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自然也知道,是用来建造“梅花桩”,那是武学家用来练武用的,可能就是由于紫
枣木稀有的缘故,梅花桩这种武术,也快失传了。
    宋自然心跳加剧,他把手放在木柱上,缓缓移动著,手上的感觉,像是在抚摸一段
玉,温润滑凝,这种木料,也是天地精华之所钟,而且曾一度有生命,说不定现在,仍
然有异化了的生命在内,这才使它那么诱人。
    宋自然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绝不是发现了一座普通的木结构建筑
物,而是遇上了价值无可估计的瑰宝。
    空地外的围栅尚且如此名贵,屋子的建科和屋内的装饰,自然可想而知了。
    过了好久,宋自然的目光,才从那些枣木柱上,依依不舍地离开,望向那屋子。
    他立刻辨认出,屋子的主要建料,全是巨大的桧木  桧木有“百年尺”的美誉,
一百年的桧树,树身的直径,可达一尺,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尺。树身直径三尺的,已
是珍贵木料,四尺的已是罕见之物,五尺的自然属于宝物。
    而这时,放眼看去,已被砍割成材的木料,绝没有少于四尺的。
    宋自然不由自主,闭上了眼睛一会,在他的眼前,浮现出两三人合抱粗细的参天神
木被砍倒时的情景,他的耳际,也彷彿响起了巨木倒地时的轰然巨响,连天地都为之震
动,鬼神都为之哭泣。
    这种数百年树龄的巨桧,大都长在深山野岭之中,就算发现了,砍伐了,如何运出
深山,也是极大的困难。通常处理的方法是,就在深山之中锯开了再运出来,所以桧木
虽大,巨料却少,最常见的是剖成几寸厚的大图片,作屏风和装饰之用,还可以用作桌
面。
    可是建造这屋子的,却全是巨大的木料  宋自然就算看到一幢全用黄金铸成的屋
子,只怕也不会更惊讶了。
    在月色下,桧木呈现深浅不同的灰色,木纹的灰色较深,但一样地柔和养眼。
    虽然相隔的距离相当远(约有二十公尺),但是宋自然还是看到了木料的衔接处,
绝看不出接缝,像是一整幅木板。可是每隔四尺,却都有鲜红色的月牙形花纹,自上至
下,每隔一尺有一个,那新月形的装饰纹,长度约有三十公分。
    看到了那些饰纹,宋自然又不由自主,接连发出了好几下赞叹之声。
    这种红漆饰纹,在不明究里的人看来,至多觉得它有点“土”的风格而已,绝不会
觉得有什么奇特,更加不值得赞赏。
    可是宋自然却是个木工艺的大行家,他一看,就知道那是至高无上的木料衔接法:
月牙榫。
    木工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代都有大匠出,到了鲁班师傅,更把木工艺发扬光
大,使他成了木工艺之神,把木工艺提高到了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程度,从整座木制
的高塔,成群的宫殿,到一棵一柱、一桌一椅,甚至是小小木盒上的雕花,都到了登峰
造极的境地!
    (很可惜,自从合成木料发明之后,木工艺迅速没落。但是,合成木料,各种夹板
的发明,又的确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人类的进步,是有代价的,得到些什么,同时总也要失去些什么的。)
    中国的木工艺之中,最出色的是木料的接合采用“榫”,又称榫头。把不同的木料
,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形成随心所欲的组合,大至宫殿,小至抽屉,无不称心。
    相传鲁班祖师把榫的工艺发扬光大,总结成为七十二种接榫法。
    (中国人很喜欢以“九”为基数的数字。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类。在西方
人看来,“七十二”这个数字,零丁之至,但中国人却自然把这个数字当作一个整数。

    (鲁班大师的木工艺法,也有七十二大法,接榫是其中的一法。)
    (单是接榫,就有七十二法。)
    在七十二种接榫的方法中,分上、中、下三组,每组二十四种。每一组又分上、中
、下  这是中国传统的分级法,上上的接榫法共有八种,月牙榫在上上法之中,排名
第三。
    它的过程是,先在要接合的木料边上,凿出月牙形的弯洞。洞的大小,视乎要接合
的木料大小而定。然后,再用坚硬的木料制成榫,先插入一边木料中,再拿起另一边木
料来凑上去,发出决定性的一击,就把两块木料接合在一起了。
    由于榫是弯的,所以接合之后,特别坚固耐用,积年累月,不会松散。接合之处,
也严丝合缝,美观之至。
    用这月牙榫,最困难的一个程序,就是最后那一击。讲究一下就衔接上去,不作第
二次发力,内行人称之为“一拍即合”。
    若是一击不合,或是合而不够理想,再要加击,那非但效果不好,而且,工匠也会
被人笑话,被当作是一种耻辱,遗恨终生。颇有些工艺精娴的木匠,毁在未能“一拍即
合”上的。
    所以,“月牙榫”法,又被木工称为“过鬼门”,极少使用。
    一般来说,都是对自己的工艺有了信心的大匠,当作表演性质,使用一两回,博个
满堂彩,提高身价。为了要做到“一拍即合”,自然制造的东西,也不会太大件  做
到一般尺寸的衣箱,已是很了不起的了。
    为了表示这是用月牙榫制造出来的  榫在木料里面,外面看不出来  工匠会在
榫的所在处,在外面用红漆描出来,作为标志。
    自然,有了这样标志的制成品,身价百倍,非寻常的木器可比了。
    明白来龙去脉的宋自然,看到了这屋子的巨大木料,竟然是用月牙榫接成的,心中
的骇异,也就和忽然看到了鲁班大师现身在眼前差不多了!
