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种装备在战时所需要的海军乘员方面呢?”李国胜继续问道。

    “中型战列舰在战时,至少需要六百名海军人员进行操纵。但是,一艘潜艇最多只需要二十名海军人员。即使算上同样造价的十艘潜艇。也只需要两百多名海军人员…。”孙海军脸上的疑惑表情就更浓了,不过,还是非常爽快的回答道。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面对孙海军脸上所流露出来的疑惑神色。李国胜不再藏着掖着,直接问出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既然如此,孙队长,那么以你的战斗经验和了解。在海战战场上,如果十艘潜艇对阵一艘中型战列舰,其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孙海军也不是傻子。李国胜的话音刚刚落下,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果断的回答道:“当然是潜艇部队取得胜利,只要潜艇部队采用德国海军潜艇部队非常擅长的狼群战术,从海底用鱼雷对战列舰进行扇形攻击。这艘中型战列舰即使拥有再强悍的战斗力,也只有被几十颗鱼雷给击沉的命运…。”

    说完,刚刚还是一脸疑惑的孙海军。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李国胜,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军座,您的意思是。我们的海军部队,将会和德国海军一样。朝着潜艇部队这个方向发展?”

    “是的…。不过,发展潜艇部队。只是我们暂时性发展策略的一个无奈之举。到时候,一旦我们的潜艇部队形成规模,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担负起海防的任务,起到威慑日本海军的作用。那我们就可以紧随其后,毫无顾忌的发展海面舰艇部队…。”李国胜肯定道。

    说到这里,已经完全说开,特别是在看到面前的孙海军脸上,似乎也流露出一丝浓厚兴趣的李国胜。再也没有丝毫的顾虑,直接将自己内心中早已经勾画好的海军发展蓝图给讲诉出来。…;

    虽然李国胜是陆军出身,但是,脑海中装着的历史上中国海军发展史以及未来海军发展方向,经过他的思路讲诉出来以后,还是狠狠的震撼了完全海军出身的孙海军,颠覆了孙海军从小到大坚船利炮的想法…

    脑海中混乱的思路,在经过长达十分钟的整理以后,一条经过李国胜点拨,非常明朗的海军发展之路,直接出现在孙海军的脑海。

    虽然不清楚这条发展之路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但是,在李国胜的讲解之下,孙海军已经完全清楚一个事实:就目前的中国来说,即使集全国之力,在日本海军的监视以及围困之下,落后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发展一支强大的海面舰艇部队。

    因此,李国胜给自己勾勒出来的海军发展之路。是中国目前来说,最快捷,也是最不引人瞩目的唯一发展之路。

    一丝震惊和惊喜过后,孙海军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等待着对李国胜的崇敬和钦佩,直接一脸自信的开口道:“谢谢军座的指点,卑职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请军座放心,卑职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让几百名官兵,重新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人员,完成军座您交给我海军中队的任务…”

    “我相信你…。海军就这么多,训练用的舰艇,也是没有多的。所以,你的军衔,就暂时挂着中校。一旦我们有了新的舰艇,特别是潜艇中队成立以后,我马上将你的军衔提升为上校。好了,下去忙吧…。”李国胜满意的点了点头命令道。

    “是,军座…”

    三百名曾经的海军官兵,或者是沿海渔民,在海军中队队长孙海军的指挥下,于青岛军港,利用三艘炮艇以及一艘炮舰进行热火朝天训练的时候。

    得到一门150毫米口径舰炮的参谋长蒋百里,也在重炮旅旅长余显生的协同下。从全军抽掉了一百名最优秀的炮兵,再加上几百名新兵,正式组建了直属于第九军军部管辖的第一岸防炮团…

    就在全军进行大规模练兵。炮兵旅旅长余显生等人的期待下,一艘万吨级的德国货轮,终于停靠在了青岛海港。第九军李国胜同德国的第一次交易,也伴随着源源不断装备不断卸装码头而顺利完成。

    青岛原日军海军司令部。看着源源不断被送上码头,一门门在太阳的映照下,正散发着幽幽蓝光的各种大口径火炮。炮兵旅旅长余显生,恨不得马上冲上码头,将所有火炮全部归为己有。

    因为,眼前的很多大口径火炮,绝对是自己从军十年来,第一次看到的。与此同时。眼前的火炮数量,也是自己从来没有看到的。

    想到堆放在码头上的一门门火炮,马上就会划归到自己麾下,成为自己征战沙场的利器。余显生的心里。就是一阵无名的激动。对着李国胜,直接有点急不可耐的问道:“军座,这么多的火炮,不知道能分给重炮旅多少门?”

