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私庹飧龌ㄔ埃Φ卣樟纤⒋蚶硭顾刑跤欣恚匦禄婪⒊龆说墓獠剩馗创忧暗拿览龊桶材6庑┟览龊湍驳亩鳎际鞘粲谀愕模憧梢跃∏榈叵硎堋!   �
    一对外国夫妇去听佛法讲座,听着听着,妻子开始小声地哭泣,这个情况被台上的禅师发现了。禅师在讲座结束后走到这对夫妇身边,对丈夫说:“你的花很需要你的灌溉。”当时,讲座的题目就叫作“选择性的灌溉”。那位丈夫很快明白了禅师的意思。后来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他努力按禅师的启发去做。他们回家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努力明显起到了作用,因为他们的孩子发现,门外站着的母亲与平日很不相同,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整个人都显得很有精神。你看,有些事情其实很简单,只看你是否意识到,并真的去做。    
    以前,之所以这位妻子难得露出笑容,正是因为她的丈夫不懂得发现她心里的正面种子,更不懂得去灌溉她心里的正面种子,相反,更多的时候,这位丈夫都是在灌溉自己妻子心里的负面种子,这当然不会起好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都不懂得修行,缺乏选择性灌溉的能力。    
    人的很多本领都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比如坐卧跑跳和吃饭走路等等,这些本领是在人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的。但是,当你开始佛法的修行时,你需要重新学习所有的本领。原因是佛法强调念念分明地做一切事情,无论是说话、走路、倾听,还是吃饭和呼吸,人们都需要念念分明。    
    其中,说话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一些小细节也许你从前根本就没有注意过,关于如何拉近你与自己身边的人的距离(比如当对方正在和你赌气时)。有这样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让你说出三段话,这三段话的顺序是这样的,首先,你对对方说:“亲爱的,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很痛苦。”接着,你再说:“我很想解决问题,很想让自己不再生气,因为我知道生气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一塌糊涂,我在尝试向别人学习,你要给我一点时间。”最后你可以说:“亲爱的,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帮帮我吗?”这几段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有逻辑的,第一段话表明你在信守承诺,你在和对方一起同甘共苦,第二段话表明你的态度是诚恳而热切的,你完全应该赢得对方的尊敬,第三段话表明,你很尊重对方的意见,也很信任对方的能力。    
    如果你能真心实意地把以上几段话说出来,你和身边人的距离就已经拉近了一大截了,因为你没有愚蠢地朝对方吼叫道:“我不需要你。”我不需要你——这完全是一句泄愤的话,这句话先是重重地伤害了你身边的人,接着又深深地伤害了你自己。    
    如果不能做一个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你就照顾不好自己,如果你照顾不好自己,又如何能够去照顾你身边的人呢?


第一章 改变愤怒的自己反躬自省静人心(1)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平静与和谐,因为这是我们缺乏的东西。人人都时常经历情绪的动荡和刺激,此外还有不和谐与痛苦;如果一个人因此而受苦,他的痛苦不仅只存在于他自身,这个人还会把自己的痛苦传给别人。对于受苦的人而言,到处都弥漫着激动的气氛,因此每一个与他发生接触的人,也会因为受到刺激而变得激动。我们决不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在说起自己的祖母时,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她说祖母平时都吃素,还经常去听师父念经,外人都以为这个老人应该是性情平和的,但实际上家里人都很清楚,她的祖母脾气很大,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家人争执不休,家人念她年岁高,不敢和她争吵,但却深受其苦,因为老人脾气反复无常,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又变得怒气冲冲。等到她消了气,家里人小心翼翼跟她提起来的时候,她也知道自己又乱发脾气了,但这只是一时的明白,过不了几分钟又开始发作。祖母曾经对自己的孙女说,她也不想发脾气,可心里就是乱得慌,忍不住要发火。    
    后来的一天,女孩陪祖母去听师父念经,鼓励自己的祖母向师父求教。师父对女孩的祖母说,虽然你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也读得很多,但你心中的杂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了,那是因为你的心里没有家里人,没有其他人。你每天都在想,别人使你心烦了,但你从来没有想过你有没有使别人难过,你不能保持平静,是由于你关于自己的好处的杂念太多,所以,假使你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你就需要把家人、他人装到自己的心里,用“对别人的关注”来分散你关于“对自己的关注”的杂念。这就像点一盏灯,无论你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于用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会见到自己的影子,而且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只有当你把这盏灯点在自己的心里时,才不会看到影子。    
    后来再看到这个女孩的时候,她逢人便说自己的祖母年轻了很多,因为祖母发脾气的时候少了,眉头也舒展了很多,和家里人在一起都很愉快,这完全得益于一次小小的点拨。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应该自己保持平静,也应该与其他人达成平静。要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与其他人相处。怎样才能平静地生活呢?怎样又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同时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呢?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让其他人也过上平静、和谐的生活呢?    
