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赫煊喜道:“若是收割机能在四川顺利推广,那当然最好。”

    李书华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商人合作推广速度太慢,还是找政府更为合适。”

    周赫煊仔细思考道:“那就找农矿部合作吧,农矿部部长易培基也在上海,跟去找虞洽卿合作不冲突。”

    国民政府建立之初,是没有农业部和农林部的,名字叫做农矿部,统管农林渔牧等工作。

    此时的农矿部长,正是李石曾的姻亲易培基。此君不仅担任农矿部长,而且还兼任劳动大学校长,全上海的教育工作都归他管由于国民政府对教育系统动刀,很快就要在上海设立教育局,首任局长恰好是跟周赫煊有私怨的陈德征。

    商量好计划,众人立即分头行动。

    李宗吾也不等吴稚晖回来了,直接辞职跑回****忙推广人力收割机。而周赫煊则跟李书华前往上海,找易培基、虞洽卿商量官商合作事宜。

    张乐怡感到很无奈,这趟南下说是去庐山提亲,可中途要办的事情太多,正事只能一拖再拖。

    两天后,周赫煊在上海见到农矿部长易培基。

    他没有递名片也没有投拜贴,直接让人把李石曾的墨宝送去。再加上李书华和易培基都属于留法派,初次见面气氛便很融洽。

    “周先生,润章,这机器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用?”易培基有些不相信。

    李书华胸有成竹道:“不妨先试试。”

    周赫煊建议说:“我们可以找一块已经成熟的稻田,在请众多记者和商家前来见证。把稻田分为均等的两部分,一面由收割机负责收割,另一面用传统方式收割。你看如何?”

    “这法子好,直观而可信。”易培基笑道。如果真能成功推广收割机,并给广大农民造福,对他而言也是提高名声和政绩的大好事。

    ……

    如今中国广泛种植的还是传统稻谷,生长周期比后世杂交稻稍长。

    七月底到八月初,比较早熟的稻田已经一片金黄,晚熟的则要等到八月中旬和下旬。

    这天早晨,由农矿部官员、报社记者、上海商界代表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上海远郊的金山地区。

    “易部长、虞先生、周先生、李先生、梁记者……”当地富绅孟怀明上前逐一抱拳敬礼。

    孟怀明是金山的大地主,这次收割实验就选在他的稻田里进行。

    当地农民纷纷跑来看稀奇,记者和商人也对此非常感兴趣,就等着看比赛结果。

    一块金黄色的稻田被分成两部分,四个长工使用传统收割方式,另外两个长工使用人力收割机。

    李书华担任裁判,他打开怀表喊道:“预备,开始!”

    最初时,由于长工对机器不熟悉,搞得手忙脚乱,常常顾手不顾脚。慌乱之下,甚至出现把稻杆搅进脱粒轮,导致机器被卡住的状况。

    而另外四个长工,则非常利落的使用传统方法收割和脱粒,收割速度反而比机器更快。

    李书华脸色有些难看,吩咐随行的北大学生去清理机器,而看热闹的农民则议论纷纷:

    “这什么破机器啊,弄着弄着就歇工了。”

    “哈哈,那些喝墨水的先生,怎么可能会做农活?”

    “用机器织布还行,收稻子还是咱们农民更厉害。”

    “……”

    包括那些商人和记者,都以为机器要输掉比赛。因为十多分钟过去,靠传统方式收割的稻谷数量,已经是机器的两倍有余。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在两个长工熟悉机器后,居然渐渐赶上来,非常轻松地实现反超。

    直至机器那边收割完毕,他们的对手才完成不到三分之二的工作量……

247【推广】

    一直没说话的虞洽卿,在比赛结束后突然拍手鼓掌:“真是个好机器啊!”

    李书华笑着介绍道:“我们这种收割机还有个优点,那就是主体为木质结构。便于制造,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推广,中等家产的农民也能买得起。”

    易培基哈哈笑道:“此物甚好,我会督促农矿部,将这种机器快速推广向全国农村。”

    周赫煊说:“还需要商会帮忙支持。”

    “虞某一定竭尽全力。”虞洽卿立即表态。

    虞洽卿现在的身份是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他虽然自身不搞机械制造,但却可以帮忙联络全国的相关商人。

    商人代表当中,突然有个中年人说:“这种机器对农民帮助极大,我愿把它引进到沙县!”

