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觥R患憔托Α! �1969年邓丽君在新加坡机场与欢迎的人群。邓丽君略带少女羞涩,显见在此种名利场中,她只是一个陌生人而已。 预备出行的一张照片。 与母亲一起,在新加坡机场。这是邓氏母女首次离开台湾。邓妈妈爱女心切,自女儿走上星途之始,这位母亲便全程跟随,除了生活顾全之余,也是女儿早期的经纪人。 在新加坡国家剧院留影纪念。邓丽君怀抱歌迷所赠的泰迪熊。TEDDY BEAR最初是作为一个政治偶像出现的,因罗斯福曾下令禁止枪杀它而出名,此熊与总统同名。泰迪并不天真无邪,在遇上你之前它已历经沧桑。它的眼神中你能读到得意、偏执、倔强、忧郁、愤怒、委屈、木讷,是那种可以被原谅、被宽容,进而让人更加疼爱的对象,更合适作为一种成人玩具。邓丽君非常喜欢这种玩具。据称她拥有好几十种不同形态的这种泰迪熊。 1969年在新加坡虎豹别墅所照。与一头可爱的小狗在一起。 邓丽君参加高雄大新百货义卖活动,时间为1969年9月7日。 越来越红的邓丽君,1969年演唱“中国电视公司”开播第一档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风靡全台,这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出电视连续剧,讲述了一个“孤女寻母”的故事,邓丽君由于年轻,符合剧中的少女条件,所以被挑选为主唱,但她在灌录唱片时却笑出了声,乃至制作人将《晶晶》的故事梗概告诉她听,邓丽君被故事情节感动才进入了演唱状态:“晶晶,晶晶,孤零零,像天边的一颗寒星;为了寻找母亲,人海茫茫独自飘零……” 这一年的邓丽君也开唱到了台湾南部,16岁的她开始在高雄香槟厅登台献唱,受到歌迷的热烈追捧,每逢她在一个场地登台,那家必将客满。邓丽君的到来改变了香槟厅平日生意冷清的局面,许多歌厅或夜总会的老板都表示随时欢迎邓丽君登场。联想当初入行情形,邓丽君不禁有物换人变的感慨。P48…49 1970年在高雄金都乐府的轻松小照。 邓丽君1970年、1972年,参加香港工展会举行的“白花油义卖”活动,并两度封后。 被封为“白花油义卖皇后”,是邓丽君歌唱事业的第一个腾飞点,从这里起步,她逐渐打开香港、东南亚的华人市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香港发展,一直是港人心中的最爱。1970年1月6日,她首次赴港演出,在香港工展会举办的义卖活动中,她为《华侨日报》所发起的“助学救同运动”义卖白花油(与万金油同为家庭常备药物,内含薄荷等中药),她一共募到港币5100元,以全场最高成绩成为当年慈善义卖的“白花油皇后”,这也是工展会义卖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后”。在义卖活动中,每个明星卖出东西的成绩取决于明星受欢迎的程度,因此成为“义卖皇后”也就意味着邓丽君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明星。1970年是邓丽君的幸福年,除了被加冕为“白花油皇后”之外,邓丽君主演的《谢谢总经理》也在这一年同期在港台两地上映;而邓丽君在宇宙唱片公司录制的歌曲已有100首左右;同年她还在香港与张冲合演了《歌迷小姐》。邓丽君正在从少女明星转而成为歌后级的明星。 在1972年2月,她又蝉联冠军,并当选为香港最受欢迎的十大歌星,而在此前她拍摄的《歌迷小姐》(又称《邓丽君成名史》)一片中,邓丽君饰演的歌星叮铛在片子中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成为十大歌星,同年6月,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也在香港成立。 1972年2月邓丽君二度于香港工展会获“白花油义卖皇后”,这是继1970年之后的再度当选。邓丽君笑得很尴尬,也不够大气,这是个孤独的皇后。虽然戴着王冠,披着长袍,不过这个舞台的场面实在太小,邓丽君不像是什么“皇后”,倒像是自己在家中自娱自乐。 随着1970年的来临,邓丽君渐渐在东南亚树立了歌坛巨星的地位,而她的家境早已摆脱当年贫困的境地,这一年,邓丽君终于买下了期盼已久的进口车。 因为自幼家境贫寒,邓丽君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非常关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她陆续在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孤儿、残疾儿童、受灾群众举办义演,并捐出大笔款项到各个福利机构。 1969年第一次参加香港工展会的“白花油义卖”,在义卖现场外留影。 1969年邓丽君在台湾举办义唱活动,16岁时舞台经验已很丰富,临阵毫不怯场。 邓丽君在家附近的巷子里的小照,即使只是张休闲照片,pose也要摆足。时年16岁。 邓丽君与谢雷的合影,摄于1970年。
第二部分: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二月黄鹂飞上林: 歌迷小姐(6)
