥着野蛮、野心和明争暗斗。不难想
象,亚里士多德在这种环境中,其智慧是难以发挥的,学问不会有用武之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