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纱照的陷阱-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就目前香港的情况而言,并非如何与新加坡决一雌雄,因为这种竞争没有在同一平台上,而是如何对香港现有的制度进行大力的改革,改革不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化解香港社会的各种矛盾,提高香港社会的竞争力。    
    (2002年4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5节 构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大香港”

    最近无论是朱基总理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还是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的言论,人们好像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如何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建构“大香港”。200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香港经济也出现了少有的波动。不仅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进出口贸易迅速下降,失业率创新高,而且财政赤字大增,民众更是怨声载道。面对着这些困难,国人及港人都在献计献策,如“北水南调”、设立自由贸易区、专业人才北上就业等,都希望香港尽快地摆脱困境。但是,香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大家天天都在讲,香港有如此多的优势,可这些优势为什么就是不能够尽情地发挥?也有人讲,香港有多少不利之方面,但是为什么内地民众,特别是内地政府官员来香港趋之若鹜?可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香港谈起来时显示自己是多么有国际观、是多么有面对世界之意识,但是他们多半仅面对着自己的生计,而不能看到香港未来20年会走向哪里、发展如何?他们面对的是香港本岛,而跨不出香港本岛的界限。因此,面对着香港现行的约束条件,该是对香港重新定位的时候了。这大概是最近政府高层所要表明的香港要重新定位的含义吧。    
    如果以目前香港特区的地理边界而言,香港仅是香港本岛、新界与大屿山几地相连,一旦跨出这个边界就是他处了。不过,这只是以地理边界为核心的香港。但是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香港的经济早已延伸到香港特区的地理边界之外,延伸到整个珠江三角洲,早已形成了一个以香港为龙头的“大香港”了。因为,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要素的巨大势差,香港的产业一直在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直到最近这种转移并没有停止过。如近期来自香港服务业的一些后勤部门正在逐渐地移向该地区。还有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缘、人缘、血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香港把自己理念上的边界扩展到珠江三角洲,以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香港自然有龙头的优势。笔者想这就是“大香港”的定位。如果“大香港”真的能够确立,香港经济岂有无竞争力不再次起飞之理?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香港未来经济发展之定位建构“大香港”,首先是如何协调好与珠江三角洲协作与分工。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经验可以看到,该地一直处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香港以“大香港”定位,不是面对全中国,也不需要与上海争一个高低。香港有香港的发展,上海有上海的前途。偌大的中国只要选择一点努力发挥就足矣。如果这样,香港那种要素价格高水平的状态自然会消融,香港与他处竞争又何惧之有?目前香港要做的,就是如何借香港的优势做好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不断地带动与提升该地产业升级。    
    金融服务业是香港经济的核心或优势,如何以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为龙头,带动“大香港”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建构“大香港”的最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格局都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直接融资不仅取代间接融资而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且成为带动间接融资机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已不再简单地只是从事传统的存贷汇兑业务,更多的是将传统业务与资本市场业务结合在一起,展开综合性业务。保险公司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已不再是简单地从事收取保费和赔保业务,更多的是推出与资本市场投资相联结的保险产品,甚至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从国际金融市场这些发展趋势来看,依托资本市场来推进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趋向。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尽管内地金融业改革与开放会有一个大的起色,但香港金融业以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会减弱,而是会增强。这也就表明,如何发挥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较好的优势,仍然是香港金融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能够保持其中心地位的关键所在。    
    不过,以目前香港的具体情况与约束条件来看,香港本地的工商企业及其他企业数量十分有限,且高质量的公司基本上都已上市,因此,以香港本地企业为基础来发展香港资本市场,虽然仍有一定的余地,但潜力已不是很大。同样,对于那些资本市场体系发展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地区与国家,鼓励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来香港发行证券并上市,虽不是没有可能,但潜力也十分有限。而内地的情况则不同,尽管内地的资本市场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内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公司都希望在资本市场融集到资金而扩大发展。由于地缘、人缘、亲缘等关系,香港早已成了内地不少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最好的选择。因此,香港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希望,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大量吸引内地的优秀企业赴港上市。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战略上打通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联系通道。    
    如何打通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联系通道,就是要解决内地(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制度性障碍。即如果内地企业申请在香港发股(发债)上市,内地的证券主管部门仅对申请人进行安全性审查,不做实质性审查,然后,由香港证券主管部门按照香港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遴选,将高质量的企业推入资本市场。如果香港的资本市场每年能够吸引内地100~200家企业在香港发股(或发债)上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则香港的资本市场,从而香港的整个金融体系,就能在相当长时期中保持其领先地位,香港的经济发展就能获得强大且稳定的支撑。    
    总之,建构“大香港”应该成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思路,而要完成这个大思路,就得要求两地政府拆除一系列的制度障碍,把一些相互交流的渠道打通。    
    (2002年3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6节 如何面对汹涌而来的旅游潮

    “五一”黄金周一来,内地游客就开始涌动在进入香港的各个口岸,特别是罗湖口岸,“五一”这天内地游客就有2万多人进入香港,创历史最高记录。笔者曾多次撰文指出,随着香港对内地民众旅游的各种限制放开,随着内地民众经济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定会掀起前所未有的内地民众来香港旅游的高潮,而且从2002年“五一”第一天的情况来看,这种高潮已经提前到来。这不仅为近期香港疲弱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未来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水源头。因为,按照内地经济发展的增长趋势、内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内地民众的人口基数,在近30年里,内地民众到香港旅游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所占香港游客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现在的问题是,面对着这股涌动而来的内地民众香港旅游热潮,香港业界、香港社会、香港政府应该如何面对?内地业者及政府如何来面对?    
    笔者曾多次撰文指出,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内地民众香港旅游潮,香港业界与社会不仅要善待内地的民众,而且要保护内地民众来香港时的利益,并让这些原则制度化。也就是说,内地民众来香港旅游不仅要让他们领略南国旖旎的风光、海岛美不胜收的景观,知晓几百年来的市场经济运作的底蕴及欣赏欧风美雨浸淫下的文化合璧,而且由于贸易制度的势差,香港仍然是内地民众的购物天堂。笔者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对两地一些商品的价格略知一二,如果在香港购得一些黄金首饰、电器产品、名牌服装等,足以抵消来香港旅游之费用,而且其商品更是货真价实。而对那些有意来香港购物者来说,一定会赚得盘满(钵)满。而对后一类旅游者来说,更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正因为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保护内地民众在香港的利益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最近香港旅游业议会对9名内地旅客在香港所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件的处理采取了有理、有节、有效率的方式,不仅使得该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使得受到伤害的内地游客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制止了有欺诈嫌疑商家的不良行为并向试图通过不法手段来牟取利益的业者提出了严重警告、减少了对香港旅游业声誉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引起了内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对香港业界的有力鞭策、增强内地民众来香港旅游的信心,而且对内地旅游业的发展来说也起到示范的作用,香港的这些游戏规则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样也是内地旅游业同行好好学习的东西。    
    不过,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内地民众香港旅游潮,面对着9名内地游客在香港不愉快的事件,尽管香港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大量的追踪报道,尽管该事件在香港旅游业协会的干预下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也该是香港业者及香港社会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及现行的一些相关的旅游制度规则进行反思的时候了。尽管这次事件的发生是极为个别的特例,但是有没有诸如此类的事件早已发生了而没有让内地游客察觉到呢?因为,目前来香港的内地游客多是第一次来香港(或第一次跨出境),而所购不少物品的质量如何个人是无法鉴别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使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