    说话的正是沙县商会副会长黄尔康,此君跟虞洽卿一样,也是贫困学徒出身,靠自己一步步努力才发展起来。

    黄尔康去年开始涉足糖果生意,今年便来上海开分店(总店在福州),明年甚至把分店开到了天津。周赫煊跑去请虞洽卿时,黄尔康顺便跟来看热闹。

    黄尔康做生意的信条便是重视穷人,去年有个小孩到他店里买白糖,而且只买一铜板的糖。店员嫌小孩买得太少,便说没有糖卖。

    黄尔康听到以后,立即叫住小孩,并把白糖卖给他。事后对店员说:“炎日当头,叫小孩来买一铜板的糖,定是家境贫寒且又有急用。你嫌一铜钱生意小,麻烦多,可见不会做生意。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于是黄尔康把店员辞退了,并且定了个店规:遇有穿草鞋进店的,店主应亲自送茶敬烟,以示亲切;遇有穿皮鞋进店的,则由学徒送茶敬烟,以尽礼貌。

    这是个厚道人。

    “赣州的生意我包了!”

    “别的地方我没法做主,我代表益阳订购500台收割机!”

    “安庆,我们安庆也要。”

    “……”

    商人们纷纷许诺,这些人显然看到了收割机的价值,不想错过这个既能赚钱又可利民的好生意。

    不过嘛,也有些奸商死盯着机器细看,想要找木匠来仿制山寨品。

    这玩意儿主体为木质结构,非常容易仿造。也就脱离器的疏密程度不好把握,太密了易卡住穗子,太疏了脱粒不干净。

    周赫煊笑着说:“先不急,咱们再来比一场。”

    很快又找了两块差不多的稻田,这次长工已经熟悉机器,稻谷收割起来飞快。而那四个用传统方法的长工,由于已经连续工作一小时,体力稍微有点下降,稻谷收割速度还不如之前。

    最后通过计时测算,使用机器和传统方式收割效率比为1:2。8,也即是说一个人差不多能抵三个人的生产力。

    而且机器最大的优势就是省力,工作的时间越长,效果越能体现出来。

    传统的收割方式,农民必须一直挥膀子,连续工作一天下来,睡觉时两只手臂都酸痛难当,机器脱粒则要轻松得多。

    当天下午,周赫煊便跟商人们讨论合作细节。

    最后彼此协商后的结果是:商人负责生产和销售,每台机器售价的百分之一,抽出来做为专利使用费。专利使用期限为五年,过了年限便不再收费。

    百分之一的专利费非常低,但在民国时期已经难能可贵了。即便如此,估计也有商人虚报销售数量,从而逃避专利使用费。

    没办法啊,国情如此,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李书华对此非常满意,他觉得就算一分钱专利费不收,能够利国利民也是好的。

    不仅全国商会联合会同意合作,农矿部也答应帮忙推广。易培基甚至当场作出决定,奖励北大科研部500元,以嘉奖他们对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李书华和随行的北大科研部学生非常兴奋,同样兴奋的还有记者们。

    不仅《大公报》对此详细报道,就连《申报》和《新闻报》也不吝溢美之词。

    《申报》用了一整版刊登此消息:

    “著名学者周赫煊以小说和学术专著称道于世,然而他还是一个发明家。‘周氏内衣’如今风靡中国,该内衣正是由周赫煊先生发明改进……

    近日,由周先生主导设计、北大科研部参与设计并研发的‘人力收割机’,在金山的稻田中进行了检验。现场参观者众多,有农矿部长易培基、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

    当天安排了两场比试,初时由于长工对机器不熟,导致收割进度落后。然只用了两刻钟,机器便超过人力……第二场比试,更是以机器大获全胜而结束。通过科学之测量,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力的三倍……

    西人以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现代发明层出不穷,蒸汽机更是开创了工业时代。而我国人没有发明精神吗?并非如此,古代四大发明皆出于中国,为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之人力收割机,亦证明此理,我国人拥有聪明才智,并不输于西人半分……

    据周赫煊先生介绍,此次发明的人力收割机,主要用于收获小麦和稻谷。因为中国南方多丘陵、河道,所以不适用大型机械。联合中国的特殊农业地理环境,以及中国基础工业不发达之现状,北大的人力收割机主体为木质,既轻便易行,又廉价易制。此机器可在西南大山中使用,又适用于江南水乡。传统木匠,亦可自行仿制,实为切合国情之伟大发明创造。”

    由于上海报纸的竞相报道,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人力收割机的名气迅速打开。

    光吹牛是没用的,新闻照片再加上比试结果,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印象更为直观。那1比3的生产效率,更是以科学数据来证明其优秀,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无数读者对此赞誉有加,但也有不屑一顾的。

    这些人认为,周赫煊跟北大发明的人力收割机,不过是西方联合收割机的简化版,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人家的联合收割机,方便快捷而且高大上,中国的这个破收割机还得用人力搬抬踩踏,尚属于传统农具的范畴。

    不管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