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者的几个特色:一、治疗众生心灵与精神上的痛,二、闻声救苦,有求必应,三、化身千万拯救世人。几乎直接让我们联想到观世音菩萨这类大乘菩萨的典范,笔者不须再引用佛经来比对了。

  赛斯所说的,一个完成轮循环的学习课程的人,除了转进或然系统,还有导师、创造者、医者三种活动可能,为涅盘以后的解脱者作些什么这个问题,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参考。

  此外,我们要探讨有关一生与一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还没走完轮循环的人,在死后生前这段期间作些什么。

  首先,人们会与许多亲友故旧重逢,这些故旧可能旧到是几辈于以前的。这时,每个人都能洞悉彼此的心意,所以没有必要再惺惺作态,人们面临人际之间真正的关。

  赛斯说:「你也许会发现你原以为是死对头,事实上是值得你敬爱的人,那时你自然就会真的去敬爱他。」(注八)

  如果本来脑筋不太灵光的人,会不会聪颖起来?

  赛斯说:「如果你本来就不是聪明的,你不会因为去世而突然变聪明,但是不论你是聪明还是笨,你都无法瞒得住你自己的真正感觉、情感或动机。」(注九)

  虽然不能立刻变聪明,但从此不再自欺欺人,有自知之明,这倒是活着的人很难作到的。

  这个时候,你会渐渐了解到过去这一生背后的重大含意,并接触到其它部分的意识所回馈的知识。

  赛斯说:「那时候你一下子会知道很多事情,很广也很深。由了解自己是什么,进而了解到自己曾经在过去世中扮演过什么角色,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下一世物质世界生存作计画。」(注十)

  这个阶段有许多训练中心来帮助人们了解这些。

  赛斯说:「在这些训练中心里,『生命的意义』会因各人领悟能力与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说方法。在这个初步阶段里,某些经常用到的寓言仍然会在此用到。然后渐渐地,这些人才能不再依靠这些,进一步脱身而出。在这些中心里,有些班是专为准备再返人世的人而设的,所开的课程对这些人会极有帮助。」(注十一)

  这里提到「某些经常的寓言」仍然会用,意思是指宗教所提供的死后场景,例如相信「有天堂、地狱、炼狱、审判及赎罪的基督徒」,或者执拗地相信有十八地狱、有黄金为地、七宝栏楯的极乐世界的佛教徒也一样,经过训练中心的解说以后,不再将这些「幻有」认为是「实有」,就可以学习更高级的课程。

  无论如何,赛斯的说法提供了一个充满光明的死后世界:「觉得一头雾水的人,不知身在何处的人,在这儿会得到一切必要的解释与说明。那些不知道或还不肯相信自己已撒手人寰的人,也会有人来为他们讲解事情的真相。总之,你在这里会得到最佳照顾以补充及恢复你的精神与能量。」(注十二)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那么自杀的人呢?他们会不会如某些民俗传说中沦为孤魂野鬼,不得超生呢?或如某些恐吓人们不可自杀的善书所说的,自杀的人陷入一种凄惨的情境,「死后你的灵魂所遭遇的惨痛,比临死时还要增加千万倍」?

  赛斯同样不赞同自杀的行径,但赛斯仍然以光明的态度来谈自杀者的将来。

  首先,「自杀的人……并无特别的『惩罚』在等待他们。」(注十三)其次,「在此情况下还是会有接引人来说明并解释事情的真相。」(注十四)

  以上是对自杀者给予的平等待遇。

  赛斯又说:「如果一个人的自杀,是因为无法正视自己原先安排的考验,而妄想一死可以万事皆休,结果是,他仍然不免要以其它的方式,再回头来完成这门功课。」(注十五)

  所以,自杀虽然能逃离眼前的难题,但也只是延滞到来生而已,很多人虽然没有用自杀这种激烈的手段来逃避人生的难题,却用消极的人生态度来敷衍,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变相的自杀呢?所以赛斯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采取自杀手段,但是他们拒绝面对生命,在那种情形下,就算他们没有步上自杀的途径,也和自杀差不了多少。」(

  如果能在一开始就了解「万法唯心造」「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这样的人死后所遭遇到的困难最小。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谈起。

  有个人生乎作恶多端,大概人们能想象得到的坏事他都干过了,所以在道上他是赫赫有名的「百科全书般的犯罪专家」,人称「百科」。

  百科是在抢银行的时候被警察一鎗打死,瞬间毙命,毫无痛苦。

  死后的他,很惊讶自己置身于天堂,美酒、佳肴、美女,供应不缺。百科本来以为自己干了这么多坏事,铁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没想到竟上了天堂,不由喜上眉梢,他想:也许上帝正好去度假了!趁祂还没回来以前,痛快享受一番!

