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应现在大概是每天8400万桶,需求量是8240万桶,也就是说,其实原油每天是供大于需160万桶,相当于2004年有8000万吨的石油找不到买主。世界油价没有理由狂涨。
新一轮的油价上涨,究其原因,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如俄罗斯追究尤克斯公司逃税问题,造成该公司原油生产的部分停止;美国攻打伊拉克,造成伊拉克石油产量减少等,形成人们心理上的石油供应短缺恐慌,成为惊弓之鸟。更多的是因为人为的投机因素。有分析家指出,数百亿美元的国际对冲基金正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兴风作浪。
对冲基金又称套利基金,它流行于美国,特点是形式简单、费用低廉、隐秘灵活。该基金的基本套路是低价买进,制造价格异动,然后再高价卖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冲基金就是导致危机发生的罪魁祸首。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那些号称亚洲“小龙”、“小虎”的国家一下子失去了昔日的龙精虎猛,被这次危机浇成了湿淋淋的落汤鸡,而金融大鳄索罗斯、巴菲特等则翻云覆雨,赚个盆满钵满。从此,人们对对冲基金刮目相看,再也不能小觑。
石油是对冲基金瞄准的又一个目标。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量不断增长,并仍有大量资金进场。目前,仅纽约原油期货市场一天的交易量就在2亿桶左右,而全球每天的实际需求量只有8240万桶,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多的交易量都是在炒作。据估计,仅在纽约市场上,就至少有28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在炒作原油期货。这些对冲基金的经理人寻找一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如飓风、罢工、恐怖活动等,把石油价格一再抬升。这些基金经理人贪得无厌,就像叮在人身上的血蛭一样,不到吃饱喝足不肯罢手。有对冲基金经理人放话,要将油价冲上60美元后再撤出,可见其跋扈程度。据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石油大王布恩·皮肯斯(T。BoonePickens)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从1998年国际油价的最低潮到2004年国际油价的最高峰,热炒石油期货7年获利26倍,狂赚了近30亿美元。
“中国油气威胁论”的根本原因,正如有人指出的:由于中国是惟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国,更何况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这就注定了中国在参与全球资源分配中不会风平浪静。
第三部分“对中国进行能源战略遏制!”(1)
【石油故事】大庆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工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工业学大庆”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响亮的口号。大庆经过三年多的艰苦会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64年1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全国工业交通情况汇报时,指示报纸要写点新鲜事物,报道学习解放军、学习石油部,并在会上表扬了石油部经验和大庆铁人王进喜。2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大庆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要求各单位学习。
2月13日的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发出,“要学习解放军、学习石油部大庆油田的经验,学习城市、乡村、工厂、学校、机关的好典型”。此后,全国工交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袁木、范荣康合写的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报道了大庆人吃大苦、耐大劳,为让祖国抛掉贫油帽子而忘我拼搏的感人事迹。还发表了编后语: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同年12月21日到1965年1月4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典型经验,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号召。
中央当时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但“文化大革命”中,大庆经验受到诬蔑,说大庆是“唯生产力论”的典型,是“修正主义”的东西,给电影《创业》也安上了多项罪名。“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4月20至5月13日,“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大庆召开。这次会议重新肯定了大庆的成绩和经验,肯定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作用和意义。但会议又在学大庆运动上表现出浮夸和冒进的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庆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和全国其他各行各业一起,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继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油气威胁论”的直接后果,是西方的学者、官员不断鼓吹对中国进行能源战略的遏制。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小布什政府成立之初即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形成最大威胁,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正如美国鹰派学者、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所说,美国需要保持世界惟一的霸主地位,绝不会容忍出现势均力敌的竞争者。为此,小布什政府传承美国历届政府“主宰全球”的霸权思维,在对北约实施“跨世纪改造工程”和制服南联盟、稳定欧洲的基础上,开始将霸权的战略触角伸向亚太地区,防范和遏制中国。
美国继续在中国周边的中亚、蒙古、东南亚、印度等战略要点营造遏制与包围中国的战略态势。在欧洲,以北约为支柱,不断向东扩展势力;在亚洲,以美日军事同盟为依托,逐步向西扩展影响范围,企图从东、西两头并进对中国形成向心包围之势。美国还继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五对双边军事联盟,即美日、美韩、美泰、美菲、美澳联盟,沿用美国对北约战略构想的思路左右和影响亚太事务,以达到其遏制中国的目的。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在中亚、南亚和蒙古的地缘战略渗透活动,阻止中、俄、印三个大国靠拢。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周边马蹄形地缘战略带正成为美国布局投子的主要区域,包围中国之势昭然若揭。
“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插手中亚事务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2001年11月,美国正式打响了攻打塔利班的第一枪。在中国边境地区,制造了一个亲美的政府,并设立了一个军事存在,直接影响到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更大影响。而包围的态势,使得中国进口石油的运输线路,无论陆路还是海路,都变得更加艰难。
最近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使得遏制中国石油需求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
马六甲海峡困境
中国石油进口的主渠道是中东。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60%以上来自中东。马六甲海峡是运送中国石油的绝大多数油轮避不开的一道门槛。运送波斯湾石油的油轮主要是VLCC型(巨型油轮),这种油轮也只能走马六甲海峡。除中东线外,还有北非、西非、东南亚线,但无一例外,这些线路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该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共管。所谓三国共管,就是三国的港监通过行政方式对马六甲海峡进行分段管理,方式有点像高速公路——它有一个集中控制中心,能实行全程雷达监测、导航,经过船只的信息,特别是大船,会一站一站地传给下一个管段。
马六甲海峡是一段瓶颈式的运输线,切断任何一处都会对航线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马六甲海峡也被称为“超级大国的马六甲游戏”。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给中国的石油安全埋下了隐患。
第三部分“对中国进行能源战略遏制!”(2)
隐患之一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004年7月,新加坡副总理,即现任总理李显龙在大陆和台湾关系的敏感期,以私人身份访问台湾。李显龙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触怒中国大陆同胞,就是仰仗着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掌握在新加坡手中,中国不至于过分反应,得罪新方。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为此,弹丸之地的新加坡也由此发展成为国际大石油交易市场之一。印度与中国同样属于竞争的利益关系。印度也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建立了一个前进基地。而印尼又有着强烈的排华情绪。
前不久,印尼海军宣布要在马六甲海峡部署军舰和战机执行巡逻任务。这些国家与美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一直以来从政治战略的角度考虑,控制全球的海上要道,确保战时能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2004年4月,驻亚太地区美军总司令托马斯·法戈上将在国会就国防部2005年预算作证时,披露了美军方名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新方案。
根据这项正在制订中的计划,美国将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以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打击武器扩散、毒品走私和海盗等犯罪活动。现在,美国已经借反恐之名取得了新加坡海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并援建马六甲沿岸一些军事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权。
隐患之二是中国的海军势力远不能到达马六甲海峡,无法保障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围绕马六甲海峡的三个国家关系很微妙,一旦发生冲突,势必殃及海峡的正常通行。此外,这块海域并不安宁。据统计,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条海峡,而且随着国际恐怖组织的介入并与当地海盗勾结,油轮越来越成为袭击者“钟爱”的目标。据国际海事局(InternationalM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