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咱们的兵工厂已经可以生产大口径榴弹炮了……”

    “是的,军座…自两台水压机以及特种钢冶炼厂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大口径榴弹炮炮管的生产技术,随即就被兵工厂给攻破…。一个半月前,也就是五月初。兵工厂正式生产出了第一门国产105毫米口径榴弹炮…。”

    “根据检查,这门火炮除了在质量上比进口火炮重了五十公斤以外,其他方面性能,和原装进口德国货相比。没有任何劣势…。不过,因为熟练技术工人太少的缘故,这种大口径火炮。只能达到月产六门的产量…。”

    “另外,攻破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炮管生产技术的专家组。已经开始向150毫米口径炮管发起攻击。不出意外,最迟两个月。专家组就会有所突破…”作为中国最大兵工厂的领导者李光华,脸上直接被自豪的表情给笼罩。

    兵工厂扩大,直接意味着今后第九军的各种装备以及弹药所需,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进口。此时此刻,除了想要第一时间看到这座就目前来看,已经是全国最大兵工厂的鲁东兵工厂以外。李国胜还想要知道的另一件事就是:经过几个月的不断生产和储备,第九军装备军火库内,一共储存了多少装备和弹药…

    面对李国胜的问题,经过半年积累,同样财大气粗的李光华,想也没有想,就将脑海中的一窜数字给说了出来:“崭新毛瑟步枪总计四万支,捷克式轻机枪三千挺,重机枪一千挺,毛瑟手枪五千支各种弹药储备超过一亿五千万发…。60毫米轻型迫击炮一千五百门,82毫米中型迫击炮一千五百门,各种炮弹三百万发……山炮,野炮各自三百门,炮弹十五万发…。榴弹炮12门,炮弹三千发…另外,还有手榴弹四十万枚……”

    “这么多…。”震惊的数字,不仅仅李国胜因此而张着嘴巴。就连参谋长蒋百里,也是一脸震惊,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老李,你可不要骗我们…。这么多的轻重装备,如果全部用上,足够咱们第九军再次扩编组建三到四个精锐步兵师了…。”

    很明显,参谋长蒋百里是多想了。

    两个人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光华已经再次开口了。

    “军座,参谋长,除了装备军火库内的装备和弹药储备以外…兵工厂下属的军用汽车制造分厂,经过几个月的生产,已经仿制出了三百辆载重达到两吨的军用卡车…。飞机制造厂,在大量德国专家和技师的指导下,也成功仿制出了一百架螺旋桨飞机。不过,这些飞机,已经全部交给军部刚刚成立的飞行部队…。”

    一秒钟,两秒钟…整整过了一分钟时间,惊愕的李国胜,才完全消化了这个巨大的收获。而后,一脸感慨的说道:“老李,辛苦你了…。没有你,就没有我鲁东兵工厂的今天,没有我第九军的今天。今天晚上,我和参谋长还有莫副主席,一定要好好敬你两杯酒…“

    既然出城查看农业情况已经变成了半年一度的汇报会,李国胜直接将目光放在了还没有汇报的参谋长蒋百里身上。开口问道。

    “参谋长,老李和莫副主席已经全部汇报完毕。接下来,也轮到你了…。半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第九军下属的各个部队,具体情况怎么样了。能否经得起实战的考验?”

    “请军座放心,军队绝对不会拖咱们鲁东特区的发展后腿…”蒋百里一脸自信的回答。

    “普通步兵的战斗力,卑职就不多介绍了。因为,在我正式接手这支部队之前,部队的战斗力,就已经远超国内其他部队…经过这大半年的实弹训练,卑职可以肯定,就是面对相同数量的日军精锐。也有一战的能力…。”

    “军部直属第一装甲旅…。经过三个月的训练,部队已经完全掌握所有装备,开始在训练场上进行配合训练…。按照孙立人孙旅长所说,半年以内,装甲旅就能彻底形成战斗力,开赴战场…。”

    “这么快…。”装甲部队早一点形成战斗力,就意味着自己将来面对日本精锐的时候,能够多一份胜算,少付出一点代价。因此。蒋百里的话音刚刚落下,就迎来了李国胜兴奋的笑容。

    “是的,军座…孙旅长这个人一直以来都非常的沉稳。既然他敢这样向我保证,就一定有他的想法和信心…。”蒋百里肯定道。

    “步兵。装甲部队,接下来,就剩下飞行部队了…。飞行部队的情况怎么样了…”李国胜越来越期待的问道。

    “自民国以来。不管是位于北平的南苑航校,还是民国中央航校。广西航校…。都给中国培养了大批飞行员。再加上几个月前南苑航校因北洋政府覆灭,直接解散等原因。我们直接接受了南苑航校的大部分飞行员以及技师…。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第九军就开始用航校的教练机培训自己的空军飞行员…。”