谢雷是台湾的一位老歌星,于1963年踏入歌坛,谢雷一唱成名,《多少柔情多少泪》使他比后来的青山更早成为歌坛偶像—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流行这个词汇,同时也扭转歌坛旺女不旺男的传统。其后他更以一曲《苦酒满杯》而奠定地位。谢雷当年在台湾师承于音乐家李鹏远。李先后在电台、电视台、电影界、唱片界担任音乐制作人,教了不少学生。邓丽君、包娜娜、陈纷兰、欧阳菲菲、白嘉莉、凤飞飞、张琪、谢雷等,均出自其门下。据其自称,邓丽君因家庭困难,幼年时就跟他学歌,经他悉心关照,成为他的高足。谢雷因着这一层关系对邓丽君十分关照,俩人更是多次同台表演。 谢雷回忆,邓丽君在出道之初,与其他女孩组成“巧克力姐妹”,以活泼可爱的形象备受各界肯定;各类黄梅调、反串、地方戏曲,更是邓丽君的强项。 邓丽君做状所射之人为其后大名鼎鼎的欧阳菲菲。早期邓丽君在香港的演唱会,多半是与其他台湾歌星共同组团举行的,比如1970年和吴静娴、杨蜜蜜、皖君等人组成“凯声综合艺术团”;1973年和杨燕、张帝、谢雷等人组成“东方歌艺团”;与欧阳菲菲、谢雷等组成“新桃花江”等等。此为1970年邓丽君与欧阳菲菲在香港歌剧院的合影,当时欧阳菲菲是华人社会里闪耀的明星,其立身之名歌包括《热情的沙漠》《在雨中》《珍重》《你想爱谁就爱谁》《拥抱》等一连串歌曲。 欧阳菲菲甚至间接地成就了邓丽君赴日演唱生涯。1973年,欧阳菲菲和从香港赴日发展的陈美龄,双双拿下唱片大赏,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因此对其他亚洲地区的歌手开始感兴趣,派出了星探,希望在香港物色一位具青春气息、稚气未脱的女歌手。 他们在香港找了三个月,遍寻不着,一天,在东方歌剧院,唱着歌曲的年轻少女,眉宇间尽是清新,甜甜的笑容掩不住稚气,日本星探梦寐以求的新偶像,终于出现了!星探马上把宝丽多公司在香港的负责人郑东汉找来,他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迫不及待地打听这位出色的少女歌手。 宝丽多唱片公司迅速和邓丽君签了约,把她送上日本舞台。 其后,欧阳菲菲更是给予邓丽君相当多的关照,甚至成为她的歌迷。欧阳菲菲第一个打进日本歌坛,她和邓丽君是台湾仅有的两位参加过日本NHK三次”红白“大赛的歌手。2003年邓丽君去世八周年时;欧阳菲菲接受台北之音”音乐Enjoy“主持人陈乐融专访时,也忆起以前和邓丽君一起做秀的日子,菲菲表示,因为邓丽君比她小,所以以前她都叫她”小鬼“!菲菲说,她一直很羡慕邓丽君柔美的嗓子,相比之下,自己就像个大大咧咧的男人婆。欧阳菲菲1972年打入日本”红白“大赛的成名曲《甜蜜活到底》,至今仍风靡日本。她现时旅居日本。 1969年在台北国宾饭店与原住民少女一起跳山地舞。邓丽君起初是作为台湾一个类型歌星引起人们关注的。她的台风与少女的天赋都令当时的台湾人着迷。晚会或者重要场合如果没有邓丽君,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 邓丽君穿上围裙,当上厨娘,站在一堆锅碗瓢盆之中。这是1970年她在香港卖汤圆做秀的照片。事实上,邓丽君天生喜欢做饭,并有一手好厨艺。她的弟弟邓长禧回忆说,他在美国与姐姐住在一起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姐姐做饭给他吃。而且做得相当不错。据邓家人称,邓丽君还是个美食爱好者。她最爱吃猪脚,也非常喜欢东坡肉。在香港时,天香楼是她最常光顾的餐厅,每次必点的菜即是“东坡肉”这道菜。点菜时,她常常告诉一起来的朋友,因为童年家境不好,偶尔菜中会出现肉就会感到兴奋不已。吃香喷喷的“东坡肉”,是她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有同期艺人透露,邓丽君不仅外形健康活泼,而且意外的是,胃口也相当好,可以连吃几碗面而面不改色。 邓丽君在举办演唱会的高雄金都乐府自己的海报前留影,她与张琪、张百龄一同登台,宣传海报上她被冠以天才歌星的称谓。 邓丽君在港九明爱中心演出《小放牛》的剧照。1970年8月邓丽君在港九明爱中心演出《小放牛》。在陈旧的彩色照片上是青春的邓丽君,她的装扮不像个明星,更像是一个中学生,在稚气与情窦初开之间。她面孔像个月饼,鼻子低而扁,并不非常漂亮。那时的邓丽君爱唱《小放牛》,扮牧童。而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二十多年后成熟、丰腴的邓丽君自是另一番景象。 1970在台北大歌厅表演。邓丽君常常走台于各地歌厅。有时候一晚上要走好几个场子。邓妈妈与小邓丽君常常是很晚才能回到家里。邓长禧回忆说,那时候看到姐姐很辛苦,觉得她很了不起。有时候因为自己早晨起来要上学,而要早睡,早晨起来,姐姐在睡觉,故有时候竟然会半个月说不上一句话。但邓丽君天生喜欢舞台,并不以此为苦,反而自得其乐。 1970年应凯声唱片的邀请随台湾众多女歌星一同赴港演出,站在众人之中,邓丽君应是最年轻的一个,她穿着短裙,与其他女歌手迥然不同。