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和董卓了。”
但囿于大丈夫要为国家立功的忠良思想,皇甫嵩并没有在政治的路途上比前辈走得更远。
中平年间,皇甫嵩在与黄巾的作战中,屡建奇功,做了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声望已经达到了巅峰,民间的歌谣这样颂扬他:“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要知道,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对于大名,可是日思夜想,煞费心机。可是,皇甫嵩并不快乐,他曾和他的部下阎忠做过一次长谈,表明了他的思想。而在那次谈话中,阎忠则充任了一个异常激进的角色。
阎忠说:“这世上难以得到又最容易失去的是机遇,机遇来了而没有错过,这就是机会。圣人都要等待机遇而有所行动,聪明人也是因为有了机会才有所表现。现在将军您已经有了难得的机遇,而要白白错过,这可怎样保全您的声誉呢?”显然,阎忠是要借机遇和声誉来引导皇甫嵩做出某种选择。
进而,阎忠又说:“天道不会无缘无故地袒护哪一方,百姓只认同有能力的人。现在将军拥兵征伐已获大功,朝野上下都已经知道了您的威名与功德,即使是汤武在世,也无法超越将军您啊!既然这样,您又要一心一意做臣子,这怎么可能呢?”阎忠的愿望已经呼之欲出。
皇甫嵩却对阎忠的质疑大不以为然,他说:“我一心为了国家,忠心耿耿,心安理得。”
阎忠显然不希望自己的一番努力就此功亏一篑,话不说不透,他拿出汉初韩信作例子,劝告皇甫嵩说:“韩信当初仅仅为了那一点点的恩遇,就舍弃了三分基业,人家都把利剑放在他的喉咙之上,他才悔恨叹息当初,想法错了,机遇也就丢掉了;现在的皇帝没有刘邦、项羽那样的权势,并且将军所拥有的武力已经超过了韩信,您只要振臂一呼,征集冀州精锐,调动七州兵马,宣布起兵,渡漳河,饮马孟津,诛除宦官,消灭群凶,大功告成,便可天下归心。然后请命于上帝,南面称制,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现在的政局,小人当道,主上昏庸,将军建立了不赏之功,已经受到了别人的猜忌,如果不早有所行动,后悔就来不及了。”阎忠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让皇甫嵩千万不要走韩信的老路,应该当机立断,抛弃衰败的汉家王朝,拥兵造反,自己做皇帝。
《三国前传》第二部分武人崛起(2)
阎忠的激进,并不是他个人的奇想。如果说名士张玄鼓动张温起兵,还摇摆于锄奸与造反之间,那么冀州刺史王芬等名士要密谋刺杀灵帝,就已经将士大夫信仰中至高无上的皇权视为无足轻重的玩物,士人的忠君思想已处在飘摇动荡之中。只是身处变革,时机尚不成熟,形势还不明朗,能够为之欢呼雀跃的士人还很少,曾得知王芬之谋的华歆、曹操就拒绝参与。曹操就认为王芬等人废旧立新,与历史上伊尹、霍光所作的事情不可同日而语。伊尹忠诚坦荡,德高望重;霍光是国家重臣,有太后的支持,有大臣的呼应。而王芬等人只是看到了人家成功的一面,却没有考虑现在的实际情况,这就很危险了。华歆则认为王芬不能断大事,不会取得成功。
这样看来,变革就在于时、势所向。那么,阎忠所鼓吹的机遇,是否能在皇甫嵩那里成立呢?
