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英文译名为CNPC(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oration),意即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都由国家控股,也都是中国国家石油石化公司。
国家石油公司一般都具有政府职能,在行业内居垄断地位,代表国家管理开发石油资源。由于其官僚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僵化,除去一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欧佩克成员国继续保持国家全资和控股地位以外,其他国家石油公司纷纷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BP、法国道达尔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团、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阿根廷YPT公司等,完全走上了市场化道路,政府仅保留了少量股份或“黄金股”,这些公司已经从国家石油公司行列中走出,跻身于跨国石油公司行列中。而另有一些公司,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包括中国的国家石油石化公司,正处在市场的转型中,面对已经形成的石油市场的竞争格局,不再担负政府管理职能,而是向着跨国石油公司的行列迈进。
把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放在国际跨国公司的行列中作一比较。中国作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背靠着巨大的资源和市场,其石油公司的规模实力是不可小觑的。
美国《石油情况周刊》2001年底公布的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中,按照原油储量、原油产量、天然气储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油品销售量等六项指标综合排序,中国石油(Petrochina)居第9位,中国石化(sinopec)居第11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中国石油(CNPC)居第52位,中国石化(SinopecGroup)居第54位。根据2003年12月31日的股价,按市值排名,中国石油(PetroChina)已在全球最大50家上市石油公司中排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中国石化(Sinopec)已上升至第12位,中国海油(CNOOCLTD)位居第37位。这表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家国家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础。〖BFQ〗以下以三家公司的母公司的数据为例,再来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石油企业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有关数据。以2001年的数据为例。可以看到,在规模实力上:中石油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雪佛龙德士古,接近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最高,石油产量略低于埃克森美孚,排第二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天然气产量则小得多。下游规模实力较弱,炼制能力和原油加工量都较小。中石化的总资产较小,但总收入与中石油相差不大,加工能力已高于雪佛龙和道达尔。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的总资产加在一起,也仅1281亿美元,不及埃克森美孚一家公司大。
在盈利能力上:中石油和中海油的销售利润率都较高,反映这两个大公司的总体盈利水平较好,主营业务的销售利润率高于国外BP、雪佛龙等大公司。但在股本回报率上,中石油、中石化较低。
总体来说,通过与国外跨国大石油公司相比,对中石油和中石化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评价是:总体规模实力、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中石油在上游业务竞争优势明显,已属国内外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石油公司。中石化在下游竞争优势明显,而中海油由于规模较小,成长性很大。相对来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下游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是,不能不注意到,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公司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企业规模,已经拥有了上百年的成长历史。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其规模不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通过政府某一行业转制而来,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而且企业历史都较短。
这些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都比较高。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对跨国指数(TNI)的界定,一个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员占公司总资产、总销售额和员工总数的比重这三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衡量跨国程度的重要标志。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每年都要对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排名,国外大石油公司的跨国指数一般达到60%—70%,即便是较低的雪佛龙德士古也达到了47%,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跨国指数仅在3%左右。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认为,一个公司只有当跨国指数达到25%时,才可称得上是一个跨国公司。而3%说明,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业务重心主要还是在国内,要想与跨国巨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并驾齐驱,还有很艰巨的发展任务。
第六部分立足国内勘探开发的发展战略(1)
【石油故事】盘点世界石油之最饶有趣味。世界上单井日产最高的油井是墨西哥黄金巷油区的塞罗阿泽尔4号井,初喷日产油3。714万吨。如果按此结果计算,一口井年产油可达1000万吨,相当于我国两个中型油田的产量。世界已知日产万吨井仅12口,而伊朗和墨西哥就各有四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1948年发现,总面积2300平方千米,石油可采储量达112亿吨。最高年产量1981年为2。8亿吨,到2003年底已开采了75亿吨,而当前每年还生产2。4亿吨石油,一个油田接近于五个大庆油田的产量,而且加瓦尔油田的大多井至今仍属于高产自喷井,真正是“黄金滚滚”。美国是世界上油气田最多的国家,目前约有1。8万个油气田,占世界总数的54。5%,可惜,这些油田的产量并不高,只能以数量取胜。一般采油井的深度大约在两三千米左右,为了找油,美国人钻了世界上最深的油井——勃尔兹·罗杰斯1号井。这口井钻于20世纪70年代,井深达9583米。要知道,地质钻井中,地温随深度平均每增加33米就升高1℃,而钻井的成本更会成倍增加。为了产油,美国人造的世界最大的抽油机——勒夫金·迈克抽油机,足足有五层楼房高。
我国广阔的国土和海洋面积为国内各石油公司纵横驰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国已经是一个产油大国,各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量也跃居世界前列。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石油消费大国,做好国内的石油勘探开发不仅是各石油公司练好内功的需要,更是我国延缓石油自给率降低,保障国内石油基本供应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石油公司对于本国的资源都是吃干榨尽,反复做工作,尽量不浪费资源。我们也不例外。
搞好国内石油勘探的资源基础是什么?从资源基础来看。1981年至1987年,国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当时计算了全国114个沉积盆地的石油资源,发布中国石油资源量为787。5亿吨,天然气为33万亿立方米。1992年4月至1994年12月,又进行了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分析全国陆海150个沉积盆地的600多个区带(总计7000多个圈闭),最终公布石油远景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不包括台湾省和中国南海南部传统海域中现有争议地区的石油资源)。
全国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已经于2003年11月正式开始,最终结果在2005年6月公布。但根据第二次评价结果后近10年的勘探新发现,像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渤海湾、三塘湖、焉耆等6个沉积盆地石油资源需要重新估算,新增资源80多亿吨。据此汇总,可以估算出全国总计拥有石油资源1022。83亿吨。扣除26个资源量小于0。1亿吨基本无勘探价值盆地的数据,全国有勘探价值的盆地为124个,总计石油资源量1021。23亿吨。
在这些资源量中,包含有可探明储量和不可探明储量,探明地质储量中包含有可采储量和不可采储量。可采储量又包括有经济可采储量和次经济可采储量。通常,深埋于地下的石油资源量能够被采出地面利用的,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几。
自1999年起,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坳陷、凹陷储量增长规律的分类研究,分析得出各盆地最终可采石油资源量,高值为160。18亿吨,低值为138。82亿吨。到2000年底,全国探明可采储量是60。95亿吨,探明可采储量占最终可采资源高值的38。05%,低值的43%。
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已经累计采出原油36。38亿吨。已经采出了这么多油,剩余探明的可采储量为24。57亿吨,剩余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在77。87亿至99。23亿吨之间。
由此可见,我国石油勘探已走过了高点。埋藏浅、类型简单、地面作业条件好、工艺技术要求低的油藏基本已被发现。据推测,可探明的石油资源中,约有3/5有待将来探明,但资源品质已大大变差,绝大多数资源存在于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地面作业条件差、工艺技术要求高的油藏中。
然而,对于国内的勘探前景,许多专家从三个方面表示了极大的乐观。
首先,在国内的勘探开发中,有些地方工作量已经比较密集,勘探程度也较高,技术比较成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地区工作勘探量不足,甚至遗漏的情况。面对国内石油勘探面临的困难局面,许多专家指出,不能对勘探对象搞“挑肥拣瘦”。虽然努力勘探的结果很可能只会发现一些小油田,但是如果不去找,小油田也不会有。而且,只要努力了,不排除发现大油田甚至特大油田的可能性。
按照世界石油生产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