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聘经验是可以强化训练出来的,经验多了,自然从容。
关于薪资:
作为新人,通常情况下你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薪水,除非你具有市场潜力的发明和技 能(这并非不可能,不过如果真的如此,那你自己或者和朋友开个公司去创业,也许是更不 错的想法)。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都会对刚进公司的大学生的薪水有个基本的标准。但是确实,不同公 司的基准是不同的,而且,差异也会比较大。外企的薪资水平一般来说是最高的,但是对能 力的要求也较高,工作压力也相对比较大。
你可以侧面问一下秘书小姐,这家公司,一般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情况是怎样的,不必不 好意思和太多顾虑。因为你工作,毕竟是要吃饭的。如果你觉得薪水实在太低了,无法谋生 ,或者你确实有实际的困难,那也可以在对方通知你二次面试的时候,或者在正式通知录用 你之前,向企业的负责人提出来,并真实地说明你的原因(这一点很重要)。对方因为对你 已经有了初步任用的意向,如果你所提的要求不过分,对方是会认真考虑你的需要。但是在 第一次面试的时候,除非考官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你一般不必向考官询问。
然而,需要提醒你的是,相对于薪水,对于新人来说,也许更加重要的是你的兴趣,发展的 机会和职业资历。因为,有了良好发展的机会,薪水自然会慢慢涨上去的。而同时当你有了 一个很好的职业资历的时候,找工作就不会再像一张白纸那样的艰难。
所以,请你一定记住,相比你的职业兴趣和远大前程,在职业刚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太过于 在意薪水,尤其不要被一时的短期利益蒙蔽住自己的双眼。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幸 福之一,就是能够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并做出贡献。而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和前提下 ,如果你能真正做出贡献,任何职业都可能赚到大钱。
第一部分认识你自己
请记住:简历只是一块敲门的砖,敲开了大门,面试决定你的成败,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你将求职面试比作一场战争,那么首先你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认 识,确定了你的机会领域,你才会知道属于你的机会在哪里,然后再集中火力赢得最后的胜 利,从而避免最初“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投机心理,以及随之而来的茫然、混乱和挫折感 ,真正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这不但是对用人单位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请相信,比一时 找不到工作更残酷的事情,就是一辈子干错行,淡水鱼不要跳到咸水池塘中去生活,否则痛 苦不堪,反之,咸水鱼也不能在淡水池塘中生活。找准池塘比找池塘更重要,无数人的生活 和命运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来说,对自己的认识,决定了你择业的选择方向,能让你扬长避短的职业,才是你 最有希望的职业,你也才有最大应聘成功的可能。
你是谁,你的能力在何处?你的优点和弱点分别是什么?你适合哪些领域的工作,为什么?
你可以用纸和笔将自己的能力、优点和弱点尽量客观地在纸上一一列出,然后再看看哪些缺 点是可以通过职业训练和自我学习弥补的,哪些缺点和弱点是性格、身体健康等等原因所致 ,是一时无法改变或弥补的。要在求职之前,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这会 使你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适合自己或者说成功可能性最高的求职行为中,从而提 高你的成功率。
如果你还没有认识自己,那么也不要着急,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能认识自己真正 的兴趣和追求都不是一件易事。你可以在求职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和矫正对自我的认识。成 龙大哥不是唱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认识自己的彩虹,是需要花时间和交学费 的。只不过这一课越早上,这个成本越早支付,在人生的角逐中,你就越有利。如果你能很 早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一生的方向,并能始终不渝,坚持不懈,那么你的一生一 定会有不平凡的成就。
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能够越早地开始假期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明确的目标(考察自 己的性向、志趣和能力,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就越容易在大四面临分配的时候,胸 有成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换一个方向和角度来思考这句话,那就是明日开花,今日播种。 可是,又有多少大一、大二的学生是在混沌与盲目中得过且过。
如果你对自己基本上有了一个客观和清醒的认识,那么要祝贺你。然而,如何能够知彼,却 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需要观察应聘单位的人情事物。通过观察这家单位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等有形资产, 你会对这家单位形成一个基本的物质判断。它是井然有序的,还是杂乱无章的?它是新的, 还是旧的?它是很大的,还是很小的?