而士人要变革,要完成对变异皇权的否定,需要经过自身武人化的过程,要实现与武装的结合,获得变革的工具;而武人,重兵在握,只需一声号令,晃动手中的刀枪,就可以实现变革,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为与不为的选择。
皇甫嵩身为名将,世代忠良,只因为阎忠的一番机遇说,就让他的思想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现实。因此,在听完阎忠激昂慷慨的话语之后,他也表露了自己的心声:“非常之谋不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要建立功绩,怎么会是我这样的庸才能够办到的事情?……现在人们并没有忘记皇帝,老天也不会保佑叛逆。如果虚假地去创立不切实际的功绩,就会很快招致灾祸。不如尽忠于朝廷,恪守做臣子的节操。虽然现在有小人散布谗言,但对于我来说,最坏的局面不过是被流放或者被撤职,可是我的声名就可以流芳百世。你的见解,我实在不愿意再听下去了。”皇甫嵩坚持要做完他的忠臣之梦。
但是,对于同样握有兵权的董卓,情景就大不一样了。他决心尝试一下皇甫嵩所不愿意做出的非常之举。
失控:董卓的自我解放
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先是作过州郡吏,后来在段颎的推荐下,得到司徒种嵩的辟召,成了司徒府中的属吏,这也就给了他一个金色的前程。因为在东汉,成为三公府的属吏,升迁的机会特别多,在短时间做到二千石的大官都有可能。但是,他似乎还是没有摆脱武人的宿命,朝廷看重的是他六郡良家子的出身,让他做了羽林郎,目的就是把他培养成为名将。所谓六郡,大概还是沿用了西汉的政区概念,指的是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大致相当于今天甘肃南部、宁夏、山西西部和内蒙古北部。六郡为汉帝国的西北边郡,《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记其民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所谓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非百工,便可纳入良家的范围。董卓膂力过人,可以上马骑射,还有谋略,做一名职业军人,倒也适合他。
事实证明,董卓在军事上还真有些天分,然而他并不是一位常胜将军,到了东部,和黄巾交锋,他败了;到了西部,尤其是在凉州,他就能建功。于是,董卓就成了安定西部边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那次张温作为总统西部军事的汉军主帅讨伐凉州边章叛乱时,董卓随营效力,却不服调遣,孙坚(三国吴主孙权的父亲)就劝张温杀掉董卓,以肃军纪,张温却无可奈何地说:“董卓在西部声名远震,今天杀了他,以后战事一起,就没有依靠了。”
鉴于董卓在西部的强势,朝堂之上也就有限制董卓的呼声。在董卓再度出任前将军,统军两万平定三辅之乱后,这种呼声已经为灵帝所重视,他也不希望在西部出现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军阀。于是一纸诏书从洛阳发出,征调董卓出任少府。东汉的少府位列九卿,算是高官了,但所掌管的只不过是皇家的琐碎事务,董卓自然不会看中它,况且离开了军职,他就成了无源之水。于是,董卓公然抗命了,他在上书中说:“凉州现在还动乱不安,此时正是臣为朝廷效命的时候。而且臣的部属因为要报答臣对他们的旧恩,纷纷阻拦臣的车驾,使得臣实在无法上路。既然这样,就让我暂且行使前将军的职权吧!我一定会尽职尽责,杀敌立功。”董卓因为部属的阻拦而不能赴任,这是一个能让朝廷信服的理由?此时的董卓已经要挣脱约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了。
天高皇帝远,加之此时的朝廷也无心对这位实权派人物做出更严厉的惩治,只能委曲求全,惟一的希望就是解除董卓的兵权,对于董卓的抗命可以不再追究。第二纸诏书便又发了出去,这次是任命董卓出任并州牧,把一州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并且并州亦属边地,董卓曾经做过并州刺史,看来朝廷此次的任命较之前次是动了脑筋的。面对诱惑,董卓有些心动了。但他依旧清醒地认识到凉州对他的重要。在凉州的土地上,他要将有将要兵有兵。一旦脱离了故土,董卓虽为州牧,想有作为,恐怕还要从头做起。显然,他又不希望失去这次机会,怎么办才会鱼和熊掌兼得呢?
《三国前传》第二部分武人崛起(3)
董卓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再次上书朝廷,对于出任并州牧一职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即就任并州牧可以,但他要带上他的亲兵。这对朝廷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为臣子的竟然敢明目张胆地同皇帝做起了交易。凭此举,就可以拿董卓问罪。可是,皇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国家疲弱,实在无力对这样的强臣做出处置。只要他能交出兵权,他有什么要求,就听之任之吧。
董卓便得意洋洋地率领着三千亲兵上了路,前往并州赴任。
与此同时,洛阳的政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灵帝驾崩,帝国政治一度处于真空状态。新皇帝要登基,士人要解决多年来与宦官的积怨,宦官要寻求生存的空间,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使得国家政治在焦虑中等待着未卜的将来。对于这位“悠然自得”的并州牧似乎已经忘记了。
但外戚大将军何进却听信了袁绍的建议,要征调外兵进京,以此逼迫太后做出诛杀宦官的决定。这种迂回的做法看似画蛇添足,毫无意义可言,但对于被征调的一员,董卓却看到了新希望已经萌芽。
这就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回到中平六年的夏季。何进要杀宦官,是因为宦官中有一个异己分子——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他手中有兵权,他与董后结盟,他还希望皇子协做皇帝。蹇硕被除掉了,何进要杀宦官的动力也就没有了。但是,杀宦官可不是何进自己的事,说不杀也就不杀了。袁绍等人害怕何进变计,才建议引外兵进京。何进之所以会答应,是因为何进想借此给宦官提个醒,而袁绍却另有打算。
在袁绍献此计之前,他满脑子里全是建宁元年事变,窦武、陈蕃要杀宦官反被宦官所害,症结在哪里?除去北军失控的因素外,还有什么可以引以为戒的?当年陈蕃与外戚大将军窦武能够合作,是因为窦武具有士人的身份,一旦肃清宦官之后,大概可以避免重走外戚专政的老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