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兵王重生-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倒不必了,你提出来的方案不错,就按照这个方案去办吧,前面的那两个旅团暂时由你来指挥,直接对我负责,希望你们能够马到成功,一举歼灭无为镇的支那军部队!”大岛鬼子临时决定,让这个提出建议的铃木以大佐联队长身份暂时指挥那两个包抄到川军主力背后的旅团,足以证明他对铃木鬼子的信任,同时他也想看看这个部下的特战队到底有什么本事?

铃木鬼子没想到大岛会将那两个旅团交给他指挥,当时就激动不已,连连保证道:“请司令官阁下放心,属下必定尽力完成任务,包围消灭无为镇这里的支那军部队!”

韩非带着特务连的兄弟们在无为镇背后靠近太湖的那几条支流边上的芦苇荡里潜伏着,已经有侦察兵发现几队鬼子正朝这边过来,这些鬼子水陆两路一起扑上来,气势汹汹的,大有一举扑灭无为镇上所有抗日武装的势头。

这些看得见在明处的鬼子部队韩非倒是不这么担心,好对付,无论是在岸上陆地还是在水中,他都有办法来对付这些鬼子的。

但那些在暗处的鬼子部队就不好对付了,从俘虏的那些鬼子奸细的口供中,韩非认为鬼子主力必定会从无为镇背后两侧向太湖方向发起攻击的,但到底是从陆路还是水路发起主攻,韩非无法确定,因为那些为鬼子刺探情报的奸细也不是很明白铃木鬼子到底要干什么?

打仗要打赢,必须要知己知彼,摸清楚敌人的意图,现在是晓得了鬼子要对无为镇的两翼背后发起攻击,但鬼子到底从何处发起攻击,是从陆路还是水路发起总攻,韩非都心里没底,潜伏在芦苇荡里的他,很是不安。

在他的身后,王师长和刘师长的三个主力团就在那边等着鬼子过来,无为镇前面的国防工事里摆着川军的三个团,韩非对他们的要求是:遭遇鬼子攻击,只要抵挡住鬼子三天以上就算完成任务。

韩非明白,虽然国防工事得到了一部分修葺,而且还是在德国人监制下的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但毕竟是打阵地消耗战,在面临有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开道的鬼子精锐部队的疯狂攻击下,能够抵挡三天,已经是对那工事里的三个川军团的很大的要求了,王师长和刘师长也明白,这三个留守在工事内的团就是断后部队,扛住鬼子部队的猛攻,能够有一半活下来就算不错的了。

这三个留下来守卫工事的团长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当他们接到这个命令后,就赶紧写好了遗书,交给王师长,并且对王师长保证:“师座,这次鬼子来势汹汹,恨不得要统统灭掉我们,当兵的就是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我们当兵的最高荣誉,我们已经做好了随时殉国的准备,只是老家还有老父老母和妻儿,请师座将这些东西代为保管,到时候我们死了,他们能够有个依靠,我等死而无憾了。”

听得属下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王师长自然也是一番感慨,连连点头,拍着他们的肩头说道:“很好,你们真不愧是咱们川中好汉,有这个心已经对得起这个国家了,我跟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放心吧,只要王某不死,必定将这些信带到,保家卫国,战死战场虽然是当军人的最高荣誉,但也不能蛮干,多动脑筋,尽量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更多的敌人,争取完成断后阻击任务,我等着你们得胜归来。”

大批鬼子即将攻过来,无为镇上的那些难民和当地老百姓都群情激昂起来,他们知道,这些鬼子在上海的所作所为,到处狂轰滥炸,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上海附近的那些村子,被鬼子屠灭的有一半多以上,小鬼子屠村,无论男女老幼,一个都不放过,凡是被鬼子发觉村子里有国军驻扎过的,他们便立即开始疯狂屠杀和报复,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人神共愤。

面对如此凶恶的鬼子,这些平常只顾自己的难民老百姓终于明白过来了,再不奋起反抗的话,那就真的要亡国灭种了,与其等着引颈被鬼子砍杀,倒不如奋起反抗,跟着川军和特务连杀鬼子,杀一个算一个,杀两个赚一个,死了也算值得了。

于是,在这种情绪的激励下,大批青壮年难民纷纷报名参军,一下子就有上万青壮年拿起武器,进入工事,准备跟攻上来的鬼子决一死战,虽然这些刚刚参加的青壮年有几个连枪都不是很熟悉,训练了才几天就到工事上来战斗了,但正是这样的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精神,鼓舞着阵地上的那些川军兄弟们,要跟攻上来的鬼子精锐死拼到底,绝不退缩!

