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以外,我还将军营除了军火库等重要单位的其他地区,全部面向驻地周围百姓展开。允许大家参观,并且让部队公开进行训练…”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后。驻地周围的百姓都知道,参加国防军不仅可以拿到丰厚的军饷。作为军属的家人也可以在粮税方面获得不同程度减免。更加重要的是,即使自己将来战死沙场,得到的丰厚抚恤金也足够自己家人活完后半辈子…”

    “不过,因为咱们国防军军纪,虽然大家对参加国防军非常踊跃,但是,我并没有点头同意,只是对想要参加国防军的青壮年进行简单登记。”

    何世炎的一系列做法,无疑会对自己接下来要付诸行动的第二个办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想到这里。李国胜忍不住对面前何世炎投去一丝充满赞扬的目光。同时,也在心底记住这个非常有头脑的少将师长。

    当然,此刻的何世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李国胜心里留下深深印象。

    更加重要的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一道来自国防军总司令部的升职命令就会被送到自己手里。

    看到李国胜脸上越来越浓的笑容,激动的他下意识开口反问道:“总座,难道您的第二个办法就和招兵有关…”

    “对,就是招兵…”李国胜笑着肯定道。

    对着何世炎师长一脸神秘的说道:“刚刚的所有办法还仅仅是瓦解赤党的群众基础。而我接下来的这个办法。就是针对赤党红军的…”

    两天后,驻防在黄河一线的国防军各大军营门口同时出现一个通告。

    不仅如此,地方官员也一个村一个村的告知辖区百姓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为了缓解国防军兵力压力,国防军总司令部命令。将在本辖区内招收五千名新兵…。所有愿意参加国防军的当地青壮年,迅速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军营报告,满足国防军下发的各种招兵条件后。就可以参加国防军,成为国防军一员新兵…”

    听到这个消息。辖区大部分年轻人脑海都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幅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画面。

    身着一身迷彩训练服,肩扛自己从未见过的步枪。英姿飒爽的在训练场进行训练…

    当然,这还仅仅是吸引年轻人的其中一个方面。

    在中国最底层百姓眼里,当兵吃粮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想要参军,首先想到的就是国防军堪称奢华的福利待遇。

    “普通新兵,也就是所谓的国防军列兵,每月六块大洋军饷。晋升为野战部队下士后,每月八块大洋。随着自己服役时间达到两年,从下士晋升为中士后,每月军饷直接增加到十二块。”

    “当然,如果自己在军队中表现不错,晋升为上士班长,那每个月的军饷就会变成十五块。如果有机会,自己能晋升为尉官,那每个月的军饷就会成倍的往上增长,而且还有被推荐进入国防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也就是说,仅仅参加国防军后所获得的军饷一项,家里一个人当兵所获得的军饷就可以达到一家人在田里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所得。

    这还仅仅是参加国防军后的第二项好处。

    凡是国防军统辖范围内的百姓,只要家中有一人参军,整个服役期间,家人可以得到每年免除粮税五百斤的优惠政策。

    对比军饷来说,五百斤粮食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眼里,五百斤粮食完全可以满足家中一人一年口粮。

    所以,国防军的征兵告示刚刚贴出,021师位于各地的驻军军营就迎来大量想要参军的青年。

    经过一番严格选拔,五千名完全达到标准的新兵人选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全部确定。

    面对五千堪称优中之优,各个二十多岁小伙子的新兵。

    如果是其他军阀部队,甚至于老蒋的中央政府军。面对好不容易招到的数千新兵,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其送到军营进行训练,早日形成战斗力。

    但是,眼前的国防军却不一样。

    在李国胜的特意交代下,这场招兵将国防军的所有形式全部淋漓尽致的上演一遍。

    五千新兵以村镇为单位,在同等数量国防军将士护送下。带着大红花,打成汽车回到自己家乡进行巡游。当然。巡游的同时,国防军给每一名新兵发放的一百大洋安家费。也在所有村民和邻居的注视下发放到家人手里…

    一系列形势全部完成后,五千新兵才在汽车营的运送下赶往太原进行集中整训。

    国防军招收新兵这个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招收新兵给普通百姓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却根深蒂固的印在他们心里。

    距离黄河大约一公里的一户农家内,全家五口人正一言不发的围坐在家里唯一一张桌子周围闭口不言。

    从大家脸上的凝重表情可以感觉到,此时此刻这个家里的气氛并不怎么好。

    事实情况的确如此。

    几个月前,国防军还未接收这里的时候,赤党红军无疑是这里的主人。面对赤党宣传队的不断鼓动,再加上赤党打土豪后分给自己家里的几十斤白面。作为一家之主的王有根果断决定让自己还未娶亲的二儿子参加红军。