    他呆立了好一会,才慢慢走向前。在向前走去的时候,他怀著崇敬无比的心情,简
直就像是去朝圣一样。
    一直到他的手可以触摸到了那木料,轻轻地抚摸,如同抚摸少女的秀发。他用了那
么温柔的手法,自然是由于他的触觉,也一如正在抚摸少女的秀发。
    宋自然对木制工艺品的丰富知识,这时发挥了作用,那令得他在接下来的时间中,
呼吸以极不正常的节奏进行,在大部分的时间中,他都是屏住了气息的。
    手掌带给他的感觉告诉他,涂在桧木上的漆料,珍贵无比,那也是令得桧木在月色
下看来,隐隐流转著珍珠一样光泽的原因。
    那种漆料的制成方法,早已失传,另在专门的古籍之中,才有记载。
    传说的天然漆,是漆树的树汁,把一大桶漆,经过沉淀、筛选等等许多复杂的工序
之后,会产生出一种透明的胶汁,被称作漆精。十担漆,产不出一升漆精,其名贵可知
  这种涂料,早在千年之前,已经失传,只有在千载以前的木器上,如果涂有漆精的
,才得以保留,也可以看到,上等的木料和漆精相结合,是何等的天作之合,简直夺天
地之造化。
    宋自然在研究木器的过程之中,曾研究过一个檀木髹上漆精的妆盒(不知道当年是
在什么样的深闺之中,是什么样的女人的用品),他曾刮下了少许作化验,结果并不是
很出人意表,被称为“漆精”的神奇涂料,成分是“漆酸”  C14H18O2。
    漆酸有著极强的防腐防蚀的性能,可以保护木料,千年不朽,而且,它能渗入木料
的纹理之中,填塞木料的一切空隙,和木料结为一体。
    髹过漆精的木料,其耐蚀程度,比金属还甚。
    由于漆精难得,且失传千年,珍贵程度,自然可想而知。可是这时,宋自然放眼看
去,竟像是这幢屋子中所有的建筑木材,全经过漆精的处理一样。
    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他在不规则的呼吸下,不知自言自语说了多少遍:“不可能!不可能!人间不可能
有这样的宝物……我一定进入了梦幻的境界之中,不现实,不现实!”
    他当真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口中,狠狠地咬了一口,痛得他倒抽了一口凉气,一面
摔著手,这才承认眼前的一切,确是事实。
    他先绕著屋子转了一圈,那花了他足足一小时的时间,若是用正常的步行速度,至
多五分钟即可,但若是照宋自然的心意,一个月也不会嫌多。
    然后,他来到了门口,看到门上有十分特别的门环  那是一个连著小槌子的圆环
,黑漆漆的,看来不像是金属,在槌子可以敲到的门上,也镶著黑色的一方东西。
    宋自然用那小槌子敲上去,发出很是清脆,如击石磬的声音。
    这一下,连宋自然也不知道了  他知道那黑色的也是木头,可是那是什么木料,
他却也说不上来。
    敲了十来下,就听到门内有人应声道:“来了!”
    声音很动听悦耳,一听就知道是妙龄女郎的声音,但是却很是平静,可以形容成“
不食人间烟火”,当然也可以说成“冷漠”。
    门打开,首先令得宋自然一呆的是,他看到的是一盏灯,一盏只有古代人才用的灯

(二)绝代有佳人
    宋自然实在无法掩饰自己的惊讶,他结结巴巴地道:“我叫宋自然,我应聘来这里
工作,我……被安排住在这屋子中!”
    那女郎静静地听著,仍然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在柔和的灯光下,形成了一种很奇怪
的幻觉  看起来,她像是才从一幅什么画中走出来,还没有适应这个世界,所以才会
有这样的静态。
    等宋自然说完,那女郎才作了一个手势,请他进屋子去,那一刻,宋自然不由自主
,发出了一下低低的叹息声。那女郎的手,竟是如此动人,宋自然从来不知道,女性的
手,竟也可以令得人心跳加剧。
    他感到有点迷糊,才得跨出一步,那女郎的视线,忽然沉了一沉,望向他的双足。
宋自然的视线,也被她引向下,他看到那女郎穿著一双月白缎子,锈著几茎墨兰的软鞋
,洁白亮净。反观自己的一双皮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