    “呵呵,看我们余旅长急的…。老余。这么多的火炮,还有每一门不低于五百发的炮弹,我既然买了,那就要装备部队。不然。你以为我会买上一堆废铁放在仓库里生锈。你放心,这几百门火炮。我会一门不少的全部装备部队。至于你的重炮旅,大概能够分到三分之一的数量…。”李国胜笑着说道。

    “啊…。才三分之一。那其他火炮呢?”余显生顿时急了起来。…;

    在余显生眼里,这些火炮的最小口径都是75毫米。而放眼整个中**队,这种口径的火炮,绝对都是可以独立成军的火炮。因此,从开始到现在,余显生就认为眼前的火炮将全部装备自己的重炮旅,特别是那些大口径榴弹炮。而现在,军长李国胜竟然告诉自己,眼前的火炮只有三分之一会装备到自己的重炮旅。

    焦急的余显生,直接认为李国胜会将那些看着就让人眼红的大口径榴弹炮给藏起来,而后,将部分山野炮,装备给自己。因此,李国胜的话音刚刚落下,就开口反问道,与此同时,瞪着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等待李国胜回答。

    精明的李国胜,当然一眼就看穿了余显生的心思,开口道:“老余,这也怪我,没有提前和你说清楚。在这些火炮中间,口径超过一百毫米的,毫无意外,全部都会装备到你的重炮旅。至于剩下的山野炮,我的意思是,全部下放到师团一级,成立隶属于各个师团的炮兵团以及炮兵营…。”

    “想一想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几场战斗,炮火在战场上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越来越大。我可以肯定,在战场上,火炮,特别是一炸就是一大片的大口径火炮,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战争之神’。至于我们所处的中国战场上,炮兵,无疑是最具有战略威慑性的一种兵种。”

    “一个战场上,如果我们做得好,一个炮兵团,甚至于一个炮兵营,就可以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所以,我的想法是,为了增加我第九军师团一级的独立作战能力,也为了增加部队的战斗力,适当的加强师团以及的火炮配属,势在必行…。”

    李国胜的一番回答,不仅震撼了炮兵出身的余显生,更加震撼了参谋长蒋百里。

    因为,在中国上百万军队中,还没有哪一个步兵团真正装备有一个营的大口径火炮。甚至于很多军队中间,团一级部队,能够装备上一门小口径迫击炮,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参谋长蒋百里,直接打破了司令部的宁静,带着对部队未来编制的期望,激动的开口问道:“军座,你的意思是,这些火炮,具体怎么分配到下面的部队中去…”

    “老余的重炮旅一共下辖三个炮兵团,一个防空炮团,分别是:一个三十六门制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团,一个三十六门制的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团,一个三十六门制的120毫米口径加农炮团,一个三十六门制的37毫米口径高射炮团,全旅总计火炮144门。”

    “轰…。”李国胜的话音刚刚落下,不大的司令部,顿时就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议论声。至于炮兵旅旅长余显生以及参谋长蒋百里两人脸上的表情,则是更加的丰富。

    因为。按照李国胜刚刚所说,第九军重炮旅的配置,即使在全国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拥有这么强悍的一支炮兵部队在手。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更加重要的是,这些火炮的口径,都是现今中国很少能够见到的。当然,就是对上日本最精锐的野战师团,余显生也相信,凭借自己手里的炮兵实力,也有同日军重炮旅团一战的能力。

    快速压制住内心中的激动以后,余显生直接一脸自信的保证道:“请军座放心。我余显生在这里发誓,一定守好这些火炮。与此同时,让这些火炮,让我们的重炮旅。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协助我第七军,征战沙场,击败一切敌人的炮兵部队…”…;

    “好…。老余,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总计四个炮兵团,我给你的要求是:在半年以内。彻底形成战斗力。当然,为了部队能够更好的进入实战,我给每门炮特批三十发的训练用炮弹,希望你能给我第七军。带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重炮旅…。”李国胜感慨道。

    “是,军座…。”余显生赶紧敬礼回答道。

    和余显生的激动和兴奋所不一样的是。参谋长蒋百里,在经过短暂的激动以后。马上就将注意力放到了码头还剩下的几百门山野炮身上。对着让自己越来越佩服的李国胜,直接开口问道。

    “军座,剩下的山野炮,还有原炮兵团淘汰下来的那些火炮,您打算怎么进行分配。难道真的在师一级部队成立炮兵团,团一级部队成立炮兵营…。要清楚,放眼整个中国,可都没有这么奢侈的部队啊…。”

    “别人没有不能代表我李国胜就不能有。参谋长,对于火炮就是战争之神这一说法,我相信,对一战有着一定了解的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所以,正如我刚刚所说,加强师团一级火炮的配置,对于我们来说,是势在必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