    “经过连续不断的训练,按照这些飞行员的成绩,毕业于广西航校的桂林人何信少校,直接被任命为飞行队队长一职…。”

    “到现在为止,整个飞行队在何信队长的领导下,特别是一百多名德军飞行员教官的指导。两百多名飞行员,已经全部可以自行驾机升空。至于升空作战,按照德国教官提出的要求,只有包括何信队长在内的13个人满足要求…。”

    “13个人,已经可以组建一个飞行中队了…。参谋长,传令下去,晋升何信少校军衔为中校,正式担任我第九军航空大队大队长一职。对于已经满足作战要求的飞行员,全部从飞行大队抽调出来,组建航空大队下属的第一战斗机中队,配备飞行大队最好的战机…。”

    “至于剩下的飞行员,包括哪些德国教官在内,全部划归到航空大队麾下,有何信中校统一进行指挥。告诉何信和队长,我再给他半年时间,至少培养出一百名可以升空作战的飞行员。今年年底,我会亲自到航空大队检阅我们的飞行部队。”李国胜命令道。

    有一百名精锐的德军飞行员教官在手,再加上训练大队拥有足够的飞机进行连续不断的训练。蒋百里参谋长非常的自信心,想也没有想,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请军座放心,航空大队一定给军座训练出一支精锐的空军部队……”

    粮食有了,军费也有了,再加上亚洲规模最大的鲁东兵工厂,源源不断的给自己输送各种装备和弹药。兴奋的李国胜,直接想到的,就是扩编手中有限的部队。

    虽然手中掌握的第九军,足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是,在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大会战中,这几万精锐投进去,也许连一朵水花都掀不起。既然自己有条件,扩编部队,在抗战真正开始之前,掌握一支足可以对战日军一个军,甚至更多部队的精锐,就成了李国胜目前想要达到的目标…。

    顿时,鲁东特区陆陆续续组建的十多个地方守备团,就浮现在了李国胜脑海。

    “参谋长,第九军下辖的十几个守备团,训练情况怎么样?”李国胜问道。

    “地方守备团…”蒋百里的脸上,直接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在蒋百里的眼里,守备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备地方。在重要性方面,根本比不上随时可能出击的野战部队。因此,在训练上,不管是装备还是后勤,蒋百里都是尽可能向野战部队倾斜。

    不过,凭借第九军充足的后勤储备能力,即使蒋百里在资源上有所倾斜,地方守备团的训练力度,也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军阀,甚至于国民政府所统帅的中央军。特别是部队的实弹训练,仅仅一个月的各种弹药消耗量,就远超中央军一年的消耗量…

    所以,这些地方守备团虽然顶着守备部队的头衔。但是,在真正战斗力上,绝对可以和国民政府统帅的中央军平齐。只是,唯一让蒋百里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守备部队的兵源都来自于地方的新兵,基本没有经历过任何实战……(未完待续。)

210  扩编和救灾

    扩编及救灾

    作为一名军人,李国胜经常听到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没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即使经历再怎么艰苦的训练,始终都改变不了作为一名新兵的本质…。”

    对于这句话,李国胜不否认,也不赞同…。

    特别是来到这个军阀混战的乱世以后,经历过多次血与火考验的李国胜,非常清楚一个事实。在眼前这个充满战争的中国,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战场上未必能够发挥出战斗力。特别是那些久经沙场,练得一身逃命本事的老兵油子。

    但是,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事的新兵,就不一样了。刚刚入伍的他们,没有遭到军队中的不良风气,特别是一些军阀部队坏习惯的影响。李国胜相信,只要让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再加上一身精良的装备。真正适应战场以后,他们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比老兵差。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中国,说一句难听的话,有的是充足兵源提供给自己去练兵。

    根据李国胜对历史的了解,只要不出意外,这个时候的河南河北…。几个省份,一定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在这种情况下,李国胜一旦将第九军优厚的招兵条件给公布出去。可以想象,用不了几天时间,拉出几万,甚至于几十万军队,都没有丝毫的问题。

    足够的兵员在手,如果采用血腥一点的方式去练兵。经过几次战争的磨练,即使是用人命换人命的方法上战场厮杀。几场战役下来。自己也可以从数万兵源中,得到一支战斗力不低于目前第九军三个主力师的精锐部队。

    想到这里。李国胜对蒋百里参谋长的分析,直接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没有做太多的解释。继续开口问道:“参谋长,这个问题咱们先放一放…。我接下来想要知道的是,经过教导队这几个月的轮训,十几个守备团的各级军官,是否已经轮训完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