  过了十年,上帝也许还没玩够吧,百科仍然在天堂里快活,唯一的遗憾是:所有的美酒、佳肴、美女,他已经重复十年了!

  又过了一百年,上帝也许还在度假,尚未抓他审判去也。百科还在天堂,只是已经开始对重复第一百年的美酒、佳肴、美女提不起劲了!

  眨眼千年即过,百科在享受完,不,接受第一千年一成不变的美酒、佳肴、美女的折磨后,终于忍不住跑去问当初引他上天堂的天使说:「喂!兄弟,我以为天堂的日子永远快乐,怎么现在变得这么痛苦,简直跟地狱没什么两样嘛!」

  天使怪眼一瞪,没好声气地说:「百科兄弟,想想你在人间的丰功伟绩吧!你还敢以为自己会上天堂啊?告诉你,百分之一百跟你打包票,这里就是地狱,如假包换!」

  听过这个故事吗?真正折磨人的不是痛苦,因为痛苦持久以后人会麻痹。真正折磨人的是刻板、僵化、一成不变、永无转机。不过,这是题外话。

  本文要谈的是天堂与地狱的问题。

  流行的佛法肯定天堂(天界的乐土)与地狱的存在。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提到:「佛教相信天堂与地狱吗?是的,佛教毫不怀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天堂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地狱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通俗地说,下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提拿,就实而论,生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生地狱受苦。」

  有了「业力决定上天堂或下地狱」的思想,有助于劝诱信徒行善离恶。

  赛斯否定真的有天堂、地狱的存在。他的基本理念是:思想、情感形成了具体世界,死后的经历也同样是思想及情感形成的具体世界。死亡的人,可能真的会经历天堂或地狱的景象,但这些都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创造出来的,生前对天堂、地狱越认同的人,死后自己创造出来的天堂、地狱就越逼真。

  赛斯说:「他们以为天堂就是天堂,是唯一也是最终的境界(笔者按:这是基督教信念的天堂),这一来,他们便真的会居住于这样一个环境中,……直到他们发现这种天堂简直是了无生趣、无聊透顶为止。事实上这种天堂才真正跟「死」差不多。」(注一)

  至于地狱又是怎么回事呢?

  赛斯说:「另一些人认为自己犯了罪,绝对逃不过地狱这一关,由于这种信念的力量,他们真的会进『地狱』去打个转。」(注二)

  那么那些身陷天堂或地狱的人怎么办呢?别忘了,将会有指引人前来帮忙。

  赛斯说:

  「但是所幸两种情形永远都有人接引指导,以引他们自这些错误的信仰中脱困而出。」(注三)

  各位读者是否联想到,佛法中正安排了地藏王菩萨去地狱为受苦众生说法、救度呢?既然地狱的恶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要脱离地狱只有两个方法了,其一是,等到自己为自己订下的「刑期」满了,自然出狱无疑,其二是,领悟到地狱只是自己创造的幻相,本来就没有地狱的存在,当下自然地狱的幻相消失无踪。(现实的人生其实也是活在自己创造的幻相中,解脱的原理同样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不过因为死后的世界是完全意念直接显现,现实的人生则由意念到现实的过程较缓慢,需要强度极深的悟才能爆破幻相的束缚。)

  有趣的是,那些下地狱的人也有好处,因为痛苦激励人的力量,正如快乐麻醉人一样大。

  赛斯说:「身处地狱的人通常能较快地觉醒过来,他们内心的恐惧,反而能激发自己寻求解脱。换句话说:「需要」加速了他们内在知识的浮现,所以他们通常会较那些相信天堂的人脱身得早。」(注四)

  话说回来,执着有天堂、地狱的人,虽然会对真相的领悟造成障碍,不过有的时候障碍也可以转成助力,例如「以为」自己身在地狱的人,一旦看见地藏王菩萨现身为他说法,他的信赖之情、欢喜之感,大概不会亚于那些以为自己上天堂的人吧!他会顺着原先的信念系统:造恶=>;下地狱=>;受苦=>;地藏王菩萨解救=>;领悟「万法唯心造」=>;破除自己造出的地狱幻相,虽然过程崎岖了一点,总算也到达目的地了。

  赛斯说:「虽信有天堂,但不过度固执成见,这种天堂的观念反而可以转变为一种有利因素,就像是以之作为一种基本架构,进而了解其真相,通常这类人会因而更容易接受表相以外更进一步的解释。」(注五)

  同样地,虽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这样的净土行者较有具体的修行目标,但又不过分执着,这样的人,在死后较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