这时候,在无为镇这里的双方兵力对比,任何人都明白,日本鬼子占据着绝对优势,无论哪方面,川军主力和特务连是无法挡住这些鬼子攻击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覆巢之下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韩非他们还要在这里抵挡鬼子攻击呢?这是因为,韩非和川军王师长他们都是中国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如果知道敌人强大无比,就放弃抵抗,仓皇逃窜,那军人还不是跟普通老百姓一样,国家养着军队有个屁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是热血军人的魅力所在,这才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永不屈服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特种兵,韩非当然明白接下来的情形是如何的,当初他想利用自己的特种兵专长,搞出来一支特战队来阻挡鬼子的攻击,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发现他的这个努力仅仅只能在某个方面迟缓一部分鬼子的攻击而已,整个淞沪战场上的大势他无法也无力扭转,特战队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这只是战术方面而已,在当前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仅仅靠一个特务连想要扭转不利的形势,完全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的。

韩非这个时候考虑到要在这里建立一个落脚点了,因为没有落脚点,再强大的部队失去了固定的后勤补给也是没戏,照样被敌人虐个半死的。

韩非考虑过想在太湖这里做个落脚点,太湖面积不小,足足有好几千平方公里的水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湖里面岛屿众多,物产丰富,河汊小港数不胜数,窝在这里打游击,确实是个好去处,比《水浒传》里的梁山泊的地理条件要好得多了。

但韩非仔细的看了看地图,发现这里不适合作为根据地,虽然太湖很大,里面岛屿众多,但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几乎无险可守,一旦鬼子封锁住太湖沿岸的那些地盘,太湖将陷入封锁,而鬼子再用汽艇和炮艇封锁住进出太湖的各个水道,强拆湖边的所有村落,那盘踞在湖里的游击队将依旧陷入封锁和包围之中。

再则这个无为镇距离南京和上海都不远,鬼子在这两个大城市里肯定驻扎着大批兵力,面对着这样一个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的抗日根据地,鬼子肯定要除之而后快的,周围又没有其他抗日武装作为后援,只剩下韩非他们孤军奋战,能不能坚持下来还两说呢。

思来想去,韩非决定不在这里建落脚点,鬼子还没开始进攻南京,看目前这个形势,还是先保卫南京再说,虽然固然无法避免南京城被鬼子拿下,也无法避免南京城内的老百姓遭受日本鬼子的残杀,韩非决定还是能够多救出一些算一些吧,尽自己所能做的尽量迟滞鬼子想南京方向的攻击。

既然不在这里落脚,那这场阻击战就不能时间太长,到时候正面国防工事上的防线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考虑朝南京方向后撤了,否则已经为数不多的有生力量在无为镇这里跟鬼子消耗殆尽,那就没有机会去保卫南京城了,当然也援救不了城内的那些无辜老百姓了。

这个时候,在南京和上海之间仓皇奔逃的国军部队即便韩非能够全权指挥也回天无力的了,因为整个战场大势已去,数十万国军部队士气尽丧,在上海战场上,惨重的伤亡极大的打击了那些地方杂牌军部队的战斗信心,在鬼子的飞机大炮和停泊在长江和黄浦江上的鬼子舰炮的狂轰滥炸之下,这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抗战打鬼子的地方部队被打蒙了,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凶恶的鬼子兵,有个从广西来的桂军的一个师,上午刚刚投入战场,打到下午天还没暗下来,整个师上万官兵除了几个幸存者以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如此惨重的损失,对于这些地方部队的战斗士气来说,相当的受打击,本来这些地方部队装备就比中央军落后,训练也大大不如,跟武装到牙齿的,有海空军火力支援的鬼子对抗,完全是在用鲜血和生命在抵抗的,正是这些可歌可泣的抗日勇士们的大无畏牺牲,才免于上海被鬼子在短时间内被攻占,也打破了小鬼子此前狂叫的要在“三个月内灭掉中国”的狂言,在淞沪战场最为激烈的时候,大批在上海和周围的工厂企业吩咐搬迁到内地去,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在上海跟鬼子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保住了中国工业的一些基础,才没有使得中国在短时间内亡于鬼子之手,这些战死在沙场的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复巢之下焉有完卵,韩非的特务连和跟着的那川军的两个师尽管在金山方向跟鬼子屡次血战,迟滞了鬼子部队的攻击进度,但终究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被迫向南京方向撤退下来,无为镇这个江南小镇正是有这个德国人监制的国防工事在,才使得双方都盯上了这个地方,两边都想第一时间抢占这个地方,西线的大岛鬼子甚至出动了一个半师团的重兵,气势汹汹的赶来这里,要围歼韩非和川军主力,以彻底消除西线所有的抗日武装,为他们鬼子向南京城攻击扫清障碍。

而韩非和川军主力为了能够迟滞大岛鬼子的重兵攻击,为后面南京城抵御鬼子攻击争取准备时间,也想尽量多救援一些逃难的百姓,决定在无为镇这里跟鬼子决一死战,既然决心已经下定,那仗一打起来,遭受多少损失已经是无法估算的了,因为现在打仗的目的是阻挡鬼子重兵部队向南京靠近,为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