    有时候我们情绪很激动,如果想摆脱这种激动,就必须知道激动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使我受苦的原因是什么。当我们开始探究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只要我们的心中产生了不良的想法,我们就难免要变得激动。如果一个人心中存在着负面想法,他是无法与自己和他人平静和谐共处的。    
    家庭中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很多,有的人认为大部分时候都是孩子做得不对让父母伤心,但实际上,父母让孩子伤心的时候也很多,甚至要更多。    
    有位母亲颇有感慨地说了一件小事,那天傍晚,她在厨房里做晚饭,她的小儿子静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她并不知道,当她转身的时候,差点把孩子撞倒。她很不高兴,皱着眉头很粗暴地对孩子说:“一边儿去!”孩子低着头走开了,这位母亲也没太在意。吃晚饭的时候,孩子仍然把头埋得很低,没吃多少就离开了饭桌,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不懂事,她辛辛苦苦做晚餐,孩子却一点也不体谅她。不一会儿,母亲也吃完了,开始收拾餐桌,准备把一个盘子里的残渣倒进厨房门后的垃圾袋里,这时,她发现门后的一个空酒瓶里插着一束黄艳艳的野菊花,她很纳闷,想不起花是从哪里来的。    
    晚上,这位母亲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突然记起,孩子下午和伙伴上山玩耍,走之前曾跑到她跟前,说如果遇见漂亮的野花,一定会给妈妈带一束回来——这么说,厨房门后的花就是孩子带回来的,他站在自己身后,原来是想给自己一个惊喜啊!    
    这位母亲的内心回荡着一种声音:当撞倒陌生人,你有起码的礼貌,但你在所爱的家里,是不是太粗鲁?你没有看见孩子的礼物,没有看见他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时候,这位母亲万分羞愧,止不住眼泪开始流淌。    
    她悄悄地来到他的床边,“醒醒,小宝贝,醒一醒。”这位母亲的心中早已充满了慈爱,她轻轻说道,“厨房里的那些花是你采的吗?”    
    孩子笑了,“嗯,我在树边发现了它们。我采了花儿,嗯,因为它们像你一样漂亮。我知道,嗯……你特别喜欢黄色的。”    
    这位母亲感动地说:“对不起,儿子。今天妈妈不该对你那么凶。”    
    他说:“哦,没关系,不管怎样我都爱你,妈妈。”    
    如果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时不能用正面的念头去揣测对方的心理,这将会使多少“爱”遭到忽略和误解啊。    
    在我们的心中,负面念头是怎样产生的呢?不断地探究之后,我们会知道,如果某人的行为是我不喜欢的行为,如果某件事情是我不喜欢的事情,就会使我感到不快乐。当我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我的内心会变得紧张;当我希望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当我遇到了阻碍时,我的内心也会变得紧张——这时候,我的内心开始打结。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人们不希望的事情总在发生,希望的事情则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人们心里打上的结就会变得很难解开,人的整个身心都越来越紧张,无限膨胀的负面情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极为痛苦。    
    但仍然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这个办法就是:让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坚决不发生,让我们希望的事情全都发生。为此,人们必须发展出一种力量,或者,依靠某人的这种力量。前提是,一旦我恳求这个人,他就会帮助我,让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发生,让我希望的事情全都发生。然而,这可能吗?决没有哪个人能够一生都万事顺心,绝没有哪个人不会遇到任何他不希望的事。相反的是,总会有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一旦问题来了,面对着我们不希望的事情,我们要怎样做才不是盲目的反应呢?要怎样才能不对自己施加压力呢?要怎样才能保持平静与和谐呢?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包括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研究这个问题的人都是一些聪明而神圣的人。他们通过研究,找到了一个办法: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为了避免我们自己产生愤怒、恐惧或任何负面念头,我们就需要马上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站一下,或动一动,或是喝一杯水,这可以使人的愤怒就不再增加,甚至可以使人摆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