    那个时候,因为自己儿子参加红军,自认为自己给儿子找到一个光宗耀祖好出路的的王有根还在邻里之间狠狠的炫耀了一把。在周围邻里乡亲之间,也充满骄傲,就好像自己儿子出去当了大官一般。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国防军到来而慢慢发生变化。

    国防军不仅没有没收红军打土豪后分给自己的田地,还另外多分了好几亩地,让家人每人都有八亩良田。不仅如此,还见面了政府加在自己身上的所有苛捐杂税。每年只根据知己家里的田亩数,征收一次固定粮税。

    因为自己儿子参加红军,王有根自我认为自己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假象,是国防军为了收买人心。不得不步红军后尘,给自己分田地,减免赋税。时间长了。占领这里的国防军早晚都会露出自己獠牙,将分给大家的东西重新收回去。

    不过。让王有根感到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看到国防军收回大家手里的田地。还给大家重新编写了政府认可的地契……

    在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想中,只有有了地契,这块土地才真正属于自己,任何人都夺不走。所以,在拿到地契的当天,全家上下直接喜极而泣。与此同时,王有根对国防军的印象也大有改观,开始支持国防军各项政策。

    当国防军再次告诉大家:为了保证秋收,国防军将免费向大家提供优质良种,甚至于耕种工具,耕牛以后。

    在王有根心里,国防军地位已经在无形之中超越自己儿子所参加的赤党红军。眼前占领山西的国防军,并不是为了来剥削自己,而是真正为了让自己富裕起来。

    不过,当国防军开始在当地招兵后,王有根心中的想法再次发生变化。

    特别是看到国防军真的将一百块大洋的安家费送到邻居老王手中,并且当着所有村民向老王承诺:士兵每个月军饷全部全额发放,不会有任何克扣。新兵家人作为军属,每年可以享受减免五百斤粮税的优惠政策……

    看到老王脸上所流露出来的激动和自豪表情,王有根忽然觉得自己当初让老二参加红军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如果自己二儿子没有去参加红军,如果自己二儿子参加了国防军,自己也可以同邻居一样收到一百块大洋的安家费,看到儿子带着大红花,在国防军官兵的护送下坐上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坐过的汽车进行游街,当众表扬…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自己当初的这个愚蠢决定而破灭。

    儿子参加所谓的赤党红军,不仅没有给家人带来任何好处,没有国防军的优厚军饷,甚至在战死后连最起码的抚恤金都没有…

    而眼前的国防军,不仅发了安家费,免除家人一定粮税,每个月暗示发放足额军饷,在军队中顿顿可以吃到肉……更加重要的是,即使将来哪一天战死沙场,国防军发给家属的抚恤金也足够家人无忧无虑过完下半辈子……

    两相比较,其中的巨大差距非常清楚的展现在王有根面前。

    到了这时,王有根忽然有一种感觉。面对国防军给出的到手利益,面对赤党红军给自己承诺的各种虚渺未来。自己似乎上了赤党红军的当。在赤党红军的不断忽悠下,将二儿子送进没有任何军饷和福利待遇的赤党红军去受苦。

    面对眼前脸色不断发生变化的王有根。脸上还带着丝丝悔意的妻子大声问道:“当家的你倒是说句话啊…看看你当初办得是个什么事,竟然让老二参加连饭都吃不饱的红军。”

    “你在看看人家隔壁家的老王,儿子参加国防军,不仅发了一百块大洋的安家费,免了每年的五百斤粮税,每个月还有六块大洋军饷。那可是六块大洋啊,即使用来全部买粮食,也足够咱们家五口人一个月的吃食…。”

    看到面前闭口不言的王有根,妻子继续埋怨道:“我那苦命的老二啊…。人家儿子在国防军天天吃肉。天天穿好衣服,而我们的儿子却在红军天天饿肚子,一年也穿不到一件新衣服,吃不到几次肉,难道这是报应吗…”

    就在妻子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王有根终于开口了:“说够了没…我也想让咱们二儿子参加国防军,可是,当初不是没有想到吗…现在二儿子已经加入红军到了陕西,现在后悔还有什么用…”

    看到王有根已经有了服软的迹象。妻子赶紧开口道:“怎么没有用,我们可以让老二离开红军,回家…。咱们家现在也有几十亩地了,即使回家种地也比当红军吃不饱饭强。再说了。国防军又不是只招一次新兵,等他们下一次招新兵的时候,咱们家老二就可以报名…。”

    “这…这不是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