一般单位都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企业口号,你要留心观察和琢磨这些地方,这往往是企 业的意志、性格、思想和欲望的直接表白。
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向秘书小姐借阅一下应聘单位的宣传册,了解它的历史,同样重要的是 这种历史是以何种倾向写成的。对于任何单位来说,宣传册上所流露出的态度和信息都是它 所提倡,或者希望的主流价值观。你可以以此来判断这种价值观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
另外,如果可能的话,你还要了解这家单位在历史上都经历了哪些挫折和教训,由此提倡什 么,或者排斥什么?你要将这些原则牢记在心中,引以为戒。
一个很容易为学生所忽视,但同样非常重要的是,你要观察人情,留心员工之间的只言片语 。这些细碎之处,才往往容易流露一个单位内心真正的习惯和文化。
请记住,应聘成功的首要秘诀就在于,先认识你自己,知道你真正的机会和目标在哪里,然 后集中火力,在这个领域和专业内搜集和积累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和情报,从而尽快地建 立起竞争优势。
3.情报
你能在应者如蝇,强者如云,摩肩接踵的人才招聘会上找到真正的工作机会吗?
一般来说在这种招聘会上应聘成功的概率不大,因为很多单位都采取内部人推荐的方式,即 便有一些适合你的岗位,竞争也是空前的激烈。还有些单位根本就是把招聘会当成了企业形 象的推展会。
不过,世事无绝对,我的第一份工作,还真的就是在人才招聘会上寻觅到的。
我是1997年毕业,因为种种原因,毕业后考虑留在北京,不过,本科生要想正式留在北 京有一个关键性的条件,就是要分别拿到学院和社会单位的留京指标(研究生只需要社会单 位的留京指标)。学院的留京名额相对容易一些,毕竟对于学校来说,首要的是毕业生的分 配率,校方也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学生留在北京工作。真正的难点是要拿到社会单位的留京名 额。一般来说,只有国家的部委及直属单位每年才会有一些这样的进京指标。像CCTV这 样的用人单位,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因为级别隶属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之下,已经明确表示 没有进京指标,对于外地生源,等于这条正常的分配之路已经堵死。
留校当然也是一条出路,而且学校可以解决户口的问题,但是,能留校的一般也都是总评分 数第一第二的学生。要想正经八百地留在北京(不是所谓的“漂在北京”),对于绝大多数 出身于一般家庭,且无权无势的学生来说,真是有登天之难。
虽然事实证明,很多漂在北京的人一样混得不错。不过,当时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户 口依然有如一道巨大的沟壑,谁也不想自己的户口被发回原籍,打回街道。
我是从同学那里听说国际展览中心正在办一个招聘会,就和宿舍的几个同学相约而去,去的 时候才发现,招聘会已经举行了一两天,我们去晚了。一进招聘现场,闷热污浊的空气就扑 面而来。很快你就会发现劳动力在等待选择时的可怜,偌大一个展览中心,人挨人,人挤人 ,挤得水泄不通,挤得就像上班高峰时的公共汽车。这里看不出知识的尊严,那些寒窗苦读 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们,在这里沦为人肉。很快我和同学就挤散了。
我已经记不起来那一天自己带着几份简历,投出去的并不太多。因为去晚了,很多招聘展位 早已经人去摊空,不过这并不能削弱大家的热情,更多焦渴的目光更加倍地集中在了剩余不 多的职位中,每家还在招聘的展位前都聚集着一层层的人,比人还多的是摞起来的简历。
不只如此,很多单位则在桌子上立上了一块牌子,明确地写上了各种条件,比如“只招收男 生”、“不能解决户口”,好不容易我挤进了一个和自己的专业多少相关的媒体单位的招聘 展位——《中华英才》杂志社正在此招聘记者,一问说是可以解决户口,但是只接收硕士以 上学历。
混乱之中,我把简历递了上去,招聘人员也没多看,就收了。
回到宿舍,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应聘得失,有的同学一份简历也没有能够递出去,他 们准备得也确实不是很充分,简历大都只是一张纸。
当时有一个同学知道我把简历投进了《中华英才》显得有些吃惊,他说他也注意到了这家单 位,可是人家明确说了只收研究生。他帮我总结:就是因为简历做得厚,才得到的机会。
几个月后,当我已经到《中华英才》报到了,当时招聘我的人还在说:“咦,当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